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取款装置及存取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7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存取款装置及存取款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存取款装置及存取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存取款设备的存钞与取钞采用同一个钞口,在进行存取款业务时,每进行一笔存取款业务,钞门便需要开合一次。在存款时一次性最多只能存放200张,当需要存大额现金时,客户只能将现金分成若干份后分步放存款,并且每放一次现金后需要关闭一次钞门,存款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存款,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在钞门的闭合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钞门不稳定,从而导致夹住手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款装置及存取款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款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存款,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且在钞门的闭合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钞门不稳定,从而导致夹手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存取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存钞组件和设于所述存钞组件一侧的取钞组件,所述存钞组件包括具有存钞口的存钞部和设于所述存钞口内部的存钞驱动机构,所述取钞组件包括具有取钞口的取钞部、盖合于所述取钞口上的钞门和设置于所述取钞口内的取钞驱动机构,所述存钞口和所述取钞口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存钞部包括设于所述取钞口一侧的隔板、与所述隔板相对设置的存钞板和设于所述存钞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隔板、所述存钞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存钞口,所述存钞板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存钞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夹角内。

进一步的,所述存钞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夹角底部的分钞轮、设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一挖钞轮、设于所述存钞板底部的分离轮以及分别将所述分钞轮、所述第一挖钞轮和所述分离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接的传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端部的第一主动齿轮;

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

与所述分钞轮通过第一连接轴相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

与所述分离轮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

由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带动并与所述第一挖钞轮通过第三连接轴相连接的第四从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一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通过第二同步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钞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由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并设于所述取钞口一侧的取钞推板、第三驱动件和由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并设于所述取钞口另一侧的取钞导向板。

进一步的,所述取钞驱动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件和由所述第四驱动件带动的第二挖钞轮。

进一步的,所述钞门包括开设有通孔的固定板和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均固定于所述取钞口上,所述移动板由钞门驱动机构带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款设备,包括

存取款部,所述存取款部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存取款装置;

纸币鉴别部,所述纸币鉴别部与所述存钞口通过存钞通道相连接,与所述取钞口通过所述退钞通道相连接;以及

纸币收纳部,与所述纸币鉴别部通过存钞通道相连接,与所述取钞口通过取钞通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纸币鉴别部的一侧设置有暂存箱,所述暂存箱与所述取钞部相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存取款装置及存取款设备,将存钞口和取钞口之间设为相互独立的,且存钞口处不设置独立的钞门,实现了可不间断的向存钞组件的内部加钞,且在加钞过程中存钞驱动机构能够不间断的工作。在存钞口处不设置钞门的结构也有效的避免了在存款时发生手被夹的现象,增加了客户使用的安全性和保障性,使得大额的存取款设备能够更具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存取款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存取款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存取款装置的存钞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存取款装置的存钞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5为图3中存取款装置的存钞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其中,一侧侧板未示;

图6为图3中存取款装置的存钞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其中,一侧侧板和隔板未示;

图7为图1中存取款装置的取钞部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存取款装置的取钞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其中,钞门未示;

图9为图1中存取款装置的钞门的仰视图;

图10为图1中存取款装置的钞门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存取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存取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存取款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存钞组件和设于存钞组件一侧的存钞组件,存钞组件包括具有存钞口2的存钞部和设于存钞口2内部的存钞驱动机构3,且取钞组件包括具有取钞口4的取钞部、盖合于取钞口4的钞门5和设置于取钞口4内的取钞驱动机构6,存钞口2和取钞口4之间相互独立。

将存钞口2和取钞口4之间设为相互独立的,且存钞口2处不设置独立的钞门5,实现了可不间断的向存钞组件的内部加钞,且在加钞过程中存钞驱动机构3能够不间断的工作。在存钞口2处不设置钞门的结构也有效的避免了在存款时发生手被夹的现象,增加了客户使用的安全性和保障性,使得大额的存取款设备能够更具完整性。

具体的,存钞口2和取钞口4为两个设置在壳体1上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开口,不能够共用同一开口且存钞口2的开口处不设置独立的钞门5,即存钞口2为开口式,取钞口4的开口处通过钞门5进行封闭。存款时,将钞票放入存钞口2后经存钞驱动机构3带动钞票存入机体内部;取款时,钞票经取钞驱动机构6带入取钞口4内且钞门5打开,即可取款。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存钞口2和取钞口4还可以进通过一个驱动装置既可以实现存款和取款操作,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6所示,存钞部包括设于取钞口4一侧的隔板21、与隔板21相对设置的存钞板22和设于存钞板22两侧的侧板23,隔板21、存钞板22和侧板23围合形成存钞口2,存钞板22和隔板21之间形成有夹角,存钞驱动机构3设于夹角内。具体的,存钞口2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存钞板22和隔板21,且存钞板22和隔板21的两侧通过侧板23进行封闭所形成的v形的开口盒,在存款时将钞票整齐的放置入该v形的开口盒内即可,存钞驱动机构3固定在一侧的侧板23上。

