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45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中小型公共食堂、餐行业的早餐供应诸如米粉、面条、绞子、汤圆等都还是处于人工售卖操作。早餐供应人员集中,时间短,在学校、企业特别突出。早餐供应主要是工序环节多,这种现状等候时间长,效率低,用工量大,成本高,早餐配菜品种多,消费者自己选择,并用小舀取,耗时,易掉落,人员、环境卫生难保障,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早餐供应等候时间长,效率低,用工量大,成本高,早餐配菜品种多,消费者自己选择,并用小舀取,耗时,易掉落,人员、环境卫生难保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包括电机、减速器、烫料机构、取碗机构、传送带和恒温水箱;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烫料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烫料机构进行运转;

所述取碗机构置于所述烫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取碗机构与烫料机构连接,所述烫料机构带动取碗机构进行取碗;所述传送带紧靠烫料机构和取碗机构,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取碗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存碗容器,所述取碗机构将抓取存碗容器内的碗放置在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将碗由取碗机构处输送至烫料机构处;

所述烫料机构靠近传送带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所述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向接料槽输出食料至接料槽上,拨杆将接料槽内食料拨动至烫料机构内;

所述恒温水箱置于所述烫料机构的底部,所述恒温水箱靠近传送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倒料装置,所述烫料机构带动食料进入恒温水箱内进行烫料,所述烫料机构将烫好的食料传输至倒料装置处,所述倒料装置将烫料机构中的烫料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上的碗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动控制早餐供应,自动化烫熟米粉或面条进行早餐供应,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能大幅度降低营运成本,减少了人为参与的环节,有利于保障早餐的卫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烫料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烫料装置和传动杆,所述第一机架靠近所述传送带,所述传动杆置于所述第一机架远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对称置于第一机架内的两侧,所述烫料装置设置有多个,所述烫料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同步转动,带动多个烫料装置移动至接料槽进行接料,移动至恒温水箱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处倒料,并循环转动;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连接,并带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转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还与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带动烫料装置,移动至恒温水箱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处倒料,并循环转动,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四个转动组件和传送链条,其中两个转动组件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上端和底部,且两个转动组件均靠近传送带;另外两个转动组件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上端和底部,且两个转动组件均靠近传动杆;所述传送链条依次绕在四个转动组件上构成环状,所述第一机架底部靠近传动杆一侧的转动组件与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链条连接,该转动组件驱动传送链条转动,所述传送链条带动另外三个转动组件转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转动组件和传送链条结构稳定,传输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四个所述转动组件结构一致,每一个所述转动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套装在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均固定在第一机架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一轴承构成的转动组件,结构稳定,转动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所述烫料装置包括烫料盒和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的传送链条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传送链条连接;所述烫料盒的开口由靠近传送带的一侧延伸至其顶部;所述烫料盒的置于所述横杆的下端,所述烫料盒远离的传送带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横杆活动连接,所述烫料盒相对开口的两侧均通过弹簧与横杆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烫料装置结构简单,烫料盒通过连杆和弹簧与横杆连接,使得烫料盒接料、烫料和倒料过程稳定,便于自动化进行烫料,确保质量,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架上靠近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对称布置在第一机架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取碗机构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机架上端靠近传动杆一侧的转动组件,其第一转动轴远离取碗机构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齿合联动;所述第一机架上端靠近传动杆一侧的转动组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机架上端靠近传动杆一侧的转动组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也就是第一输送装置处于上端处的转动组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通过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架上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对称布置在第一机架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转动轴远离取碗机构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置有将接料槽内食料拨动至烫料机构内的拨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转动轴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三转动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拨杆转动,拨杆将接料槽内食料拨动至烫料装置内,当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带动烫料装置进行烫料后,移动至倒料装置处,倒料装置将烫好后的食料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上的碗中,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和倒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所述取碗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转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转动架和活动架;

所述第二机架的上端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四轴承,两个所述第四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机架的上端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五轴承,两个所述第五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转轮置于第二机架远离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架底部靠近传动杆一侧的转动组件,其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轴承的另一端与转动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的上端部跨过传送带处于所述存碗容器的上方,所述活动架处于所述存碗容器的上方,其上端与转动架的上端部活动连接,其下端设置有吸附碗的吸盘;

