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43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硬盘由四个螺钉直接固定在硬盘架上,硬盘与硬盘架及螺钉与硬盘和硬盘架都是直 接连接,硬盘就透过硬盘架和螺钉将震动直接传给了机箱。其缺点是随着硬盘转速不断的增 快,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震动,并且会将震动传给机箱,引起机箱的共振。同时, 机箱和硬盘架也将震动直接传给硬盘,当硬盘在工作时,外部的震动特别容易引起数据的丢 失甚至造成硬盘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减少硬盘震动的硬盘装置。
一种硬盘装置,包括硬盘主体、硬盘架、多个紧固件及多个避震环。硬盘主体安装于硬 盘架中,其设有多个螺纹孔。硬盘架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 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紧固件固定于硬盘主体的螺纹孔中。每个紧固件包括螺纹部、中间部 和固持部,所述中间部的直径大于螺纹部和固持部的直径。螺纹部收容于硬盘主体的螺纹孔 中,中间部连接螺纹部和固持部。每个避震环嵌入下盖的通孔中,其包括中心通孔。紧固件 的固持部套入中心通孔中。
因避震环嵌入下盖的通孔中,且紧固件的固持部套入避震环的中心通孔中,从而避免了 紧固件与下盖的直接接触及硬盘主体与下盖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硬盘主体与紧固件及下盖之 间的震动传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盘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震环和紧固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避震环和紧固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硬盘装置的立体组装仰视图,但没有显示硬盘架的下盖。
图5为本实用新型硬盘装置的立体组装仰视图。
图6为图5中沿直线VI-V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硬盘装置100的立体分解图。硬盘装置100包括硬盘主体20 、硬盘架30、泡棉40、多个紧固件50及多个避震环60。
硬盘主体20收容于硬盘架30中,其顶部设有多个螺纹孔22。
硬盘架30为长方形壳体,其包括下盖32及上盖34。硬盘主体20收容于硬盘架30中。所述 下盖32设有多个通孔320,所述通孔320分别与硬盘主体20的螺纹孔22—一对应。
泡棉40安装于所述硬盘主体20和上盖34之间,用于减少硬盘主体20和上盖34之间的震动 传递。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紧固件50固定于硬盘主体20的螺纹孔22中,以固定连接硬盘主体 20和硬盘架30。每个紧固件50包括螺纹部52、中间部54和固持部56,螺纹部52和固持部56分 别位于中间部54的两端。中间部54呈圆盘状并固定连接螺纹部52和固持部56,其直径大于螺 纹部52和固持部56的直径。螺纹部52设有螺纹以固定于硬盘主体20的螺纹孔22中。固持部 56的顶部设有凹槽560,以便开启和紧固所述紧固件50。
所述避震环60固定于下盖32和硬盘主体20之间,以减少硬盘主体20和下盖32之间的震动 传递。每个避震环60包括中心通孔62、收容部64、接触部66和多个凸起68。中心通孔62贯穿 收容部64和接触部66,中心通孔62的直径略大于紧固件50的固持部56的直径。接触部66呈圆 锥形,凸起68凸设于接触部66的锥顶,收容部64位于接触部66的底部。收容部64呈圆柱形, 其直径小于接触部66的最小直径。接触部66的最小直径略等于紧固件50的中间部54的直径, 从而可以有效利用避震环60 。
请参照图4至图6,安装时,硬盘主体20收容于硬盘架30中。泡棉40安装于所述硬盘主体 20和上盖34之间。避震环60的收容部64嵌入下盖32的通孔320中。紧固件50的螺纹部52锁固 于硬盘主体20的螺纹孔22中,且使紧固件50的固持部56套入避震环60的中心通孔62中,从而 硬盘主体20、硬盘架30、泡棉40、紧固件50及避震环60便组装为一体。安装后,紧固件50的 中间部54与避震环60的凸起68接触;避震环60的接触部66位于紧固件50的中间部54和下盖 32之间。
因避震环60的收容部64嵌入下盖32的通孔320中,且紧固件50的固持部56套入避震环60 的中心通孔62中,从而避免了紧固件50与下盖32的直接接触及硬盘主体20与下盖32的直接接 触,减少了硬盘主体20与紧固件50及下盖32之间的震动传递。
因紧固件50的中间部54与避震环60的凸起68接触,减少了在减震方向上避震环和紧固件 50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减震初期缓冲震动或高频率震动时减震。
因避震环60的接触部66呈圆锥形,从而增强了避震环60的吸震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盘主体,设有多个螺纹孔;硬盘架,所述硬盘主体安装于所述硬盘架中,所述硬盘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多个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硬盘主体的螺纹孔中,每个紧固件包括螺纹部、中间部和固持部,所述中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部和所述固持部的直径,所述螺纹部收容于所述硬盘主体的螺纹孔中,所述中间部连接所述螺纹部和所述固持部;及多个避震环,分别嵌入所述下盖的通孔中,每个避震环包括中心通孔,所述紧固件的固持部套入所述中心通孔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的中间部呈圆盘状。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环还包括收 容部、接触部和多个凸起,所述中心通孔贯穿所述收容部和所述接触部,所述收容部嵌入所 述下盖的通孔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圆锥形 ,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接触部的锥顶,所述收容部位于所述接触部的底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最小直 径等于所述中间部的直径。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呈圆柱形 ,其直径小于所述接触部的最小直径。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泡棉,所述泡 棉安装于所述硬盘主体和所述上盖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硬盘装置,包括硬盘主体、硬盘架、多个紧固件及多个避震环。硬盘主体安装于硬盘架中,其设有多个螺纹孔。硬盘架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紧固件分别固定于硬盘主体的螺纹孔中。每个紧固件包括螺纹部、中间部和固持部,所述中间部的直径大于螺纹部和固持部的直径。螺纹部收容于硬盘主体的螺纹孔中,中间部连接螺纹部和固持部。每个避震环嵌入下盖的通孔中,其包括中心通孔。紧固件的固持部套入中心通孔中。因避震环嵌入下盖的通孔中,且紧固件的固持部套入避震环的中心通孔中,从而避免了紧固件与下盖的直接接触及硬盘主体与下盖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硬盘主体与紧固件及下盖之间的震动传递。
文档编号G11B33/08GK201278265SQ20082030205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黄国玮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