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808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样伺服方式的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利用激光光束扫描以同心圆或螺旋形形成的轨迹,进行各种数据记录/再生的光盘系统中,对光盘以恒定线速度(CLV)旋转驱动、进行数据记录/再生的CLV方式和对光盘以恒定角速度(CAV)旋转驱动、进行数据记录/再生的CAV方式是已知的。还已知利用沿着轨迹连续设置的前置槽进行跟踪等控制的连续伺服方式和利用在轨迹上离散设置的伺服区进行跟踪等控制的取样伺服方式。
进而,作为光盘已知的是,再生专用的所谓ROM盘、一次性写型盘、磁光(MO)盘等可以记录的所谓RAM盘、具有ROM区域和RAM区域的所谓部分ROM盘等。
还有,在使用这样光盘的光盘系统中,过去,正如在ISO MO 5.25英寸规格中存在着那样的,读出在光盘内圈部分设置的PEP(相位编码部分)上记录着的媒体参数信息;基于该参数信息,从控制轨迹读出控制信息;进行对应于该控制信息的控制操作。
在ISO标准化连续复合伺服(CCS)方式中,伺服受到数据的影响,数据密度提高时,因为系统时钟的再生变得严格了,所以,难于达到高密度化。还有,由于必须同时剪接槽和坑,所以,难于制作ROM和部分ROM盘。
进而,在过去的光盘中,读出记录在PEP上的参数信息时,必须采用专用解码电路。还有,由于在上述PEP中没有地址信息,所以,不能确认拾波器的位置。进而,由于上述PEP与本来数据记录区域的格式不同,所以,在它们之间必须设置间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大容量、高性能驱动系统中取样伺服方式的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必须采用专用解码电路就能读出参数信息,并且,能够确认捡波器位置的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
发明的公开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的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在上述伺服空间内记录着提供段识别信息的识别标志,这种段识别通过段在上述伺服空间中的记录位置来进行。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中,例如,上述多个段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和表示上述数据段地址的地址段,通过上述识别标志来识别上述数据段和上述地址段。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借助于多个上述段形成区,通过上述识别标志来识别上述区中最前头的段。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借助于多个上述段形成区,通过上述识别标志来识别上述区中最前头的段和该段的前一个段。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上述多个段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和表示上述数据段地址的地址段,而且,借助于多个上述段形成区,通过上述识别标志来识别上述数据段和上述地址段,并识别上述区中最前头的段和该段的前一个段。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盘中,通过上述识别标志进而识别上述区中最前头的段之前的一个段。
其次,本发明的光盘的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上述多个段在各条轨迹放射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由在上述数据空间中,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段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构成;在上述地址段上,上述地址信息利用对2比特的信息、基于上述伺服坑、由盘驱动装置产生的时钟信号5个时钟的区域,作为格雷 码记录下来。
与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地址段上,上述地址信息在上述时钟信息11个时钟的区域内、作为以4比特格雷码表示的坑记录下来;由上述4比特中的以格雷码表示高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以格雷码表示低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和在其间1个时钟的区域构成;在表示上述高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和表示上述低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对于该1个时钟的区域处于最短距离的情况下,和一者处于最短距离而另一者处于最长距离的情况下,在上述一个时钟的区域内形成一个坑。
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伺服空间内,记录着多个伺服坑,这些坑对上述时钟信号分别具有2个时钟的区域,而且,持有5个坑宽以上的间隔。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数据段上,记录着已加扰或NRZI变换了的数据。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数据段数据空间的最前头,设有记录恒定极性数据的预写空间。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数据段数据空间的最末尾,设有记录恒定极性数据的写后空间。
其次,本发明的光盘,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形成了分别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对上述各条轨迹沿相同的半径方向配置起来,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在多条连续轨迹中的每一条上,形成了存储区;假定M、N为整数,设定每一段的伺服时钟数SCKseg与每一段的数据时钟数DCKseg的关系为,DCKseg=SCKsegM/N把光盘分割成多个区数均等的存储区。
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假定上述每一段的伺服时钟数SCKseg为,SCKseg=qN。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某一个存储区最后的段内有剩余区域的情况下,下一个存储区还是从下一个段开始,并且,把各个存储区开始的段,在相同半径方向的位置上配置起来。
