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4309发布日期:2019-05-22 03:0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多为自动停车层,控制系统通过机械和电气结构控制车辆电梯承载车辆在各个停车层之间移动,入场和出场均自动完成。

立体停车场车辆的出场控制多为接收用户的出场指令,根据指令将预取车辆从停车层移出,缺少对立体停车场出场预约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立体停车场的出场管理不具备智能化。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根据预约取车排队队列中的排队顺序,依次取出到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位置,使顺序出场,减少排队和移车时间,提高出场效率,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和运行效率。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按照预取车辆排队队列的顺序依次将车辆移动到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停车位上。

可选地,获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之前,还包括: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包括:根据车辆的预约取车时间进行排序。

可选地,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包括:根据对停车数据进行的分析,获取车辆的预计出场时间。

可选地,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发出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

可选地,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相关联的预约时间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

可选地,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

可选地,其中,特种车辆的车辆优先级高于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其他车辆优先级的车辆。

可选地,根据对停车数据进行的分析,获取车辆的预计出场时间之前,包括: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出场时间;根据所述车辆信息计算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和停车时长,建立基于所述车辆信息的停车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将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分为若干个分组,在所述若干个分组内按照不同的取车策略控制分组内的车辆出场;其中,在所述若干个分组内按照不同的取车策略控制分组内的车辆出场包括:根据分组内各个车辆的基于时间优先级计算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最优控制出场;和/或,根据分组内各个车辆的基于车辆优先级计算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最优控制出场;和/或,根据分组内基于能耗优先控制出场。

可选地,还包括:设定插队车辆出场排序在当前出场车辆的第x车辆后,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0;或,设定插队车辆出场排序在当前出场车辆所在分组的第x组后,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0。

本发明的一种立体停车场车辆预约管理的控制方法,根据预约取车排队队列中的排队顺序,依次取出到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位置,使顺序出场,减少排队和移车时间,提高出场效率,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和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立体停车场的控制方法的停车位安排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以下将结合图1-图5对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420中,确定不同的停车时间区间相对应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在步骤s430中,根据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与相对应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计算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在步骤s440中,计算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各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的总和,得到停车场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

上述方案中,其中,当在快速入场的停车策略下,入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高于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在步骤s450中,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取其中最小者为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按照时间优先级控制立体停车场的运行以及运行指标,在不同时间区间,设定入场和出场的不同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例如,早高峰时,入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大于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车辆入场的时间与入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即入场的相对时间,出场的时间与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即出场的相对时间,通过计算单个车辆的不同时间段入场和/或出场的相对时间,计算某个时间区间或整个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时间内的入场和出场的相对总时间,将其作为考量立体停车场按照时间优先级运行时的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当入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较大时,入场时间的长短变化将对相对总时间的影响较大,即在早高峰时,车辆入场的速度/时间对考量立体停车场以时间为运行效率指标时较为重要,为提高立体停车场在时间优先级的考量指标下,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应缩短单个车辆即所有入场车辆的入场时间,此时,快速入场的运行策略下即可以较明显的提高停车场的运行效率。停车场长期运行后,根据历史数据或经过遍历算法对不同时间区间的不同的入场和/出场顺序下的相对总时间进行分析,可得到相对总时间最少时对应的入场/出场顺序,将其作为控制车辆入场和/或出场的顺序控制车辆入场和/或出场。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所述立体停车场每层设置若干个停车位和至少一个空位,所述空位或为车辆电梯所在的位置,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520中,确定与车辆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在步骤s530中,根据所述车辆优先级加权值控制所述车辆的入场和出场。

上述方案中,所述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当所述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高于其他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入场和出场顺序为最高。

其中,当所述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低于其他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入场和出场顺序为最低。

上述方案中,立体停车场经一定时间的稳定运行后,对获取的车辆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可确定车辆的类型,即汇总得到停车数据,车辆的类型例如可以分为常驻车辆和临时车辆等,常驻车辆设置的优先级加权值高于临时车辆,其中常驻车辆中对优先级加权值的设置进一步细分,例如可以根据车辆的缴费类型,年付费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高于季度缴费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具体的细分方式根据运行状况和停车用户的需求而异;根据优先级加权值控制车辆的入场和出场以及停放位置;例如,当车辆为高优先级加权值时,控制车辆的入场和出场顺序最高,且放置在临近车量入口的位置,以实现该车辆的入场和出场的时间最短,效率最高。当车辆为最低优先级加权值时,有较高优先级加权值的车辆在排队队列中时,调节较高优先级加权值的车辆提前入场或出场。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532中,根据单个车辆的入场时间和/或出场时间与该车辆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确定该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在步骤s540中,计算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各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的总和,得到停车场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

