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155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型光记录介质。
在特开平10-199042号公报中,提出了将基板贴合的粘合层涂布在相当于记录层或反射层的功能层的外周边部至内周边部的范围内,并通过将粘合层的区域限定在不透明的功能层区域,从外部看不到粘合剂的光记录介质。然而,因在内周的透明区域里没有涂布有粘合剂,所以针对光盘坠落的强度较弱。另外,在便携式录放机等中,将光盘中心孔嵌合于光盘安装部上进行安装或拆卸时,为了拉开两张光盘间的间隙需要增加外力,这样有时会使粘合剂脱落而破坏光盘。
另外,在特开平10-149580号公报中,提出了在中心孔的周围形成一部分没有附着粘合剂的空白区域,以防止粘合剂从中心孔溢出后又绕回到光盘表面的光记录介质。虽然光盘的强度较强,但是由于内周的透明部分涂布有粘合剂,从外部看得见粘合剂的区域,因此外观效果不佳。
此外,在特开2001-118287号公报中,提出了具备在具有中心孔的基板上的所定范围内的区域里形成有记录层区域,且该记录层区域被反射层所覆盖的第1光盘;和至少对应于所述记录层区域及从所述记录层区域的内周至内侧的6毫米以上的区域的部分由粘合剂粘接而贴合于第1光盘上的第2光盘的光记录介质。在这种构成中,很难将反射层形成至内侧。
关于粘合层,目前还没有出现功能(贴合强度)和外观同时令人满意的方案。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是在具有中心孔的透明基板上,在该中心孔周围的外侧至少依次具有反射层和粘合层,且所述粘合层和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相同的另一基板或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大致相同的另一层相贴合而成的贴合型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还形成有另一粘合层。
所述另一粘合层可以部分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优选在接连于中心孔周围的状态下形成于该周围的全周上。
所述另一粘合层的宽度(径向)优选为0.3-2.0mm,更优选0.5-1.0mm。
另一方面,构成所述粘合层(包括另一粘合层)的粘合剂优选迟效性紫外线固化粘合剂。
另外,所述粘合层(包括另一粘合层)优选采用丝网印刷法形成。
图2是表示

图1的光记录介质的另一形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光记录介质的又一形态的俯视图。
图中,10-光记录介质,12-中心孔,A-第1粘合层,B-第2粘合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是在具有中心孔的透明基板上,在该中心孔周围的外侧至少依次具有反射层和粘合层,且所述粘合层和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相同的另一基板或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大致相同的另一层相贴合而成的贴合型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还形成有另一粘合层。
下面,以在基板上具有记录层、反射层、保护层和粘合层的形态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
<基板>
作为基板,只要是具有中心孔的透明基板,可以任意选择使用以往被用作光记录介质的基板材料的各种材料。
具体可以列举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类树脂;环氧树脂;无定形聚烯烃;聚酯;铝等金属等,根据需要也可以并用这些物质。另外,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所述材料中,从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及低价格角度考虑,优选聚碳酸酯、无定形聚烯烃,特别优选聚碳酸酯。另外,基板的厚度优选为0.5-1.4mm。
基板上形成有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和驱动用导入槽或表示地址信号等信息的凹凸部(预槽)。预槽的磁道间距优选为400-900nm,更优选450-850nm,进一步优选500-800nm。另外,预槽(プレグル-ブ)的深度(槽深)优选为80-180nm,更优选为100-700nm,进一步优选为110-160nm。还有,预槽的半宽值优选为200-400nm,更优选为230-380nm,进一步优选为250-350nm。
此外,在设置记录层一侧的基板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底涂层,其目的是改善平面性、提高粘合力及防止记录层的变质。作为底涂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醇、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硝基纤维素、聚氯乙烯、氯代聚烯烃、聚酯、聚亚胺、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物质;以及硅烷偶合剂等表面改性剂。底涂层可以通过将所述物质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以调制成涂布液之后用旋涂法、浸涂法、挤压涂布法等涂布方法把该涂布液涂布在基板表面上而形成。底涂层的厚度一般在0.005-20微米的范围内,优选在0.01-10微米的范围内。
