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租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509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智能租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租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大机场、火车站、旅游度假景区等公共场所基础设置不断完善,各种科技配套产品也不断升级,旅客和游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绿色出行和更加优越的旅游环境也必定是旅客和游客的诉求之一。

旅客或游客在出行时,往往会携带较多或较重的行李,这会大大加重旅客和游客的身体负担,影响旅客和游客的出行体验,因此如果能够在机场、火车站或旅游度假景区内出现一种能够租赁的可以运输行李的装置,将会大大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愉悦游客的心情,使旅客和游客可以更加便捷的出行和玩耍。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智能租车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载物车;

载物车上设有支付单元、GPS单元、智能锁单元、电源单元、电机、票务扫描单元、触摸屏和中央控制器,支付单元、GPS单元、智能锁单元、电源单元、电机、票务扫描单元和触摸屏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

支付单元用于接收并识别用户支付的钱币或电子转账信息;

智能锁单元用于控制载物车的借与还;

GPS单元用于获取载物车的位置信息或者运行状态;

电机用作载物车的驱动装置;

票务扫描单元用于识别并采集用户的票务信息;

电源单元用于对支付单元、GPS单元、智能锁单元、电机、票务扫描单元、触摸屏和中央控制器进行供电;

中央控制器通过数据通信电路连接至后台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户想要租用载物车时,首先可以通过支付单元采用投币或电子转账的方式进行付款,支付单元会识别用户支付的钱币或电子转账信息,以确认用户是否有权限进行租车行为,若确认用户有权限进行租车,则中央控制器会向智能锁单元发送解锁命令,此时载物车处于可以行驶的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在触摸屏上点击选择手动行驶模式或自动行驶模式。若选择手动行驶模式,则用户可以通过按下载物车上转把将车发动即可,在行驶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旋转转把调整车速。若用户不知道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的具体路径,则可以在发动载物车前,通过触摸屏选择导航模式,输入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或者通过票务扫描单元以获取用户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中央控制器将用户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及通过GPS单元定位到的用户目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均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接受到的目的地位置信息和初始位置信息,规划好行驶路径并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会将该规划好的路径通过触摸屏显示出来,用户只要按照该规划好的路径行驶即可,由此,为出门在外的用户提供了便利。

若用户选择自动行驶模式,则可以将自己的车票、机票或门票放置于票务扫描单元上进行扫描,通过票务扫描单元以获取用户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动在触摸屏上输入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中央控制器会将该用户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及通过GPS单元定位到的用户目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均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接受到的目的地位置信息和初始位置信息,规划好从初始位置去往目的地位置的行驶路径并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中央控制器,此时用户只需按下载物车上的行驶按钮,载物车就会根据后台服务器规划好的行驶路径自动行驶至目的地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付单元包括纸币识别模块、硬币识别模块和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由此,用户既可以通过投放纸币进行支付,也可以通过投放硬币进行支付,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采用电子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通过多种的支付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车上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相连,红外线传感器用于识别路面上的障碍物。由此,当载物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自动绕开障碍物,从而大大提高载物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车上还设有充电单元,充电单元与中央控制器相连,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插头和感应充电器,充电插头和感应充电器均与电源单元相连,感应充电器能够与预埋在地面上的感应充电桩进行感应连接。由此,感应充电器能够自动与感应充电桩进行感应充电,从而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维护成本,便于对电源单元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车上还设有急停锁车单元,急停锁车单元与中央控制器相连。由此,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急停锁车单元的按钮,使载物车能够中途停下来,避免发生意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车上还设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中央控制器相连,语音模块上连接有麦克风和喇叭。由此,通过设置语音模块、麦克风和喇叭,可以实现智能语音交互,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物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上的前轮、龙头组件、坐凳机构和后轮,坐凳机构包括坐凳和坐凳支撑立管,坐凳支撑立管的一端与坐凳相连,坐凳支撑立管的另一端与车架相连,龙头组件包括转把和龙头立管,转把通过转把支架与龙头立管的顶端相连,龙头立管的底端与车架相连,车架的前端安装有行李架。由此,此种设计可以节省空间,既能满足载人,也能满足载物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李架为拉杆式,行李架的长度能够调节。由此,通过将行李架设计为可伸缩的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的行李的安放,大大提高载物车的使用效率,为用户带来更便利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龙头立管上设有行李锁,行李锁用于锁住放置于行李架上的行李。由此,通过将行李锁锁住放置于行李架上的行李,可以确保载物车在行驶过程中,用户的行李不会从行李架上掉落下来,同时也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将用户的行李从载物车上偷走,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龙头立管与坐凳支撑立管的长度均能够调节。由此,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调节龙头立管的长度,将转把调至合适位置;通过调节坐凳支撑立管的长度,可以将坐凳调至合适位置,以提高用户的驾驶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租车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租车管理系统中的载物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智能租车管理系统中的载物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租车管理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该智能租车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1和载物车2。

