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服务器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2667发布日期:2019-02-12 22:5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数据收集服务器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从多个测量器收集数据的数据收集服务器中,特别是在定期收集时对缺损的数据进行补充的技术。



背景技术:

数据收集服务器以固定时间为单位从经由通信手段连接的多个测量器定期地对测量器的测量信息进行收集。但是,由于通信状况的变化,并不一定从全部测量器都能得到测量信息,有时会暂时缺损某设备的测量数据。但是,在产生通信障碍的状态下,即使想要使存在数据缺损的设备重新发送数据也仅是增大通信量,难以将数据重新取得而进行补充。另一方面,各测量器通常对过去数日量的测量数据进行保存。

因此,公开了下述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无线通信系统在存在测量数据的缺损时,在恢复了与对应设备的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将缺损数据分组而重新发送来进行补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0184号公报(第0016~0040段、图1~图6)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有时产生缺损数据的设备基本上被放置于容易产生通信障碍的环境中,即使恢复通信后,想要仅将缺损的数据汇总而重新发送,重新取得也时常会失败。例如,在某系统的安装例中,在定期收集的间隔为30分钟的情况下,分配于定期收集和重新取得的时间的比率约为2:1。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不断产生上述重新取得失败的设备,则重新取得对象设备不断增加,重新取得所需的时间增加而对定期收集造成障碍。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高效地重新取得数据而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的数据收集服务器。

本发明的数据收集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数据取得部,其与多个测量器各自进行通信,取得所述多个测量器各自通过定期测量而测量到的数据;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其生成定期收集信息,该定期收集信息是对由所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数据中的、通过与所述定期测量同步的定期收集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的;缺损状况解析部,其基于所述定期收集信息,对从所述多个测量器各自收集到的数据的缺损状况进行解析而生成缺损信息;以及补充动作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缺损信息,对用于补充所述定期收集信息中的缺损的数据的补充动作进行控制,所述补充动作控制部在各个所述定期收集之后,针对所述多个测量器每一者,设定以产生了缺损的时刻为起点而连续的规定次数量的数据组,所述数据取得部针对所述设定出的每个数据组重新取得由该测量器保存的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缺损数据补充方法在数据收集服务器经由通信手段对由多个测量器各自通过定期测量而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收集的系统中对缺损数据进行补充,该缺损数据补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定期收集信息生成步骤,生成定期收集信息,该定期收集信息是对从所述多个测量器取得的数据中的、通过与所述定期测量同步的定期收集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的;缺损状况解析步骤,基于所述定期收集信息,对从所述多个测量器各自收集到的数据的缺损状况进行解析而生成缺损信息;以及补充动作控制步骤,基于所述缺损信息,对用于补充所述定期收集信息中的缺损的数据的补充动作进行控制,在所述补充动作控制步骤中,在各个所述定期收集之后,针对所述多个测量器每一者,设定以产生了缺损的时刻为起点而连续的规定次数量的数据组,针对设定出的每个数据组重新取得由该测量器保存的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收集服务器或缺损数据补充方法,由于是针对以产生了缺损的时刻为起点而设定出的连续的规定次数量的每个数据组来重新取得数据,因此能够高效地重新取得数据而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中进行定期收集时的定期收集信息和缺损信息的参照关系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中执行重新取得时的定期收集信息和缺损信息的参照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的动作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测量器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的结构或缺损数据补充方法的图,图1是用于说明数据收集服务器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图2和图3是作为用于进行数据补充的具体例,示出某时间点的定期收集信息、至该时间点为止的数次量的各个缺损信息的数据格式的图,图2示出执行定期收集后的定期收集信息和缺损信息的关系,图3示出执行重新取得后的定期收集信息和缺损信息的关系。另外,图4是用于对数据收集服务器的动作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进行说明的从定期收集至数据补充动作为止的过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测量器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具备:数据取得部70,其经由网络与测量器进行通信,取得由测量器保存的测量数据;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10,其根据在每个固定期间由数据取得部70定期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而生成定期收集信息dp,输出至定期收集信息保存部100;缺损状况解析部20,其根据在定期收集信息保存部100保存的定期收集信息dp对缺损状况进行解析而生成缺损信息dd,向缺损信息保存部200输出;补充动作控制部30,其基于缺损信息dd和定期收集信息dp决定重新取得对象,使数据取得部70重新取得数据,并且基于重新取得的测量数据而进行定期收集信息dp的数据补充;以及数据收集控制部40,其对上述各设备的动作整体进行控制。