<记录层>
就记录层而言,通常在追记型光记录介质中使用色素,而在可写型光记录介质中使用的是相变化金属。在追记型光记录介质中,也就是说在使用色素时,作为可采用的色素例,可列举菁色素、酞菁色素、咪唑并喹喔啉色素、吡喃嗡类?硫代吡喃嗡类色素、azulenium类色素、三十碳烷嗡类色素、Ni、Cr等金属配盐类色素、萘醌类色素、蒽醌类色素、靛酚类色素、靛苯胺类色素、三苯基甲烷类色素、份菁类色素、氧杂菁类色素、铝类·di-immonium类色素及亚硝基化合物。在这些色素中,优选菁色素、酞菁类色素、azulenium类色素、三十碳烷嗡类色素、氧杂菁类色素、咪唑并喹喔啉色素。
作为用于形成记录层的涂布液的溶剂的例子,可列举醋酸丁酯、乙酸溶纤剂等酯;丁酮、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氯代烃;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环己烷等烃;四氢呋喃、乙醚、二噁烷等醚;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双丙酮醇等醇;2,2,3,3-四氟丙醇等氟类溶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等二元醇醚类等。所述溶剂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色素的溶解性单独或者适当混合2种以上使用。优选的是2,2,3,3-四氟丙醇等氟类溶剂。还有,在涂布液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防退色剂或结合剂等,根据其目的还可以添加抗氧化剂、UV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防退色剂的代表例子,可列举亚硝基化合物、金属配位化合物、di-immonium盐、铵盐等。这些例子记载于例如特开平2-300288号、特开平3-224793号、及特开平4-146189号等的公报中。
作为结合剂的例子,可以列举明胶、纤维素衍生物、葡聚糖、松香、橡胶等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异丁烯等烃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类树脂;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氯代聚乙烯、环氧树脂、丁醛树脂、橡胶衍生物、苯酚·甲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的初期缩合物等合成有机高分子。在使用结合剂时,其使用量一般相对于100重量份色素为0.2-20重量份,优选0.5-10重量份,更优选1-5重量份。
考虑所使用的色素的溶解性,所述溶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在涂布液中根据目的还可以添加抗氧化剂、UV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涂布方法,可以列举喷雾法、旋涂法、浸涂法、滚涂法、刀片法、刮刀辊法、丝网印刷法等。记录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另外,使用色素时的记录层的层厚通常在20-500纳米范围内,优选在30-300纳米范围内,更优选在50-100纳米范围内。
另外,作为涂布温度,如果在23-50℃范围内,则没有特别的问题,优选24-40℃,更优选25-37℃。
为了提高该记录层的耐光性,在记录层中可以含各种防退色剂。
作为防退色剂,通常采用单重态氧猝熄物。作为单重态氧猝熄物,可以利用专利说明书等刊物上所记载的已知的物质。
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特开昭58-175693号公报、特开昭59-81194号公报、特开昭60-18387号公报、特开昭60-19586号公报、特开昭60-19587号公报、特开昭60-35054号公报、特开昭60-36190号公报、特开昭60-36191号公报、特开昭60-44554号公报、特开昭60-44555号公报、特开昭60-44389号公报、特开昭60-44390号公报、特开昭60-54892号公报、特开昭60-47069号公报、特开昭60-209995号公报、特开平4-25492号公报、特公平1-38680号公报、及特公平6-26028号公报等各公报、德国专利350399号说明书、及日本化学会志1992年10月号第1141页等中所记载的物质。
所述单重态氧猝熄物等防退色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用于记录的化合物量通常为0.1-50质量%范围,优选0.5-30质量%范围,更优选1-20质量%范围,特别优选2-10质量%范围。
