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救援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360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人救援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升机,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救援直升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超低空飞行、受地形因素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在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广泛使用了载人直升机参与救援。然而,传统载人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如下一些难题1 救援现场地理环境复杂,比如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等,传统载人直升机机体过大,缺乏必要的作业空间;2 灾害现场可能伴有浓烟、大雾、烟尘等不利因素,传统载人直升机无法靠近;3 机场远离灾害现场,大大降低了救援效率;4 传统载人直升机造价昂贵,参与救援的直升机数量受到限制。目前,尚还没有人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的无人救援直升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无人救援直升机,设有机身和远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机身内设有休息舱、救援舱和仪表舱,其中仪表舱内设有中央计算机、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其中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分别与中央计算机相连接,远端控制器由键盘、控制手柄、显示器以及收发天线构成,机身与远端控制器经收发天线实现通讯,救援舱内设有电动机、滑轮组、安全带。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救援舱内的安全带上设有传感器,用于确认被救援人员是否到位。本实用新型在机身上设有滑动舱门,滑动舱门前端设有传感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分别设有前端传感器和后端传感器,用于感知舱门的状态,传感器与中央计算机相连接,当其感知舱门闭合时,由中央计算机驱动电动机停止转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救援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仪表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远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后螺旋桨1、前螺旋桨2、休息舱3、救援舱4、仪表舱5、休息舱内置摄像机6、救援舱内置摄像机7、救援舱下置摄像机8、后起落架9、滑动舱门10、前起落架11、电动机12、滑轮组13、传感器14、安全带15、微电机17、滑轮18、中央计算机21、发射机22、GPS 定位装置23、接收机对、音响设备25、远端控制器沈、收发天线27、显示器观、控制手柄29、键盘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救援直升机,设有机身和远端控制器沈,机身上设有后螺旋桨1、前螺旋桨2以及后起落架9、滑动舱门10、前起落架11,其中机身内设有休息舱 3、救援舱4和仪表舱5,为了方便对各舱内情况的监测,休息舱3内设有休息舱内置摄像机 6,救援舱4内设有救援舱内置摄像机7以及下置摄像机8,其中仪表舱5内设有中央计算机 21、发射机22、GPS定位装置23、接收机M以及音响设备25,其中发射机22、GPS定位装置 23、接收机M以及音响设备25分别与中央计算机21相连接,同时中央计算机21还分别与各摄像机以及传感器14相连接,远端控制器沈由键盘30、控制手柄四、显示器观以及收发天线27构成,机身与远端控制器沈经收发天线27实现通讯,救援舱4内设有电动机12、 滑轮组13、安全带15,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救援舱4内的安全带15上设有传感器14,用于确认被救援人员是否到位,本实用新型在机身上设有滑动舱门10,滑动舱门10前端设有传感器14,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分别设有前端传感器和后端传感器,用于感知舱门的状态, 传感器14与中央计算机21相连接,当其感知舱门闭合时,由中央计算机21驱动电动机12 停止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无人救援直升机,设有机身和远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机身内设有休息舱、救援舱和仪表舱,其中仪表舱内设有中央计算机、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 其中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分别与中央计算机相连接,远端控制器由键盘、控制手柄、显示器以及收发天线构成,机身与远端控制器经收发天线实现通讯,救援舱内设有电动机、滑轮组、安全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升机,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救援直升机,设有机身和远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机身内设有休息舱、救援舱和仪表舱,其中仪表舱内设有中央计算机、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其中发射机、GPS定位装置、接收机以及音响设备分别与中央计算机相连接,远端控制器由键盘、控制手柄、显示器以及收发天线构成,机身与远端控制器经收发天线实现通讯,救援舱内设有电动机、滑轮组、安全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G08C17/02GK201999200SQ2010206780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周斌, 李方, 韩威 申请人:韩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