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载体、回放设备和记录信息的方法

文档序号:676174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载体、回放设备和记录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有实质上平行轨道的记录载体,该轨道带有其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以及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第一变量代表了记录于记录载体上的信息,并且这种信息可通过一种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的手段加以恢复,而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代表的是控制该类数据处理类型的代码。
本发明还涉及在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记录载体提供实质上平行的轨道,并以轨道的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可以通过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的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恢复;控制该数据处理类型的代码是以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进行编码的。
本发明还涉及将记录载体上的信息恢复的回放设备,该设备包含依靠第一变量产生一个读取信号的阅读装置,从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中检索代码的解调装置,以及处理读取信号在代码基础上恢复信息的处理装置。
从US5,724,327已知一个记录信息的系统是由一个记录载体、一种记录方法和一个回放设备组成的。记录载体中含有轨道,在轨道中,通过第一物理性的第一变量(如扫描表面的反射)的可光读记号,以预定义方式表示某种信息。轨道中还有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如横向上周期性的偏离轨道(也被称作摇摆(wobble)),记号在深度、形状或宽度上的变化等。需要对第二变量进行调制,这种调制的模式代表用以恢复信息的代码,即用以恢复加密信息的伪随机序列代码。因为轨道的摇摆无法被复制到标准记录设备的记录盘上,该代码可以构成用于复制保护系统的介质记号。回放设备包含读取光学记号的阅读装置和检索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中的代码的解调装置。播放器与信息载体形成一个控制信息复制的系统。为此,播放器包含了用于复制与检索代码相应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如果信息被复制到一个可写的信息载体上,该播放器就不用复制这条信息了,因为在复制过程中,只有第一变量代表的信息可以写在可写的信息载体上。由于标准记录设备不能产生第二变量,复制信息的载体不包含代码。但是,已知的系统不能应用于当前的高密度记录载体,如DVD,因为这些高密度的记录载体对轨道的参数有严格的容差,而且按要求对第二物理参数的调制会中断记号的读取,从而导致在检索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错误。
本发明的目标之一就为高密度记录载体提供一个介质记号、并为该记录载体提供一个记录及回放装置。
为此,就如同本文开始所述,记录载体具有如下特征,对于包含了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位于左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与位于右相邻模式的调制模式相校准。代码轨道是带有在检索信息的时候用于控制数据处理模式的调制模式代码的轨道。位于记录载体上一个或更多(亦或全部)的轨道都可能是代码轨道。由于调制引起的第二变量的不规则性在两个相邻轨道中都存在,所以在与代码轨道相邻轨道的校准调制模式能实现这样一种效果,即左相邻轨道的第二变量与右相邻轨道的第二变量形成互补。因此左相邻轨道中第二变量引起的任何干扰的增加都可由右相邻轨道中的互补变量引起干扰的减少来进行补偿。这样,才能有效地地维持轨道参数的严格容限,并将道间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上。