作为示例,还包括:在步骤s550中,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在步骤s560中,取其中最小者为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根据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与该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计算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并将特定时间区间内的一定数量的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相对总时间;上述相对总时间为针对各个车辆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从车辆用户的感受的角度确定立体停车场的停车效率,车辆优先级加权值越高的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对立体停车场的整体运行指标的评价占比越大,该方法是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策略具有更高的智能化。

在对相对总时间的计算后,根据立体停车场的不同的入场和/或出场顺序下的相对总时间进行比较,取其中较小者作为控制入场和/或出场的控制顺序;或在立体停车场运行一定时间后,根据实际运行中的相对总时间的较小者校正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策略,使控制立体停车场运行趋于效率最高。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获取停车时间区间信息,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早高峰、晚高峰、空闲时;确定不同的停车时间区间相对应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根据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与相对应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计算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计算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各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的总和,得到停车场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

作为另一示例,还包括:根据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与相对应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计算单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与根据单个车辆的入场时间和/或出场时间与该车辆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确定该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时间确定二维总时间;计算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各个车辆二维总时间的总和,得到停车场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二维总时间。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计算各个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多种入场和/或出场相对二维总时间,取其中最小者为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在立体停车场运行管理中,在单纯考虑时间优先级或车辆优先级时,会使立体停车场运行出现仅以车辆或仅以时间为优先考虑的不平衡状况,因此,综合考虑时间优先和车辆优先的停车层运行策略,可从两个维度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指标进行考核,平衡车辆和时间绩效,提高立体停车场运行趋于合理。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所述立体停车场每层设置若干个停车位和至少一个空位,所述空位或为车辆电梯所在的位置,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350中,获取停车时间区间信息,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早高峰、晚高峰、空闲时;其中,在步骤s352中,判断是否为早高峰,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早高峰时,在步骤s410中,按照快速入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入场。

上述方案中,在早高峰期时,道路较为拥挤,进入立体停车场的车辆只有在快速入场的情况下,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避免造成拥堵,此时,例如,可以采取将入场车辆按照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停车层逐层停放,以将入场车辆迅速停放到停车位,缩短早高峰车辆入场的总时间;另外,在早高峰时,控制车辆入场的时间优先级高于车辆出场的时间优先级,控制车辆出场的优先级顺序低于车辆入场的优先级,使得车辆迅速入场,延迟出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在步骤s412中,当判断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晚高峰时,在步骤s414中,按照快速出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出场;或按照慢速出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出场。

上述方案中,当为晚高峰时,用户下班集中时间,出场时间较为集中,为使用户尽快离场,控制车辆快速出场,提高用户体验;而当道路交通压力增大,拥堵较多,为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拥堵,在晚高峰时,控制车辆按照慢速出场的策略运行,使得道路交通压力适度缓解。

上述方案中,其中,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空闲时,即不是早高峰,也不是晚高峰时,在步骤s416中,按照慢速入场、慢速出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入场和出场,或,按照快速入场、快速出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入场和出场;和/或,在步骤s418中,控制停车场进行扩容整理。

上述方案中,当为空闲时,即非早高峰、非晚高峰时,控制车辆的入场和出场按照慢速进行,实现空闲时节约能耗的目的;和/或,利用空闲时对停车场进行扩容整理,对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和/或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出场车辆时间顺序对即对出场车辆进行预排队,使其减少腾挪的时间,提高出场效率。

作为示例,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早高峰时,按照快速入场的停车策略控制所述车辆入场包括:控制所述车辆按照距离停车场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顺序逐层停放;或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停车层作为一个单元,按照由近及远的逐个单元进行停放,在单元内,按照从临近车辆入口的停车层到远离车辆入口的停车层顺序循环停放,即在单元内,每次停放在不同的停车层的临近车辆电梯的位置,待车辆电梯移出车辆后,停车层内进行车辆的移动,车辆电梯继续到达车辆入口取车,提高入场的效率,提高停车层运行效率。

