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数据、信号和电能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898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数据、信号和电能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力机和/或冲压机或周围的固定部件把数据、信号和/或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个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和装置。
从实践中已知,成型机器的运动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的电能输入和控制技术的耦合是用电缆和控制线来完成的,而电缆则例如以电缆拖线的形式敷设或作为电缆垂线挂起来。
也有用滑动接点来把电能输送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机器单元上。
如果与运动的机器单元或机器部件例如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只需暂时的和在确定不变的位置上进行耦合,则可用接触的插塞连接或端面接触。由于运动的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往往装有许多电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它们一方面需要电能的输入,另一方面又需要把电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耦合到机器控制系统上,所以用上述装置来输送电能和进行控制技术的耦合有许多缺点。
此外,电缆、电缆拖动链以及接触环上或端面接触上或类似连接装置上的接点的磨损即属于这类缺点。
由此产生了预防更换上述装置的必要性,而且维修和检查费用相当高,从而又降低了成型机器的利用率。
现有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固定插塞连接器的对接装置需要精确的机械定位和导向。
此外,现有技术的上述装置需要的安装空间相当大,因而加大了成型机器的总体尺寸。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个把数据、信号和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而又没有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特别是没有磨损而且维修和检查费用相当低。
本发明的这个任务是通过无接触传输来实现的。
由于对上述运动的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进行无接触的传输,所以电缆和/或电缆引导装置例如电缆拖动链不产生磨损,从而显著减少维修费用,而且无需预防上述装置的更换。所以,本发明的方法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具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与这个固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其中固定装置至少有一个传送器、第一耦合器、一个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置则至少有第二传送器和第二天线;而且,固定装置和/或移动装置布置在底座上,其中一个底座布置在一个固定的或运动的机器部件上或周围,而另一个底座则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底座直线移动的部件上。
由于固定装置和/或运动装置都布置在底座上,所以,固定装置和运动装置可作为总组件预先加工,然后装在成型机器要求的部位上。
本发明有利的结构形式和改进结构可从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结合附图原理性叙述的实施例中一目了然。
附图是


图1表示数据、信号和/或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方框图;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3表示沿图2剖面线III-III剖开的断面图;图4表示沿图2剖面线IV-IV剖开的断面图;图5表示本发明提出的成型机器多工位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表示无接触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框图。
电能从电源1传输到变频器2,变频器2把电能传输到传输系统3。在传输系统3中进行无接触传输电能,然后将传输的电能传输到另一个变频器2,并由这个变频器把电能传输到图中没有表示出的耗电器4。
无接触传输数据和信号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数据和/或信号从数据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5传输到一个调制器/解调器,然后数据以交流电压的形式传输到传输系统3。
在传输系统3中进行无接触的数据传输,然后数据传输到另一个调制器/解调器6,并在那里将数据重新转换成原来的信号形式。数据和/或信号从第二个解调器/解调器6再继续传输到数据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5。
整个方法即电能传输以及数据和信号的传输都可在单向内进行,或如图1双箭头所示的双向内进行。
上述方法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只是至今尚未用于成型机器,准确地说尚未用于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
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可进行数据、信号和电能的单向和双向传输。图2示意表示成型机器的顶视图,在此图中只画出了压力机的立柱7。移动工作台8布置在压力机立柱7之间。
移动工作台8可在导轨8上直线移动,而图2所示的第二个移动工作台10亦可直角移动。
在第二个移动工作台10的下方布置有两套独立的轮子,其中第一套轮子与另一套轮子错开90°布置,这样,移动工作台10便可直角移动。
图2所示的导轨9的布置即两条导轨路线的直角布置称为“T型导轨”。
导轨9的旁边是数据、信号和电能无接触传输装置的安装室。
安装室11、12和布置在安装室11、12中的装置与导轨9平行。
这样就保证了电能、数据和信号在任何时候都可传输到移动工作台8、10,或数据、信号和电能从移动工作台8、10再传输到压力机的固定控制单元或电源。
安装室11、12最好设在地面以下,这样压力机周围的场地可作其他用途。此外,安装室11、12设在地下的优点是,压力机的操作人员由于传送大量电能所引起的事故危险是很小的。
图3表示沿图2剖面线III-III剖开的安装室11的断面图。底座13固定在安装室11上,更确切地说,固定在安装室11的一个侧壁上,底座13上装有一个电能传送器14以及数据第一耦合器15。
在底座13上,从传送器14引出一根电能耦合回线16。
从第一个数据耦合器15引出第一根天线17与底座13的纵轴平行。
传送器14、第一耦合器15、耦合回线16和第一天线17都是固定在底座13上的,所以下面把它们统称为固定装置18。底座13也是固定装在安装室11中的。
在移动工作台8上布置了另一个底座19,第二个电能传送器20和第二根数据天线21都固定在这个底座上。
第二个传送器20有两个用来通过耦合回线16的孔。第二天线21与底座13上的第一天线17位于相同的高度上。
当移动工作台8直线移动时,电能可在移动工作台8移动的过程中传输到移动工作台上,即从传送器14传送到耦合回线16并从该处无接触传输到第二传送器20,再从该处将电能经导线传输到移动工作台8的耗电器上。
从第二耦合器15将数据传输到第一天线17并从该处无接触传送到第二天线21,再从该处将数据至少通过一个线路传送到数据终端接收器。
当然电能或数据和信号传输也可在另一方向即亦可在双向内进行。
由于底座19、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在移动工作台8移动过程中与移动工作台一起运动,所以下面把这部分装置统称为移动装置22。
