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1874发布日期:2018-07-04 07:59阅读:1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回家进门忘记拔钥匙,出门忘记带钥匙、钱包、手机,忘记关窗关灯等情况。此时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能够很好的提醒主人进出门注意事项,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有的各种进出门提醒装置,大都是通过一个人体感应传感器和蜂鸣器装置进行进门和出门提醒,人每次过一次就提醒一次,在商场门店场合,播报“你好,欢迎光临”,在家庭场合播报“主人,欢迎回家”、“请带钥匙”等语音,或加一些外设灯光、屏幕等,实现智能提醒功能。

现有进出门提醒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一,不能区分人是进门还是出门。

二,不能实现进门和出门区别提醒等事项,例如进门提醒“请拔钥匙”,出门提醒“出门请带上钥匙、手机、钱包,关灯关窗”。

三,在相关人员在门口处小范围内移动时容易出现多次提醒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包括: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主控器、扬声器;

主控器,用于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进门提醒信息,并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一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一时长内丢弃从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还用于在出门人体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出门提醒信息,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二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二时长内丢弃从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主控器,还用于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还用于在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主控器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出门人体感应器和/或出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主控器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进门人体感应器和/或进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

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进门控制电路,用于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出门控制电路,用于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进门继电器、进门控制电路;

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出门继电器、出门控制电路;

进门继电器,用于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出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出门继电器,用于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入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包括:

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进门提醒信息,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一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一时长内丢弃从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在出门人体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出门提醒信息,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二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二时长内丢弃从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方法还包括: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出门人体感应器和/或出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进门人体感应器和/或进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方法还包括:进门控制电路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出门控制电路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上述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进门继电器、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出门继电器、出门控制电路;

方法还包括:进门继电器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出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出门继电器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入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本发明可以有效区分人员的进门和出门,并针对进门和出门进行区别提醒,并能有效防止人员在小范围内移动导致的频繁提醒的问题。本发明相比现有的进出门提醒方法大幅提高了进出门提醒的智能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一中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实现方式一中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实现方式二中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实现方式三中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是实施例一中进出门智能提醒装置的结构图;此装置包括: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主控器、扬声器。

主控器用于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进门提醒信息,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一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一时长内丢弃从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还用于在出门人体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出门提醒信息,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二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二时长内丢弃从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本装置可以有效区分人员的进门和出门,并针对进门和出门进行区别提醒,并能有效防止人员在小范围内移动导致的频繁提醒的问题。本装置相比现有的进出门提醒装置大幅提高了进出门提醒的智能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相同或者不相同。

本装置可以区分人体的进门动作和出门动作,并针对进门动作和出门动作提供不同的提示音,并且防止相关人员在门口处小范围内移动时在短时间内重复提醒相同内容。

本装置还可以使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和出门人体检测电路不能同时工作,从而实现进门和出门的顺序控制,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三个例子说明。

实现方式一

如图2所示,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主控器还用于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还用于通过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三时长和第四时长相同或不相同。主控器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出门人体感应器和/或出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主控器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进门人体感应器和/或进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典型的,第三时长和第四时长均小于第一时长,并且第三时长和第四时长均小于第二时长。

实现方式二

如图3所示,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进门控制电路和出门控制电路连接。

进门控制电路,用于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出门控制电路,用于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实现方式三

如图4所示,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进门继电器、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出门继电器、出门控制电路。

进门继电器用于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出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出门继电器用于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收到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入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即进门继电器和出门继电器实现互锁以防止同时触发进门控制电路和出门控制电路的情况。进门继电器和出门继电器完成相互有逻辑关系的控制电路,两个继电器各自的常闭触点和另外一个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比如进门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到出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出门继电器一旦动作,常闭触点断开,那么进门继电器就不能吸合,只有出门继电器断开,进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复位导通后线圈才有可能导通,即进门继电器和出门继电器不能同时工作。

在此实现方式中,进门继电器和出门继续器还可以均为自锁式继电器。自锁是指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其接触线圈,当控制线圈通电后,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控制开关关闭后,常开触点依然闭合,线圈回路不断开,直至其它器件触发其断开。使用自锁式进门继电器可以防止进门继电器短时内频繁接收到进门人体感应器的感应信号后频繁触发进门控制电路,使用自锁式出门继电器可以防止出门继电器短时内频繁接收到进门人体感应器的感应信号后频繁触发出门控制电路,有效防止人员在小范围内移动导致的频繁提醒的问题。

例如:主人回家进门时,进门人体感传感器先感应到人体,此时进门继电器线圈上电触发进门控制电路导通,并且进门继电器实现自锁使常开触点闭合,主控制器通过进门io口接收到触发信号,主控器驱动扬声器播放进门提示语音(例如“进门请拔下钥匙”)。主控器中进行时间计时在第一时长后触发进门继电器关闭。

同理,主人出门时,出门人体感传感器先感应到人体,此时出门继电器线圈上电触发出门控制电路导通,并且出门继电器实现自锁使常开触点闭合,主控制器通过出门io口接收到触发信号,主控器驱动扬声器播放出门提示语音(例如“出门请带上钥匙、手机、钱包,关灯关窗”)。主控器中进行时间计时在第一时长后触发出门继电器关闭。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进出门智能提醒方法包括:

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进门提醒信息,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一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一时长内丢弃从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在出门人体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后,控制扬声器播放出门提醒信息,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二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在第二时长内丢弃从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收到的信息。

其中,

此方法还包括:在进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出门人体检测电路检测到人体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方法中还可以使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和出门人体检测电路不能同时工作,从而实现进门和出门的顺序控制,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三个例子说明。

实现方式一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三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出门人体感应器和/或出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在第四时长内处于非工作状态为设置进门人体感应器和/或进门控制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实现方式二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和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和出门控制电路;

此方法还包括:进门控制电路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出门控制电路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设置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并设置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

实现方式三

进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门人体感应器、进门继电器、进门控制电路;出门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门人体感应器、出门继电器、出门控制电路;

此方法还包括:进门继电器从进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出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出门继电器从出门人体感应器接收触发信号后,进入连通状态,锁定入门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进门继电器和出门继续器均为自锁式继电器。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