作为另一示例,还包括: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空闲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系统运行能耗最低的状态运行。例如,在空闲时控制车辆低速移动,实现空闲时低能耗运行,节约能源。

上述方案中,按照车辆优先级控制立体停车场的运行,对车辆的车辆优先级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定高、中、低三个优先级等级,高优先级的入场和出场均优先于其他两个优先级等级的车辆,中优先级车辆的出场优先于低优先级的出场,入场时,中优先级和第优先级的顺序按照排队队列的先后;或者,在入场和出场时,均设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运行。

当在步骤s410中控制车辆快速入场时,在步骤s411中,读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确定其中是否有高优先级车辆,如有,则在步骤s417中,控制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高优先级车辆出场,而后,继续步骤s410。

图5和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210中,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在步骤s222中,对所述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即根据车辆信息计算停车时长,建立基于车辆信息的停车数据;在步骤s232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在步骤s242中,根据所述停车场运行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入场、出场和确定所述车辆的停放位置。

上述方案中,对立体停车场的入场和出场车辆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根据车辆信息的大数据分析确定立体停车场的类型,例如,当为居民生活区配套的立体停车场时,车辆入场和出场的时间多集中在上下班高峰,且停车时间固定的常驻车辆的占比较大;当为商圈或服务配套如医院时,入场和出场的时间离散性较高,停车时长多为时间较短;根据分析得到的立体停车场的类型确定停车策略,控制车辆的入场、出场及停放位置的策略;例如,当为居民生活区配套的立体停车场时,车辆的晚高峰入场采用按照顺序快速入场的原则,以实现附近居民的快停快走,同时可有效缓解晚高峰时的周围道路交通压力;当为办公区的立体停车场时,例如可以采用早高峰快速入场,晚高峰快速出场的控制策略,以满足上班族的工作作息时间要求;或在晚高峰时,控制慢速出场可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基于车辆信息中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和停车时长等信息的分析,可确定立体停车场的类型,为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策略提供数据依据,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和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其中,在步骤s232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还包括:在步骤s2324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的常驻车辆车位比例和临时车辆车位比例。

上述方案中,其中,在步骤s232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还包括:在步骤s2422中,根据所述车辆信息确定车辆类型,所述车辆类型包括:常驻车辆、临时车辆。

上述方案中,当车辆的停车时长超过一定时间时,确定车辆为常驻车辆,相反,停车时间较短或一定时间内的入场次数少于一设定值时,确定车辆为临时车辆,通过对一定时间内的停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常驻车辆和临时车辆的比例,从而,对立体停车场的常驻车辆车位与临时车辆车位的比例进行确定,以进一步确定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例如当临时车辆车位已满,暂停其他临时车辆的入场,以满足常驻车辆的停车需求;上述常驻车辆车位比例与临时车辆车位比例可根据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结果分析实时调整,实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与实际需求动态变化,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其中,在步骤s232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还包括:在步骤s2324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的常驻车辆车位比例和临时车辆车位比例。

上述方案中,其中,在步骤s232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还包括:在步骤s2422中,根据所述车辆信息确定车辆类型,所述车辆类型包括:常驻车辆、临时车辆。常驻车辆可以设置高车辆优先级,临时车辆设置低车辆优先级。

上述方案中,当车辆的停车时长超过一定时间时,确定车辆为常驻车辆,相反,停车时间较短或一定时间内的入场次数少于一设定值时,确定车辆为临时车辆,通过对一定时间内的停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常驻车辆和临时车辆的比例,从而,对立体停车场的常驻车辆车位与临时车辆车位的比例进行确定,以进一步确定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例如当临时车辆车位已满,暂停其他临时车辆的入场,以满足常驻车辆的停车需求;上述常驻车辆车位比例与临时车辆车位比例可根据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结果分析实时调整,实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与实际需求动态变化,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所述方案中,确定所述立体停车场运行策略还包括:控制所述常驻车辆停放在临近所述车辆入口的停车层,控制所述临时车辆停放在远离所述车辆入口的停车层。

上述方案中,当以车辆优先级作为考量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指标时,对于常驻车辆采用较高的车辆优先级处理方式,停放在临近车辆入口和/或车辆电梯的位置,实现快入快出,满足常驻车辆的入场和出场时效要求;而当将能耗优先级作为考量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指标时,将常驻车辆停放在远离车辆入口和/或车辆电梯的位置,降临时车辆停放在临近车辆入口和/或车辆电梯的位置,实现临时车辆的移动次数/移动距离最短,降低立体停车场的能耗,节约能源和运行成本。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910中,计算将车辆按照不同移动路径移动时的能耗;在步骤s920中,确定其中能耗最小者对应的移动路径,控制所述车辆按照能耗最小者对应的移动路径移动。