所述第二机架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脱碗杆,所述脱碗杆对应处于转动架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自动化进行碗的拿取,提升便利性,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所述恒温水箱内设置有加热温控管,所述加热温控管对恒温水箱内水进行恒温控制;所述恒温水箱一侧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电磁阀;

所述倒料装置包括档杆和挡板,所述挡板置于所述恒温水箱上方靠近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档杆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所述档杆与第一机架连接,所述档杆和挡板保持间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电磁阀能向恒温水箱内加入水,通过出水电磁阀能将恒温水箱内的水排出,提升便利性;恒温水箱能通过加热温控管对恒温水箱内的水进行恒温控制,提升烫粉或烫面的质量;

当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带动烫料装置进行烫料后移动至倒料装置处,档杆挡住烫料装置的开口处,使得烫料装置的开口处在提升过程中倾斜向下,同时挡板为软体材料,挡板限制烫料装置偏位,使得烫料装置自动倒出烫好的食料,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上的碗中,实现自动化进行倒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进一步,还包括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所述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处于烫料机构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继续将装有米粉或面条的碗输送至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处进行感应,实现自动化加菜和自动化配料,提升便利性,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机架和第一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机架、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烫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恒温水箱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电机,2、减速器;

3、烫料机构,301、第一机架,302、第一输送装置,303、第二输送装置,304、烫料装置,305、传动杆,306、第一传动链条,307、转动组件,308、传送链条,309、第一转动轴,310、第一轴承,311、烫料盒,312、横杆,313、弹簧,314、第一支架,315、第二转动轴,316、第二轴承,317、第一齿轮,318、第二齿轮,319、第二支架,320、第三转动轴,321、第三轴承,322、第一转轮,323、第二传动链条,324、拨杆;

4、取碗机构,401、第二机架,402、第二转轮,403、第一连杆,404、第二连杆,405、第三连杆,406、转动架,407、活动架,408、第四转动轴,409、第四轴承,410、第五转动轴,411、第五轴承,412、吸盘,413、脱碗杆;

5、传送带;6、恒温水箱,601、加热温控管,602、进水电磁阀,603、出水电磁阀;7、存碗容器,8、接料槽,9、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

10、倒料装置,110、档杆,111、挡板;

11、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2、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智能早餐供应机,包括电机1、减速器2、烫料机构3、取碗机构4、传送带5和恒温水箱6;

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端与烫料机构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1通过减速器2带动烫料机构3进行运转;

所述取碗机构4置于所述烫料机构3的一侧,所述取碗机构4与烫料机构3连接,所述烫料机构3带动取碗机构4进行取碗;所述传送带5紧靠烫料机构3和取碗机构4,所述传送带5远离所述取碗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存碗容器7,所述取碗机构4将抓取存碗容器7内的碗放置在传送带5上,所述传送带5将碗由取碗机构4处输送至烫料机构3处;

所述烫料机构3靠近传送带5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接料槽8,所述接料槽8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9,所述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9向接料槽8输出食料至接料槽8上,烫料机构3将接料槽8内食料拨动至烫料机构3内;

所述恒温水箱6置于所述烫料机构3的底部,所述恒温水箱6靠近传送带5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倒料装置10,所述烫料机构3带动食料进入恒温水箱6内进行烫料,所述烫料机构3将烫好的食料传输至倒料装置10处,所述倒料装置10将烫料机构3中的烫料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5上的碗中;

还包括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1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12,所述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1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12沿传送带5的输送方向,依次处于烫料机构3的下方,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1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12均为本发明人制作的智能饭菜售卖机,并已在先申请专利。

向恒温水箱6输入适量的水,并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将需要烫的米粉或面条放置在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9内;

电机1与智能刷卡机通过线路连接,智能刷卡机与电机1之间连接有plc控制系统,智能刷卡机生成付费信号,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生成控制信号,电机1根据控制信号进行转动,实现控制电机1进行启动,电机1通过减速器2带动烫料机构3进行运转,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9对烫料机构3进行红外感应,当感应到烫料机构3进行运转时,红外线智能自动加料盒9则自动打开,定量的米粉或面条下落至接料槽8内,烫料机构3将接料槽8内食料拨动至烫料机构3内;烫料机构3带动定量的米粉或面条移动至恒温水箱6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5处倒料,并循环转动;

