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88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服务终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助服务终端已经广泛应用到地铁交通等领域,执行票卡的发售、回收等工作。票卡中通常含有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票卡翘曲后容易导致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损坏。为降低自助服务终端的维护频率,自助服务终端通常设置两个票箱通过的发卡机构发卡。因机构设计的局限性,发卡机构通常设置两个单独的发送通道对应两个票箱,并且两个通道为上下设置,最后两个票箱的单独通道合并为一个总的发送通道。在通道合并过程中,通道发生弯曲,票卡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发生弯曲,多次发送容易造成票卡中IC 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的损坏,降低票卡使用寿命,增加运营商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票卡弯曲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以解决现有多票箱自助服务终端发卡过程中票卡弯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发卡通道,发卡通道向发卡机构的出口弯曲,票卡沿发卡通道从自助服务终端内部发送到出口,发卡通道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组和第二传送轮组,其中,第二传送轮组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位置,以及沿发卡通道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第二传送轮组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票卡的厚度;第二从动轮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的轴心的连线能够以第二主动轮的轴心为旋转中心,由竖直方向沿发卡通道的弯曲方向旋转到与竖直方向呈旋转角度X的方向。进一步地,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传送轮组和第二传送轮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从动轮绕第二主动轮的轴心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弧形轴孔;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使第二从动轮复位的复位弹性部件。进一步地,第一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的轴心与第一从动轮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一步地,第一传送轮组与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传送轮组沿发卡通道方向的轴心距小于票卡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传送轮组和第二传送轮组之间设置有通道板,通道板包括下通道板和上通道板,下通道板和上通道板之间的具有第二间隙,且第二间隙大于票卡的厚度。进一步地,上通道板在沿票卡的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下通道板的长度,且上通道板的端部与下通道板的端部在第一传送轮组侧对齐。进一步地,下通道板和上通道板两端均设置有向外张开的导向部。
进一步地,第二传送轮组与发卡机构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与第二传送轮组之间具有间距。进一步地,导向板包括靠近第二传送轮组的第一导向部和靠近出口的第二导向部,其中,第一导向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二导向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在票卡发送过程中,设置在发卡通道弯折处的第二传送轮组可以沿发卡通道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从而改变票卡的运动方向,避免票卡在发送通道中弯曲造成票卡中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的损坏,提高票卡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票卡发送过程的第一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票卡发送过程的第二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如图I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具有发卡通道20,发卡通道20向发卡机构的出口弯曲,票卡30沿发卡通道20从自助服务终端内部发送到出口,发卡通道20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其中,第二传送轮组2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位置,以及沿发卡通道20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的第二位置,角度X根据票卡的弯曲程度而定,一般地,角度5° <X<45°。在票卡30发送过程中,第二传送轮组22可以沿发卡通道20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从而改变票卡30的运动方向,避免票卡30在发送通道20中弯曲造成票卡30中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的损坏,提高票卡30的寿命,降低运营成本。第二传送轮组22包括第二主动轮22a和第二从动轮22b,第二主动轮22a和第二从动轮22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当没有票卡通过第二传送轮组22时,第二从动轮22b不转动。第一间隙小于票卡30的厚度,从而可以夹紧票卡30运动。第二从动轮22b的轴心与第二主动轮22a的轴心的连线可由竖直方向沿发卡通道20的弯曲方向旋转到与竖直方向呈旋转角度X的方向,从而改变票卡30的运动方向,使票卡30由发卡通道20弯折前的方向改变到弯折后的方向,从而避免票卡30在发卡通道20运行过程中弯曲带来的损害,提高票卡使用寿命。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壳体10内部的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可以是壳体10的侧壁,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独结构,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上设置有安装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的轴孔,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之间。安装第二从动轮22b的轴孔43设置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弧线的长度对应第二从动轮22b的旋转范围,当第二传送轮组22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从动轮22b轮轴从圆弧形轴孔43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从动轮22b上设置有使第二从动轮22b复位的复位弹性部件44,当一张票卡30通过第二传送轮组22时,复位弹性部件44使第二从动轮22b复位到与第二主动轮22a位于竖直方向上。第一传送轮组21包括第一主动轮21a和第一从动轮21b,第一主动轮21a的轴心与第一从动轮21b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第一传送轮组21也可以是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两个主动轮在发卡通道20方向上的切向速度一致。