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575发布日期:2019-10-15 17:3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于超市、便利店等店铺,用1台设备兼用作陈列柜与自动售货机从而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和能源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公知一种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该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形构成为具有:壳体主体,其形成为绝热框体并且前表面开口;门,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该壳体主体的前表面开口并且在下部具有商品取出口;商品载置搁板,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沿左右方向配设多列将商品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收纳架;以及商品输送装置,其在各层的商品收纳隔板的前表面移动,在接收自商品收纳架输出的商品之后将该商品向商品取出口输送。门构成为矩形的框体,嵌入有能够透视壳体主体的内部的玻璃等透明构件的窗形成于上部区域,商品取出口形成于下部区域,能够通过透明构件目视观察内部的商品。配设于商品收纳隔板的商品收纳架具有由挂在前后配置的驱动辊和从动辊上的环状的输送带形成的商品输送机构,在该商品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收纳有商品。环状的输送带的上表面形成为将商品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載置面。商品推压构件以位于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中的最末尾的商品的背后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载置面。所述输送带构成为从在各层的商品收纳隔板的前表面移动的商品输送装置侧传递驱动力来输出商品。在该情况下,在输送带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利用商品推压构件不倾倒地向前方输送。在壳体主体的侧面设有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搭载了自动售货机的商品的销售所需的收费部(纸币插入口、硬币投入口、退还杆、硬币退还口等)以及操作部(商品选择用的0~9数字键以及确定键等操作按钮、显示选择的商品的号码或者接收的金额、找零金额等的显示面板等)。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构成为:具有自动销售商品的自动售货机模式与以有人销售为前提的陈列柜模式,在作为自动售货机使用的自动售货机模式下,设定为在将门上锁的基础上能够使用操作单元,在作为陈列柜使用的陈列柜模式下,设定为将门解锁并且不能够使用操作单元。采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在用1台设备兼用作陈列柜与自动售货机从而能够减少设置空间以及减少能源的方面优异。

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售货机中,构成为:商品取出口设置于开闭壳体主体的前表面开口的门,在自动售货机模式下,将自商品收纳架输出的商品向商品取出口输送来进行销售,在陈列柜模式下,购买者将门打开而自商品收纳架取出商品。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售货机设置于超市等店铺的情况,以门位于店铺内的方式设置,存在该自动售货机的运行(商品的销售)被限于店铺的营业时间段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公知一种如下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使壳体主体的前后两面开口并且在壳体主体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分隔壁,在一侧的开口设置陈列柜用的门,在另一侧的开口设置自动售货机的门(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79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240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前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中,壳体主体以陈列柜用的门面向店铺内而自动售货机的门面向店铺外的方式贯穿店铺的墙壁来设置。采用该公知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在店铺的营业时间段能够作为陈列柜销售商品并且在店铺的营业时间外也能够利用自动售货机销售商品。但是,在公知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中具有如下问题:必须将作为陈列柜销售的商品和作为自动售货机销售的商品分别作为陈列柜用和自动售货机用来准备,此外,也必须分别对于陈列柜和自动售货机进行商品的装入。另外,需要分别对于陈列柜和自动售货机进行商品的消费期限的管理。

但是,若将公知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的技术应用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售货机,则在店铺的营业时间段能够作为陈列柜销售商品并且在店铺的营业时间外能够利用自动售货机销售商品。因此,可以考虑在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售货机中的壳体主体的背面开口的基础上,在该开口设置具有能够透视内部的玻璃等透明构件的陈列柜用门,壳体主体在以该陈列柜用门面向店铺内而自动售货机的门面向店铺外的方式贯穿店铺的墙壁的形态下设置。由此,能使收纳于商品收纳隔板的商品收纳架的商品对陈列柜和自动售货机共用。但是,将构成为绝热框体的壳体主体的背面打开意味着去除壳体主体的背面的绝热件,不可否认会使壳体主体的绝热性能显著降低。如此在绝热性能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将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商品收纳隔板的商品维持在所期望的冷却温度,冷冻机冷凝机组的大型化不可避免,电力消耗量增大而变为与节能化相悖的结果。这样一来,存在如下问题:仅仅将公知的陈列柜一体型自动售货机的技术应用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售货机,也不能得到能够在维持节能化的同时将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商品共用为陈列柜用和自动售货机用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节能化的同时将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商品共用为陈列柜用和自动售货机用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主体,其形成为箱形的绝热框体,前后方向的一侧的面开口并且在与一侧的面相对的另一侧的面形成有商品输出口;陈列柜用门,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的面的开口;以及自动售货机用门,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并且在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的商品输出口相面对的位置设有商品取出口。

