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72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对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中激光聚焦的控制,特别是关于降低杂散光的不良影响的用于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入的光盘的激光聚焦的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大容量且低成本的圆盘状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以非接触的方式可以对大量的数据高速存取的光盘装置,以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的数据记录介质为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已知,在该光盘装置中,在激光的聚焦点与光盘的表面相吻合时,所产生的反射光会进入光拾波器内,受到散射而发生杂散光化,在由光盘记录面的反射而产生聚焦信号以外,还会产生由该杂散光所引起的伪信号。
然而,近年来,在光盘装置薄型化的同时,光拾波器的工作距离(WI,Work Distance)也狭小化,进一步,该WD非常小的下一代DVD(所谓蓝光光盘,注册商标BD)也已经开始实用化。与此相伴,光盘表面与聚焦透镜也更加接近,因此,上述杂散光的影响就不可忽视。
这里,作为用于去除由上述杂散光所引起的伪信号的的影响的现有技术的例,以下专利文献1已经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制造装置时预先记录由杂散光所引起的伪信号的位置,通过控制,在该伪信号发生的时间内不开始聚焦引入动作。
而且,以下专利文献2已经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基于检测出所谓S信号时的聚焦驱动信号电压,计算出不受由光盘的表面反射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位置的聚焦驱动信号,通过控制,利用将光拾波器移动到该位置来去除由杂散光引起的偏移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71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4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就是说,在前者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盘再生装置中,由于上述伪信号的发生时间与光盘的面偏斜量等有关,所以不能一味确切地确定。此外,特别是,如上所述,在光盘表面与记录面之间的距离非常狭小(例如约为0.1mm)的BD盘中,对该伪信号遮蔽的时间也非常短,其控制自身非常困难。
而且,即使是在后者专利文献2中,也与上述同样,难以适用于受到面偏斜的影响的高速驱动器等,特别是难以适用于BD盘驱动器。
另一方面,进一步,为了避免该杂散光对S字信号的不良影响,例如,考虑了从光盘的背面侧到光盘的正面侧向激光的聚焦点进行聚焦引入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在伴随装置的薄型化而光拾波器的WD非常狭小的BD光盘驱动器中,还是有光拾波器发生冲突从而对光盘造成损伤的担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背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去除光盘的表面反射引起的杂散光对S字信号的影响,进而提供不受面偏斜的影响,且能够应付光盘表面与记录面之间的距离狭小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
另外,本发明是以发明者的新发现为基础,即,出现在光盘的表面与记录面之间、成为上述杂散光的原因的伪信号,其个数与光盘的种类无关,是光拾波器所固有的事实为基础,进而着眼于在移动了透镜的状态下进行聚焦扫描时的透镜误差信号的动作来实现的。
就是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它是将激光照射于被安装光盘,由此得到反射光,利用该反射光来控制该激光的聚焦位置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处理步骤预先在依次接近光盘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将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由比通常动作的增益高的无用光检测增益进行检测,由此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的前处理;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的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优选在停止了被安装光盘的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前处理。或者是,优选将聚焦误差信号作为所述得到的电信号,将达到该最大振幅之前所出现的信号作为由所述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测量其数目。进一步,优选记录在所述前处理中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在其后的聚焦引入处理中使用。
而且,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它是将激光照射于被安装光盘,由此得到反射光,利用该反射光来控制该激光的聚焦位置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安装的光盘,在使对激光进行聚焦的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下,在依次接近光盘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聚焦扫描动作,与在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利用由所述聚焦扫描动作所得到的信号来进行聚焦引入。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优选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双值化,将其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进一步,提供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述方法作为前处理,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进一步,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的处理。