此外,上述各设备可以由物理上独立的设备构成,但当然也可以通过将软件安装于计算机等硬件而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与各设备对应的“~部”改称为“~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或缺损数据补充方法的基本动作,在缺损状况解析部20的动作或缺损状况解析步骤中,从定期收集信息dp提取过去取得的测量数据的缺损位置,生成用于将从缺损位置起预先确定的连续的数据作为重新取得对象定义为一个数据补充组的缺损信息dd。在补充动作控制部30或数据补充步骤中,基于缺损信息dd和定期收集信息dp对数据补充组进行定义而执行数据补充(数据重新取得),进行定期收集信息dp中的缺损的数据的补充。此时,重要的是不管有无缺损,都是将以缺损开始的时间点为起点的预先确定的数量的连续的数据设为重新取得对象,首先对其意义进行说明。

通常,在以通信数据包的方式实施数据的取得的情况下,由于存在报头部的开销(overhead),因此与报头部的长度相比而将数据部的长度设得长能够提高通信效率。例如,在某安装例中,由于报头部的长度为53byte,一个数据的长度为8byte,因此通过以使得汇总地取得的数据长度比53byte大的方式进行分组,由此能够提高通信效率(每单位通信量能够取得的数据数量)。即,针对某设备,汇总地取得大于或等于8个数据会实现高效的数据取得。

此处,在缺损不连续地产生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仅取得缺损的数据,则需要取得各时间点的时刻信息和该时间点的数值数据这两者。例如,在时刻t1、t3、t4、t6,需要的数值数据d1、d3、d4、d6产生了缺损的情况下,即使仅想要汇总地取得缺损的4个数值数据,在取得时,也如“t1、d1、t3、d3、t4、d4、t6、d6”那样,对应于时刻数据而需要8个数据。

另一方面,在上述缺损状况下,如果将取得对象定义为,从起始的时刻t1起,不管有无缺损,都取得连续的数据,则在取得与上述数据数量相同的8个数据的情况下,时刻数据可以仅是起始者。而且,由于是定期收集,因此只要知道起点,则能够判别各收集时刻,因此能够得到t1、d1、d2、d3、d4、d5、d6、d7这7个数值数据。即,与选择需要的数值数据而取得的情况相比,将存在缺损的数据作为起始,汇总地取得固定数量的数据的方式的相同单位通信量所得到的数据数量变多。

当然,在不连续的缺损的间隔宽,与需要补充的数据相比,不需要补充的数据更多的情况下,与取得连续的数据相比,仅取得选择出的数据的方式的通信效率更好。因此,至此没有过下述想法,即,对于用于补充的数据,不管有无缺损都积极地取得连续的数据。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在对来自很多测量设备的测量值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服务器中,在发生通信障碍的情况下,连续地发生的情况(设备)多,从缺损开始的时刻起,连续地取得预先确定的次数量的数值数据能够高效地取得数据。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或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中,作为成为与上述报头对应量以上的数据量的次数,设为取得从缺损开始起连续的规定次数(大于或等于7次)量的数据。并且,为了提高重新取得的成功率,仅将最近的定期收集已成功的设备设为重新取得的对象。下面,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如果将规定次数(称为重新取得组长度n)设为原本的“大于或等于7”而具体地说明,则数据的显示、解析等变得繁杂,因此将规定次数假定为“4”而进行具体的说明。此外,后面对数据收集服务器1和测量器2的具体的关系进行说明。