此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2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具有:绝热分隔构件,其将所述壳体主体内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商品收纳室和商品输出室,并且形成有以将商品收纳室与商品输出室连通的形态开口且平时用输出口门封闭的商品输出口;商品载置搁板,其以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收纳室内在与陈列柜用门之间形成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形态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沿左右方向配设多列搭载了商品输出机构的商品收纳架,该商品输出机构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向陈列柜用门方向输送来进行输出,并且具有用于检测商品的售罄的售罄检测装置;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其配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将自商品收纳架输出的商品向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输送;以及库外商品输送装置,其接收利用所述库内商品输送装置输送并经由所述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输出的商品,并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的商品输出口输送该商品。

此外,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3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库内商品输送装置是拆装自如地架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且以将自商品收纳架输出的商品向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输送的形态以向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

此外,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4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自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拆卸下来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收纳于由绝热分隔构件划分出的商品输出室侧

此外,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5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在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室侧,在形成于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的附近设有用于将自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拆卸下来的商品输出斜槽卡定的卡定部件,所述商品输出斜槽以抑制形成于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的输出口门打开的形态卡定于卡定部件。

此外,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6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收纳架的商品输出机构具有:环状的输送带,其挂在前后配置的驱动辊和从动辊上;电动机,其用于驱动该输送带;以及售罄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收纳于所述输送带上的商品的售罄。

此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技术方案7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售货机用门具有包括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装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具有:壳体主体,其形成为箱形的绝热框体,前后方向的一侧的面开口并且在与一侧的面相对的另一侧的面形成有商品输出口;陈列柜用门,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的面的开口;自动售货机用门,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并且在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的商品输出口相面对的位置设有商品取出口;绝热分隔构件,其将所述壳体主体内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商品收纳室和商品输出室,并且形成有以将商品收纳室与商品输出室连通的形态开口且平时用输出口门封闭的商品输出口;商品载置搁板,其以在所述壳体主体中的商品收纳室内在与陈列柜用门之间形成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形态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沿左右方向配设多列搭载了商品输出机构的商品收纳架,该商品输出机构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向陈列柜用门方向输送来进行输出,并且具有用于检测商品的售罄的售罄检测装置的;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其拆装自如地配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将自商品收纳架输出的商品向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输送;以及库外商品输送装置,其接收利用所述库内商品输送装置输送并经由所述绝热分隔构件的商品输出口输出的商品,并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的商品输出口输送该商品,从而,通过仅在壳体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形成有商品输出口,能够解决如下的缺点并谋求节能化:如以往装置那样将构成为绝热框体的壳体主体的背面打开(将壳体主体的背面的绝热件去除)而使壳体主体的绝热性能显著降低,用于将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商品载置搁板的商品维持在所期望的冷却温度的冷冻机冷凝机组大型化而招致电力消耗量的增大。此外,起到能够将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商品共用为陈列柜用和自动售货机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是自陈列柜的待客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自动售货机的待客面侧观察图1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将陈列柜用门、维护门从图1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分解来表示的分解图。

图4是将自动售货机用门从图2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分解来表示的分解图。

图5(a)、图5(b)表示在设置于壳体主体的背板的商品输出口安装的输出口框单元,图5(a)是输出口框单元的立体图,图5(b)是输出口框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绝热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商品收纳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商品输出机构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驱动单元安装于基座构件的安装槽的状态的局部省略分解立体图。

图10表示驱动单元,是将外盖拆卸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构成售罄检测装置的摆动构件和连杆构件的立体图。

图12(a)、图12(b)表示库内商品输出斜槽,图12(a)是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与安装配件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12(b)是自下方观察库内商品输出斜槽得到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a)、图12(b)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的分解图。

图14是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架设于壳体主体的状态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库外输出斜槽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将壳体主体的右侧板除去后的状态的局部省略右视图。

图17表示将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以陈列柜模式使用的情况,是将壳体主体的右侧板除去后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18表示将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以自动售货机模式使用的情况,是将壳体主体的右侧板除去后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主体;2、陈列柜用门;3、维护门;4、自动售货机用门;5、绝热分隔构件;6、商品载置搁板;7、商品收纳架;8、库内商品输出斜槽(库内商品输送装置);9、库外商品输出斜槽(库外商品输送装置);10、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2、背板;16、51、商品输出口;17、52、输出口框;18、53、输出口门;19、54、输出口框单元;70、驱动单元;71、商品输出机构;72、输送带;78、售罄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适当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在此例示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设置于例如便利店等店铺,壳体主体以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中的陈列柜的待客面侧面向店铺内而自动售货机的待客面面向店铺外的方式贯穿店铺的墙壁来设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表面”以及“左右”指的是指自店铺内观察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的情况(换言之,自陈列柜待客面侧观察的情况)。