同时取碗机构4将抓取存碗容器7内的碗放置在传送带5上,所述传送带5将碗由取碗机构4处输送至烫料机构3处,烫料机构3将定量的米粉或面条经倒料装置10自动倒入碗内,传送带5继续将装有米粉或面条的碗输送至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1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12处,并进行红外线感应,所述的红外线智能加菜装置11和红外线智能配料装置12对装有米粉或面条的碗自动化加菜和自动化配料,实现刷卡自动控制早餐供应,自动化烫熟米粉或面条进行早餐供应,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能大幅度降低营运成本,减少了人为参与的环节,有利于保障早餐的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烫料机构3包括第一机架301、第一输送装置302、第二输送装置303、烫料装置304和传动杆305,所述第一机架301靠近所述传送带5,所述传动杆305置于所述第一机架301远离传送带5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对称置于第一机架301内的两侧,其中第一输送装置302置于第一机架301内的左侧,第二输送装置303置于第一机架301内的右侧;所述烫料装置304设置有多个,所述烫料装置3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同步转动,带动多个烫料装置304移动至接料槽8进行接料,移动至恒温水箱6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5处倒料,并循环转动;所述传动杆30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链条306与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连接,并带动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进行转动;所述传动杆305的一端还与减速器2的输出端连接。

烫料机构3将接料槽8内食料抓取至烫料装置304内,电机1通过减速器2带动传动杆305进行转动,传动杆305转动时,带动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进行运转,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带动烫料装置304,移动至恒温水箱6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5处倒料,并循环转动,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包括四个转动组件307和传送链条308,其中两个转动组件307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机架301的上端和底部,且两个转动组件307均靠近传送带5;另外两个转动组件307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机架301的上端和底部,且两个转动组件307均靠近传动杆305;所述传送链条308依次绕在四个转动组件307上构成环状,所述第一机架301底部靠近传动杆305一侧的转动组件307与传动杆305通过第一传动链条306连接,该转动组件307驱动传送链条308转动,所述传送链条308带动另外三个转动组件307转动;烫料装置3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302的传送链条308和第二输送装置303的传送链条308连接。

第一输送装置302底部的转动组件307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底部的转动组件307均处于恒温水箱6的上方,第一输送装置302上端的转动组件307对应处于其底部转动组件307的上方;第二输送装置303上端的转动组件307对应处于其底部转动组件307的上方;四个转动组件307驱动传送链条308转动,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上的传送链条308转动,并带动烫料装置304移动至恒温水箱6中进行烫料,再移动至传送带5处倒料,并循环转动;四个转动组件307和传送链条308结构稳定,传输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四个所述转动组件307结构一致,每一个所述转动组件307均包括第一转动轴309和两个第一轴承310,两个所述第一轴承310分别套装在第一转动轴309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轴承310均固定在第一机架301上。

第一转动轴309和两个第一轴承310构成的转动组件307,结构稳定,转动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烫料装置304包括烫料盒311和横杆312,所述横杆3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302的传送链条308和第二输送装置303的传送链条308连接;所述烫料盒311的开口由靠近传送带5的一侧延伸至其顶部;所述烫料盒311的置于所述横杆312的下端,所述烫料盒311远离的传送带5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横杆312活动连接,所述烫料盒311相对开口的两侧均通过弹簧313与横杆312连接。

烫料装置304结构简单,烫料盒311通过连杆和弹簧313与横杆312连接,使得烫料盒311接料、烫料和倒料过程稳定,便于自动化进行烫料,确保质量,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架301上靠近传动杆305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314,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14对称布置在第一机架301上的两侧,也就是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14对称布置在第一支架314上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14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15,所述第二转动轴315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二轴承316,两个所述第二轴承316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架314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15远离取碗机构4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第一齿轮317;所述第一机架301上端靠近传动杆305一侧的转动组件307,其第一转动轴309远离取碗机构4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第二齿轮318,所述第一齿轮317和第二齿轮318齿合联动;所述第一机架301上端靠近传动杆305一侧的转动组件307通过第一齿轮317和第二齿轮318带动第二转动轴315转动。