本发明也是建立在对如下问题认知之上的。第二变量的幅度必须足够大以检测调制模式。然而在一个高密度记录载体中,相邻轨道间第二变量的调制导致道间干扰,从而产生噪音,导致对记录信息的检测以及调制模式自身的检测都有所下降。所以,第二变量的幅度必须尽可能降低。发明者已意识到通过在相邻轨道间运用校准的调制,左声道的最大噪音就不会与右声道的最大噪音同时发生。从而第二变量相对较低的幅度对调制模式的检测是可以保证可靠的。正因为这种低幅度,记号读取的间断与检索到的信息中的错误才能缩减到最小。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记录载体的实施方案具有如下特征,第二变量代表了在与轨道的纵向横截的方向上轨道的位移,而且左相邻轨道的位移与同一方向上右相邻轨道的位移相校准(align)。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相邻轨道间第一变量的道间串扰,因为如果在一个相邻轨道中的偏离指向代码轨道上一个读数据点的位置,并由此产生额外的道间串扰,则另一个相邻的轨道的偏离就会远离该读数据点,从而减小了道间串扰。
根据本发明,记录载体的一个实施方案具有如下的特征,代码轨道和相邻的轨道的调制模式代表着相同的代码。这样的好处是,由于相邻轨道间有相同的调制,代码轨道的检测信号将会更强。进而,如果第二参数是横截方向上的偏差,那么因为两个轨道都有同样的横向偏离,在轨道的调制部位上轨道间的距离(即道间距)将保持不变。或者说,代码轨道中的调制模式实际上与左相邻轨道中的调制模式相反。这对某些调制类型是有好处的,例如在一种前凹槽中摇摆的调制类型中,代码轨道的检测信号将会更强。
根据本发明,记录载体的一个实施方案具有如下特征,第二变量是周期性的,调制模式由相位调制构成,而且位于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间的相位差异受预置数量的限制。对该预置数量的选取要小于发生在相位调制中的相位差异。这样的优点是,任何相邻轨道间的干扰实际上都与代码轨道的调制模式的读取信号同相。
根据本发明,就如同本文开始所述的方式具有如下特征,对于包含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左相邻轨道中的调制模式与右相邻轨道中的调制模式相校准。这种方法的效果和优势都在上文提及记录载体时作过解释。
开篇所述的回放设备具有如下特征,该设备包含从至少两个轨道上检索代码的装置。在记录载体中,校准的调制模式导致至少有两个轨道含相同调制模式,从而代表相同的代码。在回放设备中,从第一轨道中检索的代码通过读取另一个有相同代码的轨道加以校验。这样的优点是代码的检索就更加可靠了。根据本发明,有关这种方法、设备和信息载体的优选实施方案将在相关的论述中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应用有关例子进行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所附的图表中有更清晰的阐释。其中,

图1表示一个记录载体。
图2显示录音区域和摇摆幅度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一个调制模式的各个部分。
图4表示的是一个记录载体的设计。
图5表示的是一个回放设备,图6表示的是一个一个录音设备。
不同图表中相应的部分有相同的标号。
图1a表示圆盘形的记录载体1,有一个轨道9和一个中洞10。轨道9是按照在一个信息层面上带有螺旋式平行轨道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记录载体可以是一个带有可录信息层面的光盘,或是带有已经录好的信息层面的光盘。可录光盘的例子有CD-R、CD-RW和DVD+RW,而CD唱盘或DVD影碟则属已录好光盘的例子。预录好的光盘的制作方法是众所周知的,首先制作出一个母盘,然后依次通过一些中间步骤,压制出用户盘。在可记录型的记录载体上的轨道9是通过制造空白记录载体过程中提供的预先凸出的轨道结构来显示的,如预制槽。通过沿着轨道录下的可以光测的记号,在信息层上显示信息。这些记号由第一物理参数的变量组成,因此这些记号有着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的光学属性或磁方向,即一种在CD唱盘上称做凹面和平面的高度变量。
图1b是沿着可记录型记录载体1的b-b线的截面图。图中,透明的衬底5具有一个记录层6和一个保护层7。轨道结构是由诸如预制槽的轨道4构成的,它使读写头在扫描期间能跟随轨道9。预制槽4是通过凹槽或凸槽的形式得以实施的,或者可由一种具有与环境物质不同的光学属性的材料构成。通过预制槽,读写头在扫描期间能跟随轨道9。轨道结构也可以通过产生周期性伺服信号的伺服记号来形成。记录载体也可携带实时信息,例如影碟或唱盘信息,或诸如计算机数据一类的其它信息。
图1c和1d是表示轨道变量的两个例子。图1c表示轨道4的横向位置的周期性变量,也称做摇摆。图1d表示轨道4的宽度变量。变量导致在录音机读取头中,即在一个伺服跟踪检测器中,出现一个附加信号。例如,摇摆是频率调制的,而磁盘信息是在调制中编码的。包含以这种方式进行编码的盘信息的可写CD系统在US4,901,300(PHN 12.398)与US 5,187,699(PHQ 88.002)中有进一步的描述。对只读类型的光学记录载体而言,在图1c中示意性显示的轨道4是由一系列的凹槽组成的,而且轨道的摇摆是这些凹槽横向位置的周期性变量。
根据本发明,摇摆包含一个代码,即用以支持拷贝控制、反盗版及其它机制的一个标识符。该代码包含拷贝保护和反盗版机制的数据。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可录制的盘中,预制凹槽或轨道结构是摇摆的,而在一个已录好的记录载体中,所述的可检测的符号也是摇摆的,即凹槽的摇摆。在母版制作(mastering)过程中,通过凹槽中心的较小的横向偏移,一个激光光束的记录器可以写下这种摇摆。利用伺服控制信号,摇摆可通过光传感器进行检测。