这样固定装置18和移动装置22即为图1中用标号3表示的传输系统。
图4表示沿图2剖面线IV-IV剖开的安装室11的断面图。
在此图中特别是第二传送器20的孔可以清楚看出,耦合回线16穿过此孔。此外还可清楚看出第二天线21与第一天线17位于相同的高度内。
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通过连接件与底座19连接。这个连接件在这个实施例中作成销钉23。如果销钉23的长度可调,则可调节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离底座19的距离,从而可抵销特别是由于移动工作台8在导轨9上移动所引起的误差,这样,在移动工作台8整个移动运动过程中都能保证无故障的电能、数据和信号传输。
这一措施通过第二传送器20与中间件24的连接而得到了加强,其中,中间件24导入导轨25,而导轨25则装在固定装置18的底座13上。由此同样也保证了数据、信号和电能从固定装置18均匀和恒定地传输到移动装置22上。具体地说,这意味着移动装置22通过销钉23、第二传送器20以及导轨25与固定装置18连接。如果不用导轨25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第二天线在移动工作台8加速和/或制动时开始振动,以至不再可能进行无故障的数据传输。这点也适用于电能从耦合回线16传送到第二传送器20。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压力机的多工位传送装置进行多轴向的运动。如果各轴不连续驱动或者数据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布置在各根轴上,则敷设电缆的费用特别高。通过使用结合图1~图4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可显著降低多工位传送装置的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或执行元件之间的连接施工费用。
固定装置18最好布置在压力机的立柱之间,所已详细说明的那样。这样,移动装置则可布置在相对于固定装置18运动的机器部件上,此部件还可相对于固定装置18进行直线运动。
固定装置18最好布置在至少一根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成型机器的横梁上。
如已所述,由于在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上进行多轴的运动,所以在图5中,固定装置18例如可布置在一根横梁或压力机立柱上,而与固定装置18互补的移动装置22(图中看不出来)则布置在传送导轨26上,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
当然可将几个这种装置相互垂直或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一起,这样,数据、信号和电能的传输便可在多工位传送装置的全部轴上进行。
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类似,本发明方法亦可用于成型机器板坯的输入和输出装置。由于板坯的输入和输出装置的结构基本上与多工位传送装置的结构相似,所以,这里不再举一个实施例来进行叙述。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电能传输可进行电感性的传输,而在数据和信号传输时,则除电感性的传输外亦可是电容性的耦合。关于无接触的传输所需的元件可参见德国专利公报DE-OS4125 145的详细叙述。
权利要求
1.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力机和/或冲压机或周围的固定部件把数据、信号和/或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个移动工作台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传输方法,其特征是,这种传输是无接触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电能的传输是电感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数据和信号的传输是电感性和/或电容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传输可在双向和/或单向内进行。
5.实施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的装置,它带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与这个固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其中固定装置至少有一个传送器、第一耦合器、一个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置则至少有第二传送器和第二天线,其特征是,固定装置(18)和/或移动装置(22)布置在底座(13、19)上,其中一个底座(13)布置在一个固定的或运动的机器部件上或周围,而另一个底座(19)则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底座(13)直线移动的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送器(14)与中间件(24)连接,此中间件则导入固定装置(18)的底座(13)上的导轨(25)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第二传送器(20)和/或第二天线(21)通过连接件(23)固定在移动装置(22)的底座(1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连接件作成销钉(23)。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地面传输到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8、10)时至少须将固定装置(18)放入地面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固定装置(18)与导轨(9)平行布置,移动工作台(8、10)可移动地支承在导轨(9)上,而移动装置(22)则装在移动工作台(8、1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一个与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对应的固定机器部件传输到多工位传送装置时,固定装置(18)布置在成型机器的立柱(7)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一个与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对应的固定机器部件传输到多工位传送装置时,固定装置(18)布置在至少一根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成型机器的横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力机和/或冲压机或周围的固定部件把数据、信号和/或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个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和装置。为此,设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与固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固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个传送器、第一耦合器、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置则至少有第二传送器和第二天线。固定装置和/或移动装置都装在底座上。
文档编号G08C17/00GK1138180SQ9510655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2日
发明者P·克莱姆, B·舒曼, H·鲁德洛夫 申请人:许勒压力机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