如图1至图4所示该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具有:壳体主体1,其形成为箱形的绝热框体,前后方向的一侧的面(以下,也称为前表面)开口;陈列柜用门2和维护门3,其以将所述壳体主体1的前表面的开口封闭的形态开闭自如地设置;自动售货机用门4,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另一侧的面(以下,也称为背板)并且形成有商品取出口40;绝热分隔构件5,其将所述壳体主体1内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商品收纳室1A和商品输出室1B并且形成有以将商品收纳室1A与商品输出室1B连通的形态开口的带有输出口门18(参照后述的图5(a)、图5(b))的商品输出口51;商品载置搁板6,其以在所述壳体主体1中的商品收纳室1A内在与陈列柜用门2之间形成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形态在商品收纳室1A的上部区域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在该例中是5层),沿左右方向配设有多列搭载了商品输出机构71(参照后述的图7)的商品收纳架7(在该例中在上侧2层配设商品收纳架7,在其下侧3层未配设商品收纳架7),该商品输出机构71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向陈列柜用门方向输送来输出1个商品,并且具有用于检测商品的售罄的售罄检测装置78(参照后述的图7);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其配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将自商品收纳架7输出的商品向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送;以及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库外商品输送装置),其接收利用所述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输送并通过所述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出的商品并将该商品向所述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商品取出口40输送。

壳体主体1将由多个钢板形成的上板11、背板12(参照图3)、左右侧板13、13与底部的基台14适当组合而形成为前表面开口的箱形,在作为钢板制的箱型的内侧的上壁、背壁、左右侧壁以及底壁15(参照图3)配设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绝热件而构成为绝热框体。该主体柜1的以绝热件包围的库内由利用绝热分隔构件5左右地划分出的商品收纳室1A和商品输出室1B构成,壳体主体1的下部作为设备室20构成。在位于商品收纳室1A的下方的设备室20的前表面配设有设备室盖201。在商品收纳室1A的下部(底壁15的上表面)配设有将收纳于商品收纳室1A的商品冷却或者加热并以保存为冷或者热的状态的冷却/加热单元(未图示)。冷却/加热单元包括蒸发器、加热器以及库内风扇。与所述冷却/加热单元的蒸发器形成冷冻循环的冷冻机冷凝机组(未图示)配设于壳体主体1的下部的设备室盖201背后的设备室20的基台14上。冷冻机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库外风扇、膨胀阀等,配置于设备室20的冷凝器与配置于商品收纳室1A内的蒸发器经由膨胀阀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起来。在商品输出室1B,除了前述的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之外,还配设有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装置、电源箱、漏电断路器等构成部件。

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1的背板12,开口而形成安装了输出口框单元19的商品输出口16。该商品输出口16形成为能够供自商品载置搁板6的商品收纳架7输出并经由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与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输送的商品通过的大小。如图5(a)、图5(b)所示,输出口框单元19包括能够嵌入于商品输出口16的开口的大小的框状(日语:額縁状)的输出口框17以及轴支承于该输出口框17的输出口门18。输出口门18具有使矩形平板的中央部向一侧鼓起的鼓出部182,在鼓出部182的周围形成为平板面部181,在平板面部181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形成了向外侧方向突出的轴18a、18a。通过设有鼓出部182,在以支承左右的轴18a、18a的状态使输出口门18垂下的情况下,输出口门18的重心点比通过轴18a、18a的铅垂线向与鼓出部182相反的一侧偏移。输出口门18通过使左右的轴18a、18a与设置于输出口框17的左右内壁的上部的轴承接部(未图示)卡合而被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输出口框17的左右内壁形成有在使输出口门18的轴18a、18a与设置于输出口框17的轴承接部卡合之际供平板面部181抵接的倾斜面171。因此,在将输出口门18安装于输出口框17而使其垂下的情况下,与因鼓出部182导致的重心位置的偏移相结合地,利用输出门18本身的自重将商品输出口16封闭来防止外部空气流入。

壳体主体1的前表面开口利用能够开闭地支承于壳体主体1的左侧缘部且构成为对开式的陈列柜用门2和维护门3封闭。在陈列柜用门2的外框21嵌入有透明的玻璃板22,能够自外部通过透明的玻璃板22目视确认商品收纳室1A的内部。在陈列柜用门2的铰链侧的外框21的上下端部设有活塞气缸型弹簧23和止挡构件24。活塞气缸型弹簧23是将打开的陈列柜用门2自动关闭的公知(例如日本特开平5-118179号公报)的构件,止挡构件24限制陈列柜用门2的打开角度(例如,90度),是防止陈列柜用门2打开到规定的角度以上的公知(例如日本特开平5-118179号公报)的构件。维护门3为金属制的薄箱状,在前表面具有面向钥匙孔31的钥匙锁定装置(未图示)。

自动售货机用门4为覆盖壳体主体1的背面的形态的薄箱型,在右端侧的上下两端具有铰链轴(未图示),该铰链轴经由铰链安装配件4a、4b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背面。在占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大致一半的上部区域形成有显示窗41,在该显示窗41设有由液晶显示器形成的显示器装置42。此外,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中的显示窗41的旁边设有收费部43以及钥匙锁定装置(未图示)的钥匙孔44,该收费部43包括纸币插入口43a、硬币投入口43b、退还杆43c、硬币退还口43d。另外,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中的显示窗41的下方的靠右端的位置形成有由圆形的开口形成的商品取出口40。