上述方案中,计算将车辆按照不同移动路径移动时的能耗包括:确定移动距离与能耗的对应关系,根据车辆的移动距离确定车辆移动的能耗。

上述方案中,确定特定时间内的多个车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移动路径对应的总能耗,取其中最小者作为移动多个车辆的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基于能耗优先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在空闲时,还包括:将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运行速度调整到最低速,降低功耗;在空闲时,实行慢速入场、慢速出场的控制策略,在入场和出场密度较低的时间区间,对车辆的入场、出场的排队对队列较少,对入场和出场的时效要求较低,此时以能耗最低的运行策略控制立体停车场运行,节约能耗。

上述方案中,在立体停车场运行中,有基于时间优先级的运行指标,有基于车辆优先级的运行指标,如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中,以能耗作为优先级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计算/评价的结果控制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确定不同的路径/控制策略时的能耗,在基于能耗优先的立体停车场的控制模式下,取其中能耗最低者对应的路径/控制策略对立体停车场进行控制,是立体停车场运行能耗最低,节约能源。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包括:在步骤s350中,获取停车时间区间信息,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早高峰、晚高峰、空闲时;在步骤s413中,判断是否为空闲时,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空闲时,在步骤s418中,控制所述停车场进行扩容整理,包括:在步骤s222中,根据对停车场的车辆信息进行的分析处理,在步骤s2322中,确定车辆类型;根据所述车辆类型将所述车辆移动到所述停车场相应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根据对停车场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的停车数据,确定车辆的类型,例如,常驻车辆、临时车辆,或在常驻车辆中进一步分类:早进早出型、早进晚出型、晚进早出型和晚进晚出型等,或其他分类方式,根据上述的分类调整车辆的停放位置,按照出场的时间顺序进行预排队,按照出场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停放在距离车辆入口和/或车辆电梯位由近及远的位置;或根据预约时间相关联的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对车辆的停放位置按照上述原则调整;实现出场时的腾挪距离/时间尽量缩短,提高出场效率。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的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立体停车场的控制方法,所述立体停车场每层设置若干个停车位和至少一个空位,所述空位可以为车辆电梯所在的位置,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210中,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在步骤s220中,根据所述车辆信息计算停车时长,建立基于所述车辆信息的停车数据;在步骤s230中,对所述停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所述停车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类型;在步骤s240中,根据所述车辆类型确定相对应停车策略,并根据相对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

上述方案中,在立体停车场的运行中,不断对运行数据即停车和取车书进行采集并分析,获实现基于停车大数据的停车意图分析。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还可以包括如下中至少一者:车辆信号、车辆尺寸和使用者信息,对车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车辆类型,以根据车辆类型执行相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识别和意图分析,以针对车辆执行合理的停车策略,实现快速取车且能耗最低,综合立体停车场的取车时间与节能环保实现立体停车场的高效运行,提高立体停车场整体的运行效率。

作为示例,根据所述停车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类型包括:当停车时长小于第一时长设定值时,确定相对应的车辆为临时车辆;当停车时长大于第二时长设定值时,确定相对应的车辆为长驻车辆。

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车辆类型确定相对应停车策略,并根据相对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包括:当所述车辆为临时车辆,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距离车辆电梯较近的停车位;当所述车辆为长驻车辆,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距离所述车辆电梯较远的停车位。

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车辆类型确定相对应停车策略,并根据相对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包括:当所述车辆为临时车辆,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立体停车场地上部分的较低停车层,或地下部分的较高停车层,且距离车辆电梯较近的停车位;当所述车辆为长驻车辆,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立体停车场地上部分的较高停车层,或地下部分的较低停车层,且距离所述车辆电梯较远的停车位。

当车辆为长驻车辆,则停车时间时长较长,将该车辆置于少移动的位置,即立体停车场地上部分的较高停车层,或地下部分的较低停车层,且距离所述车辆电梯较远的停车位上,可以避免其他同层车辆移动时较少移动该车辆,而经常移动停车位设置在距离取车地面和车辆电梯较近的位置,对不同车辆进行合理安排,使得整体的移动次数/距离最少,可以实现临时车辆的快速取车,同时节省能耗,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整体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根据所获取的车辆信息更新所述停车数据。在立体停车场运行中,不断将停车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库的完善更新,最趋于真实停车情况,对停车数据的分析更加准确。