而且,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预先在依次接近光盘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将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由比通常动作的增益高的无用光检测增益所检测,由此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并将其记录在所述记录构件中;其后,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而且,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用于将所述拾波器的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在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利用由所述聚焦扫描动作所得到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而且,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用于将所述拾波器的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在预先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先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再检测出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盘装置全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光盘装置中,特别是拾波器内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对应于光盘,特别是BD的光盘装置中盘表面(DS)与记录面(RS)之间的工作距离(WD)的图。
图4是说明上述光盘装置中实行的聚焦引入前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上述聚焦引入前处理所得到的FB信号的状态的信号波形图。
图6是说明上述光盘装置中实行的聚焦引入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来自拾波器的信号的各种信号状态的信号波形图。
图8是说明所述另一实施方式中实行的聚焦引入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特别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激光的聚焦控制方法的构成要素为中心进行表示的方框图。
首先,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光盘装置的全体结构。在图中,装置具有主轴电动机2,由该装置进行记录/再生的各种光盘1,安装于其输出轴的先端上安装的转台21上,以规定的速度旋转驱动。另一方面,拾波器3(其详细构造在后面说明)对被安装光盘1照射规定强度的激光,并检测来自该光盘1的反射光将其变换为电信号。基于来自该拾波器3的检测信号,FE信号生成部4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ocus error signal),PE信号生成部5生成合量信号(sum signal)。而且,图中的符号6表示,作为检测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信号而生成透镜误差信号(以下称为“LE”)的LE信号生成部。
进一步,信号测定部8测定这些各个信号的电平并将其向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微机)9输出。该微机9将来自所述信号测定部8的检测信号的电平值,与预先在记录装置的存储器91中所记录的阈值进行比较,如下详细说明所记述,在进行被安装光盘的种类的判别的同时,由已知的方法,对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而且,图中的I/F(接口)部11将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传递给微机9的同时,将来自所述微机9的信息向其显示部输出。
附加的图2是在上述表示全体构成的光盘装置中,特别是表示拾波器3的内部的详细结构的图。在该图中,拾波器3包含包含与该光盘1的表面(图的下面)相对配置的物镜31和光束扩展器32的光学体系;和,分别发出波长不同的激光的、例如由激光二极管所构成的激光发生元件33、34、35;以及,例如设置有由光电二极管等所构成的受光元件36。另外,该物镜31是上述3波长互换物镜,与由多个透镜所构成的光束扩展器32一起,例如可以由利用电磁力的调节器37在垂直于光盘1的表面的方向上(参照图中的箭头)移动。
而且,上述激光发生元件33、34、35响应来自所述微机9的指令,分别由驱动电路331、341、351而驱动发光,例如,分别地,元件33发出BD用的波长为405nm的激光,元件34发出DVD用的波长为650nm的激光,元件35发出CD用的波长为780nm的激光。而且,图中的符号38是用于反射从上述各激光发生元件33~35所发生的激光,通过所述物镜31及光束扩展器32照射到光盘1的表面上的同时,通过来自该光盘1的表面的反射光而向受光元件36传导的,即所谓单向透视玻璃(或者也可以是偏向光束分裂器)。另外,由所述受光元件36所检测的反射光,在检测电路39中进行检测,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
接着,对于由在上面所述的表示拾波器内部结构的光盘装置所实行的激光的聚焦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其原理加以说明。
一般而言,在开始激光的聚焦控制时,必须从来自光盘记录面的反射光进行确实的聚焦信号的检测。但是,实际上,如上所述,由于存在盘表面的反射及无用光所引起的伪信号,所以为了对记录面进行聚焦,就必须避开该无用光的伪信号,或者是将其排除。而且,此外,特别是在BD、DVD、CD的与3波长相对应的光盘装置中,如附加的图3所示,由于盘表面(DS)与记录面(RS)之间的距离非常狭小(例如约为0.1mm),所以从物镜31的表面到记录面(RS)的工作距离(WD)也非常小,因此聚焦扫描动作必须是从下侧(即远离盘的一侧)向上升的方向实施。所以,即使是具有完全没有无用光的光学体系的光盘装置,也必然会受到盘表面反射的影响。因此,必须避免该反射光,关于避开该反射光的方法,在以下进行叙述。
