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视系统、远程监视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69177阅读:来源:国知局
02a)。由此,在远程监视系统11内,通过使两个以上的装置并行动作来实现整体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0104]接着,参照图7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2中表示的故障监视装置10m的动作。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监视系统11中的故障监视装置10m的动作的流程图,表示只对于监视对象装置1a的故障监视装置10m的动作。此外,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有时省略与在前述的故障监视装置的结构中说明的内容重复的说明。
[0105]在图7中,步骤Al?A4是启动系统故障检测部101且对监视对象装置1a发送故障检测命令3a的部分。具体而言,参照故障检测对象装置DB(图13的201),取得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及其IP地址10.0.0.1。接着,以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作为密钥,检索故障检测项目DB(图14的202)。在图14中,取得与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O 00 I对应的3个命令TestCommand001_l、TestCommand001_2、TestCommand001_3,并将这些作为故障检测命令 3a而发送给监视对象装置10a。近年来,由于信息处理装置成为多功能化且测试内容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故障检测命令3a倾向于包括多个命令。
[0106]接着,图7的步骤A5?Al2是相当于图2的判定(SlOOa)的部分。在步骤A5中,接收故障检测命令的执行结果4a。故障检测命令的执行结果4a是例如与上述的3个命令TestCommand001_l、TestCommand001_2、TestCommand001_3 各自对应的日志信息。步骤 A6 在根据各日志信息而判定为故障检测命令的执行结果4a是正常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故障检测命令的执行结果4a是异常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步骤A7?A12。
[0107]这里,在步骤A6中,如图14所示,对上述的3个命令的执行结果确定有故障判定阈值val001_l、val001_2、val001_3的情况下,各命令的执行结果和对应的故障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各命令的执行结果的正常/异常。或者,也有代替故障判定阈值而确定有各命令的执行结果的期待值,根据与该期待值的一致/不一致来判定各命令的执行结果的正常/异常的情况。
[0108]如前所述,通过步骤A7?AS而生成的故障检测信息5a包括故障检测用命令执行日期时间、监视对象装置的IP地址、监视对象装置代码、故障检测用命令的执行结果4a、故障代码。这里,在故障检测用命令的执行结果4a包括大容量的日志信息的情况下,写入故障检测信息5a的故障检测用命令的执行结果4a也可以只注册日志信息的文件名,并将该日志信息的文件另外转发给故障分析装置200。此外,如图14所示,故障检测信息5a的故障代码对应于各命令而定义。例如,在TestCommandOO 1_1、TestCommandOO 1_2、TestCommandOO 1_3的执行结果异常的情况下,作为各自的故障代码而定义有SG001_1、SGOO 1_2、SGOO 1_3。
[0109]步骤A9?A12是进行将所生成的故障检测信息5a转发给故障分析装置200的处理的部分。这里,在步骤All中,参照数据转发目的地DB(图15的203),取得故障分析装置200的IP地址 192.168.0.1。
[0110]接着,参照图8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2中表示的故障分析装置200的动作。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监视系统11中的故障分析装置200的动作的流程图,表示只对于监视对象装置1a的故障监视装置200的动作,且对应于图2的分析(S1 Ia)的处理。此外,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有时省略与在前述的故障分析装置的结构中说明的内容重复的说明。
[0111]在图8中,在步骤A13中启动了数据分析部105之后,在步骤A14?A15中,从自故障监视装置10m转发的故障检测信息5a进行信息取得。接着,在步骤A16中,参照故障监视装置冗长结构信息DB(图18的206),判定故障监视装置100m(故障监视装置代码为100)是主系统。因此,在步骤A17中,判定故障检测信息5a是来自主系统的故障监视装置的信息。接着,在步骤A18中,通过以监视对象装置1a的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作为密钥来检索监视对象装置信息DB(图16的204),取得产品名称Express5800 XXXXXXXX以及装置型号N12345。
[0112]接着,在步骤A19中,以监视对象装置1a的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以及故障检测信息5a的故障代码SG001_1、SG001_2、SG001_3作为密钥,检索故障信息DB(图17的205)。其结果,对上述的密钥设置故障信息DB205,作为故障应对方法7a而取得“需要更换XXX”,作为嫌疑部件代码(嫌疑部件信息)9a而取得AOOl,作为现场作业的需要与否(维修人员派遣请求信息)19a而取得1(需要现场作业)的信息。此外,在以监视对象装置代码以及故障代码作为密钥来检索了故障信息DB205时没有设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对故障检索命令的执行结果4a的日志信息进行直接分析而决定故障应对方法等。