图2是录制区域和摇摆幅度的一个示意图。示意图21显示记录区域的第一部分,并表明摇摆的幅度A。旁边的是相应的地址图22。摇摆仅位于全部录音区域的一个限制区域内,例如在图2中从S1到S4所示的一个盘的引入区域内。更理想的是,该限制区域并不包括基本信息,例如零或冗余数据。在一个DVD类型的光盘中,在引入区域的初使区的末端指定地址处提供了摇摆,该引入区域位于大于等于0x02E15c的S1部分与小于等于0x02FF7c的S4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如介绍中所述,如果摇摆幅度在一条轨道上是标称值,而在相邻轨道上为零,那么在这种边界轨道上的道间串扰没有被补偿。因此,在这种轨道上的噪声将会增加。在记录载体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边界区域(如图2所示,S1到S2与S3到S4的部分)里的摇摆幅度取决于径向位置,或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到标称值,或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含标称值的中心区域(从S2到S3)可用于检测和检索代码,而在边界区域中,由摇摆造成的干扰虽降为零,但实际上并不超过限制区域中的水平。在实用的实施方案中,摇摆幅度取决于以下扇区序号的地址。最大幅度是A=30nm。这也(仅仅)相当于位于扇区S2(S1+0x100<S2<0x02f000)与扇区S3(0x02FE00<S3<S4-0x100)之间的全幅度A。这表明了运用全幅值的范围(S3-S2)至少包括一个注释代码区域、缓冲区域1及控制数据区域。摇摆幅度的上倾斜和下倾斜涉及至少256个扇区(大概16个圈)。对S1之下与S4之上的扇区序号而言,幅度将为零。在S1与S2之间,幅度从零到A呈线形增加。在扇区S2与S3之间有一个恒定的A值。在r3与r4之间,幅度从A到零呈线形减少。在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允许摇摆幅度随扇区序号逐步增加,随光盘圈逐步增加或持续地增加。更理想的情况是,摇摆幅度的跳动不超过3nm,在两个连续圈上的任一点间的幅度差异也不超过3nm。在实际情况中,在一个CD型光盘上,摇摆位置对应于半径23到24毫米处。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摇摆对信息编码的凹槽的位置的摇摆具有正弦式偏移(相对于轨道中心)的形式。可通过恒定角速度来写摇摆,每条轨道也可用相同的代码和附加的控制位进行调制。因此,盘的每一个圈都包含相同的摇摆波形,除了在幅度和相位误差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在一个实际的实施方案中,每条轨道的摇摆正弦数为1152。两相邻轨道间的相位偏移应尽可能小。实践中,对一个高质量的读取信号而言,相位差异不可以超过30度,此处的360度对应于一个完全摇摆正弦(一个光盘圈的1/1152th)。
在摇摆中编码的代码可用作一个光盘标记。光盘母版的制作设置需要采用一个光盘标记种子(seed)(例如一个64位的数字),最好通过该种子,运用一个加密函数来产生摇摆代码。出于安全性考虑,不允许任何设施直接插入摇摆代码。加密的函数关系可在记录载体上的摇摆代码与记录的信息之间使用,例如在光盘标记与水印之间使用的单向函数,即在唱盘或影碟信息内嵌入的控制信息。在WO98/33176与WO98/33325中,对光盘标记的产生和运用,和对通过可控数据处理类型对附加控制信息(例如所谓的控制标签)的光盘标记验证都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记录载体包含几个被过渡区域分开的具有摇摆轨道的环形区域。每个区域可有不同的调制模式,而在每个单独的区域内的调制模式却是一样的。因此在第二变量中可对大量的代码进行编码。过渡区域可以没有摇摆,或具有一个能将第一环形区域的调制模式逐渐变成第二环形区域的调制模式的过渡模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代码具备用以纠正读取错误的纠错符号。为了纠正错误,可使用一个速率为R=1/2,在F24以上的里德-索罗门[8,4,5]码。加密函数的64位编码分组成4乘4的符号。一个符号含4位。里德-索罗门编码器一次对4个符号进行操作。四个用户符号x1,x2,x3,x4扩展成x4,x3,x2,x1,0,0,0,0,0,0,0(11位长)。利用多项式x4+x+1可获得四位ECC符号x12,x13,x14,x15。纠错编码器的输出即8个符号x1,x2,x3,x4,x12,x13,x14,x15。
图3显示的是一个调制模式的某些部分。代码由数据位表示,数据位转换为一个波形并在摇摆中编码,它还具有用以定位代码开端的同步字。
图3a显示的是数据位调制到信道位的例子,以及相应的波形31。数据位是双相标记编码的(biphaase-mark coded)。在双相标记代码中,两个信道位代表一个数据位。代码在数据位的开始总有一个从“0”到“1”或从“1”到“0”的变换。当其价值为“1”时,在第二变换会发生在数据位的之间。除了代码的数据位,同步字也添加进来用于检测代码的开端。数据符号的每个组之前都有一个特定的(信道)8位同步字。