以上对追记型光记录介质即使用色素时的记录层进行了说明,而在可写型光记录介质中也就是说在使用相变化金属时,作为该相变化金属,可以列举Sb-Te合金、Ge-Sb-Te合金、Pd-Ge-Sb-Te合金、Nb-Ge-Sb-Te合金、Pd-Nb-Ge-Sb-Te合金、Pt-Ge-Sb-Te合金、Co-Ge-Sb-Te合金、In-Sb-Te合金、Ag-In-Sb-Te合金、Ag-V-In-Sb-Te合金、Ag-Ge-In-Sb-Te合金等。其中从可进行多次写入的角度考虑,优选Ge-Sb-Te合金、Ag-In-Sb-Te合金。
作为使用相变化金属时的记录层的层厚,优选10-50纳米,更优选15-30纳米。
上述的相变化记录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等气相薄膜沉积法、溅射法等形成。
<反射层>
在记录层上可以设置反射层,其目的是提高再现信息时的反射率。作为反射层材料的光反射性物质是对激光具有高反射率的物质,作为其例子,可列举Mg、Se、Y、Ti、Zr、Hf、V、Nb、Ta、Cr、Mo、W、Mn、Re、Fe、Co、Ni、Ru、Rh、Pd、Ir、Pt、Cu、Ag、Au、Zn、Cd、Al、Ga、In、Si、Ge、Te、Pb、Po、Sn、Bi等金属及半金属或不锈钢。这些物质中优选Cr、Ni、Pt、Cu、Ag、Au、Al及不锈钢。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或者也可以作为合金使用。特别优选Au、Ag或其合金。反射层例如可以通过蒸镀、溅射或离子镀所述光反射性物质而形成在记录层上。反射层的层厚通常在10-800纳米范围内,优选20-500纳米范围,更优选50-300纳米范围。
<保护层>
保护层是为了防止水分侵入光记录介质内部而形成的,只要是透明的材质,就没有特殊的限定,优选聚碳酸酯、紫外线固化树脂等,更优选在23℃50%RH条件下的吸湿率在5%以下的材料。
还有,“透明”意味着其透明到可使记录光及再现光透过的程度(透过率90%以上)。
保护层的厚度在1-30微米范围内,优选3-20微米范围,更优选3-10微米范围。
作为粘合所述反射层和保护层的粘合剂,优选光固化性树脂,其中为了防止光盘的弯曲,优选固化收缩率小的物质。作为这种光固化性树脂,可举出例如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的“SD-640”、“SD-347”等UV固化性树脂(UV固化性粘合剂)。另外,为了保持弹性,粘合层的厚度优选在1-1000微米范围内,更优选5-500微米范围,特别优选10-100微米范围。
<粘合层>
粘合层是主要为了贴合形状与所述基板相同的另一基板或形成与所述基板大致相同的另一层而形成的层。另一层相当于例如将2张光盘贴合而制作时的保护层。
作为构成粘合层的粘合剂,优选迟效性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如果采用迟效性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则在制作两面记录再现型光记录介质时比较有利。即,在速效性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中,固化时照射进来的紫外线被反射层所反射掉,紫外线无法到达粘合剂上,因此难以固化粘合剂。而在迟效性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中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作为这种迟效性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可举出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阳离子固化型紫外线固化树脂。具体为,例如索尼化学(株)制的SK7000、スリ-ボンド(株)制的30Y-292G等。另外,粘合层的层厚优选在1-1000微米的范围内,更优选5-500微米,特别优选10-100微米。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中,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还形成有另一粘合层(以下称为“第2粘合层”)。图1是表示光记录介质10的粘合层形成区域的俯视图。图1的剖面线区域A是形成在与反射层相同的区域的粘合层(以下称为“第1粘合层”),而剖面线区域B为第2粘合层。第2粘合层是以接连于中心孔12周围的状态形成的。第2粘合层的宽度(径向)优选为0.3-2.0mm,更优选0.5-1.0mm。
根据上述的第2粘合层可以增强贴合强度,且不会影响外观。
接着,举2例适用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变形例。
图2的光记录介质10a与图1的光记录介质相比,不同的是第2粘合层是部分形成的。图3的光记录介质10b与图1的光记录介质的差别在于第2粘合层形成在第1粘合层的内周和中心孔周围之间。图2和图3的任一方式均可以增强贴合强度,且不会影响外观。
上述的粘合层(第1粘合层及第2粘合层)优选通过丝网印刷法例如在图1-图3的剖面线区域A及B区域印刷粘合剂而形成。与涂布粘合剂时相比,利用丝网印刷法可以更容易地形成图1-图3的剖面线区域A及B的粘合层区域。