第一传送轮组21与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的轴心距小于票卡30的长度,保持票卡 30运动过程中的动力连续,防止出现票卡30完全通过第一传送轮组21后尚未到达第二传送轮组22导致票卡30不能发出,票卡堆积在第一传送轮组21与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优选地,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设置有通道板23,通道板23包括下通道板23a和上通道板23b,下通道板23a和上通道板23b之间的具有第二间隙形成通道,使票卡30沿规定的轨迹运动。第二间隙大于票卡30的厚度,使票卡30运动更通畅。 更优选地,下通道板23a和上通道板23b两端均设置有向外张开的导向部,便于票卡30进入下通道板23a和上通道板23b之间运动。上通道板23b在沿票卡30的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下通道板23a的长度,且上通道板23b的端部与下通道板23a的端部在第一传送轮组21侧对齐,即靠近第二传送轮组22 侧没有上通道板23a,防止上通道板23a对随第二传送轮组22旋转的票卡30形成阻挡。第二传送轮组22与发卡机构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与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具有间距,同样防止导向板24对随第二传送轮组22旋转的票卡30形成阻挡。 导向板24包括靠近第二传送轮组22的第一导向部24a和靠近出口的第二导向部 24b,其中,第一导向部24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二导向部24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使票卡沿大致水平方向从出口发出。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的票卡发送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在票卡30发送过程中,第二主动轮22a按照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主动轮22a对票卡30施加一沿顺时针方向的力,使票卡30有沿第二主动轮22a旋转方向转动的趋势。当票卡30头部已经通过第二主动轮22a和第二从动轮22b,但是票卡30尾部尚未脱离上通道板23b时,票卡30被上通道板23b所限制,不能沿第二主动轮22a旋转方向转动,此时第二从动轮22b位于图2所示位置,票卡30沿图示箭头方向传输。如图3所示,当票卡30尾部已经脱离上通道板23b时,在第二主动轮22a对票卡 30施加的沿顺时针方向的力的作用下,票卡30会转动到图示位置进行传输,同时带动第二从动轮22b转动到图示位置,票卡30沿图示箭头方向进行传输,因为第二主动轮22a与第二从动轮22b之间具有间隙,当票卡30脱离第二传送轮组22时,第二从动轮22b脱离第二主动轮22a旋转引起的摩擦力作用,使第二从动轮22b在复位弹性部件44的作用下回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一次发票过程完成。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在票卡发送过程中,票卡可以不经过弯曲即可通过发送通道弯曲处,避免了因票卡在发送通道中弯曲造成票卡中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的损坏,延长了票卡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营商运营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部具有发卡通道(20),所述发卡通道(20)向发卡机构的出口弯曲,票卡(30)沿所述发卡通道(20)从自助服务终端内部发送到所述发卡机构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卡通道(20)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位置以及沿所述发卡通道(20)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 X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包括第二主动轮(22a)和第二从动轮(22b),所述第二主动轮 (22a)和第二从动轮(22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票卡(30)的厚度; 所述第二从动轮(22b)的轴心与所述第二主动轮(22a)的轴心的连线能够以所述第二主动轮(22a)的轴心为旋转中心,由竖直方向沿所述发卡通道(20)的弯曲方向旋转到与竖直方向呈旋转角度X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的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传送轮组(21)和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轮(22b) 绕所述第二主动轮(22a)的轴心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弧形轴孔(43);所述第二从动轮(22b)上设置有使所述第二从动轮(22b)复位的复位弹性部件(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轮组(21)包括第一主动轮(21a)和第一从动轮(21b),所述第一主动轮 (21a)的轴心与所述第一从动轮(21b)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轮组(21)与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沿所述发卡通道(20)方向的轴心距小于所述票卡(3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轮组(21)和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设置有通道板(23),所述通道板 (23)包括下通道板(23a)和上通道板(23b),所述下通道板(23a)和所述上通道板(23b) 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票卡(3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道板(23b)沿所述票卡(30)的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下通道板(23a) 的长度,且所述上通道板(23b)的端部与所述下通道板(23a)的端部在所述第一传送轮组(21)侧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道板(23a)和所述上通道板(23b)两端均设置有向外张开的导向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与所述发卡机构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向板(24),所述导向板(24)与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之间具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24)包括靠近所述第二传送轮组(22)的第一导向部(24a)和靠近所述出口的第二导向部(24b),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24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部(24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发卡通道,发卡通道向发卡机构的出口弯曲,票卡沿发卡通道从自助服务终端内部发送到出口,发卡通道上设置有第一传送轮组和第二传送轮组,其中,第二传送轮组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位置,以及沿发卡通道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的第二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自助服务终端发卡机构,在票卡发送过程中,设置在发卡通道弯折处的第二传送轮组可以沿发卡通道的弯曲方向旋转角度X,从而改变票卡的运动方向,避免票卡在发送通道中弯曲造成票卡中IC芯片或线圈等电子设备的损坏,提高票卡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文档编号G07B3/00GK102592317SQ2012100504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刘凯, 刘笑昆, 叶强, 徐志刚, 时国友 申请人:苏州智通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