其次,本发明的光盘的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形成了分别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对上述备条轨迹沿相同的半径方向配置起来,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上述多个段在各条轨迹放射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形成,包括在上述数据空间中,记录已格雷码化了的地址信息的地址段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在上述多条轨迹中一部分轨迹的数据空间内,形成了涉及到多条轨迹而记录着以与上述地址信息相同的方式格雷码化了的媒体信息的媒体信息区域。
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上述媒体信息区域涉及到多条连续的轨迹而形成。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把表示同一内容的媒体信息记录到位于上述多条连续轨迹同一角度位置上的各数据空间内。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把上述媒体信息区域设置在内圈或外圈上。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把上述媒体信息记录到上述一部分轨迹的各数据空间内。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地址段上,上述地址信息利用对2比特的信息、基于上述伺服坑、由盘驱动装置产生的时钟信号5个时钟的区域,作为格雷码记录下来。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在上述地址段上,上述地址信息在上述时钟信号11个时钟的区域内,作为以4比特格雷码表示的坑记录下来;由上述4比特中的以格雷码表示高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以格雷码表示低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和在其间1个时钟的区域构成;在表示上述高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和表示上述低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对于该1个时钟的区域处于最短距离的情况下,和一者处于最短距离而另一者处于最长距离的情况下,在上述一个时钟的区域内形成一个坑。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盘中,例如,上述媒体信息表示可以改写或再生专用的媒体种类。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盘中,把表示相同内容的上述媒体信息记录到上述一部分轨迹的多个数据空间内。
其次,本发明的光盘的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上述多个段在各条轨迹放射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形成,包括在上述数据空间中,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段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在多条内圈附近的轨迹和多条外圈附近的轨迹的数据空间中,形成了记录着以格雷码表示的媒体信息的媒体信息区域。
其次,在本发明的驱动光盘的光盘驱动装置中,上述光盘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在上述伺服空间内记录着提供段识别信息的识别标志,这种段识别通过段在上述伺服空间中的记录位置来进行;上述光盘驱动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再生在上述光盘中记录的信息的再生装置;对通过上述再生装置从上述识别标志再生出来的再生信号,利用差分检出法、检出上述识别标志位置的检出装置;基于上述检出装置的检出结果,识别该段的识别装置。
还有,在本发明的驱动可以记录的光盘的光盘驱动装置中,上述光盘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并且,在上述数据空间的最前头设置了统一于一种极性的预写空间;上述光盘驱动装置的特征是,具有从上述光盘再生数据,同时,把数据记录到上述光盘上的记录/再生装置;把低电平的再生驱动功率、或者,把高电平的记录驱动功率提供到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上的驱动功率供给装置;把记录数据提供到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上的数据提供装置;和控制装置,当记录时,在上述记录/再生装置的拾波器从上述伺服空间移动到上述数据空间的预写空间的瞬间,控制装置控制上述驱动功率供给装置,使之从上述再生驱动功率切换到上述记录驱动功率上,同时,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数据提供装置,使之把极性与上述极性相同的数据提供到上述拾波器上,在上述拾波器通过上述预写空间的瞬间,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数据提供装置,使之把所需数据提供到上述拾波器上。
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进而具有当再生时,对通过上述记录/再生装置再生的数据,在上述预写空间的瞬间,箝位上述数据的箝位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段结构的图;图2A~图2E为主要示出上述光盘为MO盘时,伺服空间格式的图;图2A示出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的时钟;图2B示出设有段标志SGM的伺服空间;图2C示出设有地址标志ADM的伺服空间;图2D示出设有第一区标志STM1的伺服空间;图2E示出设有第二区标志STM2的伺服空间;图3为示出上述光盘上伺服空间第一个坑的检出方式的图;图4为示出上述光盘上地址段格式的图;图5为示出图4所示地址段上记录着的一部分访问码的图;图6为示出上述光盘上数据段格式的图;图7为主要示出ROM盘上伺服空间格式的图;图8为示出上述光盘上1帧和1个数据段的结构的图;图9为示出上述光盘上数据段的数据格式的图;图10为示出以上述光盘上数据区的基准结构为基础的再生信号的图;
