显示控制设备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02461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分全方向图像的减小的图像。在本实施例的解释中,为了给出关于彼此结合地改变全方向图像的显示的处理和改变视点列表图像的显示的处理的操作的容易理解的解释,在图8中示出的示例中,视点A到G之间的位置中的区别仅出现在方位角中。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解释中,视角被解释为水平方向上的视角(水平视角)。
[0055]此外,可以任意设置视点列表信息的方位角、仰角和视角的值。在第三实施例中解释其中视点的位置的区别不仅在方位角(水平方向上的角度)中出现,而且在仰角(垂直方向上的角度)中出现的示例。
[0056]然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10的显示控制方法。图9是指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改变在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显示图像的示例的图。参考图8到图10,解释当显示图像的全方向图像从在中心具有视点D的全方向图像30改变为在中心具有视点E的全方向图像31时执行的处理。
[0057]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全方向图像的区域,也就是说,显示的全方向图像(步骤S1)。当第一次显示全方向图像时,显示控制单元14将要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全方向图像确定为包括视点D的全方向图像30。这是因为视点D被设置为图8中示出的视点列表信息中的全方向图像中的方位角和仰角的基准(0° )。此外,当接受单元15从用户接受指示视点的改变的输入时(稍后描述的步骤S6:是),显示控制单元14根据指示视点的改变的输入确定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全方向图像。随后,解释进行图10(a)中示出的显示的流程。
[0058]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顺序(步骤S2)。在下文中,使用其中在步骤S1处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全方向图像被确定为包括视点D的全方向图像30的情况作为示例给出具体解释。首先,显示控制单元14根据当前显示的全方向图像30的方位角(水平方向上的坐标)确定缩略图的顺序。在图8中示出的视点列表信息的示例中,缩略图的顺序在与缩略图对应的视点的方位角中按升序,例如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视点G(150° )、视点A(200° )、视点B(250° )以及视点C(300° )。注意,在顺时针方向上指示方位角。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重新排列缩略图的顺序,使得与视点D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成为视点列表图像中的中心。也就是说,将与视点D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排列在中心,显示控制单元14在离开中心180°的范围中将缩略图分配到右侧和左侧。因为视点D的方位角是0°,其左侧是0°到-180° (180°到360° ),并且其右侧是0°到+180°。因此,缩略图的顺序是例如视点 A(200° (-180° ))、视点 B(250° (-110° ))、视点 C(300° (-60° ))、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以及视点G(150° )。
[0059]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大小(步骤S3)。这里,使用其中在步骤S1处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全方向图像被确定为包括视点D的全方向图像30的情况作为示例给出具体解释。显示控制单元14放大与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0中的视点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大小。参考图8中的视点列表信息,视点D的方位角是0°并且视角是120°。此外,因为全部视点A到G的仰角是0°,由于仰角的区别,视点从不落在范围之外。因此,显示控制单元14放大与方位角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0的视角范围中的视点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因为视点D的方位角是0°,并且在中心包括视点D的全方向图像30的视角是120°,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具有+60°到-60° (300° )的视点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0中。随后,显示控制单元14从视点列表信息中识别视点C(方位角300° )、视点D(方位角0° )以及视点E(方位角50° )作为具有+60°到-60°的方位角的视点。通过上述过程,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与视点C(方位角300° )、视点D(方位角0° )以及视点E(方位角50° )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作为放大大小的缩略图。
[0060]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缩略图(步骤S4)。具体地,根据在步骤S1处确定的全方向图像和视点列表图像的大小,确定要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也就是说,按距离的升序选择与被包括在步骤S1处确定的全方向图像中的视点距离近的视点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预定数目的缩略图。在该示例中,预定数目是4。
[0061]对于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解释其中在步骤S3处确定的缩略图的顺序是例如视点A(200° (-180° ))、视点B(250° (-110° ))、视点C(300° (-60° ))、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以及视点G(150° )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因为视点D(0° )在视点列表图像的中心,显示与视点B(250° (-110° ))、视点C(300° (-60° ))、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对应的缩略图。也就是说,与视点A(200° (-180° ))和视点G(150° )对应的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显示被省略显示为“……”。
[0062]显示控制单元14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包括在步骤S1处确定的全方向图像的显示图像以及在步骤S2到步骤S4处生成的视点列表图像(步骤S5)。通过以这种流程进行控制,进行图10(a)中示出的显示。
[0063]然后,解释从图10(a)中示出的显示改变为图10(b)中示出的显示的流程。首先,接受单元15确定是否从用户接受指示全方向图像的改变(视点的改变)的输入(步骤S6),当并未接受指示视点的改变的输入时(步骤S6:否),继续检测根据用户的操作的指示全方向图像的改变的输入的处理。
[0064]当接受指示视点的改变的输入时(步骤S6 ??是),处理返回步骤S1。这里,具体地解释其中接受单元15接受指示全方向图像的显示改变为在中心包括视点E的全方向图像的输入的情况作为示例。显示控制单元14将要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全方向图像确定为在中心包括视点E的全方向图像31 (步骤S1)。
[0065]随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顺序(步骤S2)。首先,显示控制单元14根据方位角(水平方向上的坐标)确定缩略图的顺序。在图8中示出的视点列表信息的示例中,缩略图的顺序在与例如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视点G(150° )、视点A(200° )、视点B(250° )以及视点C(300° )的相应的缩略图对应的视点的方位角中是升序。注意,在顺时针方向上指示方位角。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重新排列缩略图的顺序,使得与视点E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成为视点列表图像中的中心。也就是说,将与视点D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排列在中心,显示控制单元14在离开中心180°的范围中将缩略图分配到右侧和左侧。因为视点E的方位角是50°,其左侧是50°到-130° (230°到360°以及0°到50° ),并且其右侧是50°到+230。。因此,缩略图的顺序是例如视点B(250° (-110。))、视点C(300。(-60。))、视点 D(0° )、视点 E(50° )、视点 F(100° )、视点 G(150° )以及视点A(200° (-180。))。
[0066]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大小(步骤S3)。如图10(b)中所示,显示控制单元14放大与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1中的视点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大小。参考图8中的视点列表信息,视点E的方位角是50°并且视角是120°。此外,因为全部视点A到G的仰角是0°,由于仰角的区别,视点从不落在范围之外。因此,显示控制单元14放大与方位角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1的视角范围中的视点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因为视点E的方位角是50°,并且在中心包括视点E的全方向图像31的视角是120°,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具有-10° (350° )到+110°的视点被包括在全方向图像31中。随后,显示控制单元14从视点列表信息中识别视点D(方位角0° )、视点E(方位角50° )以及视点F(方位角100° )作为具有-10° (350° )到+110°的方位角的视点。通过上述过程,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放大与视点D(方位角0° )、视点E(方位角50° )以及视点F(方位角100° )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
[0067]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4确定要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的视点列表图像中显示的缩略图(步骤S4)。因为视点E(50° )在视点列表图像的中心,显示与视点C(300° (-60。))、视点D(0° )、视点E(50° )、视点F(100° )、视点G(150° )对应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也就是说与视点B(250° (-110° ))和视点A(200° (-180° ))对应的的部分全方向图像的缩略图的显示被省略显示为“……”。
[006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