首先,必须检测从在装置中安装的光盘发生的无用光的个数。作为对此的处理,例如可以实施附加的图4所示的处理,即“聚焦引入前处理”。另外,该处理是在,例如在产品从工厂出货时,或在将光盘安装于该装置时自动地进行。而且,该处理是在被安装光盘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实行。
如图4所示,在该“聚焦引入前处理”中,在该处理开始后,使拾波器内部的透镜下降(步骤S41),其后,将增益设定为“无用光检测增益”(步骤S42)。就是说,提高增益是为了确实地检测出无用光。其后,在使透镜缓慢上升的同时进行用激光进行的聚焦扫描动作(对于光盘的记录面依次接近的方向上),检测其间所出现的无用光的个数(步骤S43)。其后,将增益重新设定为通常的动作增益(步骤S44),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根据以上的“聚焦引入前处理”,例如,如附图5所示,自聚焦扫描开始至激光的焦点到达记录面为止所发生的无用光的数目,与盘无关,为一定的值。但是,其振幅(即由上述图2的受光元件36从反射光变换并从检测电路39输出的信号的振幅)却随装置与盘的组合而不同。就是说,由于无用光的振幅一般比记录面的信号的振幅小,所以可以判断出,在进行聚焦扫描所得到的信号中,其振幅最大的信号为记录面的信号(正规的S字信号),其它则为无用光所引起的信号。由此,就能够确定在聚焦扫描时至记录面的信号出现为止之间所出现的无用光的个数。就是说,测量进行聚焦扫描动作而出现的信号的个数,振幅最大的信号为记录面的信号,在此之前所出现的信号的个数为无用光的个数。
而且,作为上述“聚焦引入前处理”中检测到的信号,例如,可以通过对聚焦误差信号(以下称为“FE”),或反射光总合量信号(以下称为“PE”)进行计测来实现。而且,此时,优选在拾波器中设置冲突保护装置,以避免拾波器与光盘发生冲突而造成损伤。进一步,还可以使上述聚焦扫描速度降低,这样,即使拾波器发生冲突对光盘也几乎没有损伤。
而且,由上述步骤S43所检测到的无用光的个数,例如存储于所述微机9的记录装置存储器91内。就是说,将由上述方法检测的无用光的个数,作为以下叙述的“聚焦引入处理”中的“无用光个数”而适用,并实行聚焦引入,由此能够在去除了无用光的影响的状态下进行引入。
接着,参照附图6对上述光盘装置中的“聚焦引入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该处理是为了在检测出所述发生的无用光的个数之后,对于由主轴电动机旋转驱动的光盘的记录面确实地进行聚焦而进行的处理。
首先,如图6所示,在该“聚焦引入处理”中,在该处理开始后,使拾波器内部的透镜下降(步骤S61),其后,与上述同样,将增益设定为“无用光检测增益”(步骤S62)。另外,通过这样做,即使是在通常的聚焦引入时,也能够确实排除无用光,检测出必要的来自记录面的信号(在图的例中是FE信号的S字曲线)。其后,在使透镜缓慢上升的同时进行由激光进行的聚焦扫描动作,检测其间作为FE信号或PE信号而出现的无用光的个数(步骤S63),在此检测出所述“聚焦引入前处理”中所决定的“无用光个数”,更具体而言,仅仅检测出所述微机9的记录装置即存储器91内存储的个数。
而且,对FE信号或PE信号检测该“无用光个数”后,将增益重新设置为通常动作的增益(步骤S64),其后,在实行了将激光在记录面上进行聚焦的聚焦引入(步骤S65)之后,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在本发明中,基于如下的新发现,即自扫描开始至激光的焦点到达记录面为止所发生的无用光的数目,与盘无关而为一定的值的新发现,为了设定确实能够检测出无用光的振幅,提高信号输出的增益并检测无用光。另外,作为此时检测的信号,可以使用聚焦误差信号(FE),或反射光总合量信号(PE)。而且,在测定发生的无用光的个数,预先仅计测前处理(参照上述图4的流程)所必要的数目之后,实行通常动作的增益设定。其结果是,由于在其后出现的信号是记录面的信号,所以可利用该信号实施通常的动作,以引入聚焦。另外,此时为了去除检测无用光时光盘的面偏斜所引起的不良影响,例如优选将扫描速度设定得大,同时将光盘的旋转速度设定得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由预先前处理对聚焦误差信号(FE)或反射光总合量信号(PE)等进行检测,由此,通过设定在记录面的信号(正规的S字信号)出现为止所出现的无用光信号的数目(“无用光个数”)将无用光去除,这样,就能够确实仅检测必要的来自记录面的信号。进一步,以下作为上述结构的代替,对使用透镜误差信号来检测聚焦引入时刻的开始引入动作的另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7和图8进行说明。
如上述图1所示,在来自拾波器3的信号中,作为检测其物镜31在跟踪方向上移动了的状态的信号,输出所谓的透镜误差信号(以下称为“LE”)。如图7所示,该LE信号在焦点附近(即光盘的记录面RS附近)出现较大的信号。因此,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利用该信号检测聚焦引入的时刻。
就是说,在该方法中,如图8所示,在聚焦引入处理开始后,首先使拾波器的物镜的位置下降(步骤S81),其后,在该物镜移动的状态下开始聚焦扫描(步骤S82)。而且,通过检测出上述LE信号,检测出来自光盘记录面的信号(步骤S83)。另外,更具体而言,使该LE信号双值化,检测该双值化的LE信号的上升。就是说,在检测到该双值化的LE信号上升的时刻,由于激光的聚焦位置存在于光盘记录面(RS)附近,所以通过在该时刻开始聚焦引入动作,与上述同样地,也能够在去除了无用光的影响的状态下实行聚焦引入动作。
另外,在上述另一例中,对于在聚焦引入时在移动了透镜的状态下从光盘的表面侧实行聚焦扫描,将检测出透镜误差信号或透镜传感器信号的上升的时刻作为记录面,光盘装置开始引入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上述其它方法作为前处理,预先设定在记录面的信号(正规的S字信号)出现之前所出现的无用光信号的数目(“无用光个数”),这样与上述图6所示的情况同样,光盘装置也能够开始引入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能够提供去除由光盘表面的反射所引起的杂散光对S字信号的影响,进而不受面偏斜的影响,且能够应用于盘表面与记录面之间的距离狭小的光盘的,激光的聚焦控制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光盘装置,从而发挥优异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是将激光照射于被安装光盘,由此得到反射光,利用该反射