图11为示出上述光盘上空间分割设定参数的图;图12为示出上述光盘上空间分割状态的图;图13为示出上述光盘上数据段格式的图;图14为示出上述光盘上GCP段配置状态的图;图15为示出上述GCP段结构的图;图16为示出上述光盘上GCP段的页号、与地址段的帧地址之关系的图;图17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1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18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2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19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3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0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4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1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5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2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6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3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7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4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8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5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9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6为示出上述GCP段中页号10的GCP信息内容的图;图27为示出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驱动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图28为说明上述光盘驱动装置中,进入聚焦位置的图;图29为示出上述光盘驱动装置中,用来从颤动坑再生的射频(RF)信号波形取出时钟信息的取样定时的时间图;图30为示出上述光盘驱动装置中,设置在记录/再生电路上加扰处理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图31为示出上述加扰处理电路中加扰表的图。
用来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适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光盘格式。本发明的光盘为存储区CAV取样伺服方式的光盘。再者,作为本发明的光盘,以再生专用的ROM盘和可以记录的ROM盘为例加以说明。再者,除非特别定义,假定对这两种盘说明其共同的内容。
例如图1所示那样地,把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中一圈轨迹分割为1400个段(段0~段1399),可以把这种段分类为地址段ASEG和数据段DSEG。
在地址段ASEG的各条轨迹上,把盘上径向上的位置信息即轨迹号和盘上切向上的位置信息即段号,借助于坑预先记录下来。即,在制作光盘时,基于位置信息形成了坑。该地址段ASEG每14个段存在1个;一圈轨迹,存在100个地址段。而且,如图8所示,从某一个地址段ASEG开始,直到下一个地址段ASEG为1帧,一圈轨迹有100个帧。两个连续的地址段ASEG之间的13个段为数据段DSEG。在一圈上,有数据段DSEG 1300个。还有,各段由216个伺服时钟的空间构成,每个段由24个伺服时钟的伺服空间ARs和192个伺服时钟的数据空间ARd构成。在地址段ASEG中,上述数据空间ARd由地址空间ARda和激光控制空间ARdb构成。
下面,参照图2A~图2E,说明有关MO盘的情况。如图2A~图2E所示那样地,在伺服空间ARs上预先记录着3个长度分别为2个伺服时钟,其中心距离为5个伺服时钟长度的坑Pa、Pb、Pc,同时,设有6个时钟长度的聚焦取样空间Arfs。
这样,通过假定伺服空间ARs的坑Pa、Pb、Pc分别为2个伺服时钟的长度,减少了未形成坑的部分,即反射镜面部分,能够使盘成形时难于产生寄生坑导。进而,访问时,因为从坑Pb、Pc开始,射频信号已能稳定地再生出来,所以,使得基于从坑Pb、Pc再生的射频信号,稳定地产生跟踪伺服信号等各种伺服信号成为可能。进而,通过使各坑Pa、Pb、Pc的中心间隔大于给定间隔,能够显著减小从各坑Pa、Pb、Pc再生出来射频信号之间的数据干扰。为了减小上述各坑间的数据干扰,希望各坑Pa、Pb、Pc的间隔大于5个伺服时钟。
而且,设置于第11~第12个时钟期间内的第二个坑Pb和设置于第16~第17个时钟期间内的第三个坑Pc分别是,设置在从轨迹中心、在沿着盘的半径方向上偏移了±1/4轨迹位置上的颤动坑,借助于从这些坑Pb、Pc再生出来射频信号幅值的差分,提供跟踪误差信号。还有,正如参照图29后述那样地,借助于从这些坑Pb、Pc再生出来射频信号双肩部分幅值的差分提供伺服时钟的相位信息,进而,借助于把该相位信息相加提供不依赖于跟踪状态的时钟相位信息。
还有,位于伺服空间ARs起点上的第一个坑Pa,通过其位置可以分类为表示该段为地址段ASEG的地址标志ADM;表示该段为最前头段的第一区标志STM1;表示下一段为区最前头段的第二区标志STM2;以及表示与上述哪一种情况也不相当的段标志SGM。
该第一个坑Pa,在如图2C所示那样地设置于第3~第4个时钟期间内的情况下,为地址标志ADM;在如图2D所示那样地设置于第4~第5个时钟期间内的情况下,为第一区标志STM1;在如图2E所示那样地设置于第5~第6个时钟期间内的情况下,为第二区标志STM2。还有,各区的起始位置参照图13以后描述。借助于上述第一个坑Pa表示的信息,例如图3所示那样地,利用检出差分最大值即所谓差分检出法,可以通过查找再生射频信号取得最大幅值的位置,加以识别。
这样,因为借助于位于伺服空间ARs起点上的第一个坑Pa、提供表示地址标志ADM或者第一区标志STM1和第二区标志STM2的信息,所以,不以区为单位记录区号和轨迹地址也行。
还有,如图4所示那样地,把由16比特的轨迹地址[AM]、[A2]、[A3]、[AL]及其奇偶校验[P]构成的访问码ACC作为盘的径向位置信息,进而,把由帧地址[FM]、[FL]构成的帧码FRC作为切向位置信息,分别格雷码化以后,以坑记录到地址段ASEG上。
