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9381发布日期:2019-11-13 01:2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停车车辆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小汽车越来越多,人们在出行的时候也习惯开着私家小汽车出行。为了方便用户停车,很多商场都建有停车场,但由于停车场车位有限,所以很多停车场需要进行预约停车,但现有的停车场对车辆进行预约停车的灵活性差,停车车辆在预约时间段内没进入停车场停车,便被取消预约停车,从而有可能会给用户停车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所述云管理系统包括停车管理服务器,所述停车管理服务器包括停车预约模块、修正模块、停车情况获取模块和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停车预约模块用于供用户预约停车,输入停车车辆的信息,所述修正模块用于修正停车车辆的信息,所述停车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停车车辆的实际信息,所述停车档案数据库用于存储在停车场进行停车的车辆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车预约模块供用户输入停车车辆的车牌、进入停车场的预计时间段以及预计停车时长,所述修正模块包括新用户判断模块、停车档案创建模块、停车档案读取模块、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和停车时长修正模块,所述新用户判断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停车车辆车牌在停车档案数据库里搜索,判断该停车车辆是否曾经在该停车场进行停车,所述停车档案创建模块用于为新用户创建停车档案,所述停车档案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老用户的停车档案,所述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最早预计时间点,所述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最晚预计时间点,所述停车时长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预计停车时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车情况获取模块包括车辆状态获取模块、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预约取消模块、实际停车时长获取模块、停车时长修正参考计算模块和停车状态记录模块,所述车辆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特定的时间点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所述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用于判断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之后,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所述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停车车辆实际进入停车场时间点与停车第一时间点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停车车辆实际进入停车场时间点与停车第二时间点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预约取消模块用于停车场向用户发送取消预约停车的信息,所述实际停车时长获取模块用户在停车车辆离开停车场后,获取停车车辆的实际停车时长,所述停车时长修正参考计算模块根据实际停车时长和修正后的预计停车时长计算修正参考值,并将修正参考值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停车状态记录模块用于实际停车时长是否超过修正后的预计停车时长,并将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

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方法,所述精细化云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用户预约停车;

步骤s2:获取停车第一时间点、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停车时长;

步骤s3:获取停车车辆的停车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用户预约停车包括用户在停车管理服务器上进行预约停车,输入停车车辆的车牌、进入停车场的预计时间段t1-t2以及预计停车时长t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获取停车第一时间点、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停车时长包括:

停车管理服务器根据车牌判断该车辆是否为新用户,

若判断该车辆为新用户,则为该车辆创建停车档案,且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修正停车时长tk=t0;

若判断该车辆为老用户,则读取该车辆的停车档案,判断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

若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n<=10,则获取停车档案中前n次的停车档案,

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tq1+…+tqi+…+tqn)/n,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ty1+…+tyi+…+tyn)/n,修正停车时长tk=t0*[1+(m1+…+mi+…+mn)/n],

其中,tq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提前时间间隔,tq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延迟时间间隔,m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若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n>10,则获取停车档案中前11次的停车档案,并比较这11次停车档案中停车状态为1的次数n1与停车状态为0的次数n0,

则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tq1+…+tqi+…+tq11)/11,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ty1+…+tyi+…+ty11)/11,

修正停车时长tk=t0*[1+(m1+…+mi+…+mn)/c]

其中,tqi为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的提前时间间隔,tqi为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的延迟时间间隔,

若n1>n0,c=n1,mi为这11次停车档案中该停车车辆停车状态为1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若n1<n0,c=n0,mi为这11次停车档案中该停车车辆停车状态为0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档案,修正用户输入的预计时间段t1-t2从而增加了用户进入停车场停车时间的灵活性,修正预计停车时长t0有利于提高停车场车位的利用率,便于下一辆车辆预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获取停车车辆的停车情况包括:

在停车第二时间点tz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

若判断停车车辆已经进入停车场,则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ts,

若实际停车时间点ts位于停车第一时间点tq和停车第二时间点tz之间,则提前时间间隔tq=0,延迟时间间隔ty=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若实际停车时间点ts位于停车第一时间点tq之前,判断实际停车时间点ts与停车第一时间点tq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提前时间间隔,即tq=ts-tz,延迟时间间隔ty=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若判断停车车辆未进入停车场,则在停车第二时间点tz之后的半个小时再次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

若判断该停车车辆仍然未进入停车场,服务器给用户发送取消预约的信息,在停车第二时间点的基础上再延长半个小时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防止停车车辆在路上堵车耽误进入停车场的时间,从而停车场的停车预约更加人性化。

若判断该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则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ts,判断停车第二时间点tz与实际停车时间点ts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延迟时间间隔,即ty=ts-tz,提前时间间隔tq=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还包括:

计算修正参考值m=(tk-t1)/tk,将修正参考值存入停车档案,并比较该停车车辆的实际停车时长t1与修正停车时长tk,

若实际停车时长t1>tk,并在停车档案中记录该次停车状态为1,

若实际停车时长t1<=tk,并在停车档案中记录该次停车状态为0。将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信息存入停车档案,便于下一次停车时根据前面的停车信息来修正预计时间段t1-t2以及预计停车时长t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预计时间段t1-t2和停车车辆停车时长t0进行修正,使得停车场预约停车的灵活性好,能够方便用户停车,也能够提高停车场车位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系统,所述云管理系统包括停车管理服务器,所述停车管理服务器包括停车预约模块、修正模块、停车情况获取模块和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停车预约模块用于供用户预约停车,输入停车车辆的信息,所述修正模块用于修正停车车辆的信息,所述停车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停车车辆的实际信息,所述停车档案数据库用于存储在停车场进行停车的车辆信息。

