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856发布日期:2019-08-09 20:4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健康相关的产品,受到了人们欢迎。由于婴幼儿经常在深夜将被子蹬掉而引起着凉,这是父母长辈们非常担心的事情。婴幼儿一旦着凉,很容易发烧或咳嗽,带孩子去医院是父母长辈们最不愿意的事情,一方面就医花费高,另一方面耽误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小孩要受罪。因此,很多父母长辈们为了在夜里照看小孩,总是睡得很晚,或是经常起来查看孩子的情况,影响了睡眠质量,也影响次日的工作效率。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防蹬被的被子或睡袋,但是由于设计不是非常合理,孩子使用后,睡得不舒服。而现有的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大部分是基于测量婴幼儿体表温度的,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很大,经常误报警或者不报警,工作可靠性很差,影响了人们使用该类产品的意愿。因此,设计一种报警及时、准确的蹬被报警装置,是市场所迫切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工作可靠、价格适中、且报警时只影响婴幼儿监护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由信号监测单元和报警单元组成;信号监测单元由顺序连接的电磁辐射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第一CPU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组成,报警单元由顺序连接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第二CPU、震动报警模块和声音报警模块组成。

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信号监测单元佩戴在婴幼儿身体上,且通过盖在婴幼儿身上的被子将其与室内环境阻隔,报警单元佩戴在婴幼儿的监护人身上或旁边。

盖在婴幼儿身上的被子中存在可屏蔽电磁波的金属镀层。

当婴幼儿蹬掉被子以后,信号监测单元的电磁辐射检测模块暴露在房间里,模块接收的电磁辐射比在被子里时要大得多,用电磁辐射的增量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的条件之一;

当婴幼儿蹬掉被子以后,压力检测模块不再受到被子的压力,此时压力会降低,用作用在压力检测模块上的压力差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的条件之二;

当婴幼儿蹬掉被子以后,温度检测模块暴露在空气中,此时温度会降低,用温度降低量来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的条件之三;

当检测模块满足判断条件之一,则判定为被子被婴幼儿蹬掉;或者,手动设置三种判断条件中任一条件的开启与关闭。

模数转换模块负责将采集来的电磁辐射值、压力值和温度值模拟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量,并传送至第一CPU;第一CPU负责存储预先设定的报警数据、处理实时采集的电磁辐射值、压力值和温度值数据、并判断信号监测单元是否需要向报警单元发信号,通知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是向报警单元发报警信号的执行模块。

报警单元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用来接收从信号监测单元的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报警单元的第二CPU用来处理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送传过来的信号、控制震动报警模块和/或声音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当第二CPU发出控制信号时,震动报警模块开始震动,用来提醒监护人此时婴幼儿已经蹬被;当第二CPU发出控制信号时,声音报警模块开始发出声音警报,用来提醒监护人此时婴幼儿已经蹬被。

震动报警模块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关闭和调整震动强度,声音报警模块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关闭和调整警报音量。

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报警装置工作可靠,检测模块可供选项多,只要满足判断之一即可实现报警。这相对于传统的报警装置,具有工作性能可靠,判断速度快,可及时发现婴幼儿蹬被并发出报警等优点。

2)、通过声音和震动警报两种方式可供选择,避免监护人员熟睡后无法及时发现婴幼儿蹬被以导致婴幼儿受凉等比例情况出现。另外,通过合理选择,可以实现报警仅对监护人员有效,而不会影响婴幼儿自身和其他人的休息。

3)、报警装置整体构造简单,造价成本低,适合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为信号监测单元11和报警单元12。信号监测单元11由电磁辐射检测模块1、压力检测模块2、温度检测模块3、模数转换模块4、第一CPU5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6组成,报警单元12由无线信号接收模块7、第二CPU8、震动报警模块9和声音报警模块10组成。下面针对每个模块的安装布置及装置整体的功能等方面进行详述。