其中,载物车2上设有支付单元3、GPS单元4、智能锁单元5、电源单元6、电机7、票务扫描单元8、触摸屏16和中央控制器9,支付单元3、GPS单元4、智能锁单元5、电源单元6、电机7、票务扫描单元8和触摸屏16均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中央控制器9通过数据通信电路连接至后台服务器1。由此,通过中央控制器9来协调及控制载物车2上不同部件及单元之间的运行,通过后台服务器1来监控整个载物车2的运行。

电源单元6用于对支付单元3、GPS单元4、智能锁单元5、电机7、票务扫描单元8、触摸屏16和中央控制器9进行供电,电源单元6中设有电量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源单元6的电量,并反馈给中央控制器9,由此可以实现当电源单元6的电量不足时,能够及时对电源单元6进行充电。

票务扫描单元8用于识别并采集用户的票务信息,由此,通过扫描可以获得用户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并传送给中央控制器9,中央控制器9再将该目的地位置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电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1。

支付单元3用于接收并识别用户支付的钱币或电子转账信息,通过支付单元3,用户可以进行付款,从而获得进行租车的权限。

为了便于用户进行支付,支付单元3包括纸币识别模块31、硬币识别模块32和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块33。由此,用户既可以通过投放纸币进行支付,也可以通过投放硬币进行支付,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采用电子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通过多种的支付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智能锁单元5用于控制载物车2的借与还,锁体打开意味着该载物车2已被借出,锁体锁死意味着该载物车2处于已还状态。由此,当支付单元3识别出用户已经完成支付动作后,中央控制器9将会向智能锁单元5发送解锁命令,此时载物车2处于可以行驶的状态。

GPS单元4用于获取载物车2的位置信息或者运行状态。由此,通过GPS单元4可以将载物车2所处的位置信息实时通过中央控制器9反馈给后台服务器1。

电机7用作载物车2的驱动装置。由此,通过采用电机7驱动载物车2,可以大大减少用户体力的消耗。

触摸屏16上设有显示菜单和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点击显示菜单和操作界面,进行不同的操作,由此,可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16选择手动行驶模式或自动行驶模式。

当用户选择手动行驶模式时,则用户可以通过旋转载物车2上的转把将车发动即可,在行驶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旋转转把调整车速。若用户不知道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的具体路径,则可以在发动载物车2前,通过触摸屏16选择导航模式,输入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或者通过票务扫描单元8,识别并采集用户的票务信息,以获取用户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中央控制器9会将用户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及通过GPS单元4定位到的用户目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均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后台服务器1,后台服务器1根据接受到的目的地位置信息和初始位置信息,规划好行驶路径并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中央控制器9,中央控制器9会将该规划好的路径通过触摸屏16显示出来,用户只要按照该规划好的路径行驶即可,由此,为用户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若用户选择自动行驶模式,则可以将自己的车票、机票或门票放置于票务扫描单元8上进行扫描,通过票务扫描单元8获取用户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动在触摸屏16上输入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信息,中央控制器9将该用户即将要去往的目的地位置及通过GPS单元4定位到的用户目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均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后台服务器1,后台服务器1根据接受到的目的地位置信息和初始位置信息,规划好从初始位置去往目的地位置的行驶路径并通过数据通信电路传送给中央控制器9,此时用户只需按下载物车2上的行驶按钮,中央控制器9就会自行启动电机7,使电机7驱动载物车2根据后台服务器1规划好的行驶路径自动行驶至目的地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载物车2还具有自动返回的功能,当载物车2将用户送至目的地位置后,后台服务器1根据中央控制器9传送过来的GPS单元4定位到的载物车2目前所处的位置,制定返回路径并传送给中央控制器9,中央控制器9根据该规划好的返回路径控制载物车2自动返回。