以上说明了具有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没有记录层的所谓CD-ROM、DVD-ROM。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实施例1)利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制),将聚碳酸酯树脂成型为具有螺旋状槽(深度156纳米,宽度290纳米,磁道间距0.74微米)的厚度为0.6mm、直径为120mm的基板。
将2.0g下述色素A溶解于2,2,3,3-四氟丙醇100cm3而成的溶液用旋涂法涂布在所述基板上的形成有槽的面上,形成层厚为100纳米的记录层。接着,向记录层溅射银,层压约150纳米,形成反射层。此时将反射层形成区域设定为其内周边部直径27mm、外周边部直径118mm。进而,在该反射层上采用旋涂法涂布紫外线固化型外敷层剂(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ダイキユアクリアSD-640),并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紫外线,由此形成约20微米厚的保护层,得到厚度为0.6mm的光盘A。
同样地,在没有涂布色素的情况下在所述基板上溅射银,并在其上面形成保护层之后,得到了没有记录层的0.6mm厚的光盘B。
化1
色素A为了贴合所述光盘A和所述光盘B而完成1张光盘,进行了下述的工艺。首先,在光盘A和光盘B的保护层上,通过丝网印刷法将迟效性阳离子聚合型粘合剂(索尼化学(株)制,SK7000)印刷形成在图1中所示的剖面线区域(宽度d1.0mm)里。此时,丝网印刷板的网眼尺寸为300目。刚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紫外线之后,将光盘A和光盘B的保护层侧相贴合,并从两面压缩。约放置5分钟之后,粘合剂已完全固化,得到了厚度为1.2mm的实施例1的光盘(光记录介质)。
(比较例1)除了没有形成中心孔周围的粘合层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比较例1的光盘(光记录介质)。
(1)坠落试验制作3张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光盘,使各个光盘从10cm高的位置垂直坠落到20mm厚的不锈钢板上,确认光盘剥离的存在与否。重复进行该步骤,记录各光盘发生剥离时的坠落次数。其中,不仅是2张光盘完全剥离(光盘A及光盘B)的情况,即使只有一部分被剥离,只要剥离涉及到形成有记录层的部分也认为存在剥离现象。结果示于表1中。
表1第1张第2张第3张实施例1 >50 >50 >50比较例1 322由表1可知,实施例1的光盘在坠落50次之后也没有发生剥离,而比较例1的光盘经2-3次就发生了剥离。
(2)向再现机的安装耐久试验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光盘,在便携型再现机(将光盘中心孔嵌合在安装部上的类型)的安装部上反复进行100次的安装·拆卸,以确认光盘的剥离。实施例1的光盘在反复进行100次安装·拆卸之后也没有发生剥离,而比较例1中反射层和记录层的界面上发生了剥离。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可知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贴合强度大且第2粘合层区域也较窄,外观良好。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贴合强度大且外观良好的光记录介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记录介质,是在具有中心孔的透明基板上,在该中心孔周围的外侧至少依次具有反射层和粘合层,且所述粘合层和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相同的另一基板或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大致相同的另一层相贴合而成的贴合型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还形成有另一粘合层。
全文摘要
一种光记录介质,是在具有中心孔的透明基板上,在该中心孔周围的外侧至少依次具有反射层和粘合层,且所述粘合层和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相同的另一基板或形状与所述透明基板大致相同的另一层相贴合而成的贴合型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及所述粘合层的形成区域的内周边部中离所述中心孔较近的任一方内周边部和所述中心孔的边缘部之间的基板上,还形成有另一粘合层。该另一粘合层在接连于所述中心孔的周围的状态下最好形成在该周围的全周上。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贴合强度大且外观良好的光记录介质。
文档编号G11B7/24GK1469363SQ0314307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6日
发明者柴田路宏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