显示器装置42为触摸面板式画面,具有作为显示销售的商品以及商品价格的显示部件的功能,并且具有作为在由购买者按压显示商品的部分时将该商品被选择的信息的信号提供给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装置的输入部件(触摸面板)的功能。另外,代替收费部43,也可以是利用搭载电子货币的记录介质(IC卡、移动电话等)来进行电子货币支付的部件,不限定于收费部43。

在商品取出口40的前表面侧(在从自动售货机门4观察的情况下是背面侧)设有商品接收箱401(参照图17)。商品接收箱401构成为具有顶板、底板以及左右侧板,形成为前表面和后表面打开的箱形构造。对于该商品接收箱401,后表面面向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开口而设置的商品取出口40,前表面面向形成于壳体主体1的背板12的商品输出口16,接收经由商品输出口16送出的商品。另外,商品取出口40利用将上端轴支承的内开式的取出口门400(也参照图16)封闭。

图6表示将壳体主体1内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商品收纳室1A和商品输出室1B的绝热分隔构件5。绝热分隔构件5以矩形的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绝热件为主要的构成构件。在该绝热分隔构件5的靠前方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口而形成将商品收纳室1A与商品输出室1B连通的形态的商品输出口51。该商品输出口51形成为能够供自商品载置搁板6的商品收纳架7输出并经由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输送的商品通过的大小。此外,在商品输出口51安装有输出口框单元54。输出口框单元54包括框状的输出口框52以及轴支承于该输出口框52的输出口门53,由于与前述的输出口框单元19是同样的结构而省略重复的说明。该输出口框单元54的输出口门53利用输出口门53本身的自重将商品输出口51封闭来防止商品收纳室1A内的冷气或者暖气向商品输出室1B侧流出。

此外,在绝热分隔构件5设有上下一对的卡定部件55、56。该卡定部件55、56用于将不使用时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保持并收纳于商品输出室1B,具有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弯折的卡合片55a、56a。另外,在绝热分隔构件5贴附有金属板500,将卡定部件55、56螺纹紧固于该金属板500。

在所述商品收纳室1A内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的商品载置搁板6形成为具有左右侧壁的矩形平板的搁板。在商品载置搁板6的左右侧壁的外侧,省略了图示的辊沿着前后方向设有多个。该辊由固定于在壳体主体1的商品收纳室1A的内部的前后左右配设的支柱(未图示)的导轨R(参照图17)保持。因此,商品载置搁板6在收纳于商品收纳室1A的位置与自商品收纳室1A向前方拉出的位置之间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自如。

将在上下方向的5层商品载置搁板6中的上方的2层商品载置搁板6在左右方向上配设有多列的商品收纳架7在图7至图11中示出。另外,上方的3层商品载置搁板6在与陈列柜用门2之间形成商品输出用的空间,上方的3层商品载置搁板6以在该商品输出用的空间能够配设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库内商品输送装置)的方式被向里侧的位置推入。

如图7和图8所示,商品收纳架7搭载了商品输出机构71,该商品输出机构71受到来自驱动单元70的旋转驱动力而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向陈列柜用门方向输送来输出商品,并且具有用于检测商品的售罄的售罄检测装置78。

商品输出机构71包括带式输送机机构,该带式输送机机构具有能够通过受到来自驱动单元70的旋转驱动力而移动来将在商品输出机构71的输送面72a上载置的商品G沿着输送方向A输送的环形的输送带72。输送带72在设置于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驱动辊73与设置于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从动辊74之间呈环状卷挂,利用驱动辊73的旋转驱动力移动。换言之,对于输送带72,输送方向A的最上游侧的位置由驱动辊73支承,而在输送方向A的最下游侧的位置由从动辊74支承。

驱动辊73轴支承于在基座构件700安装的输送机基座710的基端侧竖立设置的左右的侧壁710a、710a之间,从动辊74轴支承于输送机基座710的顶端侧的左右的侧壁间。此外,在商品输出机构71的输送面72a上设有构成售罄检测装置78的检测构件780。检测构件780通过使在与输送带72抵接的抵接面设置的卡合爪(未图示)与在输送带72适当穿孔而成的卡合孔(未图示)卡合而相对于输送带72拆装自如。检测构件780设置于排列的商品G中位于最后方(最末尾)的商品G的背后(例如,参照在图7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检测构件780),与商品G利用输送带72的移动的输送一起移动,最终如图7中以实线表示的那样,移动至商品收纳架7的最前侧。检测构件780具有沿着左右方向伸出的推压部780a。