<重新取得组>

如上所述,重新取得组ga是在来自某设备的数据收集产生了缺损时,汇总地进行重新取得的数据的组。具体而言,针对每个设备进行规定,如果在某收集时刻ti,该设备中的缺损初次产生,则对表示缺损开始时刻(收集时刻(ti+3))的缺损时刻值vt进行定义。然后,无论在中途是否存在缺损,均以缺损时刻值vt为起点,将与重新取得组长度n量的、连续的全部收集时刻(ti~ti+3)对应的数据,设定为与缺损时刻值vt相关联的一个重新取得组gai。

然后,针对某重新取得组gai,在缺损开始时刻(缺损时刻值vt:收集时刻(ti))处的收集结束的时间点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1。而且,之后,无论在中途是否存在缺损,都以每次定期收集为单位而进行加计数,直至重新取得组gai的最后的定期收集(收集时刻(ti+3))为止。而且,如果缺损次数值vc达到重新取得组长度n量,则视为重新取得组gai完成,在下次的收集时刻(ti+4)对规定出进行重新取得动作的标志值vf进行设立。此时,在将缺损次数值vc复位(设定为0),之后的收集中产生了缺损时,设为“初次产生缺损”,对缺损次数值vc进行加计数直至缺损时刻值vt和重新取得组gaj完成为止。

而且,为了对上述重新取得组gai、缺损时刻值vt、缺损次数值vc、标志值vf进行计算,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10以每次定期收集为单位生成如下所示的定期收集信息dp。

<定期收集信息>

在数据取得部70以固定时间(30分钟)为单位对由多个测量器2测量出的数据进行定期收集的情况下,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10基于收集到的数据,生成如图2上部分所示的定期收集信息dp。定期收集信息dp表示从各测量器2收集到的趋势数据,例如,图2表示的是,从时刻t1起开始定期收集,在刚刚执行了时刻t7的定期收集之后生成的定期收集信息dp。

此外,在后述的数据补充处理的前后对在时刻tc进行了定期收集时生成的定期收集信息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补充处理前的定期收集信息记为“dp(tc)u”,将通过数据重新取得而进行了数据补充(修正)的定期收集信息记为“dp(tc)c”。在图2中,如果以矩阵(表)形式表现定期收集信息dp,则第1列为各测量器2的id(m1~m1000(千台量),下面,有时替代“2”而如测量器mi这样赋予id而进行标记。)。而且,第1行为时刻id(记载为t1、t2、t3、…),第2行为时刻数据,第3行及其后为各测量器mi的测量数据。

而且,是各测量器2为例如电量计,作为测量数据而收集了电量累计值的情况下的定期收集信息dp,在第3行及其后的栏中写入有数值者表示的是成功收集到数据的情况下的数据。另一方面,记载为“×”的表示没能收集到数据。例如,就id为m3的测量器2而言,示出了在收集时刻t1、t3、t6、t7,成功收集到14、23、52、61这些数据,但在t2、t4、t5,收集失败而产生了缺损数据。

此外,关于“收集时刻”,各测量器2与数据收集服务器1是同步的,能够将定期收集时的收集时刻视为由各测量器2进行了测量的时刻。另外,由各测量器2存储的多次量的测量数据也与各自所对应的收集时刻一致。因此,在之后的说明中,连同测量时刻在内作为“收集时刻”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与时刻相关地表示了实际时刻数据和时刻id(ti)这2种数据,但实际使用上仅一者即可。

<缺损信息>

下面,对缺损信息dd进行说明。

缺损状况解析部20基于定期收集信息dp,将从产生了缺损的时刻起连续的重新取得组长度n量(4次量)的数据定义为重新取得组ga,以重新取得组ga为单位对缺损时刻值vt、缺损次数值vc、标志值vf进行计算,生成缺损信息dd。