[0113]接着,步骤A20?A23是基于故障分析结果而生成故障分析信息6a,并向故障管理装置300发送的部分。
[0114]接着,参照图9、图10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2中表示的故障管理装置300的动作。图
9、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监视系统11中的故障管理装置300的动作的流程图,表示只对于监视对象装置1a的故障管理装置300的动作,且对应于图2的管理(S102a)的处理。此外,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有时省略与在前述的故障管理装置的结构中说明的内容重复的说明。
[0115]在图9中,步骤A24从故障分析装置200接收故障分析信息6a,并输出到故障管理DB(图19的207)。若参照图19,则可知在故障管理DB207的第I行中写入了与故障分析信息6a对应的信息。此外,邮件发送完毕标记以及维修人员请求完毕标记被初始设定为表示未实施的“O”。此外,作为命令执行结果,写入了日志文件名。
[0116]接着,步骤A25?A30是对顾客终端20a发送故障联络邮件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步骤A26?A27中,参照故障管理DB(图19的207)的第I行,判定邮件发送完毕标记为0(即,邮件发送为未实施),在步骤A28中,对故障管理DB207的第I行的数据进行信息取得。接着,在步骤A29中,以在步骤A28中取得的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作为密钥,检索顾客信息DB208,取得顾客邮件地址“Asya@XXX.com”。并且,在步骤A30中,将故障联络邮件发送给顾客终端20a 的邮件地址 Asya@XXX.com。
[0117]接着,步骤A31?A37是对维修人员终端22a进行出动请求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步骤A31中,启动维修人员出动指示部110。并且,在步骤A32中,与前述的步骤A28同样地,取得故障管理DB(图19的207)的第I行的信息。并且,在步骤A33中,由于在上述取得的信息中现场作业需要与否为“I”,所以判定为维修人员需要出动。
[0118]并且,在步骤A34中,与前述的步骤A29同样地,以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作为密钥,检索顾客信息DB(图20的208)而取得顾客的维修地点代码“HK001”。接着,在步骤A35中,以维修地点代码“ΗΚ001”作为密钥,检索员工信息DB (图21的209)而取得与维修地点代码aHKOOl"对应的地点的维修人员的员工代码“1111111”、维修人员邮件地址“shainA@test, com”。接着,在步骤A36中,在员工代码“1111111”的作业预定DB(图22的210)的行中,注册作业预定(如图22所示,写入作业开始时刻2013年I月15日9点)。接着,在步骤A37中,对维修人员终端22a的邮件地址“shainA@test.com”发送作业预定邮件。通过该作业预定邮件而通知出动目的地的顾客住所、故障信息、作业开始时刻等的信息。
[0119]接着,图10的步骤A38?A41是对维修部件仓库终端21进行维修部件的部署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步骤A38中,判定在取得完毕的故障管理DB207的第I行的信息中是否注册有嫌疑部件代码。由于在图19的故障管理DB207的第I行的信息中注册有嫌疑部件代码“A001”,所以在步骤A38中判定为需要维修部件。接着,在步骤A39中,启动维修部件部署部111。接着,在步骤A40中,以监视对象装置代码A0001作为密钥,检索顾客信息DB208并取得顾客名称“A公司”、顾客住所“东京都XXX”。并且,在步骤A41中,对维修部件仓库终端21发送部件配送指示邮件。该部件配送指示邮件是进行对顾客住所“东京都XXX”配送与嫌疑部件代码“A001”对应的维修部件的指示的邮件。
[0120]接着,参照图11、图12说明故障监视装置的主系统和副系统的切换动作。如图3所示,远程监视系统11的故障监视系统成为具有主系统和副系统的冗长结构,在图3中,成为100m、100s分别被设定为主系统的故障监视装置、副系统的故障监视装置的状态。
[0121]图11是在发生故障监视装置的系统切换的情况下的故障监视装置的流程图。在远程监视系统11具备的两个故障监视装置100m、100s中,图11表示故障监视装置10m的动作(100s的动作也是同样的)。在图11中,在步骤BI中,运转通知信息定期制作部103定期地启动。定期地启动的间隔被设定为预先预定的值。在步骤B2中,由运转通知信息定期制作部103生成运转通知信息8a。在运转通知信息8a中,写入了运转通知信息定期制作部103的启动日期时间以及故障监视装置代码的信息。
[0122]接着,步骤B3?B6是将生成的运转通知信息8a转发给故障分析装置200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步骤B3中,定期启动数据转发部104,在步骤B4中,判定有无运转通知信息8a的文件。在步骤B4中判定为有运转通知信息8a的文件的情况下,在步骤B5中,从数据转发目的地DB203取得故障分析装置200的IP地址“192.168.0.1”。并且,在步骤B6中,将运转通知信息8a发送给故障分析装置200的IP地址。
[0123]接着,图12是在发生故障监视装置的系统切换的情况下的故障分析装置200的流程图。故障分析装置200尝试接收各个故障监视装置(100m、100s)生成的运转通知信息8a、8b,在能够接收的情况下,判断为发送侧的故障监视装置正常地运转。这里,故障监视装置100m、100s的故障监视装置代码分别为100、200。
[0124]图12的步骤B7?BlO是进行上述的各故障监视装置的运转的判断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步骤B7中,定期启动运转通知信息监视部106。接着,参照故障监视装置冗长结构信息DB206,检索故障监视装置代码100、200,取得故障监视装置代码100(即,故障监视装置100m)是主系统的故障监视装置且故障监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