如图8所示,在商品输出机构71的里侧端部具有:连结齿轮75,其具有与驱动单元70的旋转体704(参照后述的图9)连结的连结部751;从动齿轮76,其通过与连结齿轮75啮合而从动旋转;驱动辊73,其位于从动齿轮76的侧面;以及张紧辊77,其配设在比驱动辊73靠前方且是下方的位置并对输送带72付与张力。连结齿轮75是与从动齿轮76啮合的大径的“锥齿轮”,具有自“锥齿轮”向里侧突出的圆筒状的连结部751。在圆筒状的连结部751的周缘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突起751a。从动齿轮76具有与连结齿轮75的“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通过与在输送机基座710的左右的侧壁710a、710a之间轴支承的驱动辊73的一端侧嵌合,与驱动辊73在同一轴线上连结为一体。

如图9所示,驱动单元70具有利用外盖701a和内盖701b构成为矩形箱状的框体701。在该框体701的内部,如图10(驱动单元70的将外盖701a拆卸后的状态的主视图)所示,构成为收纳电动机702、齿轮机构703、旋转体704、检测开关705。在框体701的外盖701a的前表面设有构成售罄检测装置78的摆动构件782。该摆动构件782是构成为正面观察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板状构件,在形成于三角形的上部顶点附近的轴孔782a贯穿有自图9所示的框体701的外盖701a突出的轴销706,能够以轴销706作为转动中心摆动。所述驱动单元70安装于供搭载于图8所示的输送机基座701的商品输出机构71安装的基座构件700的安装槽700a。

在收纳于驱动单元70的框体701的内部的电动机702的旋转轴固定有蜗杆(螺旋齿轮)702a。齿轮机构703是用于将电动机702的旋转传递至旋转体704的传递机构(减速机构),包括:蜗轮(斜齿轮),其与蜗杆齿轮702a啮合703a;以及传动齿轮703b,其利用蜗轮703a而从动旋转并且驱动旋转体704旋转。检测开关705是通过将检测杆705a推压而使其摆动来按下按钮705b的微动开关。旋转体704具有:大径的齿轮部7041,其啮合于与传动齿轮703b一体的小径齿轮(在图10中被传动齿轮703b遮挡而看不见);以及安装部7042,其形成为比齿轮部7041小径的圆筒状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于商品输出机构71的里侧端部的连结齿轮75的连结部751能够相对于安装部7042拆装。在该情况下,在安装部7042的内周面沿着周向形成有多个槽部7042a,该槽部7042a能够与形成于连结齿轮75的连结部751的凸部751a卡合。因此,通过在使形成于连结齿轮75的连结部751的凸部751a与槽部7042a卡合的形态下将连结齿轮75的连结部751安装于旋转体704的安装部7042,电动机702的旋转被传递至连结齿轮75,从而输送带72移动。

接着,售罄检测装置78包括:检测构件780,其设置于输送带72;纵长棒状的连杆构件781,其在基座构件700的侧面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并利用检测构件780沿着输送方向A的方向滑动;以及摆动构件782和检测开关705,其设置于驱动单元70。

检测构件780设置于在排列于商品收纳架7的商品G中最末尾的商品G的背后,与商品G一起沿着输送方向A移动。而且,最末尾的商品G自商品收纳架7被交出时,在其下部沿着左右方向伸出而形成的推压部780a在商品收纳架7的最前侧位置将连杆构件781的顶端面781a的背面侧向前方推压而使连杆构件781滑动。

如图11所示,连杆构件781具有:顶端面781a,第1突出片781b,其设置于顶端面781a的后方并向基座构件700的内侧沿着水平方向突出;第2突出片781c,其设置于长度方向大致中央并向基座构件700的内侧沿着水平方向突出;第3突出片781d,其设置于后端侧并向基座构件700的内侧沿着水平方向突出;以及推压片781e,其通过自后端向上方弯曲之后再向后方突出而形成为侧面观察呈大致L字状。第1突出片781b、第2突出片781c以及第3突出片781d以能够移动的状态卡合于在基座构件700的侧面开口形成的、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的未图示的长孔,引导该连杆构件781的滑动动作。此时,在第2突出片781c,在与基座构件700之间安装有未图示的螺旋弹簧,从而连杆构件781相对于基座构件700被相对地向后方(输送方向A的相反方向)施力。在推压片781e的自由端(后端)形成有能够与摆动构件782的侧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781f。倾斜面781f通过将推压片781e的壁厚以随着去向后方而逐渐减少的方式切割来形成。

此外,如图11所示,摆动构件782能够沿左右方向(实线箭头L、虚线箭头R)摆动,被螺旋弹簧783(参照图9)向虚线箭头R施力。推压杆782b自摆动构件782的侧面向里侧突出。推压杆782b穿过设置于驱动单元70的框体701的外盖701a的开口而与检测开关705的检测杆705a相面对。

接着,说明利用该售罄检测装置78的售罄检测动作。

首先,在商品收纳架7还剩有商品G,设置于输送带72的检测构件780自连杆构件781的顶端面781a分离开的通常情况下,连杆构件781向后方滑动。在该状态下在位于连杆构件781的后端的推压片781e形成的倾斜面781f的厚壁部位与摆动构件782的侧面抵接,摆动构件782被保持在向虚线箭头R的方向摆动后的状态。在摆动构件782向虚线箭头R的方向摆动后的状态下,摆动构件782的推压杆782b处于自检测开关705的检测杆705a分离开的位置,检测开关705为关。