图3b表示一个调制摇摆。该调制称为二进制相移键控技术。一个信道位包含了4个正弦摇摆的周期。位变换36只发生在正弦摇摆到0位时。第一个信道位32是0,第二信道位也是0,第三个信道位34是1,第四个信道位35是0。由于双相标记编码,一个数据位是8个载波周期,图3b就显示了两个数据位。由于R=1/2的纠错,有效位周期是16个载波摇摆周期。为了实现检测,读取信号的调制摇摆是带通或高通滤波的,并保证在如3dB带宽以内带通特性基本上平坦。
图3c具体展示四种不同的同步字。同步字违背以上的双向标记代码规则,因此很容易识别出来。一个同步字总是从一个反向相位开始。一个同步字以两种(信道)相反的形式出现。使用哪种形式取决于以前信道位的最后一位。
图3d和3e显示了校准的调制模式。图中给出了几个相邻的轨道,以及没有按比例画出(实际上偏离在轨道节距的3%到10%之间)的横向偏离调制模式的细节。根据本发明,轨道之间的调制模式是校准的,即对这种类型的调制而言,零位在相应的经度位置上。图中,中间轨道42、45是一个由代表代码的调制模式构成的代码轨道,该代码的读取从左到右,如箭头40所示。在图3d中,左相邻轨道41和右相邻轨道43有着与代码轨道42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在左相邻轨道44中的调制模式与代码轨道45的调制模式相反。右相邻轨道46有与左相邻轨道44相同的极性。由此,调制在轨道之间切换。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利用如图1d所示的轨道宽度调制,左相邻轨道的调制与右相邻轨道的调制相反以获得最佳的道间串扰补偿。此例中,左相邻轨道的最大宽度与右相邻轨道的最小宽度相校准。这样,这种模式是每次由两个相同的调制轨道以及两个跟随的相反的调制轨道形成的。
图4表示的是一个记录载体的布局。一个轨道圈由四段代码命令或同步字编码。圈从同步字0开始,然后是64信道位、接下来是同步字1、64信道位、同步字2、64信道位、同步字3和64信道位。随后的圈包含完全相同的代码。在任一圈的末端与相邻圈的开头之间,虽然违反了双相位标记调制,但是没有数据位间摇摆相位反向仍然是允许的。因此,在每个摇摆轨道中都有着相同的调制模式。在记录载体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轨道之间调制的极性是相反的,如图3e中所示。这加强了用于在某些轨道配置中的摇摆检测,例如通过CD可记录系统中使用的推挽检测器进行的伺服信号检测。在记录载体的一个实际实施方案中,轨道包含用于摇摆密匙的64代码位加上用于ECC的64代码位,以及(4*8)/2同步位。总的来讲,一个轨道圈正好包含4*[2*(64+64)+4*8]=1152个摇摆周期。当光盘以大约25赫兹的频率旋转以读取引入区域时,摇摆频率为fw=1152*25Hz=28.8kHz。这样,一个30赫兹左右的摇摆频率的好处是,通过第一变量在轨道中编码的信息实际上不具备在此范围内的频率元件,而且位于跟踪伺服系统的带宽之外。因此,第一变量不会干扰调制模式的检测。
图5和图6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扫描记录载体1的设备。图5中的设备用于读取与图1中所示的记录载体相同的记录载体1。该设备具备的读取方式包含一个用于扫描记录载体上的轨道的读取头52、一个用于转动记录载体1的驱动单元55、例如包含一个信道解码器和一个纠错器的读取单元53、一个跟踪单元51以及一个系统控制单元56。读取头包含一个已知类型的光学系统以生成辐射点66,辐射点66通过由光学元件引导的辐射光束65聚焦于记录载体的记录层面的轨道上。辐射光束65是由辐射源诸如激光二极管产生的。读取头还包含一个将辐射光束65聚焦在记录层面上的聚焦执行器和一个在轨道中心的纵向上对辐射点66精确定位的跟踪执行器59。跟踪执行器59也可能包含用于纵向移动光学元件的线圈,或用来改变反射元件的角度;当光学系统的部位在固定位置之上时,该反射元件就位于读取头的可移动部位或有固定位置的部位上。通过记录层面反射的辐射可由普通型检测器,如四象限二极管,进行检测,用以生成一个包含读取信号、跟踪错误和聚焦错误信号的检测器信号57。该设备具备附带有连接至读取头的跟踪单元51,用以获取来自读取头的跟踪错误信号,并对跟踪执行器59进行控制。例如,跟踪单元可能有不同的相位检测(DPD)类型,其中,读取头相对于轨道中轴线的偏离可根据相位差异检测出,当扫描到轨道中的标记(例如一个凹槽)时,这种差异出现在子检测器发出的信号中。或者跟踪单元可以是已知的推挽类型,其中该偏离可根据轨道左边和右边发出的检测器信号进行检测。读取过程中,如箭头64所示,读取信号在读取单元53中转换成输出信息。为此,读取单元53包含可依靠记录载体的代码进行控制的可控型数据处理,例如访问控制可根据从记录载体检索的代码来进行。设备具有用在轨道纵向上粗略定位读取头52的定位装置54,精确定位则由跟踪执行器59执行。设备具有代码检测器50。当扫描包含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时代码检测器50用于检测和解调来自检测器信号57的代码。例如,如上所述及图3所示,通过横截于轨道纵向的周期性偏离可进行轨道的调制。