所述第一机架301上端靠近传动杆305一侧的转动组件307通过第一齿轮317和第二齿轮318带动第二转动轴315转动,也就是第一输送装置302处于上端处的转动组件307通过第一齿轮317和第二齿轮318带动第二转动轴315转动,通过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架301上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319,两个所述第二支架319对称布置在第一机架301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319上设置有第三转动轴320,所述第三转动轴320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三轴承321,两个所述第三轴承321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第二支架319上;所述第三转动轴320远离取碗机构4的一侧伸出,并套装有转轮322;所述第一转轮322通过第二传动链条323与第二转动轴315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15通过第二传动链条323带动第三转动轴320转动,所述第三转动轴320上设置有将接料槽8内食料拨动至烫料机构3内的拨杆324。

第二转动轴315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传动链条323带动第三转动轴320转动,第三转动轴320转动过程中带动拨杆324转动,拨杆324将接料槽8内食料拨动至烫料装置304内,当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带动烫料装置304进行烫料后,移动至倒料装置10处,倒料装置10将烫好后的食料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上的碗中,实现自动化进行烫料和倒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取碗机构4包括第二机架401、第二转轮402、第一连杆403、第二连杆404、第三连杆405、转动架406和活动架407;

所述第二机架401的上端远离传送带5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轴408,所述第四转动轴408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四轴承409,两个所述第四轴承409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401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机架401的上端靠近传送带5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转动轴410,所述第五转动轴410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五轴承411,两个所述第五轴承411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401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转轮402置于第二机架401远离第一机架301的一侧,也就是第二转轮402处于第二机架401的左侧,所述第一机架301底部靠近传动杆305一侧的转动组件307,其第一转动轴309与所述第四转动轴408的一端连接,也就是第二输送装置303底部的转动组件307的第一转动轴309与第四转动轴408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40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轮402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轮4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0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0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4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轴承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轴承411的另一端与转动架40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406的上端部跨过传送带5处于所述存碗容器7的上方,所述活动架407处于所述存碗容器7的上方,其上端与转动架406的上端部活动连接,其下端设置有吸附碗的吸盘412;

所述第二机架401靠近传送带5的一侧设置有脱碗杆413,所述脱碗杆413对应处于转动架406的下方。

第二输送装置303底部的转动组件307的第一转动轴309带动第四转动轴408进行转动,第四转动轴408带动第二转轮402进行转动,第二转轮402带动第一连杆403绕第二转轮402进行转动,第一连杆403、第二连杆404和第三连杆405进行联动,第三连杆405通过第五轴承411带动转动架406绕第五轴承411进行转动,转动架406带动活动架407的下部往复在存碗容器7和传送带传送带5之间移动,活动架407带动其下端的吸盘412移动至存碗容器7处,对存碗容器7内的碗进行吸附,并将碗吸附移动至传送带5的上方,通过脱碗杆413将碗从吸盘412处脱离,掉在传送带5上,通过传送带5将碗传输至烫料机构3处进行装粉或面,实现自动化进行碗的拿取,提升便利性,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恒温水箱6内设置有加热温控管601,所述加热温控管601对恒温水箱6内水进行恒温控制;所述恒温水箱6一侧设置有进水电磁阀602,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电磁阀603;

所述倒料装置10包括档杆110和挡板111,所述挡板111置于所述恒温水箱6上方靠近传送带5的一侧,所述档杆110置于所述传送带5的上方,且所述档杆110与第一机架301连接,所述档杆110和挡板111保持间隙。

通过进水电磁阀602能向恒温水箱6内加入水,通过出水电磁阀603能将恒温水箱6内的水排出,提升便利性;恒温水箱6能通过加热温控管601对恒温水箱6内的水进行恒温控制,提升烫粉或烫面的质量;

当第一输送装置302和第二输送装置303带动烫料装置304进行烫料后移动至倒料装置10处,档杆110挡住烫料装置304的开口处,使得烫料装置304的开口处在提升过程中倾斜向下,同时挡板111为软体材料,挡板111限制烫料装置304偏位,使得烫料装置304倒出烫好的食料,并经接料板自动倒入传送带5上的碗中,实现自动化进行倒料,节约早餐供应时间,提高早餐制作效率,提升便利性,同时保障安全卫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