进一步的,存钞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件31、设于夹角底部的分钞轮32、设于隔板21上的第一挖钞轮33、设于存钞板22底部的分离轮34以及分别将分钞轮32、第一挖钞轮33和分离轮34与第一驱动件31相连接的传动组件35。具体的,分钞轮32设置在存钞板22和隔板2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内部,分离轮34和分钞轮32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在进行存钞时第一驱动件31带动传动组件35从而带动第一挖钞轮33、分钞轮32和分离轮34均转动,第一挖钞轮33能够不断的将放置在存钞口2内部的钞票向着分离轮34传送,由于存钞口2上不存在钞门5既可以不间断的向内存放钞票,有效的减少了大额存款时的等待时间,存款后的钞票从分离轮34和分钞轮32之间的间隙导出至下一装置。第一驱动件31一般采用电机或马达等转动驱动件,也可以采手带动的手柄等装置,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6所示,传动组件35包括设于第一驱动件31端部的第一主动齿轮351;与第一主动齿轮351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352;与分钞轮32通过第一连接轴321相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353,第一连接轴321远离第一从动齿轮353的一端设有第三从动齿轮355;与分离轮34通过第二连接轴341相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354;以及由第三从动齿轮355带动并与第一挖钞轮33通过第三连接轴331相连接的第四从动齿轮356。具体的,第一主动齿轮351设置在第一驱动件31的轴端,第一主动齿轮351和第二主动齿轮352相啮合,且第一主动齿轮351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主动齿轮352的分度圆直径。第一连接轴321贯通两侧的侧板23,且第一连接轴32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挖钞轮33,第一从动齿轮353在第二主动齿轮35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轴321的转动即带动分钞轮32的转动,第三从动齿轮355设在第一连接轴321远离第一从动齿轮353的一侧;第二连接轴341贯通两侧的侧板23,且第二连接轴34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分离轮34,第二从动齿轮354在第二主动齿轮35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341的转动即分离轮34的转动;第三连接轴3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侧板23的内侧,且第三连接轴33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挖钞轮33,第四从动齿轮356设置在第三从动齿轮355的同侧,且第四从动齿轮356在第三从动齿轮355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轴331的转动即第一挖钞轮33的转动。其中,第二主动齿轮352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一从动齿轮353的分度圆直径,第一从动齿轮353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从动齿轮354的分度圆直径,且第一从动齿轮353的分度圆直径也大于第三从动齿轮355和第四从动齿轮356的分度圆直径。

进一步的,第二主动齿轮352与第一从动齿轮353和第二从动齿轮354通过第一同步带357相连接,第一从动齿轮353与第三从动齿轮355通过第二同步带358相连接。具体的,第一同步带357套设在第二主动齿轮352、第一从动齿轮353和第二从动齿轮354上,第一从动齿轮353和第二从动齿轮354在第二主动齿轮35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即第一同步带357套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351、第一从动齿轮353和第二从动齿轮354相啮合,第二从动齿轮354和第二主动齿轮352之间设置有张紧轮359,通过调整张紧轮359的位置对第一同步带357的松紧度进行调节。第三从动齿轮355和第四从动齿轮356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358直接连接,从而通过第一从动齿轮353带动第三从动齿轮355的转动,继而带动第四从动齿轮356的转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从动齿轮355和第四从动齿轮356之间可以直接齿轮啮合传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取钞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件61、由第二驱动件61驱动并设于取钞口4一侧的取钞推板62、第三驱动件63和由第三驱动件63驱动并设于取钞口4另一侧的取钞导向板64。具体的,取钞推板62在第二驱动件61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从而将钞票推出去,取钞导向板64设置在存钞口2远离取钞推板62一侧,从而将纸币固定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钞票能够平整的堆叠在取钞口4的内部。

第二驱动件61和第三驱动件63均设置在取钞口4的一侧,第二驱动件61的输出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611,主动齿轮611和第一从动齿轮612相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61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613,第二从动齿轮613和第三从动齿轮614相啮合,第三从动齿轮614套设在一连接轴615上,连接轴615带动第一手柄616的转动,从而带动取钞推板62的前后移动。