作为另一示例,其中,对所述停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所述停车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类型包括:分析设定时间周期内的所有车辆的停车数据,包括入场车辆数量、停车总时长;根据所述入场车辆数量和所述停车总时长计算平均停车时长;

其中,根据所述车辆类型确定相对应停车策略,并根据相对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包括:当所述车辆的停车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平均停车时长,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较远停车层;当所述车辆的停车时长小于所述平均停车时长,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较近停车层。

上述方案中,以立体停车场所有车辆的平均停车时长作为确定车辆类型的参考数据,当大于或等于平均停车时长时,将车辆停放在距离地面较远和/或距离车辆电梯较远的位置,即地上部分的较高层或地下部分的较低层;实现根据停车时长进行区分执行停车策略,使得所有车辆的移动次数/移动距离/移动时间总和趋于最小值,保证总体取车最快、能耗最低,立体停车场整体运行效率最高。

作为又一示例,其中,对所述停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所述停车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类型包括:根据所述入场时间和所述出场时间确定所述车辆的类型为:早进早出、早进晚出、晚进晚出和晚进早出;

其中,根据所述车辆类型确定相对应停车策略,并根据相对应的停车策略控制车辆停放在相应的停车位包括:当所述车辆为早进早出型,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中间段停车层,靠近所述车辆电梯的停车位;当所述车辆为早进晚出型,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较高段停车层,远离所述车辆电梯的停车位;当所述车辆为晚进晚出型,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较低段停车层,远离所述车辆电梯的停车位;当所述车辆为晚进早出型,控制所述车辆停放在所述立体停车场的较低段停车层,靠近所述车辆电梯的停车位。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立体停车场的控制方法的停车位安排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对于地上立体停车场,上述示例性方案中,其中,当所述车辆的入场时间为在某一入场时间点之前,设定所述车辆为早进,当所述车辆的入场时间为在某一入场时间点之后,设定所述车辆为晚进;当所述车辆的出场时间为在某一出场时间点之前,设定所述车辆为早出,当所述车辆的出场时间为在某一出场时间点之后,设定所述车辆为晚出。根据上述原则确定车辆是早进早出、早进晚出、晚进晚出和晚进早出的一种,对于早进晚出型车辆,将其放置在较高段停车位,例如地上停车场的较高层,或地下停车场的较低层,远离车辆电梯的停车位上,使其移动次数最少。而对于晚进早出型,则与早进晚出型相反;对于晚进早出型,停放在中段停车层的距离车辆电梯较近的停车位上,保证出场最快;而对于晚进晚出型,停放在中较低段停车层的远离车辆电梯的位置,待晚进早出型车辆移出后,可以快速将晚进晚出型车辆移出。使得整体的移动次数/移动距离/移动时间趋于最小值,安排合理,立体停车场运行效率最高,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该立体停车场还包括:用于存储载车板的载车板存储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360中,获取立体停车场的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库存载车板的数量;在步骤s375中,根据所述库存载车板的数量控制载车板从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入和移出。

上述方案中,载车板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载车板,在车辆入口有车辆需要入场时,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移出到车辆电梯到达车辆入口以承载车辆到达相应的停车层;当载车板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载车板数量较多时,例如超过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说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载车板数量较多,此时控制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出到临近车辆入口的停车层,以使得车辆入场时可以快速调出载车板,提高入场效率;而当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库存载车板数量较少时,例如少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时,此时,载车板在各个停车层中的数量较多,此时,可以将空载车板从各个停车层移入到载车板存储装置中,以避免较多的空载车板占用较多空位,使得车辆在各个停车层/停车位之间的周转效率降低;上述方案对载车板的管理、控制方法,实现载车板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根据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控制所述载车板从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入和移出。

如图12所示,作为示例,还包括:在步骤s372中,判断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是否远离车辆入口,当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远离车辆入口,且在步骤s370中,判断库存载车板数量是否大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当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载车板数量大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在步骤s3751中,控制载车板从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出到临近所述车辆入口的停车层中的空位上。