在自该状态将商品收纳架7的最末尾的商品G交出的中途,检测构件780的推压部780a与连杆构件781的顶端面781a抵接并使连杆构件781向前方滑动。利用连杆构件781向前方的滑动,倾斜面781f的与摆动构件782的侧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位自厚壁部位向薄壁部位移动,将摆动构件782向虚线箭头R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消失。伴随于此,摆动构件782利用螺旋弹簧783的施力向实线箭头L的方向摆动。由此,摆动构件782的推压杆782b推压检测开关705的检测杆705a,利用该检测杆705a将按钮705b按下,检测开关705变为开。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回路监视着所述检测开关705的信号,若检测开关705判定为开,则对于检测出商品G的售罄的该商品收纳架7,判断为该架号码的商品售罄,在显示器装置42显示并通知购买者。

另外,对于检测出售罄的商品收纳架7,在操作者将陈列柜用门2打开来补充商品G之际,使检测构件780再次向里侧移动而设置于最末尾的商品G的背后,从而连杆构件781与摆动构件782恢复通常情况下的状态。

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在图12(a)、图12(b)和图13中示出。如图12(a)、图12(b)和图13所示,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包括:斜槽主体80;前方引导构件84和后方引导构件85,其沿着斜槽主体80的前后两缘配设;以及卡定配件86、87,其配设在斜槽主体80的两端下部配设。另外,图12(a)中的附图标记801、802是用于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配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收纳室1A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安装配件。如图14所示,安装配件801固定于壳体主体1的左侧侧板13的内侧,安装配件802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收纳室1A内侧且是商品输出口51的下方位置。

斜槽主体80配置有:框架81,其由长边侧的前框架81a和后框架81b以及短边侧的左右框架81c、81c形成;多个轴82,其以横跨该框架81的长边的形态配置;以及多个辊83,其由该轴82支承。该斜槽主体80成为所谓的“算盘”的形状。

前方引导构件84包括左右分割成两部分的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右侧引导构件841、左侧引导构件842包括:沿着框架81的前框架81a的形态的安装部841a、842a;与安装部841a、842a相连且覆盖前框架81a的上表面的形态的平坦部841b、842b;以及引导部841c、842c,其与平坦部841b、842b相连且向斜上方倾斜。所述安装部841a、842a的宽度设定为比前框架81a的宽度宽,在将安装部841a、842a以沿着前框架81a的形态配置的情况下,在不与前框架81a重叠的部分的下方位置穿设有螺钉的贯穿孔S11~贯穿孔S14。

后方引导构件85包括底部851和引导部852。底部851包括底板851a、左右侧壁851b、851b、后壁851c以及前壁851d,利用所述底板851a、左右侧壁851b、851b以及后壁851c形成为能够收纳斜槽主体80的较浅的箱型。底部851的前壁851d向下方弯折并形成了将斜槽主体80自前方收纳的空间。在所述前壁851d,螺纹槽S21~螺纹槽S24形成于与在构成所述前方引导构件84的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的安装部841a、842a穿设的螺钉的贯穿孔S11~贯穿孔S14相面对的位置。此外,后方引导构件85具有与后壁851c相连的平坦部853,与该平坦部853相连而形成有引导部852。引导部852包括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部852a和与该倾斜部852a相连的铅垂部852b。铅垂部852b的左端侧以在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配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收纳室1A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之际,不与自商品收纳架7输出的商品干涉的方式切断为适当的形状。

对于斜槽主体80相对于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的安装,自通过使底部851的前壁851d向下方弯折而打开的空间(开口)的前方将斜槽主体80向底部851插入,将斜槽主体80推入直到其后框架81b与底部851的后壁851c抵接,从而将斜槽主体80收纳于底部851。在将斜槽主体80收纳于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的状态下,框架81的后框架81b进入由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后壁851c以及平坦部853形成的槽内,框架81的前框架81a和底部851的前壁851d在铅垂方向上平齐。而且,在将构成前方引导构件84的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各自的安装部841a、842a以沿着前框架81a的形态配设的基础上,经由形成于安装部841a、842a的螺钉的贯穿孔S11~贯穿孔S14将螺钉S1~螺钉S4拧入穿设于后方引导构件85的螺纹槽S21~螺纹槽S24,从而使斜槽主体80、前方引导构件84以及后方引导构件85一体化而构成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在该情况下,变为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的平坦部841b、842b覆盖框架81的前框架81a和后框架81b的上方,防止商品与前框架81a以及后框架81b接触。