把上述访问码ACC中16比特的轨迹地址每4个比特分为一组,以从AM=第15~第12个比特(MSN)、A2=第11~第8个比特(2SN)、A3=第7~第4个比特(3SN)、AL=第3~第0个比特(LSN)的顺序,进行以图4所示格雷码表为基础的表变换。这时,只有当4比特的最低位比特为“1”时,才把下一组4比特假定为取1的补数之值。这样,在相邻的轨迹之间这些访问码只改变了一种结构。还有,奇偶校验码是,通过比特位置把访问码分组以后,在各组[15,11,7,3],[14,10,6,2],[13,9,5,1],[12,8,4,0]中,值为“1”的比特个数为偶数时,把取为1的奇偶校验结果记录下来。
这样,只有当4比特的最低位比特为“1”时,才把下一组4比特假定为取1的补数之值,在相邻的轨迹之间这些访问码只改变了一种结构,由此,对于中心的1个时钟区域,在表示高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和表示低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处于最短距离的“0”情况下,和一者处于最短距离、另一者处于最长距离的“F”情况下,因为形成了中心一个时钟区域的坑,所以,上述中心1个时钟区域不是沿径向连续的反射镜面部分,使盘成形时树脂的流动均匀化,使高质量的盘能够成形出来。
在这里,图5示出上述访问码ACC的一部分。
还有,对于帧码FRC,把表示地址段ASEG的切向信息即帧号的8比特帧地址分为高、低两组,每组4个比特,以与上述访问码相同的方法,将其高位4比特FM=第7~第4个比特(MSN)和低位4比特LM=第3~第0个比特(MSN)格雷码化以后,记录下来。虽然该帧码能够记录8比特的信息,但是,实际上其值只有地址段ASEG的数0~99。
再者,上述伺服空间ARs的聚焦取样空间ARfs由反射镜面部分所构成,在光盘驱动装置中,用于进行聚焦伺服、读功率APC(自动功率控制)、射频信号的箝位等。正确地特定用于这些处理的各种取样脉冲的位置是困难的,因为预想的变动小于±0.5个伺服时钟的间距,所以,在把这种变动加上去的情况下,作为用来以正确的位置进行取样、而不受坑对射频信号电平调制的影响的间隔,假定反射镜面部分持有6个时钟的区域。
还有,如图6所示那样地,数据段DSEG的数据空间ARd由记录用户数据的176~368个数据时钟的数据空间ARd、12个数据时钟的预写空间ARPR、4个数据时钟的写后空间ARpo构成。再者,数据时钟的个数根据存储区而变化。设置上述预写空间ARPR为了用作当为MO盘时,确保从驱动装置开始照射激光起,一直到盘到达对数据记录为稳定的温度时止预热所需的距离;同时,再生时,抑制因MO信号的双折射等所引起直流变动的箝位空间。再者,为了取得格式互换,在ROM盘中也设置了这种预写空间ARPR。还有,为了消除在重写时剩下的已记录的数据;同时,为了确保避免由于在MO盘中所设置的槽Gr的边缘所产生的数据干扰所需的距离,设置了上述写后空间ARpo。这种磁光盘在发货时已单向整体擦涂。而且,对于上述预写空间ARPR,通过把极性与整体擦除方向相同的数据记录下来,因为即使因盘的余热不足使预写空间ARPR中也不能正常地记录数据时,记录着的数据也不变化,所以,可以再生稳定的信号。因此,还有,借助于在写后空间ARpo中记录4个数据时钟的相同数据,在从Viterbi解码的后方数据进行解码时,存在着稳定到恒定值的数据串是有效的。
再者,图6为磁光盘情况下的图;在ROM盘情况下,就是把图6中的槽Gr去掉。
因此,在利用了该预写空间ARPR以后,再生时进行箝位之际,因为能够得到稳定的信号,所以,能够执行正确的箝位操作。
在这里,在磁光盘等可以记录的光盘中,在进行数据改写的空间内,因为不能预先形成坑,所以,成为反射镜面部分的空间比数据和坑都作为坑预先就形成了的再生专用的光盘要大。因此,如图6所示那样地,借助于在对应于上述数据空间ARd的部分上设置槽Gr,来减小反射镜面部分,能够减小向伺服坑的盘成形中的不良影响。因为上述槽Gr不用于跟踪控制,所以,没有深度等精度要求。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激光的波长为λ,可以假定槽Gr的深度为λ/8。还有,如图7所示那样地,在再生专用ROM盘中,借助于在上述数据空间ARd的最前头部分上设置具有3个数据时钟区域的锚坑Pan,减小反射镜面部分,从而减小在盘成形时对伺服坑产生不良影响。
还有,如图8和图9所示那样地,1个数据区由基准数据66个字节、用户数据2048个字节(D0~D2047)、ECC 256个字节(E1,1~E16,16)、CRC8个字节(CRC1~CRC8)、用户定义的数据40个字节(UD)等总计2418个字节构成。图9示出,把上述基准数据66个字节去掉以后,2352个字节的数据格式。
作为上述基准数据,如图10所示其再生射频信号波形那样地,将由把4个字节的8T结构和12个字节的2T结构作为1个块的4个块、进而,作为用来设定已检出信息的裕量2个字节的全“0”结构构成的66个字节特定结构记录下来。上述8T结构用于依靠部分响应(1、1)和Viterbi解码的数据检出中、设定了进制电平(高H、中M、低L);2T结构用于再生时校正因记录功率变动等所引起坑位置的直流偏移。
而且,在上述数据段DSEG的数据空间ARd中,对上述基准数据66个字节以外的数据进行加扰处理。进而,把已加扰处理了的数据每一段地变换成NRZI以后,记录下来。
还有,这种光盘为所谓存储区CAV盘,如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地,从外圈起,由736条轨迹的GCP(格雷码部分)空间、2条轨迹的缓冲轨迹、5条轨迹的控制轨迹、2条轨迹的缓冲轨迹、5条轨迹的测试轨迹、848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0、864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880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2、912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3、944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4、976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5、1024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6、1056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7、1120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8、1184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9、1216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0、1296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1、1392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2、1488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3、1696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4、770条轨迹的用户存储区15、5条轨迹的测试轨迹、2条轨迹的缓冲轨迹、5条轨迹的控制轨迹、2条轨迹的缓冲轨迹、820条轨迹的GCP空间构成。