作为另一示例,其中,当所述库存载车板的数量小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且当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临近所述车辆入口,控制所述载车板从停车层的空位移动到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上。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地,当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设置在远离车量入口的位置,表明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移动到车辆入口的距离较场,在入场车辆较为密集的情况下,如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载车板数量超过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载车板中存储大量载车板,每一次入场均需要将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动较远距离到车辆入口,造成入场速度较慢,此时,将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移出到临近车辆入口的停车层,从车辆入口的停车层中调取空载车板到车辆入口,承载车辆进入电梯以及各个停车层,将大大缩短入场的时间,提高入场效率;相反,当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设置在临近车量入口的位置,表明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移动到车辆入口的距离较短,此时,如果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载车板库存数量少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说明载车板停放在各个停车层,此时,为缩短入场车辆提取载车板的时间,将各个停车层的空载车板移出到载车板存储装置中,在车辆入场时,可从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移出载车板使用,缩短入场时间,提高立体停车场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在步骤s350中,获取停车时间区间信息;根据不同的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在步骤s375中,控制所述载车板从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入和移出。

上述方案中,其中,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者:早高峰、晚高峰和空闲时。

作为示例,其中,当在步骤s352中判断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早高峰时,且在步骤s372中判断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远离所述车辆入口时,同时,在步骤s370中,判断库存载车板数量是否大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时,在步骤s3751中,控制所述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动到临近所述车辆入口的停车层的空位上。

作为另一示例,其中,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晚高峰,且当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远离所述车辆入口时,控制所述载车板从所述停车层的所述空位上移动到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

上述方案中,根据停车时间区间信息控制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的移入和移出,当为早高峰时,入场车辆较多且较为密集,如载车板存储装置原理车辆入口,且载车板存储装置中的库存载车板的数量较多,例如大于载车板库存数量设定值时,载车板的需求将较大,需要多次移动载车板到车辆入口,此时,控制载车板从载车板存储装置移出到临近车辆入口的停车层的空位中,便于入场车辆尽快匹配载车板,缩短入场时间,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立体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

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晚高峰时,出场车辆数量较多,且当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的位置远离所述车辆入口时,控制所述载车板从所述停车层的所述空位上移动到所述载车板存储装置,此时,各个停车层空出较多空位,提高车辆的周转效率,使快速出场,提高运行效率。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对立体停车场进行控制,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420中,确定与停车时间区间信息相关联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在步骤s430和s440中,根据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时间与相关联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确定入场和/或相对总时间;在步骤s520中,确定与车辆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在步骤s532和s540中,根据车辆的入场时间和/或出场时间与车辆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加权值的乘积确定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在步骤s610中,根据基于时间优先级加权值计算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与基于车辆优先级加权值的相对总时间确定特定时间区间内多个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二维总时间。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在步骤s210中,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在步骤s222中,根据所述车辆信息计算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和停车时长,建立基于所述车辆信息的停车数据;在步骤s620中,计算各个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多种入场和/或出场相对二维总时间,取其中最小者为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立体停车场的运行考量指标有依据时间的评价指标,即考虑车辆的入场和/或出场的时间,有依据车辆用户的使用感受,即不同的车辆的满意度对立体停车场的考核评价指标不同,常驻车辆或会员车辆的评价指标占比应高于临时车辆;单一的时间和车辆评价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指标的考量较为单一,不能全面的反映立体停车场的效率等考核指标;此时,通过时间和车辆评价,即时间优先级和车辆优先级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多因素考量,提高评价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对立体停车场进行智能化管理。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在步骤s910中,计算各个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多种入场和/或出场的不同移动路径对应的能耗。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确定所述相对二维总时间和所述能耗的加权系数;计算所述相对二维总时间和所述能耗与相关联的加权系数的乘积后的总和,确定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各个停车策略下的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多种入场和/或出场综合评价指标,取其中最小者为该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入场和/或出场控制策略。

上述方案中,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评价在综合了时间和车辆的因素同时,纳入对能耗的考量,确定相对二维总时间和能耗相对应的加权系数,相应地,相对二维总时间和能耗与相对应的加权系数的乘积后的加权值,作为对立体停车场的综合评价指标。此时,立体停车场的运行的考量涉及了时间、车辆和能耗因素,对立体停车场的运行进行多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使对立体停车场运行指标评价趋于合理、真实和有效,智能化管理立体停车场。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停车时间区间信息确定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其中,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早高峰时,入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大于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当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晚高峰时,入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小于出场的时间优先级加权值。