所述停车预约模块供用户输入停车车辆的车牌、进入停车场的预计时间段以及预计停车时长,所述修正模块包括新用户判断模块、停车档案创建模块、停车档案读取模块、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和停车时长修正模块,所述新用户判断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停车车辆车牌在停车档案数据库里搜索,判断该停车车辆是否曾经在该停车场进行停车,所述停车档案创建模块用于为新用户创建停车档案,所述停车档案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老用户的停车档案,所述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最早预计时间点,所述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最晚预计时间点,所述停车时长修正模块根据停车档案修正预计停车时长。

所述停车情况获取模块包括车辆状态获取模块、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预约取消模块、实际停车时长获取模块、停车时长修正参考计算模块和停车状态记录模块,所述车辆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特定的时间点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所述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用于判断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之后,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所述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停车车辆实际进入停车场时间点与停车第一时间点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停车车辆实际进入停车场时间点与停车第二时间点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预约取消模块用于停车场向用户发送取消预约停车的信息,所述实际停车时长获取模块用户在停车车辆离开停车场后,获取停车车辆的实际停车时长,所述停车时长修正参考计算模块根据实际停车时长和修正后的预计停车时长计算修正参考值,并将修正参考值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所述停车状态记录模块用于实际停车时长是否超过修正后的预计停车时长,并将结果存入停车档案数据库。

一种停车场停车车辆的精细化云管理方法,所述精细化云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用户在停车预约模块上预约停车:用户预约停车包括用户在停车管理服务器上进行预约停车,输入停车车辆的车牌、进入停车场的预计时间段t1-t2以及预计停车时长t0;

步骤s2:修正模块获取停车第一时间点、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停车时长:

新用户判断模块根据车牌判断该车辆是否为新用户,车牌号来区分停车档案,

若停车档案中没有该车辆的车牌号,判断该车辆为新用户,则停车档案创建模块为该车辆创建停车档案,且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设置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设置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停车时长修正模块设置停车时长tk=t0;

若停车档案中有该车辆的车牌号,判断该车辆为老用户,则停车档案读取模块读取该车辆的停车档案,并判断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

若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n<=10,则获取停车档案中前n次的停车档案,

停车第一时间点修正模块修正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tq1+…+tqi+…+tqn)/n,、停车第二时间点修正模块修正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ty1+…+tyi+…+tyn)/n,停车时长修正模块修正停车时长tk=t0*[1+(m1+…+mi+…+mn)/n],

其中,tq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提前时间间隔,tq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延迟时间间隔,mi为该停车车辆在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若该停车车辆在该停车场的停车次数n>10,则获取停车档案中前11次的停车档案,并比较这11次停车档案中停车状态为1的次数n1与停车状态为0的次数n0,

则停车第一时间点tq=t1+(tq1+…+tqi+…+tq11)/11,停车第二时间点tz=t2+(ty1+…+tyi+…+ty11)/11,

修正停车时长tk=t0*[1+(m1+…+mi+…+mn)/c]

其中,tqi为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的提前时间间隔,tqi为停车档案中第前i次的延迟时间间隔,

若n1>n0,c=n1,mi为这11次停车档案中该停车车辆停车状态为1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若n1<n0,c=n0,mi为这11次停车档案中该停车车辆停车状态为0中第前i次停车的修正参考值。

步骤s3:获取停车车辆的停车情况:

车辆状态获取模块在停车第二时间点tz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

若判断停车车辆已经进入停车场,则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ts,

若实际停车时间点ts位于停车第一时间点tq和停车第二时间点tz之间,则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提前时间间隔tq=0,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延迟时间间隔ty=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若实际停车时间点ts位于停车第一时间点tq之前,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实际停车时间点ts与停车第一时间点tq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提前时间间隔,即tq=ts-tz,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延迟时间间隔ty=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若车辆状态获取模块判断停车车辆未进入停车场,则在停车第二时间点tz之后的半个小时再次判断停车车辆是否进入停车场,

若车辆状态获取模块判断该停车车辆仍然未进入停车场,服务器给用户发送取消预约的信息,

若判断该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则实际停车时间点获取模块读取停车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时间点ts,延迟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停车第二时间点tz与实际停车时间点ts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延迟时间间隔,即ty=ts-tz,提前时间间隔计算模块输出提前时间间隔tq=0,并将tq和ty存入该车辆的停车档案;

停车时长修正参考计算模块计算修正参考值m=(tk-t1)/tk,将修正参考值存入停车档案,并比较该停车车辆的实际停车时长t1与修正停车时长tk,

若实际停车时长t1>tk,停车状态记录模块在停车档案中记录该次停车状态为1,

若实际停车时长t1<=tk,停车状态记录模块在停车档案中记录该次停车状态为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