在这里,假定,存储区内的轨迹条数为Tz、某一存储区中1个区内所需的数据段数为DSz、每一条轨迹的数据段数为Dt,为了使每个存储区的区结束时区数恒定,而存储区内的区数Sz为Sz=TzDtDsz故,如果按下式来确定Tz,即可Tz=K·Dsz。
而且,作为K的值采用接近于以总存储区数除盘的全部数据容量所得出每一个存储区的数据容量,把确定出来的区数Sz从外圈的存储区开始进行分配,使该区最内圈轨迹的记录密度不大于给定密度那样地确定数据时钟的频率,由此,可以获得全部参数。再者,假定一个区的容量是恒定的。在这里,为2352个字节。
这种情况,如图13所示那样地,从某一段起,区就开始了;构成一个区的段数一告终,该区就终了了;即使最后的段内有剩余的字节,也不从该剩余字节起,进入下一个区;而是从下一个段起,开始下一个区。
这样,存储区的最前头必定能够构成从0帧码的段0开始的区。还有,当考虑对某一个数的区设置奇偶校验区时,借助于使各存储区的区数均等,可以使奇偶校验区的容量恒定。
再者,由于与记录空间的关系,在最内圈存储区中的区数与其它存储区中不同,虽然有可能出现零头,但是,在段1399中,把一直到区终了的那条轨迹都作为最内圈存储区。
而且,在这种光盘中,如上述那样地,把用户存储区分割成16个存储区,通过把伺服时钟SCK M/N倍以后产生的数据时钟DCK,确定进入一段内的数据字节数(字节/段)和每一个区的段数(段/区)。再者,M相当于图11中时钟之值,N为24。即,假定伺服空间ARs中的伺服时钟数为N,数据时钟DCK为伺服时钟SCK的M/N倍时,一段内的伺服时钟数SCKseg和数据时钟数DCKseg成为SCKseg=9NDCKseg=SCKsegM/N再者,M、N为整数。
进而,如上述那样地,把一条轨迹分割成1400个段,虽然其中1300个段为数据段DSEG,但是,因为在上述GCP空间中不记录用户数据,所以,把1300个数据段DSEG中的100个段作为预先装入媒体信息等GCP信息的GCP段GCPseg使用。如图14所示那样地,把GCP段GCPseg分配给处于各地址段ASEG中间位置上的数据段。
而且,正如图15所示那样地,GCP段GCPseg由伺服空间ARs、GCP空间ARgcp、空白ARblk构成,在上述GCP空间ARgcp中以与上述地址段ASEG的访问码ACC相同的方法,分别用坑记录着格雷码化了的7个4比特数据,即,由[GCPH]、[GCP2]、[GCP3]、[GCPL]、及其奇偶校验[P]构成的GCP码,进而,页号[PNH]、[PNL]。
在上述GCP码上附加奇偶校验[P],就能够检出差错了。还有,附加了页号[PNH]、[PNL],就能够把多个媒体信息等作为GCP信息提供了。上述页号[PNH]、[PNL]一直到16页的情况下,借助于在[PNH]和[PNL]中记录相同的信息,能够增强对差错的防护。
还有,如图16所示那样地,在上述GCP空间ARgcp中,在使地址段ASEG上记录着的地址(帧号)的下一位数字、与GCP段GCPsep的页号一致的情况下,借助于配置各GCP段GCPseg,能够消除地址段ASEG帧号和GCP段GCPseg页号的读出差错。进而,因为在一圈轨迹上有100个帧,所以,借助于把10页即10种GCP信息重复记录10次,能够减少各个10种GCP信息的读出差错。
在这里,例如图17所示那样地,上述GCP段GCPseg上记录的GCP信息为表示页号0的媒体信息/媒体类型的信息,以比特15~14提供表示有没有槽和有没有区标志等媒体物理形式的信息,以比特7~4提供表示MD、ROM等媒体形式的信息,以比特3~0提供媒体的世代信息。
还有,如图18所示那样地,页号1的GCP信息为表示数据信息/纠错方式的信息,以比特15~8提供表示取样伺服方式,逻辑CAV、NRZI编码等的数据信息,以比特7~0提供表示纠错方式的信息。
还有,如图19所示那样地,页号2的GCP信息为表示外圈SFP轨迹物理地址的信息,以比特15~0提供表示外圈控制轨迹物理地址的信息。
还有,如图20所示那样地,页号3的GCP信息为表示内圈SFP轨迹物理地址的信息,以比特15~0提供表示内圈控制轨迹物理地址的信息。
还有,如图21所示那样地,页号4的GCP信息为表示最大读功率的信息,以比特15~8提供表示最大读功率的信息。再者,比特7~0为预备信息。
还有,如图22所示那样地,页号5的GCP信息为表示外圈控制轨迹时钟比/每一个区的段数的信息,以比特15~8提供表示外圈控制轨迹时钟数的信息,即图11中时钟之值M;以比特7~0提供表示每一个区的段数的信息。
还有,如图23所示那样地,页号6的GCP信息为表示内圈控制轨迹时钟比/每一个区的段数的信息,以比特15~8提供表示内圈控制轨迹时钟数的信息,以比特7~0提供表示每一个区的段数的信息。
还有,如图24所示那样地,页号7的GCP信息为表示每一段的时钟数/每一段的伺服时钟数的信息,以比特数15~8提供表示每一段的时钟数的信息,以比特7~0提供表示每一段的伺服时钟数的信息。
还有,如图25所示那样地,页号8的GCP信息为表示每条轨迹的段数的信息,以比特15~0提供表示每条轨迹的段数的信息。
进而,如图26所示那样地,页号9的GCP信息为表示每条轨迹的地址段数/预备的信息,以比特15~8提供表示每条轨迹的地址段数的信息,比特7~0为预备信息。
其次,在上述控制轨迹上记录着上述20个字节的GCP信息;激光波长和反射率、轨迹间距等10个字节的媒体信息;各种物理块地址和数据场的字节数、各种空间的数据块数、存储区数等70个字节的系统信息;进而,各存储区的定义数据等320个字节的频带信息。
借助于把表示每一条轨迹的段数(1个字节)的信息A(A=段数/轨迹)、表示各存储区起点轨迹号(2个字节)的信息B、表示各存储区的总轨迹数(2个字节)的信息、和表示每一个区的段数(1个字节)的信息D(D=段数/区)等记录到该控制轨迹上,就能够按照下述那样地,根据例如串行区地址,算出物理轨迹的地址和物理段的地址。
即,利用表把串行区地址变换成存储区号E和偏置号F,根据该偏置号F,借助于进行下列运算F×D=G(商)......H(余数)A假定,物理轨迹的地址=B+G物理段的地址=H,就能够算出该存储区内的物理轨迹地址和物理段地址。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光盘中,借助于把地址标志ADM和各区标志STM1、STM2记录到伺服空间ARS内,不增加数据空间ARd的冗余度,就能够提供表示是地址段ASEG和区最前头段的信息。并且,因为是借助于各区标志STM1和STM2来表示区最前头的数据段DSEG及其前一个段的,所以,即使一个区标志变成有缺陷了,该区也不会变坏,能够降低不良区的发生率。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借助于把对所产生的伺服时钟SCK具有2个时钟长度的伺服坑记录到上述伺服空间ARs内,能够减小伺服空间ARs内的反射镜面部分,从而减少盘成形时产生的产生坑,还有,因为借助于使坑间隔大于5个最短坑可以抑制再生时数据的相互干扰,所以,能够提供稳定的伺服信号。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把已加扰处理的记录数据作为NRZI调制数据记录到数据段DSEG上,所以,记录结构已随机化,能够降低连续产生固定结构的概率。