此外,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的平坦部841b、842b,以及后方引导构件85的后壁851c是供设置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上下一对的卡定部件55、56的卡合片55a、56a(参照图18)卡合的构件。换言之,若在不使用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的情况下,形态使该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成为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变为与绝热分隔构件5的面平行的姿势,在此基础上,自绝热分隔构件5的前方将所述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的平坦部841b、842b以及后方引导构件85的后壁851c以与卡定部件55、56的卡合片55a、56a相面对的形态插入卡定部件55、56之间,则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以被卡定部件55、56保持的状态收纳于商品输出室1B。

卡定配件86、87利用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所述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的左右两端的底部。具体来说,卡定配件86、87利用螺钉或者焊接固定于构成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的底板851a。该卡定配件86、87与固定于壳体主体1的左侧壁的内侧的安装配件801以及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收纳室1A侧的内壁的安装配件802卡合,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

如图13所示,卡定配件87构成为具有:基台87a,其利用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构成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的底板851a;前后一对的舌片87b、87b,其自该基台87a向下方弯折而形成;抵接片87c,其位于该舌片87b、87b之间;以及突起87d、87d,其自基台87a向外侧突出。所述舌片87b、87b和突起87d、87d插入设置于形成为大致箱形的安装配件802的卡定孔802a、802a(参照图12(a)、图12(b))并与安装配件802卡合。舌片87b、87b防止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而自安装配件802脱落,并且突起87d、87d防止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而自安装配件802脱落。抵接片87c与安装配件802抵接而决定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的位置。另一方面,卡定配件86构成为具有:基台86a,其利用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构成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的底板851a;以及前后一对的舌片86b、86b,其与卡定配件87的前后一对的舌片87b、87b同样地形成。卡定配件86的前后一对的舌片86b、86b插入设置于形成为大致箱形的安装配件801的卡定孔801a、801a(参照图12(a)、图12(b))并与安装配件801卡合,防止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而自安装配件801脱落。

如图14所示,对于上述的结构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在固定于壳体主体1的左侧壁的内侧的安装配件801和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收纳室1A侧的内壁的安装配件802借助卡定配件86、87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向右下倾斜,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的右端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相面对。这样一来,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将自商品载置搁板6的商品收纳架7输出的商品向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送。

将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库外商品输送装置)在图15、图16中示出。图15是表示库外输出斜槽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将壳体主体的右侧板除去后的形态的局部省略右视图。

如图15所示,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具有:输送部91,其作为商品的滑动或者滚动面;以及左右壁部94、95,其自输送部91的左右铅垂地竖立。左侧壁部94的上部具有向绝热分隔构件5倾斜的倾斜部94a。在输送部91的前后两端形成有向下方弯折的卡合片92、93,在卡合片92穿设有螺钉贯穿孔92a、92a,在卡合片93形成有舌片93a、93a。

安装配件901、902与卡合片92、93卡合并将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送室1B。如图14所示,安装配件901的左右两端用螺钉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与壳体主体1的右侧板13,在铅垂部901a穿设有螺钉孔901b、901b。如图16所示,安装配件902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背板12,在水平部902a形成有狭缝状的槽902b、902b。另外,安装配件902安装于图3和图4所示的在背板12设置的安装了输出口框单元19的商品输出口16的下方。

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如下述的那样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送室1B。换言之,在将设置于输送部91的后端的卡合片93的舌片93a、93a插入在壳体主体1的背板12安装的安装配件902的狭缝状的槽902b、902b来卡合后,将设置于输送部91的前端的卡合片92以覆盖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和壳体主体1的右侧板13的安装配件901的铅垂部901a的形态与铅垂部901a前后地重叠,在此基础上,利用螺钉S5、S6将两者螺纹固定。这样一来,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送室1B的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将经由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出的商品向设置于背板12的商品输出口16送出。向商品输出口16送出的商品将输出口框单元19的输出口门18推开而向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商品取出口40的前表面侧(在从自动售货机门4观察的情况下是背面侧)设置的箱形构造的商品接收箱401(参照图17)送出。

在将成为上述的结构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以陈列柜模式使用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打开维护门3而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预先收纳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送室1B。在该情况下,对于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使其成为后方引导构件85的底部851变为与绝热分隔构件5的面平行的姿势,在此基础上,自绝热分隔构件5的前方将所述右侧引导构件841和左侧引导构件842的平坦部841b、842b以及后方引导构件85的后壁851c以与卡定部件55、56的卡合片55a、56a相面对的形态插入卡定部件55、56之间,从而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以被卡定部件55、56保持的状态收纳于商品输出室1B。此外,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在被卡定部件55、56保持的状态下,以将形成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堵塞的形态覆盖安装于该商品输出口51的输出口框单元54的输出口门53。由此,在将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以陈列柜模式使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输出口门53不充分地打开而冷气或者暖气泄漏。这样一来,在将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以陈列柜模式使用的情况下,购买者将陈列柜用门2打开而自商品收纳架7或者商品载置搁板6将商品取出。