第三驱动件63的输出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631,主动齿轮631和第一从动齿轮632相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63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633,第二从动齿轮633和第三从动齿轮634相啮合,第三从动齿轮634套设在连接轴635上,连接轴635带动第二手柄636的转动,从而带动取钞导向板64的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取钞驱动机构6还包括第四驱动件65和由第四驱动件65带动的第二挖钞轮(图未示)。具体的,第二挖钞轮设置在取钞口4的内部,并且由第四驱动件65带动发生转动,能够将在取款操作时未被取出的钞票回收至用于回收未被取款的暂存箱92的内部。其中,第二驱动件61、第三驱动件63和第四驱动件65均设置在取钞口4的一侧,第四驱动件65和第二挖钞轮的连接传动方式可以为直接啮合,还可以为第四驱动件65的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图未示),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图未示)相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图未示),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图未示)相啮合,第三从动齿轮套设在一连接轴(图未示)上,连接轴带动第三手柄(图未示)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挖钞轮的转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钞门5包括开设有通孔的固定板51和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的移动板52,固定板51的四周均固定于取钞口4上,移动板52由钞门驱动机构53带动。具体的,固定板5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在取钞口4的上方,钞票从设置在取钞口4内部的取钞导向板64进入到取钞口4的内部,固定板51的中间部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可以让人轻易的将取钞口4内的钞票取出,通孔由移动板52封闭,移动板52由钞门驱动结构53带动移动。

优选的,移动板52的两侧均设有齿条521,钞门驱动结构53包括第五驱动件531、设于第五驱动件531轴端的第一钞门齿轮532、与第一钞门齿轮532相啮合的第二钞门齿轮533、与第二钞门齿轮533通过第三同步带536相连接的第三钞门齿轮534和与第三钞门齿轮534通过第四同步带537相连接的第四钞门齿轮535,第三钞门齿轮534和第四钞门齿轮535均与该齿条521相啮合,从而带动齿条521的移动即带动移动板52的移动,其中在第三钞门齿轮534和第四钞门齿轮53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控第四同步带537松紧度的张紧轮538。其中,第三钞门齿轮534可以由两个规格不同的齿轮相固定连接组成,一个与第二钞门齿轮533相连接,另一个与第四钞门齿轮535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款设备,包括存取款部7,存取款部7上设置有如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存取款装置;纸币鉴别部8,纸币鉴别部8与存钞口2通过存钞通道81相连接,与取钞口4通过退钞通道83相连接;以及纸币收纳部9,与纸币鉴别部8通过存钞通道81相连接,与取钞口4通过取钞通道82相连接。

将存钞口2和取钞口4之间设为相互独立的,且存钞口2处不设置独立的钞门5,实现了可不间断的向存钞组件的内部加钞,且在加钞过程中存钞驱动机构3能够不间断的工作。在存钞口2处不设置钞门的结构也有效的避免了在存款时发生手被夹的现象,增加了客户使用的安全性和保障性,使得大额的存取款设备能够更具完整性。

具体的,取钞口4和存钞口2均设置在存取款部7方便客户进行操作,存钞口2通过存钞通道81连接至纸币收纳部9,取钞口4通过取钞通道82连接至纸币收纳部9。纸币鉴别部8设置在存钞通道81上,即在存储钞票时,钞票需要先经过纸币鉴别部8进行鉴别后方可以进入到纸币收纳部9,纸币鉴别部8与pcba板84相连接,且在存钞通道81上还设置有通道开关模块85,该通道开关模块85能够在pcba板84的带动下控制是否开启存钞通道81。若经纸币鉴别部8鉴别后为真钞,则进入到纸币收纳部9;若经纸币鉴别部8鉴别后为假钞,则经退钞通道83后从取钞口4取出,此时能够一边取出假钞一边不断的进行存款,节省了传统存取款设备存款也要等待钞门5关闭所用的时间。其中,纸币收纳部9一般设置在保险柜的内部,且保险柜内包括多个钞箱91,其中纸币鉴别部8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纸币鉴别部8的一侧设置有暂存箱92,暂存箱92与取钞部相连接。具体的,在客户进行取款操作时忘记拿取钞票时,将放置在取钞口4内部的钞票进行回收,取钞口4内部的第二挖钞轮将钞票送至暂存箱92,能够有效的防止钞票丢失。一般在存款时,纸币不需经过暂存箱92就可以直接进入到钞箱91,再有需要进行暂存时即可以开启暂存箱92。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