因而,能够稳定地进行盘的成形,还能够减小Viterbi解码中存储器的容量。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借助于在上述数据段DSEG的数据空间ARd中设置的预写空间ARPR和写后空间ARPO,能够确保依靠激光光束的余热时间,所以,能够在数据空间ARd内可靠地进行数据记录。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借助于在等角度分割的位置上配置的伺服空间ARs和地址段ASEG、提供伺服信息和地址信息,所以,在再生系统中,能够借助于基于伺服信息得到的伺服时钟SCK、与数据记录/再生无关地读出地址信息,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高速查找。还有,因为区数均等的多个存储区、其数据容量也分别相等,所以,不需要逐个存储区地改变奇偶校验区和交替区的个数,能够使控制软件简单。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存储区的终了段与下一个存储区的起始段是连续的,所以,不产生浪费的段。还有,把各存储区的起始段配置在各条轨迹的相同位置上,因为各存储区从相同段号的段起始,所以,能够使各存储区的管理易于进行。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借助于涉及到多条轨迹的GCP空间,提供以与地址段ASEG上记录的地址信息相同格式格雷码化了的媒体信息,所以,在再生装置中不需要用来检出媒体信息的专用解码器,能够与用来检出地址信息的解码器兼用。还有,在剪接时,也不需要特殊的信号发生器。进而,在再生装置中,读出GCP空间时也能读出地址信息,能够可靠地管理拾波器的位置。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能够借助于上述GCP空间把表示媒体种类和格式的媒体信息提供到再生装置上。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能够借助于上述GCP空间把用来读出控制轨迹的信息提供到再生装置上。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借助于上述GCP空间在一圈轨迹内多次提供相同内容的媒体信息,所以,能够把可靠性高的媒体信息提供到再生装置上。
还有,在上述光盘中,因为放置于上述GCP空间各条轨迹径向上的各段提供相同内容的媒体信息,所以,即使在再生装置那边未加跟踪,也能读出媒体信息。
进而,在上述光盘中,因为借助于在内圈附近和外圈附近设置的GCP空间提供相同的媒体信息,所以,在再生装置中,能够选择从内圈开始访问或从外圈开始访问。
把这样格式的磁光盘和ROM盘作为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例如图27所示那样地,由控制电路方框100和盘驱动器200构成。有关图27中所示记录/再生装置的基本构成与特愿平5-24542号所示相同。在该记录/再生装置中,通过SCSI接口,在与连接着的主计算机300之间进行指令和数据的收发。
用于上述指令和数据收发的处理,借助于控制电路方框100的控制器101进行。上述控制器101,在记录时,对来自主计算机300的数据附加CRC和纠错码以后,传送到光盘驱动装置200上;还有,在再生时,对来自光盘驱动装置200的数据进行纠错以后,把用户数据部分传送到主计算机300上。进而,借助于对来自控制器101的指令、进行所需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SP)102,执行对光盘驱动装置200的伺服系统和各方框的指令。
在这种记录/再生装置中,在光盘201借助于装入机构202安装到主导轴马达203上的状态下,DSP 102根据来自主计算机300的要求;或者,在设定自动旋转方式的情况下,光盘201一装入,就通过I/O方框103对主导轴驱动装置204发出旋转驱动主导轴马达203的指示。而且,主导轴马达203一达到给定的转速,主导轴驱动装置204就输出主导轴开关信号、通知DSP 102旋转已稳定下来了。还有,此间,例如图28所示那样地,DSP 102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电路104,借助于拾波器驱动装置105移动拾波器205,使之一直到接触到光盘201外圈附近或内圈附近的限制器200A、200B上,把光点设置于记录空间即存储区0~15以外的、例如GCP空间上。在是灵敏度高的磁光盘的情况下,在记录空间中一引入聚焦,虽然就担心把数据误消除掉,但是,借助于利用记录空间以外的例如上述GCP空间等的坑,把聚焦引入到形成了数据的空间上,来防止误消除。
在这里,上述DSP102基于从GCP空间再生的媒体信息,能够判别光盘201是再生专用的光盘、还是可以记录的磁光盘。在上述GCP空间内,因为媒体信息是以与地址信息相同格式格雷码化以后记录下来的,所以,能够以相同方法读出和判别地址信息和媒体信息。并且,因为在多条轨迹的GCP空间内记录着格雷码化了的媒体信息,所以,即使光点的位置控制得不正确,也能够可靠地读出媒体信息。
主导轴马达203以恒定转速旋转以后,拾波器205例如向外圈附近一移动,DSP102就从I/O方框106通过D/A变换器107对激光驱动器206设定设置于拾波器205上激光二极管207的偏置电流LDB;向控制激光二极管207开关的伺服系统定时发生器(STG)108发出指令,使激光器发光。该偏置电流LDB,记录时,为高电平;再生时,为低电平。从上述激光二极管207一发出激光,激光就进入设置于拾波器205上的光电探测器208中,依靠该光电探测器208的检出输出,通过电流、电压(I-V)变换和矩阵放大209,作为借助于I-V变换方框变换成电压的前APC信号F-APC,输入多路转换开关109中。
借助于上述多路转换开关109使该前APC信号F-APC成为时间分割选择了的信号,借助于A/D变换器110将其数字化以后,通过I/O方框111,输入到DSP102中。DSP102借助于已数字化的前APC信号F-APC识别上述激光的光量,借助于内装的数字滤波器基于计算的光量控制数据使偏置电流LDB可变,借此,控制上述激光二极管207射出的光量,使之恒定。
其次,DSP102借助于从PWM电路104开始,在拾波器驱动器105的聚焦驱动器中电流的流动,上下驱动拾波器205的聚焦激励器,成为聚焦搜索状态。这时,借助于光电探测器208检出从光盘201反射回来的激光,依靠该光电探测器208的检出输出,借助于I-V变换和矩阵放大209的I-V变换方框变换成电压以后,通过矩阵放大作为聚焦误差信号FE输入多路转换开关109中。
该聚焦误差信号FE与上述前APC信号F-APC同样地,借助于多路转换开关109成为时间分割选择了的信号,借助于A/D变换器110将其数字化以后,通过I/O方框111,输入到DSP 102中。DSP102对已数字化的聚焦误差FE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把所得到的聚焦控制数据从上述PWM电路反馈到拾波器驱动器105的聚焦驱动器上,由此构成聚焦控制用的伺服环。聚焦控制一稳定,从依靠上述光电探测器208的检出输出,借助于I-V变换和矩阵放大209得到的来自上述预写空间ARPR的射频信号(ROM盘时)或MO信号(MO盘的数据空间时)的幅度就在某一程度上恒定了,从通过选择和箝位器112箝位于适当的电位开始,通过A/D变换器113进行A/D变换。利用上述预写空间ARPR,借助于进行箝位可以得到稳定的信号,能够进行正确的箝位操作。