具体而言,缺损状况解析部20使用紧接于在收集时刻tc进行的定期收集后的定期收集信息dp(tc)u、在紧靠于其前的定期收集(收集时刻tc-1)时生成的缺损信息dd(称为缺损信息ddc-1)、以及从补充动作控制部30输出的补充动作信息,生成在下次定期收集时使用的缺损信息ddc。例如,在收集时刻t7进行了定期收集的情况下,使用在前一次的收集中生成且在本收集中使用的缺损信息dd6、定期收集信息dp(t7)u和补充动作信息,生成下一次使用的缺损信息dd7(对缺损状况进行解析)。此外,在图2下部分,不只是在收集时刻t7使用的dd6,为了说明其之前的定期收集时的动作、以及初始设定值等,还排列记载有过去7次量的缺损信息dd(dd0~dd6)。

各缺损信息ddi各自能够以矩阵形式表现,在第1列记载各测量器2的id(m1~m1000(千台量)),在第2列记载表示重新取得组ga是否已完成的标志值vf,在第3列记载表示每个重新取得组ga的起点(产生了缺损的初始收集时刻)的缺损时刻值vt。此处,作为定期收集开始前的值即初始值,默认地将标志值vf设定为“0”,将缺损时刻值vt设定为“空白栏”,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0”。其中,在将定期收集信息dp、缺损信息dd例如以每日或每周为单位而作为不同文件进行保存的情况下,初始值继承前次值即可。

此外,例如,如测量器m1的dd1~dd3那样,记载缺损时刻值vt,在标志值vf为0的情况下,原本,缺损次数值vc具有1~3中的某一值,但在图2的例子中省略了缺损次数值vc的记载。另外,虽然可以将缺损次数值vc保存于缺损信息dd内,但如果有定期收集信息dp和缺损时刻值vt,则立刻能够进行计算,因此也可以不特意保存缺损次数值vc。因此,在使用图4而稍后说明的流程图中,针对缺损次数值vc的加计数动作也省略了记载。

另外,就图2所示的定期收集信息dp(t7)u而言,如后述,在收集时刻t6后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处理。但是,在该例子中,基于下述的设定而示出了数据,即,当时的数据的重新取得(缺损数据的补充)失败,达到了执行下一次收集时刻t7的定期收集的阶段。即,图2所示的定期收集信息dp(t7)u的数据是一次补充也没有进行,各收集时刻的数据依然为该定期收集时所收集到的数据。

此外,就动作流程而言,无论实际上是否进行了补充动作,都在对是否需要补充动作进行了确认后,生成用于下一次定期收集的缺损信息dd,但如果同时针对补充动作和缺损信息dd的生成进行说明则变得繁杂。因此,首先,还参考图4的流程图,对在没有伴随补充动作的情况下,缺损状况解析部20如何设定(生成)在下一次的定期收集时所使用的缺损信息dd进行说明。作为具体例,说明在进行了定期收集后,在多个测量器中,针对表示典型的数据测量状况的测量器m1、m3、m1000,在某收集时刻,如何对缺损状况进行解析。

首先,作为默认值,缺损状况解析部20针对测量器m1~m1000,对设定为标志值vf=0、缺损时刻值vt=“-”、缺损次数值vc=0的缺损信息dd0进行创建。其中,如上所述,在将缺损信息dd、定期收集信息dp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分开进行处理时,基于前一次的信息的末尾值,生成出该信息的初始值即可。

<定期收集动作>

在图4所示的流程中,基本上是按照数据收集控制部40的指示,各设备进行动作。基本上,在进行定期收集动作,生成了定期收集信息dp后,从测量器m1至m1000为止反复实施缺损状况的解析、数据补充、缺损信息dd的生成等一系列动作。数据取得部70通过通信网络从测量器2取得定期收集数据(s10),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10生成定期收集信息dp,输出至定期收集信息保存部100(s20)。然后,针对各测量器2,依次执行如下述的解析、补充动作。