可从纵向跟踪伺服信号中检测这种调制。设备还具有一个控制单元56,用于接收来自一个控制中计算机系统或来自一个用户的命令,并用于通过控制线58,例如连接驱动单元55,定位方式54、代码检测器5、跟踪单元51以及读取单元53的系统总线,来控制该设备。为此,控制单元包含用以施行下述程序的控制电路,例如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及控制门。控制单元56也可作为逻辑电路中的一个状态机实现。控制单元56安置用于通过代码检测器50检索轨道代码,以及在读取单元53中控制数据类型。例如,代码可以是一个用于解开复制保护影碟信息的伪随机序列译码键。为可靠地检测代码,控制单元56安置用于检测不少于两个轨道的代码。通过在预定的轨道上(例如在一个预定的纵向位置或预定地址上)定位读取头可找到第一代码轨道。然后,从该第一代码轨道中检测代码。为证实检测到的代码,需扫描第二代码轨道,例如相邻的轨道圈。第二个检测到的代码与第一个比较,如果相等,代码将传递到数据处理单元。在系统的实施方案中,代码可具有错误检测符号,且仅当该错误检测符号显示出错误时,控制单元才可能决定读取不同代码轨道上的代码。或者,控制单元可安置用于读取在不同纵向位置上的两条轨道,及用于比较检索到的代码。在检索到的代码不相等的情况下,将读取更多的轨道,直到代码能够充分确定以前(例如五条轨道中至少有四条有着相同的代码),检索到的代码将一直保留在存储器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读设备包括用来定位调制区域的装置,即一个如图2注解所述,包含有调制轨道的记录载体的限制区域。该设备可以带有用来定位调制区域的地址信息的内存。这些地址信息也可以提供在记录载体上,例如一个系统信息区域。控制单元56用来控制定位的装置54和轨道执行器59,按照调整区域地址信息的指示,访问记录载体调制区中心的代码轨道。
图6显示了一个依据本发明的例如一个通过电磁发射光束65方法的磁光或光学方式(经由相位改变或复合的方法),可写入(重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的记录数据的设备。该设备常用来读取数据,包括与图5所述的读取设备相同的元件,它还包括写入装置,该方式该单元包括一个读/写头62和一个写入信号处理单元60,该单元包括诸如一个格式化器,一个误差编码器,一个信道编码器。读/写头62除了带有与读取头52相同的功能外,还有写入功能,并与写入信号处理单元60相连接。发送给写信号处理单元60(箭头63标识)输入信息,按照格式化和编码的规则分布在逻辑和物理扇区上,并转化成读/写头62处的写入信号61。系统控制单元56用来控制写入信号处理单元60,还用来如上文读入设备所述的,执行位置信息的恢复和定位程序。在写的操作中,在记录载体上生成代表信息的记号。用于记录的光盘,可用的格式化,错误检测和信道编码规则都是本领域内熟知的技术,例如,在CD系统中。特别是,检测代码装置50如在读设备中所述的用来检测来自调制轨道的代码。一个数据时钟用来控制写信号处理单元60,和/或读单元53。数据时钟发生装置可基于光线位置,例如在某个区域和盘片的旋转速率,同时/单独锁定到摇摆处,由系统控制单元56来控制。
为空白记录载体提供调制轨道的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该方法中,记录载体提供了实际平行的轨道,以轨道的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可以通过一种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的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恢复;和控制该数据处理类型的代码是以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进行编码的。对于包含了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位于左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与位于右相邻模式的调制模式相校准。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第二变量的调制来实现上述目的,例如轨道的半径位置与盘片型的记录载体的旋转位置对应。另外,也在写轨道之前,可用第二读取头来读取两个轨道中的一个位置的调制样式。在实施方案中,记录载体旋转并根据旋转的位置来控制调制。可通过应用来自驱动记录载体的马达的转速脉冲,和锁定转速脉冲的波形发生器来实现上述控制。波形发生器还包括用来在写的过程中调制第二变量的代码。