来自伺服系统时钟发生(SPLL)电路114的伺服时钟信号SCK和来自数据时钟发生(DPLL)电路117的数据时钟信号DCK通过时钟选择器115有选择地提供到上述A/D变换器113上。借助于伺服系统定时发生器(STG)108控制上述时钟选择器115,使之对来自上述伺服空间的再生射频信号选择伺服时钟信号SCK,对来自上述数据空间的再生射频信号选择数据时钟信号DCK。
进入伺服操作的时钟为伺服系统时钟发生(SPLL)电路自由运行状态的频率。箝位的定时脉冲也是采用以给定值把该自由运行频率的伺服时钟信号SCK分频了的信号。
SPLL电路114通过观察借助于A/D变换器113数字化了的射频信号的幅度差来检查坑的结构,寻找与预先预定的伺服空间的坑串相同的结构。而且,一找到该结构,就在下一个结构应该出现的瞬间,即下一个帧的伺服空间打开窗口,在这里,再次确认结构是否一致。这一操作一经连续确认若干次,就认为SPLL电路114所产生伺服时钟SCK的相位已与光盘旋转的相位锁定,在这里,例如图29所示那样地,根据在伺服时钟SCK的各瞬间tb1、tb2、tc1、tc2,从对颤动坑Pb的再生射频信号波形中心点前、后各1个伺服时钟的双肩取样点上取样的取样数据b1、b2;和从对颤动坑Pc的再生射频信号波形中心点前,后各1个伺服时钟的双肩取样点上取样的取样数据b1、b2,借助于下列运算相位误差数据=(b2-b1)+(c2-c1)2,
能够检出上述伺服时钟SCK和伺服数据的相位误差。这样,通过求在伺服空间内颤动坑Pb、Pc的双肩幅度差,得到相位信息。进而,通过把从两个颤动坑得到的相位信息相加,来吸收因跟踪位置所引起幅度变化而产生的增益变动。
因为光盘再生装置就能够识别拾波器205以段为单位的扫描位置了,所以,SPLL电路114一锁定,第一个坑Pa的位置也能够识别了,在上述图3所示4个坑的位置A、B、C、D上打开窗口,寻找在这4个位置A、B、C、D上取样射频信号中幅度最大的位置。当该结果为位置A时,则是地址标志ADM,该段为地址段,因为能够识别帧的最前头,所以,能够取得把图中未示出的内装帧计数器清零的帧同步。因为1帧由14个段构成,所以,每14个段打开窗口,在作为地址标志能够连续识别出来时,则判断为帧同步已锁定。
因为帧同步一起作用就能够识别地址的记录位置,所以,借助于地址解码器(ADEC)116进行访问码ACC和帧码FRC的解码。在该ADEC 116中,借助于观察到每4个比特格雷码化的结构与上述图4所示格雷码表一致,则解码。在这里,在上述ADEC 116中,把图4所示各位置a、b、c、d的再生射频信号取样,通过差分最大值检出法(差分检出法)求出其幅度值最大的位置。同样地,把图4所示各位置e、f、g、h的再生射频信号取样,求出其幅度值最大的位置,借助于这些位置的组合和格雷码表,进行解码。通过上述方法,把轨迹地址[AM]~[AL]、奇偶校验[P]、帧地址[FM]、[FL]解码,把解码结果存储到寄存器中。在确定了这些数据时,DSP102通过读出已存储到该寄存器中的解码结构,能够检出检波器205当前的位置。但是,因为不只是4个比特、而是整个格雷码化了,所以,不只是单纯地观察其一致,而是通过高位4比特中LSB是“1”还是“0”,而与翻转或不翻转的表进行比较。在这里,最初,把已解码的FRC装入帧计数器,把该帧计数器每帧加1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已再生的帧码FRC相比较,确认为连续一致时,则认为旋转同步起作用了。此后,把借助于帧计数器得到的数值作为帧码FRC、返回到DSP102中,由此,即使多少有些缺陷等,也不会误识别帧位置了。
还有,ADEC 116利用与上述轨迹地址和帧码FRC相同的方法,把GCP信息解码。但是,这并不是地址段,而是记录着GCP信息的GCP段GCPseg,借助于读出寄存器中所存储的解码结果,能够确认GCP空间ARgcp的内容。
还有,在查找时,DSP102读出以前格雷码化了的轨迹地址,同时,运算拾波器205的移动速度,从PWM电路104、通过拾波器驱动器105的滑动驱动器,借助于控制拾波器205的滑动马达,把拾波器205移动到目标轨迹上。
而且,检波器205一到达目标轨迹,就进入跟踪操作。如上所述,通过从处于伺服空间中的两个颤动坑再生的射频信号,取得其幅值的差分,可以得到跟踪误差信号TE。DSP102对该值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把得到的跟踪控制数据从上述PWM电路104反馈到拾波器驱动器105上,由此,构成跟踪控制用的伺服环。
在进行跟踪处理的状态下,检出目标区最前头的位置。如上所述,在各区最前头的段及其前一段上有区标志STM1、STM2;各区标志STM1、STM2在上述图3所示的4个位置A、B、C、D上打开窗口;在这4个位置A、B、C、D上取样的射频信号中,当幅度最大的位置为B时,则表示为区最前头的段;当为C时,则表示为区最前头段的前一段。虽然区最前头的段基本上是把借助于主计算机300提供的区地址变换成物理区以后,通过运算该物理区是哪条轨迹上的第几段来确定的,但是,上述两种区标志同时成为有缺陷的概率在经验上低于10-10,据此产生不良区的概率极小。
还有,数据时钟发生(DPLL)电路117,把进行了帧同步(帧同步是借助于上述SPLL电路114得到的)处理的伺服时钟SCK M/N倍,产生数据时钟DCK,把该数据时钟DCK提供到数据系统定时发生器(DTG)119和记录/再生电路120上。借助于上述数据时钟发生(DPLL)电路117产生的数据时钟DCK,基于上述图10所示基准数据再生射频信号的读时钟相位补偿空间上的相位,通过读时钟相位补偿(RCPC)电路121,进行相位补偿。
在记录操作方式下,把要记录的用户数据从主计算机300通过上述控制器101提供到上述记录/再生电路120上。该记录/再生电路120具有例如图30所示那样构成的加扰处理电路。
图30所示的加扰处理电路包括7级触发器131;把该触发器131的第一级输出与末级输出相加(异或)以后,反馈到上述触发器131第一级上的第一加法器132;把该第一加法器132的输出与记录数据相加的第二加法器133。该加扰处理电路借助于在每一个区起始的瞬间把上述触发器131清零,作为上述第一加法器132的输出产生例如图31加扰表所示那样127个周期的随机数;借助于在上述第二加法器133中,把上述随机数加(异或)到上述记录数据上,以区为单位进行遵循Y=X7+X+1的加扰处理。
而且,在上述记录/再生电路120中,把经过这样处理的已加扰用户数据调制到与上述数据时钟DCK同步的NRZI系列数据上。这时,假定每个段的起始值为“0”。而且,把该调制信号WDAT通过磁头驱动器210提供到磁头211上。上述磁头211产生对应于调制信号WDAT的磁场强度,借助于把这种磁场加到借助于上述激光二极管207发出的激光光束过热到居里温度了的上述磁光盘201的数据空间ARd上,把NRZI系列的数据记录下来。