<测量器m1的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1,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1)u(图2所示的dp(t7)u中的、至收集时刻t1为止的累积数据)、缺损信息dd0、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1中产生了缺损,但由于在dd0处不存在缺损时刻值vt,因此判定为“是初次的缺损”。然后,在下一次使用的缺损信息dd1的测量器m1的栏中,追加缺损时刻t1(动作a1:步骤sk10(y)→sk110(no)→sk150)。另外,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1。

在收集时刻t4,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4)u(图2所示的dp(t7)u中的、至收集时刻t4为止的累积数据)、缺损信息dd3、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1中,由于从缺损开始起是第4次收集,缺损次数值vc成为4,因此在dd4的测量器m1的栏中,将标志值vf设定为1,将缺损次数值vc复位(动作a2:步骤sk10(y)→sk110(y)→sk120(=n)→sk130→sk140→sk200)。

在收集时刻t5,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5)u(图2所示的dp(t7)u中的、至收集时刻t5为止的累积数据)、缺损信息dd4、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1中,产生缺损,在dd4处存在缺损时刻值vt,但由于缺损次数值vc为0,因此判定为“视为初次的缺损”,在dd5的测量器m1的栏中,追加缺损时刻t5(动作a3:步骤sk10(y)→sk110(y)→sk120(=0)→sk150→→sk200)。另外,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1。

<测量器m3的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2,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2)u、缺损信息dd1、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3中产生了缺损,但由于在dd1处不存在缺损时刻值vt,因此判定为“是初次的缺损”,在dd2的测量器m3的栏中,追加缺损时刻t2(步骤sk10(y)→sk110(no)→sk150→→sk200)。另外,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1。

在收集时刻t5,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5)u、缺损信息dd4、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3中,由于从缺损开始起是第4次收集,缺损次数值vc成为4,因此在dd5的测量器m3的栏中,将标志值vf设定为1,将缺损次数值vc复位(动作b:步骤sk10(y)→sk120(=n)→sk130→→sk200)。

<测量器m1000的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3,在测量器m1000产生了缺损,但由于在dd2处不存在缺损时刻值vt,因此判定为“是初次的缺损”,在dd3的测量器m1000的栏中,追加缺损时刻t3(步骤sk10(y)→sk110(no)→sk150→→sk200)。另外,将缺损次数值vc设定为1。

在收集时刻t6,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t6)u、缺损信息dd5、以及没有进行补充动作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此时,在测量器m1000中,由于不存在缺损,从缺损开始起是第4次收集,缺损次数值vc成为4,因此在dd6的测量器m1000的栏中,将标志值vf设定为1,将缺损次数值vc复位(动作c:步骤sk10(no)→sk20=(0)→sk90(=n)→sk130→→sk200)。

下面,说明由补充动作控制部30进行的补充动作和补充成功时的定期收集信息dp的修正、以及与补充动作信息对应的由缺损状况解析部20进行的缺损信息dd的生成动作。

基本上,如上所述,对当前时刻tc有无缺损进行确认(sk10)。在当前时刻tc发生了缺损的情况下(y),有可能在与对应的测量器2相关的通信路径发生了某些障碍,即使请求进行数据的重新取得也有可能不能取得数据。或者,由于也有可能仅是在通信中等待超时,因此不仅数据重新取得失败,有时还成为在该期间占据了通信的状态、成为妨碍其它通信而无法高效地进行通信的状况。为了避免这些状况,对当前时刻tc的数据取得状态进行确认,对是否实施数据补充进行判断。而且,在没有缺损的情况下,对缺损信息ddc-1的标志值vf进行确认(sk20)。

下面,使用图3所示的定期收集信息dp和缺损信息dd,具体进行说明。图3表示的是在时刻t7进行定期收集,然后,在进行了数据补充后得到了修正的定期收集信息dp(t7)c、时刻t5至t7的补充动作所使用的缺损信息dd4至dd6、在补充后生成的缺损信息dd7。由于各信息内的显示内容与图2中说明过的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此处,还参考图4的流程图说明在多个测量器中,针对表示典型的数据测量状况的测量器m1、m3、m1000,在某收集时刻,如何对补充动作进行控制。

