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停留分析方法_4

文档序号:9844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优点:
[0130]I)能精准判断耗时较长的停留行为及停留地。本发明综合线段普遍行驶耗时、线段个人习惯行驶耗时、线段当前普遍行驶耗时、线段个人行驶耗时等多种参数综合判断车辆的停留行为,可有效过滤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精准判断车辆的停留行为及停留地。
[0131]2)能够自动适应常规干扰因素。本发明定期根据近期的历史数据自动计算线段普遍行驶耗时、线段个人习惯行驶耗时等参数,能够自动适应不同时期出现的市政建设、交通建设、交通管制、线路规划等常规环境干扰因素。
[0132]3)能够自动适应突发因素的影响。本发明实时计算并参考线段当前普遍行驶耗时、线段当前个人行驶耗时等参数,可有效避免车流、人流、交通事故、道路障碍、市政维修、气候等各种突发因素的干扰影响。
[0133]4)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本发明根据车辆行驶数据自动计算相关参数,不需要人工实地测量各个线段的各个参数,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
[013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135]需要说明的是:
[0136]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的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
【发明内容】

[0137]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的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除非另有明确陈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0138]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01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同时以上说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及实施,因此其他基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完成的等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停留分析方法,用于根据稀疏型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分析计算车辆的停留行为及停留地,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信息采集,采集包括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采集点信息和停车场信息在内的信息;根据信息采集结果,进行车辆行驶路径分析,计算得出以相邻采集点为道路线段的行驶路径数据; 根据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参数计算; 根据参数计算结果,进行停留分析,发现车辆停留行为及停留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停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计算包括周界采集点分析、停车场停留参数计算和线段行驶参数计算,所述停留分析包括周界驶入驶出分析、停车场停留分析和非停车场停留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停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周界采集点分析,计算得出车辆与身份信息系统的周界采集点信息;根据所述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停车场停留参数计算,计算包括普遍停留耗时、个人习惯停留耗时在内的停车场停留参数;根据所述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线段行驶参数计算,计算得出包括普遍行驶耗时、个人习惯行驶耗时在内的线段行驶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停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行驶路径分析结果和所述周界采集点分析结果,进行周界驶入驶出分析,判断车辆是否从周界采集点驶入或驶出:如果是,则由于周界采集点外无法得知车辆状态,设为特殊停留行为,周界采集点为特殊停留地,结束处理;如果否,则继续后续停车场停留分析; 根据所述停车场停留参数计算结果及所述车辆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停车场停留分析,分析判断车辆在停车场是否发生停留行为:如果是,则把停车场作为车辆停留地,结束处理;如果否,则进行后续非停车场停留分析; 根据所述线段行驶参数计算结果及所述车辆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非停车场停留分析,分析计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非停车场停留行为及停留地。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停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适用于车辆停留事后分析或车辆停留实时分析;所述事后分析是指采用历史采集数据,在事后分析发现车辆的停留行为及停留地;所述实时分析是指采用历史采集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实时分析发现车辆正在发生的停留行为及停留地。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停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界采集点是指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采集系统管辖地区的边缘采集点;在该采集点以外的地区没有采集系统管辖的采集点。7.一种车辆非停车场停留实时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一辆车在一时间点经过一采集点后,启动定时器;其中所述时间点为采集点通过时间; 定时器定时触发后续过程; 实时计算车辆通过该采集点后的时长作为个人当前行驶耗时; 实时判断车辆是否通过下一采集点,并且个人当前行驶耗时小于普遍行驶耗时及个人习惯行驶耗时;如果已通过,则没有发生停留,结束停留实时分析;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获取采集点的相邻采集点集合、相接线段集合、普遍行驶耗时集合;其中所述下一采集点集合是指该采集点的所有下一采集点的集合,所述相接线段集合是指该采集点与所有下一采集点组成的道路线段的集合,所述普遍行驶耗时集合是指相接线段集合内所有线段的普遍行驶耗时的集合; 判断个人当前行驶耗时是否小于普遍行驶耗时集合中的最大数值,若小于则属于正常范围,返回所述定时器定时触发后续过程步骤;否则可能存在停留,继续以下步骤; 设定时间阀值,取从(采集点通过时间-时间阀值)到(采集点通过时间+时间阀值)的时间范围内经过该采集点的所有车辆集合; 判断下一采集点集合中是否存在另一采集点,所有车辆集合中的所有车辆都没有到达该另一采集点;如果存在这样的另一采集点,则采集点到该另一采集点间对应的线段发生滞留现象,对外发布滞留信息,返回所述定时器定时触发后续过程步骤;若不存在另一采集点,则执行后续步骤; 获得线段线段集合内所有线段的个人习惯行驶耗时组成的个人习惯行驶耗时集合,判断个人当前行驶耗时是否大于个人习惯行驶耗时集合中的最大值,以及个人当前行驶耗时是否大于普遍行驶耗时集合中的最大值,如果是,则判定车辆经过该采集点后,发生停留行为,结束定时循环;如果否,则返回所述定时器定时触发后续过程步骤。8.—种车辆非停车场停留事后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车辆经过某线段的当前行驶耗时、普遍行驶耗时、个人习惯行驶耗时以及经过起始采集点的时间点,设定第一阀值比例; 步骤S20,判断“当前行驶耗时〈(1+第一阀值比例)X线段普遍行驶耗时”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判定没有停留,退出处理;否则执行步骤S30; 步骤S30,判断是否存在个人习惯行驶耗时,如果存在,则设定第二阀值比例,执行步骤S40;否则执行步骤S50; 步骤S40,判断“当前行驶耗时〈(1+第二阀值比例)X个人习惯行驶耗时”与“个人习惯行驶耗时〈(1+第一阀值比例)X线段普遍行驶耗时”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判定没有发生停留,退出处理;否则继续步骤S50; 步骤S50,设定时间阀值,取从(时间点-时间阀值)到(时间点+时间阀值)的时间范围内经过起始采集点、并最后到达相同的下一采集点的所有车辆的行驶耗时集合VT,经数据挖掘聚合算法获得至少2个聚群;如果当前行驶耗时属于时间量最小的聚群,则判断为车辆发生滞留;否则判断为车辆发生停留行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值比例的推荐值=(Σ普遍耗时区间最大值-Σ普遍行驶耗时)/ Σ普遍行驶耗时; 所述第二阀值比例的推荐值=(Σ个人习惯耗时区间最大值-Σ个人习惯行驶耗时)/Σ个人习惯行驶耗时。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点是指安装有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采集装置的地点; 所述普遍行驶耗时是指大多数车辆在一条由两个相邻采集点组成的线段上正常行驶所耗费的时长; 所述个人习惯行驶耗时是指某辆车按个人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一条由两个相邻采集点组成的线段上正常行驶所耗费的时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停留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稀疏型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分析计算车辆停留行为及其停留地的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进行信息采集,采集包括车辆身份与位置信息、采集点信息、停车场信息在内的信息;根据信息采集结果,进行车辆行驶路径分析,计算得出以相邻采集点为道路线段的行驶路径数据;根据行驶路径分析结果,进行参数计算,计算得出包括线周界采集点、线段行驶参数、停车场停留参数在内的参数;根据参数计算结果,进行停留分析,发现车辆停留行为及停留地。
【IPC分类】G08G1/01
【公开号】CN105608889
【申请号】CN201510563308
【发明人】饶贵翔, 陈忠, 陈细平
【申请人】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