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44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段可以为该时间段的前一时间段和后一时间段。
[0074]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102中,确定交通状态为拥堵状态后,获取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由于统计误差以及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所获取到的前N-1组交通流参数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明显不符合正常情况的异常交通流参数。本发明实施例根据N-1组交通流参数,确定待测时间段在所述前N-1个统计周期内交通流参数的初始平均值以及交通流参数的初始方差,并将N-1组交通流参数中与所述交通流参数的初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不符合第三预设范围的交通流参数确定为异常交通流参数。通常情况下,异常交通流参数是指与交通流参数的初始平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大的交通流参数。其中,第三预设范围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交通流参数的初始方差预先设置的范围。
[0075]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至少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交通流参数确定为异常交通流参数:
[0076](I) IQt1-QMtI >K1.Qot;
[0077](2) I Vt1-VMt I >K2.Vot;
[0078](3) I Ot1-OMt I >K3.0ot;
[0079]其中,Qtl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i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QM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的初始平均值,Qo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的初始方差;Vtl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i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VM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的初始平均值,Vo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的初始方差;OtlS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i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OM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的初始平均值,0^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的初始方差;i为大于等于I小于等于N-1的整数,K1、K2、K3为权重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
[0080]本发明实施例步骤103中,在确定交通状态为拥堵状态的基础上,若待测时间段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方面,则可确定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处于突发性拥堵状态:第一方面,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二方面,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相邻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
[0081]针对于第一方面,具体为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0082](I)Qt-QM/ >Ρ1*0σ/ ;
[0083](2)νΜ/-ν?>Ρ2*νσ/ ;
[0084](3)0?_0Μ/>Ρ3*0σ/;
[0085]其中,Q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QM/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的平均值,Qo/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方差;V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VM/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Vo/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方差;Ot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OM/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的平均值,Oo/为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方差;Ρ1、Ρ2、Ρ3为权重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置。
[0086]具体地,上述条件是将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的交通流参数与前N-1个统计周期内的交通流参数平均值进行比较,若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远大于前N-1个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的平均值,且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远小于前N-1个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且,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远大于前N-1个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的平均值,则说明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的交通流参数与平均值有较大的差距,且很大程度上表明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待测路段可能处于突发性拥堵状态。
[0087]为使得突发性拥堵的判别更加准确,需对第二方面进行判断。具体为,若相邻时间段包括所述待测时间的前一时间段和后一时间段,则针对于第二条件,为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至少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0088](l)Vt-1-Vt>E I;
[0089](2)Vt-1-Vt>E2,Vt-Vt+i>E3,Qt-1_Qt>E4,Qt-Qt+i>E5 ;
[0090]其中,VmS所述前一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Vt+工为所述后一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Qh为所述前一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Qt+工为所述后一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El,E2,E3,E4,E5为预设阈值,且El大于E2。
[0091]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条件(2)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添加有关占有率应符合的公式。由于根据经实际测量结果发现占有率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故本发明实施例为进一步提高判定的效率,优选上述条件(2)仅涉及到流量和平均速度,而暂时未考虑占有率。
[0092]需要说明的是,若相邻时间段仅包括待测时间的前一时间段和后一时间段中的一个,则可对上述条件(2)做适应性调整。例如,若相邻时间段仅包括待测时间的前一时间段,则上述条件(2)则变为:VH-VJE2,Qt-1-Qt>E4;若相邻时间段仅包括待测时间的后一时间段,则上述条件(2)则变为:Vt-Vt+i>E3,Qt-Qt+i>E5。
[0093]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状态,确定所述交通状态为拥堵状态后,获取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以及所述待测时间的相邻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若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相邻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在第N统计周期内处于突发性拥堵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时,综合考虑了待测时间段的交通状态、历史统计信息以及待测时间段的相邻时间段的交通流参数,可以看出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的依据较为全面,因而为从多维度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提供了技术依据,进而保证了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的准确性。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及时识别突发性拥堵,协助交通管理者采取及时的调控措施,提高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
[0094]针对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的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
[009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突发性拥堵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0096]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状态;其中,所述交通状态是根据获取的待测时间段内的待测路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确定的;N为正整数;
[0097]处理模块202,用于确定所述交通状态为拥堵状态后,获取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以及所述待测时间的相邻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
[0098]确定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前N-1个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N-1组交通流参数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与所述相邻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时间段在在第N统计周期内处于突发性拥堵状态。
[0099]较佳地,所述每个时间段内的待测路段的交通流参数包括:该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流量、该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平均速度,以及该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的占有率;其中,所述车辆的占有率为该时间段内所述待测路段的车辆占用预设位置点的总时长与该时间段的时长的比值;
[0100]所述确定模块203具体用于:
[0101]判断所述待测时间段在第N统计周期内所对应的交通流参数是否符合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