<测量器m1的补充动作和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5~t7,缺损信息dd4~dd6的标志值vf分别为1(信息d1)。但是,在定期收集信息dp中,在该定期收集时数据存在缺损(信息d2)。由此,补充动作控制部30没有进行测量器m1处的数据重新取得,而是将表示没有进行数据重新取得这一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输出至缺损状况解析部20。另一方面,缺损状况解析部20基于该定期收集中的补充动作信息和定期收集信息dp(ti)c、以及前一次定期收集的缺损信息ddi-1,生成下一次使用的缺损信息ddi(步骤sk10(y)→sk110→sk120→→sk200)。此时,在t6和t7,由于缺损次数值vc分别为1和2,因此继续保持前一次标志,并且对缺损次数值vc进行加计数(sk120(0<vc<n)→sk160→sk200)。

<测量器m3的补充动作和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6,缺损信息dd5的标志值vf为1(信息e1),在该定期收集中的定期收集信息dp(t6)u(图2)中没有数据的缺损(信息e2)。由此,补充动作控制部30根据缺损时刻值vt将以测量器m3的时刻t2为起点的4次量的数据设定为重新取得组ga2,进行重新取得(进行数据重新取得(sk10(no)→sk20(=1)→sk30)。但是,由于数据重新取得失败,因此将该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输出至缺损状况解析部20(sk40(no)→sk70)。缺损状况解析部20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缺损时刻值vt的数量由于仅有t2因此为1,缺损次数值vc为0,因此继续保持前一次标志(1)。即,根据与缺损时刻值vt、标志值vf一起继承了前一次值的值,生成缺损信息dd6的测量器m3的栏(动作e0:步骤sk70(=1)→sk90(<n)→sk95→sk200)。

在收集时刻t7,缺损信息dd6的标志值vf为1(信息e1),在该定期收集中的定期收集信息dp(t6)u(图2)中没有数据的缺损(信息e3)。由此,补充动作控制部30将以测量器m3的时刻t2为起点的4次量的数据设定为重新取得组ga2,进行重新取得(sk10(no)→sk20(=1)→sk30)。

此时,从测量器m3取得的数据,如果除去报头则仅是表示起点的时刻t2、时刻t2的数据d2、时刻t3的数据d3、时刻t4的数据d4、时刻t5的数据d5合计5个数据即可,能够高效地进行通信。此外,由于知道从测量器m3得到的数据的起点为时刻t2,因此根据情况也不需要表示起点的时刻t2的数据。即,也可以将重新取得对象的数据数量减少为数据d2、数据d3、数据d4、数据d5合计4个。

由于这样的条件下的数据重新取得成功,因此将定期收集信息dp修正为图3所示的dp(t6)c(动作e1:sk40(y)→sk50)。然后,将该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输出至缺损状况解析部20。

由于缺损状况解析部20将作为缺损时刻值vt保存的t2删除,并且通过删除t2,从而缺损时刻值vt的数量成为0,因此将标志值vf设定为0而生成缺损信息dd6的测量器m3的栏(动作e2:步骤sk60→sk70(0)→sk100→sk200)。

<测量器m1000的补充动作和缺损信息的生成>

在收集时刻t7,缺损信息dd6的标志值vf为1(信息f1),在该定期收集中的定期收集信息dp(t7)u(图2)中没有数据的缺损(信息f2)。由此,补充动作控制部30根据缺损时刻值vt将以测量器m1000的时刻t3为起点的4次量的数据设定为重新取得组ga3,进行重新取得(sk10(no)→sk20(=1)→sk30)。但是,由于数据重新取得失败,因此将该内容的补充动作信息输出至缺损状况解析部20(sk40(no)→sk70)。缺损状况解析部20对缺损状态进行解析,缺损时刻值vt的数量由于仅有t3因此为1,缺损次数值vc为0,因此继续保持前一次标志(1)。即,根据与缺损时刻值vt、标志值vf一起继承了前一次值的值,生成缺损信息dd7的测量器m1000的栏(动作f0:步骤sk70(=1)→sk90(<n)→sk95→sk200)。