尽管本发明时通过一种摇摆(一种变换的调制横向偏移)的实施方案进行阐述的,任何其它适合的轨道参数的调制方法都是可以的,例如利用一个写入部分的平均反射或一定的凹坑形状等。同时,本文所述的信息载体是光盘,其它的信息载体,如磁盘或磁带也都是可以的。还要指出的是,本发明还包括了文中叙述的每一个创新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载体包含有实际平行的轨道,该轨道带有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第一变量代表了记录于记录载体上的信息,这些信息可通过一种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的方式加以恢复;以及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代表的是控制该类数据处理模式的代码,其特点在于,对于带有关于包含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42),而且位于左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41)与位于右相邻模式的调制模式(42)相校准。
2.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第二变量是在与轨道的纵向横截的方向上的位移,而且左相邻轨道的位移与同一方向上右相邻轨道的位移相符。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记录载体,代码轨道及其相邻的轨道的调制模式代表了相同的代码。
4.如权利要求3的记录载体,代码轨道(45)的调制样式与左相邻轨道(44)的调制模式是相反的。
5.如权利要求3的记录载体,第二变量是周期性的,而且调制模式包括相位调制,相邻轨道间的调制模式的相差限制到预置值。
6.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轨道是由螺旋型或同心的轨道方式组成的,在轨道图案中相邻的轨道带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变量。
7.如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只有在记录载体的限制区域(S1,S4)内的轨道带有所述的第二变量。
8.如权利要求7的记录载体,限制区域包括一个位于不带有第二变量的边界区域(S1,S2)和一个在预置的幅度内带有第二变量的中心区域(S2,S3)之间的边界区域,在边界区域内,第二变量的幅度由0递增为预置的幅度。
9.在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方法,在该方法,记录载体包含有实际平行的轨道,信息编码于该轨道的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中,而且这些信息可通过一种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加以恢复;控制该类数据处理模式的代码编码于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中,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调制模式的代码轨道,位于左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与位于右相邻模式的调制模式相校准。
10.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记录载体是旋转的,且调制模式是根据旋转而产生的。
11.用于恢复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个所述的记录载体中的信息的回放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依据第一变量生成读信号的读装置(52,53),-用于从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中检索代码的解调装置(50)。-处理装置(53),用于处理读入信号的数据,根据代码对信息进行恢复,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含有用于从两个轨道中检测代码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的用于从权利要求7的记录载体中恢复信息的回放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了定位限制部分的装置(54,59)。
全文摘要
一种包含有平行轨道的记录载体,该轨道带有其第一物理参数的第一变量,以及轨道的第二物理参数的第二变量。第一变量代表了记录于记录载体上的信息,并且这种信息可通过一种可控的数据处理类型加以恢复,而第二变量的调制模式代表的是控制该类数据处理模式的代码。代码轨道包含有调制模式,位于左相邻轨道的调制模式(41,44)与位于右相邻模式的调制模式(43,46)相校准。从而减小了基于第二变量引起的道间串扰,同时,至少有两个轨道具有相同的调制模式。回放设备带有用于从至少两个轨道中检索代码的一个解调器和一个控制单元(56)。
文档编号G11B7/24082GK1293811SQ00800075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7日
发明者J·H·M·斯普瑞特, G·J·范登恩登, J·P·M·G·林纳茨, J·C·塔尔斯特拉 申请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