为了使载物车2在行驶过程中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载物车2上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10,红外线传感器10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由此,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0可以自动识别路面上的障碍物,并通过中央控制器9控制载物车2自动绕开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从而大大提高载物车2在自动行驶模式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为了便于对载物车2进行充电,载物车2上还设有充电单元11,充电单元11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充电单元11包括充电插头111和感应充电器112,充电插头111和感应充电器112均与电源单元6相连,感应充电器112能够与预埋在地面上的感应充电桩113进行感应连接。由此,既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将充电插头111插到插座上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载物车2上的GPS单元4的定位功能,寻找到预埋在地面上的感应充电桩113,通过感应充电器112与感应充电桩113进行感应充电,从而实现载物车2的自动充电功能,因而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为了满足在自动行驶模式中,用户需要中途停车的需求,载物车2上还设有急停锁车单元15,急停锁车单元15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由此,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客户可以通过按下急停锁车单元15的按钮,使载物车2能够中途停下来,避免发生意外。

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载物车2上还设有语音模块12,语音模块12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语音模块12上连接有麦克风13和喇叭14。由此,通过设置语音模块12、麦克风13和喇叭14,可以实现智能语音交互,方便用户进行操作。例如,当用户选择了导航模式后,中央控制器9会将后台服务器1规划好的行驶路径传递语音模块12,并经喇叭14进行播放,由此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方便用户根据规划好的路径行驶。

进一步地,载物车2上还设有报警单元17,报警单元17与中央控制器9相连,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报警单元17就会通过喇叭14发出报警声,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作为一种优选,载物车2包括车架27以及安装于车架27上的前轮21、龙头组件22、坐凳机构23和后轮24,其中前轮21通过前轮安装轴设于车架27下端面的前端位置,坐凳机构23安装于车架27上端面的后端位置,后轮24通过后轮安装轴设于车架27下端面的后端位置,电机7的输出轴与后轮24相连。

坐凳机构23包括坐凳231和坐凳支撑立管232,坐凳支撑立管232的一端与坐凳231相连,坐凳支撑立管232的另一端与车架27相连,坐凳支撑立管232为套接式的伸缩管,其长度可以调节。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坐凳支撑立管232的长度,可以将坐凳231调至合适位置,以提高用户的驾驶体验。

龙头组件22包括转把221和龙头立管222,转把221通过转把支架与龙头立管222的顶端相连,龙头立管222的底端与车架27相连,龙头立管222也为套接式的伸缩管,其长度也可以调节。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调节龙头立管222的长度,将转把221调至合适位置,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

车架27的前端安装有行李架25,红外线传感器10最好安装于行李架25的前端。由此,可以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0对障碍物的识别效果。

为了提高行李架25的使用效益,将行李架25设计为拉杆式,行李架25的长度能够调节。由此,通过将行李架25设计为可伸缩的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的行李的安放,大大提高载物车2的使用效率,为用户带来更便利的体验。

龙头立管222上设有行李锁26,行李锁26用于锁住放置于行李架25上的行李。由此,通过将行李锁26锁住放置于行李架25上的行李,可以确保载物车2在行驶过程中,用户的行李不会从行李架25上掉落下来,同时也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将用户的行李从载物车2上偷走,提高了行李存放的安全性能。

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支付单元3、票务扫描单元8和触摸屏16均安装于龙头立管222上,支付单元3上设有硬币投币口、纸币投币口和二维码扫描口。

为了提高载物车2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龙头立管222上还设有刹车把手223。用户通过按下刹车把手223,可以控制载物车2的行驶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