光来控制该激光的聚焦位置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处理步骤预先在依次接近向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将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由比通常动作的增益高的无用光检测增益所检测,由此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的前处理;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止了被安装光盘的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前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处理中,将聚焦误差信号作为所述得到的电信号,将达到该最大振幅之前所出现的信号作为由所述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并测量其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在所述前处理中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在其后的聚焦引入处理中使用。
5.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是将激光照射于被安装光盘,由此得到反射光,利用该反射光来控制激光的聚焦位置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安装光盘,在使对激光进行聚焦的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下,在依次接近光盘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聚焦扫描动作,与在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利用由所述聚焦扫描动作所得到的信号来进行聚焦引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双值化,将其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
7.一种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作为前处理,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进一步,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的处理。
8.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预先在依次接近光盘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将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由比通常动作的增益高的无用光检测增益所检测,由此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并将其记录在所述记录构件中;之后,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9.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用于将所述拾波器的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在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利用由所述聚焦扫描动作所得到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10.一种光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激光的发光源与物镜的光拾波器,和将光盘安装并将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生成基于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的构件;用于将所述拾波器的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在依次接近所述光盘的记录面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构件;以及,控制该装置的同时具有记录装置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在预先进行所述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检测出透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检测信号,将所述检测到的透镜的移动状态检测信号的上升,作为来自所述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的出现时刻,先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再检测出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由杂散光引起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入的光盘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它是向被安装光盘照射激光,由此得到反射光,利用该反射光控制激光的聚焦位置的激光聚焦控制方法,其中,预先在依次向光盘的记录面接近的方向上实行激光的聚焦扫描动作的同时,将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的电信号,由比通常动作的增益高的无用光检测增益所检测,由此对由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进行计数,之后,检测基于来自被安装光盘的反射而得到的电信号,将紧接该检测数达到了上述被计数的无用光所引发的信号的数目之后的电信号,作为来自该被安装光盘的记录面的信号而进行聚焦引入。
文档编号G11B7/00GK101083091SQ200610165649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9日
发明者齐藤俊雄, 正司敏郎 申请人: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