在对各测量器mi依次实施了上述动作后,生成缺损信息dd7,准备下一次的定期收集。这样,在经由通信路径从多个测量器2定期地进行数据收集的情况下,重新取得动作不会对定期收集造成影响,能够进行数据的重新取得(补充)。其结果,能够基于数据的缺损状况高效地重新取得数据而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

此处,使用图5再次对数据收集服务器1和测量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数据收集服务器1从测量器2-1~2-1000(测量器m1~m1000)经由无线、或如plc(powerlinecomunication)那样的有线的通信手段定期地对测量数据进行收集。各测量器2-1~2-1000也将过去的定期收集的测量数据保存于内部,在图中示出保存有12小时量的定期收集(30分钟×25次)的数据。

例如,设想到作为数据收集服务器1设为仪表读取服务器,作为测量器2设为智能电表的仪表读取系统。或者,如果应用于作为数据收集服务器1使用节能数据收集服务器、作为测量器2使用测量终端的节能系统,应用于作为数据收集服务器1使用需求数据收集服务器、作为测量器2使用交易用仪表的需求监视系统等,则能够高效地进行缺损数据的收集。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或数据缺损补充方法中,以通信状态产生变化为前提。该前提并不限于无线通信,还适用于如plc那样的有线通信手段。这是因为例如在如plc那样的经由电力线的通信中,即使电力线得到了屏蔽,也会由于从使用的设备发出的噪声等而使通信状况产生变化。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或数据缺损补充方法无论在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进行通信的结构中、还是在通过有线通信手段进行通信的结构中,对由于环境等而使通信状况产生变化的结构都会发挥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及缺损数据补充方法中,特别在图2~图4中,是以各测量器2具有一个标志值vf为前提进行说明的。而且,在某测量器mi存在多个缺损时刻值vt的情况下,将以与最早的日期和时间对应的缺损时刻值vt为起点的一个重新取得组ga作为重新取得对象。由此,能够限制重新取得对象的数量,不对定期收集造成影响,执行重新取得动作。

另一方面,也可以与缺损时刻值vt对应地对标志值vf进行设定而生成缺损信息dd。在该情况下,标志值为1(sk20),即,作为重新取得组ga完成的也可以全部都设为重新取得对象。或者,也可以针对全部测量器2预先计算出重新取得组ga的数量,针对成为重新取得的候补者标注优先级而决定重新取得对象。例如,在图4的流程中示出针对每个测量器2提取重新取得组ga而执行补充动作的例子。但是,在如上所述标注优先级而选择重新取得组ga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针对全部测量器2而提取出重新取得组后,在选择了实际作为重新取得对象的重新取得组ga后执行重新取得。

此时,作为选择基准,如果以缺损时刻值vt从早到新的顺序选择固定数量的重新取得组ga而进行补充,则例如能够使可汇总地进行统计的数据的日期最接近于当前时刻。或者,如果选择缺损时刻值vt的数量多的测量器的重新取得组ga,则能够对每个测量器的数据的缺损率的偏差进行校正而使其均衡化。另外,也可以根据通信条件的好坏、即该定期收集中的缺损的数量,对通信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缺损的数量少则通信条件良好,如果缺损多则通信条件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以缺损越多则越少的方式,与缺损数量对应地使选择为重新取得对象的数量产生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状态良好的情况,设为以在该定期收集时没有缺损的测量器2为对象重新取得数据,但并不限于此,至少取得从缺损开始起连续的数据即可。在该情况下,补充动作控制部30也可以不使用定期收集信息dp,仅通过缺损信息dd对补充动作进行控制。另外,关于缺损信息dd,并不限于在前一次的定期收集中生成的缺损信息ddc-1,如果对缺损次数值vc、标志值vf等的赋予定时(timing)、评价基准进行调整,则也可以使用在该定期收集中生成的缺损信息ddc。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集服务器1,具备:数据取得部70,其与多个测量器2(m1~m1000)各自进行通信,取得多个测量器2各自通过定期测量而测量到的数据;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10,其生成定期收集信息dp,该定期收集信息dp是对由数据取得部70取得的数据中的、通过与定期测量同步的定期收集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的;缺损状况解析部20,其基于定期收集信息dp,对从多个测量器2各自收集到的数据的缺损状况进行解析而生成缺损信息dd;以及补充动作控制部30,其基于缺损信息dd,对用于补充定期收集信息dp中的缺损的数据的补充动作进行控制,补充动作控制部30构成为,在各个定期收集之后,针对多个测量器2每一者,设定以产生了缺损的时刻(缺损时刻值vt)为起点而连续的规定次数量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数据取得部70针对设定出的每个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重新取得由该测量器保存的数据,因此如果以定期收集为前提,则能够抑制通信所需的数据量,高效地重新取得数据而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