信号监测单元11佩戴在婴幼儿身体上,负责监测婴幼儿身体的各信号量变化,需要与特殊的婴幼儿被子(或毯子等覆盖物)配合使用,婴幼儿被子采用多层织物,中间层使用具有金属镀层织物的纤维(可以是锦纶、涤纶和莫代尔纤维等),当织物镀有金属物时,会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此项技术已经是成熟技术,在此不再累述,比如孕妇穿戴的部分防辐射服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信号监测单元佩戴在婴幼儿身体上,此时电磁辐射检测模块1也在被子里,由于该被子具有电磁屏蔽作用,所以此时电磁辐射检测模块1接收的电磁辐射比房间里的电磁辐射小的多,而如果婴幼儿蹬掉被子以后,电磁辐射检测模块1暴露在房间里,模块接收的电磁辐射比在被子里时要大得多,用这个电磁辐射的增量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的条件,是非常可靠的。

第2个检测模块是压力检测模块,当婴幼儿身体上覆盖有被子等物体时,压力检测模块2也受到被子的压力,如果婴幼儿将被子蹬掉之后,压力检测模块2不再受到被子的压力,此时压力会降低,用作用在压力检测模块2上的压力差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可以作为辅助条件。

第3个检测模块是温度检测模块,当婴幼儿蹬掉身体上覆盖的被子以后,温度检测模块3从被子里暴露在空气中,此时,温度检测模块3的温度会降低,可以利用这个温度降低量来作为判断婴幼儿是否蹬被的条件。

模数转换模块4负责将采集来的电磁辐射值、压力值和温度值等模拟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量。信号监测单元11的第一CPU5负责存储预先设定的报警数据、处理实时采集的电磁辐射值、压力值和温度值数据、并判断信号监测单元是否需要向报警单元发信号,通知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无线信号发送模块6是向报警单元发报警信号的执行模块。

报警单元12佩戴在婴幼儿的监护人手腕等身体部位或放置在监护人旁边,负责在婴幼儿蹬被后发出震动报警或者声音报警信号,提醒监护人及时注意婴幼儿的情况。无线信号接收模块7用来接收从信号监测单元11的无线信号发送模块6发送的无线信号。报警单元12的第二CPU8用来处理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送7传过来的信号、控制震动报警模块9和/或声音报警模块10发出报警信号。当第二CPU8发出控制信号时,震动报警模块9开始震动,用来提醒监护人,此时婴幼儿已经蹬被,要注意婴幼儿的情况,而且,震动报警模块9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关闭和调整震动强度,震动报警的优点是不容易影响其他人,这样,监护人在处理婴幼儿蹬被时,不会影响婴幼儿自身和其他人的休息。当第二CPU8发出控制信号时,声音报警模块开始发出声音警报,用来提醒监护人,此时婴幼儿已经蹬被,要注意婴幼儿的情况,而且,声音报警模块10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关闭和调整警报音量,声音报警的优点是容易使监护人即使在熟睡时也可以及时醒来,以及时处理婴幼儿蹬被,缺点是会影响婴幼儿自身和其他人的休息。

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使用装置前,先根据实际情况将信号监测单元中的三个动作条件的动作参数进行预设,即将存储器中的电磁辐射动作参数、压力预设参数和温度预设参数进行预设置,本次设置完成的动作参数保存在第一CPU的存储器中,下次使用前如果不进行设置,即默认使用存储器中的参数值,如果首次使用本婴幼儿报警装置前不预设动作参数,就默认动作参数为系统推荐参数。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某一个或者两个动作参数关闭,例如,可以在某次使用前,将压力动作和温度动作关闭,那么只要电磁辐射预设值满足动作条件,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即会报警。在使用婴幼儿蹬被报警装置期间,只要电磁辐射、压力、温度三个参数(也可能是一个或两个参数)满足动作条件,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会通过蓝牙、红外或其他无线通讯方式将信号发送给报警单元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

当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收到无线信号时,报警单元就会通过声音报警模块或者震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监护人此时婴幼儿已经将被子蹬掉,需要及时处理。报警分为声音报警和震动报警信号两种类型,声音报警信号的音量可以进行调节,也可以彻底关闭,震动报警信号的震动强度可以进行调节,也可以将震动完全关闭,由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