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108发布日期:2018-07-18 02:0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不仅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在提倡人们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方式,以减缓日益严重的交通。

而公交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每天通过公交车出行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而现在公交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依然以经验管理、定性管理、静态管理、事后管理为主,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面对庞大的公交乘客,如何对公交路线、站点、排班等等进行很好的调度以满足大部分乘客的需求,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公交线路规划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解决了传统公交管理调度需要在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车载系统、至少两个站点监控系统和一个调度系统;车载系统设置在公交车辆上;站点监控系统设置在每个公交站台;调度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分别与车载系统和站点监控系统相互通信;车载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站点监控系统相互通信;每个站点监控系统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互通信。

调度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显示模块、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服务器、考勤排班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相互连接;第一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分析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分析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分析模块与考勤排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分析模块与监控中心相互连接;GIS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监控中心和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监控中心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考勤排班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车载系统包括车载电脑、信息采集模块、第二通信模块、GPS模块、客流计数器、语音播报模块和刷卡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车载电脑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相互连接;车载电脑的命令输出端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客流计数器、GPS模块和刷卡模块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站点监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站牌显示屏、公交查询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监控模块数据输出端与第三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监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三通信模块相互连接;控制模块音频信号输出端与站牌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公交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命令信号输入端连接;公交查询模块与站牌显示屏相互连接。

调度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车载系统的第二通信模块和站点监控系统的第三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车载系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站点监控系统的第三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包括报警终端、消防中心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维修中心终端;分析模块的将相应数据分别发送到报警终端、消防中心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维修中心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通过车载系统和站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与现有各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及关联,对市公交各项指标进行综合的更加智能的分析,并利用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加以展示,让分析结果更加精准、更加清晰直观,为全盘掌握公交真实情况从而进行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调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车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站点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车载系统、至少两个站点监控系统和一个调度系统;车载系统设置在公交车辆上;站点监控系统设置在每个公交站台;调度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分别与第一车载系统、第二车载系统、第一站点监控系统、第二站点监控系统、第三站点监控系统和第四站点监控系统相互通信;第一车载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一站点监控系统和第二站点监控系统相互通信;第二车载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三站点监控系统和第四站点监控系统相互通信;第一站点监控系统与第二站点监控系统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互通信;第三站点监控系统与第四站点监控系统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如图2所示,调度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显示模块、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服务器、考勤排班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相互连接;第一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分析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分析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分析模块与考勤排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分析模块与监控中心相互连接;GIS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监控中心和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监控中心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考勤排班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如图3所示,车载系统包括车载电脑、信息采集模块、第二通信模块、GPS模块、客流计数器、语音播报模块和刷卡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车载电脑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相互连接;车载电脑的命令输出端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客流计数器、GPS模块和刷卡模块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车载电脑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如图4所示,站点监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站牌显示屏、公交查询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监控模块数据输出端与第三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监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三通信模块相互连接;控制模块音频信号输出端与站牌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公交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命令信号输入端连接;公交查询模块与站牌显示屏相互连接。

调度系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车载系统的第二通信模块和站点监控系统的第三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车载系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站点监控系统的第三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报警及紧急处理模块包括报警终端、消防中心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维修中心终端;分析模块的将相应数据分别发送到报警终端、消防中心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维修中心终端。

优选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路况路线信息采集、车辆信息采集(车速和停靠时间等等);通过与公交公司调度系统或者BRT智能调度系统和车辆GPS数据的对接和分析,实现对市公交运营调度情况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公交运力供给分析、公交出行OD分析、公交运营速度分析。重点体现在串车率、停靠时间、站点最大候车时间、中途大间隔出现频率、平均速度、平均间隔时间、中途滞留、区段点准点告警、运营车辆的前后车距、路链速度分析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趋势。

优选地,通过从客流计数器处获取客流数据,对市公交客流进行特征分布分析以及市客流出行链特征分析,分析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客流出行链规律,精确地掌握客流的流动走向与数量变化,以辅助公交运力调度和针对性地制定排班计划。

通过考勤排班模块对排班数据、车辆GPS数据、客流特征数据的融合分析,建立起排班模型,平衡运力、司机劳动强度、客流特征、站点等待时间等多方维度对象,综合最优化排班,系统自动或者半自动(排班计划不自动执行,需由调度员进行审核)制定最优化排班计划,并且定期将系统排班计划与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比对,检查排班计划是否合理,使排班模型进行自我学习和优化,即做到运力调度的智能化。

通过融合客流数据、各个线路各个分公司的所有GPS运营数据、所有车辆计划排班数据,司机考勤数据、司机培训数据、车辆油耗数据、车辆损耗人里数据等数据,建立灵活调度模型,当某条线路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从其他线路或者其他分公司的车辆中,推荐最合适的车辆给对应调度员进行车辆的灵活调度,并且为被调度的线路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重新排班。当天运营工作完成,系统会根据成本核算规则自动进行对司机和分公司的收益以及损耗的核算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