作为示例,其中,所述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

当所述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高于其他车辆的优先级加权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入场和出场顺序为最高。

作为另一示例,其中,所述相对二维总时间和所述能耗的加权系数随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变化。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空闲时的所述能耗的加权系数大于所述停车时间区间信息为早高峰时的所述能耗的加权系数。上述示例中,当立体停车场处于空闲时,为节约能耗,此时按照低速节能状态运行,此时,对节能要求较高,设定空闲时的能耗的加权系数高于早高峰时或晚高峰时,能耗的变化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占比较大,在各个停车策略中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小/最优时对应的停车策略相应的可以推测其能耗最低,符合立体停车场的分时控制策略调整的指标评价,使立体停车场根据智能化,提高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效率。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步骤s810中,获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在步骤s820中,按照预取车辆排队队列的顺序依次将车辆移动到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停车位上。

上述方案中,立体停车场的控制系统读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根据车辆信息按照顺序移出停车层中的车辆,移动到距离车辆入口由近及远的位置,以使得按照排队顺序依次取出车辆,提高车辆的出场速度,提高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效率,使立体停车场更具智能化。

当排队队列首部的车辆被车辆电梯移动到车辆入口/出口的过程中,排队队列依次先前移动,将下一出场的车辆移动到前一出场车辆的位置上,使得形成流动/动态的预取车辆排队队列。

上述方案中,获取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的车辆信息之前,还包括: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包括:根据车辆的预约取车时间进行排序。根据车辆的预约出场时间进行排队,例如可以根据车辆入场时的预约取车时间,或根据发送的出场指令相关联的预约取车时间/预约出场时间进行排序,生成排队队列。

作为示例,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包括:根据对停车数据进行的分析,获取车辆的预计出场时间。本示例根据对车辆的历史停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出场时间推算得到预计出场时间,根据预计出场时间进行排序,生成排队队列。

作为另一示例,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发出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上述示例中,根据出场指令/预约出场指令的发送时间进行排序,生成排队队列。

作为又一示例,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相关联的预约时间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上述示例,根据车辆的预约时间进行排序,生成排队队列。

作为另一示例,生成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还包括:接收车辆的出场指令,按照出场指令的相关联的车辆优先级顺序将所关联的车辆信息存入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上述示例中,根据预约出场车辆的车辆优先级进行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进行排队,生成排队队列。

上述方案中,其中,特种车辆的车辆优先级高于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中其他车辆优先级的车辆。对于停放特种车辆的立体停车场,设定特种车辆的车辆优先级最高,例如对于消防车、救护车和警察等特种作业车辆,当接收到上述车辆的出场指令时,控制上述车辆最先出场。

上述方案中,作为示例,根据对停车数据进行的分析,获取车辆的预计出场时间之前,包括:获取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该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入场时间、出场时间;根据所述车辆信息计算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和停车时长,建立基于所述车辆信息的停车数据。基于大数据对车辆的入场时间、出场时间以及计算的停车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车辆的预计出场时间,例如对于停车时长固定的车辆,可以根据入场时间推算出场时间;对于出场时间固定的车辆,根据历史出场时间确定预计出场时间。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辆预约管理控制方法,对立体停车场的车辆出场预约时间进行管理,并根据生成的排队队列控制车辆出场,智能化管理立体停车场的预约出场,更具人性化,提高立体停车场的运行效率。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将所述预取车辆排队队列分为若干个分组,在所述若干个分组内按照不同的取车策略控制分组内的车辆出场;其中,在所述若干个分组内按照不同的取车策略控制分组内的车辆出场包括:根据分组内各个车辆的基于时间优先级计算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最优控制出场;和/或,根据分组内各个车辆的基于车辆优先级计算的入场和/或出场相对总时间最优控制出场;和/或,根据分组内基于能耗优先控制出场。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设定插队车辆出场排序在当前出场车辆的第x车辆后,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0;或,设定插队车辆出场排序在当前出场车辆所在分组的第x组后,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0。

本发明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例如可以用于机械式矩阵式立体停车场,如中国专利cn2018109372373.0,或立体仓储/物流周转系统如中国专利cn201810935663.0,每层设置mxn个停车位,和贯穿于各个停车层的车辆电梯,车辆通过车辆入口出入立体停车场。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者步骤等。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系统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系统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