在将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以自动售货机模式使用的情况下,对于如前述的图17所示收纳于商品输送室1B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在将维护门3打开并将其取出后,打开陈列柜用门2,之后,如图18所示,将其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向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架设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由于是如前述的图14所说明的那样,因此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固定于壳体主体1的左侧壁的内侧的安装配件801与固定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收纳室1A侧的内壁的安装配件802(也参照图14)借助卡定配件86、87(参照图13)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另外,对于以陈列柜模式被购买过商品的商品收纳架7,操作者在将陈列柜用门2打开并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之际预先补充商品。

这样一来,在将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架设于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自动售货机模式中,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显示器装置42显示销售的商品以及商品价格。另外,在陈列柜模式中,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显示器装置42进行作为商品宣传用的促销面板的活用、各种内容信息的显示。

另外,在自动售货机模式中,购买者向纸币插入口43a、硬币投入口43b投入纸币、硬币时利用未图示的纸币识别装置、硬币识别装置识别真伪以及币值,在真伪结果是“真”的情况下自纸币识别装置、硬币识别装置向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装置输送币值信号而计算合计金额,在真伪结果是“伪”的情况下将投入纸币退还至纸币插入口43a,将投入硬币退还至硬币退还口43d。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装置将投入纸币、硬币的合计金额与商品价格相比较并在显示器装置42显示合计金额与商品价格一致或者超过商品价格的商品,购买者为了表示购买的想法而触碰在显示器装置42显示的商品时,向在收纳有该商品的商品收纳架7搭载的驱动单元70的电动机702提供驱动信号并利用商品输出机构71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向陈列柜用门2的方向输送来输出1个商品(最前列的商品)。自搭载于商品收纳架7的商品输出机构71输出并向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落下的商品将安装于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的输出口框单元54的输出口门53推开而向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落下并向设置于壳体主体1的背板12的商品输出口16送出,其后,将安装于商品输出口16的输出口框单元19的输出口门18推开而向在自动售货机用门4的商品取出口40的前表面侧(在从自动售货机门4观察的情况下是背面侧)设置的箱形构造的商品接收箱401送出。送出至商品接收箱401的商品通过购买者将封闭商品取出口40的内开式的取出口门400推开而被取出。自动售货机的主控制装置在购买者投入的硬币、纸币的合计金额超过选择的商品的商品价格而需要找零的情况下,自硬币识别装置、纸币识别装置交出需要的找零而完成销售动作。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10,具有:壳体主体1,其形成为箱形的绝热框体,前后方向的一侧的面(前表面)开口并且在与一侧的面(前表面)相对的另一侧的面(背板12)形成有商品输出口16;陈列柜用门2,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一侧的面(前表面)的开口;自动售货机用门4,其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另一侧的面(背板12),并且在与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另一侧的面(背板12)的商品输出口16相面对的位置设有商品取出口40;绝热分隔构件5,其将所述壳体主体1内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商品收纳室1A和商品输出室1B,并且形成有以将商品收纳室1A与商品输出室1B连通的形态开口且平时用输出口门53封闭的商品输出口51;商品载置搁板6,其以在所述壳体主体1的商品收纳室1A内在与陈列柜用门2之间形成商品输出用的空间的形态在上下方向上架设多层,沿左右方向配设多列搭载了商品输出机构71的商品收纳架7,该商品输出机构71将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来收纳的商品G向陈列柜用门2方向输送来进行输出,并且具有用于检测商品G的售罄的售罄检测装置78;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其拆装自如地配设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将自商品收纳架7输出的商品G向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送;以及库外商品输送装置(库外商品输出斜槽9),其接收利用所述库内商品输送装置(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输送并经由所述绝热分隔构件5的商品输出口51输出的商品G,并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另一侧的面(背板12)的商品输出口16输送该商品G,从而,通过仅在壳体主体1的另一侧的面(背板12)形成有商品输出口16,能够解决如下的缺点并谋求节能化:如以往装置那样将构成为绝热框体的壳体主体1的背面打开(将壳体主体的背面的绝热件去除)而使壳体主体1的绝热性能显著降低,用于将收纳于壳体主体1内的商品载置搁板6的商品维持在所期望的冷却温度的冷冻机冷凝机组大型化而招致电力消耗量的增加。此外,起到能够将收纳于壳体主体1内的商品G共用为陈列柜用和自动售货机用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有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的情况,但是也能够设置下述的商品输送装置来代替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换言之,也能够设置如下商品输送装置:在壳体主体1的商品输出用的空间设置利用Y轴输送机构上下移动的斗构件(日语:バケット),在斗构件的底面配置沿着X轴方向(水平方向)输送商品的环形的输送带,利用驱动该环形的输送带的驱动电动机来驱动。这样的输送装置作为用于设为可以透视内部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送装置能够采用公知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库内商品输送装置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库内商品输出斜槽8。此外,对于库外输出斜槽9也能够设为环形的输送带。另外,商品输出机构71能够使用螺旋式等公知的方式来代替使用输送带72的运输机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示的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