再者,记录时,拾波器205在从上述伺服空间向上述数据空间的预写空间移动的瞬间,借助于上述伺服系统定时发生器(STG)108、控制上述激光驱动器206,使之把上述激光二极管207从再生驱动功率切换到记录驱动功率上。而且,上述拾波器205在通过上述预写空间ARPR时,借助于上述数据系统定时发生器(DTG)119控制上述记录/再生电路120,使之把特定极性的数据记录到上述预写空间ARPR上。再者,上述所谓特定极性的数据是极性与上述预写空间ARPR中整体擦除相同的数据。这样,对于上述预写空间ARPR,通过把极性与整体擦除方向相同的数据记录下来,因为即使因盘的余热不足使预写空间ARPR中也不能正常地记录数据时,记录着的数据也不变化,所以,可以再生稳定的信号。
还有,在再生操作方式时,从依靠上述光电探测器208的检出输出,借助于I-V变换和矩阵放大209得到的再生MO信号,从通过选择和箝位器112箝位于适当的电位开始,通过A/D变换器113进行A/D变换以后,提供到上述记录/再生电路120上。而且,上述记录/再生电路210对于借助于上述A/D变换器113数字化了的再生MO信号,从进行符合部分响应(1、1)的数字滤波处理开始,借助于Viterbi解码把NRZI系列的数据解码。而且,在把该NRZI系列的数据以段为单位变换成NRZ系列的数据以后,通过以区为单位进行去扰而变换成再生数据,把该再生数据通过上述控制器101、传送到主计算机300上。
再者,有关使用了部分响应(1、1)和Viterbi解码的磁光盘装置,本申请人以前已在特开平5-225638号中提出了申请。
借助于这样地在记录数据中预先进行加扰处理,使数据结构随机化,使Viterbi解码时数值不能确定的数据串连续起来的概率变小,能够减小用于Viterbi解码的存储器容量。而且,在ROM盘中,因为坑的排列已随机化,所以,盘面上有坑与无坑之比近于50%,使盘易于成形。
而且,在本实施例记录/再生装置中,以同心圆或螺旋形形成的轨迹,形成了分割成分别由伺服空间ARs和数据空间ARd构成的多个段而构成的多个区;对于在伺服空间内记录着表示记录着轨迹地址的地址段ASEG的地址标志、和表示记录着区最前头数据的数据段DSEG及其前一段的区标志的磁光盘,借助于记录/再生装置、借助于对伺服空间的再生信号进行差分最大值检出,在检出上述伺服空间ARs内记录着的地址标志和各区标志以后,能够对目标区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
还有,上述记录/再生装置从磁光盘的GCP存储区读出以与地址段ASEG的地址信息相同格式格雷码化了的媒体信息,基于该媒体信息从控制轨迹读出控制信息,能够基于该控制信息进行控制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在所述伺服空间内记录着提供段识别信息的识别标志,这种段识别通过段在所述伺服空间中的记录位置来进行,其特征是,所述多个段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和表示所述数据段地址的地址段;通过所述识别标志来识别所述数据段和所述地址段。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借助于多个所述段形成区,通过所述识别标志来识别所述区中最前头的段。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借助于多个所述段形成区,通过所述识别标志来识别所述区中最前头的段和该段的前一个段。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所述多个段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和表示所述数据段地址的地址段,而且,借助于多个所述段形成区;通过所述识别标志来识别所述数据段和所述地址段,并识别所述区中最前头的段。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通过所述识别标志进而识别所述区中最前头的段之前的一个段。
6.一种光盘,其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所述多个段在各条轨迹放射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由在所述数据空间中,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段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构成;在所述地址段上,所述地址信息利用对2比特的信息、基于所述伺服坑、由盘驱动器产生的时钟信号5个时钟的区域,作为格雷码记录下来。
7.一种光盘,其特征是,实际上形成了多条同心圆轨迹,在各条轨迹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由伺服空间和数据空间构成的段,伺服空间设有对光盘驱动装置提供伺服信息的伺服坑;所述多个段在各条轨迹放射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由在所述数据空间中,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段和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段构成;在所述地址段上,所述地址信息在所述时钟信号11个时钟的区域内,作为以4比特格雷码表示的坑记录下来;由所述4比特中的以格雷码表示高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以格雷码表示低位2比特的5个时钟的区域、和在其间1个时钟的区域构成;在表示所述高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和表示所述低位2比特格雷码的坑对于该1个时钟的区域处于最短距离的情况下,和一者处于最短距离而另一者处于最长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1个时钟的区域内形成一个坑。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在所述伺服空间内,记录着多个伺服坑,这些坑对所述时钟信号分别具有2个时钟的区域,并且,持有5个坑宽以上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在所述数据段上,记录着已加扰或NRZI变换了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在所述数据段数据空间的最前头,设有记录恒定极性数据的预写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其特征是,在所述数据段数据空间的最末尾,设有记录恒定极性数据的写后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多个基本上同心延伸轨迹的光盘具有多个各包括伺服空间AR
文档编号G11B19/28GK1419233SQ0213218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5日
发明者飞田实, 藤田五郎, 大塚学史, 山上保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