特别地,补充动作控制部30构成为基于定期收集信息dp,将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中的、在该定期收集时数据产生了缺损的测量器2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从重新取得的对象中除去。即,由于仅将在该时间点通信状态为良好状态的测量器2作为对象,因此重新取得的成功率高,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的补充。

另外,由于补充动作控制部30针对多个测量器2每一者,在设定有多个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的情况下,仅将产生了缺损的时刻(缺损时刻值vt)最早的数据组选择为重新取得的对象,因此例如,能够确保为了针对各设备作出统计等而最需要的旧的数据,并且限制重新取得对象的数量,不对定期收集造成影响,执行重新取得动作。

或者,补充动作控制部30如果在对多个测量器2设定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的总数比规定数量多的情况下,将产生了缺损的时刻(缺损时刻值vt)早的重新取得组ga优先地选择为所述重新取得的对象,则能够使可汇总地统计的数据的日期最接近当前时刻。

或者,补充动作控制部30如果在对多个测量器2设定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的总数比规定数量多的情况下,将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的数量多的测量器2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优先地选择为重新取得的对象,则能够对通信状态差的状态持续的测量器2的数据集中地进行补充,能够将数据的齐备程度的偏差均衡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缺损数据补充方法,其为在数据收集服务器1经由通信手段对由多个测量器2各自通过定期测量而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收集的系统中对缺损数据进行补充的方法,该缺损数据补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定期收集信息生成步骤(s20),生成定期收集信息dp,该定期收集信息dp将从多个测量器2取得的数据中的、通过与定期测量同步的定期收集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的;缺损状况解析步骤(sk60~sk100、sk130~sk160),基于定期收集信息dp,对从多个测量器2各自收集到的数据的缺损状况进行解析而生成缺损信息dd;以及补充动作控制步骤(sk10~sk50),基于缺损信息dd,对用于补充定期收集信息中的缺损的数据的补充动作进行控制,在补充动作控制步骤中,构成为在各个定期收集之后,针对多个测量器2每一者,设定以产生了缺损的时刻(缺损时刻值vt)为起点而连续的规定次数量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数据取得部70针对设定出的每个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重新取得由该测量器保存的数据,因此如果以定期收集为前提,则能够抑制通信所需的数据量,高效地重新取得数据而进行缺损数据的补充。

在补充动作控制步骤(sk10)中,构成为基于定期收集信息dp,将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中的、在该定期收集时数据产生了缺损的测量器2的数据组(重新取得组ga)从重新取得的对象中除去。即,由于仅将在该时间点通信状态为良好状态的测量器2作为对象,因此重新取得的成功率高,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的补充。

标号的说明

1:数据收集服务器,2:测量器,10:定期收集信息生成部,20:缺损状况解析部,30:补充动作控制部,40:数据收集控制部,70:数据取得部,100:定期收集信息保存部,200:缺损信息保存部,

dd:缺损信息,dp:定期收集信息,ga:重新取得组,n:重新取得组长度,

vc:缺损次数值,vf:标志值,vt:缺损时刻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