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可携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870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可携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卡合结构壳体的移动硬盘
装置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携式装置如移动硬盘(随身听),其外壳由帽盖、中框以及本体等三个结构组装而成,而移动硬盘的电子装置部分则容置于外壳内。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可携式装置1的示意图,图2为可携式装置1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携式装置1的壳体100包含一帽盖10、一中框结构20以及一本体30,电子装置300则容置于壳体100内。这样的移动硬盘在空间限制以及组装方便性的考量下,帽盖10与中框结构20 之间多以凸点与凹槽的方式扣合组成,也方便使用者拆卸帽盖10,而中框结构20以及本体 30之间则使用一组扣合结构来固定。请参考图2以及图3,其中图3为可携式装置1的局部侧面剖视图。在中框结构 20上具有一卡勾21,本体30上相对应位置则具有一卡槽31,当中框结构20沿着I方向安装于本体30时,卡勾21卡合于卡槽31,以将中框结构20以及本体30 (同时电子装置100 容置且固定在中框结构20以及本体30里面)组合起来。然而这样的组装结构强度不够, 尤其在卡勾21的部分由于制造时的公差以及脱模因素,卡勾21在与卡槽31卡合后,其斜面211与卡槽31的壁面311间通常会具有间隙d以及倾斜角θ,若欲将间隙d以及倾斜角θ控制相当小的数值,则不利脱模与制造生产,且组装时难度增加且容易发生卡勾无法到位的问题。若间隙d以及倾斜角θ过大,则使得在组装后中框结构20以及本体30之间容易摇晃,且容易受人为因素被拆卸或自然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可携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卡合结构壳体的可携式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以及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容置于该壳体内。该壳体包含有一中框结构以及一本体。该中框结构具有一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沿一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分别具有独立的悬臂。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卡槽以及一第二卡槽,沿该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该中框结构可沿该安装方向以该第一卡勾卡合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卡勾卡合于该第二卡槽的方式安装于该本体,且当该中框结构安装于该本体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不完全落入该第二卡槽内。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其包含有一中框结构以及一本体。该中框结构具有一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沿一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分别具有独立的悬臂。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卡槽以及一第二卡槽,沿该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该中框结构可沿该安装方向以该第一卡勾卡合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卡勾卡合于该第二卡槽的方式安装于该本体, 且当该中框结构安装于该本体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不完全落入该第二卡槽内。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可携式装置的示意
图2为图1可携式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可携式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所揭露具有多重卡合结构壳体的可携式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可携式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可携式装置壳体中的中框结构示意图;图7为可携式装置壳体中的本体示意图;图8为图4可携式装置的局部侧面剖视图;图9为图8可携式装置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可携式装置的中框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 可携式装置 10、40帽盖20,50,80 中框结构 21卡勾30、60 本体 31卡槽41 凹部 51、81第一"^勾52,82 第二卡勾 53支撑柱54、84 开口 55凸点61 第一卡槽 62第二卡槽100,200 壳体 211、511、521斜面300 电子装置 301连接器311、611、621 壁面 514、814第一悬臂522 左侧边 523右侧边524,824 第二悬臂 612、613侧壁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4以及图5,图4为本发明所揭露具有多重卡合结构壳体200的可携式装置2的示意图、图5为可携式装置2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可携式装置2另包含一电子装置300,容置于壳体200内。可携式装置2的壳体200包含一帽盖40、一中框结构50以及一本体60,其中中框结构50具有一第一卡勾51以及一第二卡勾52,利用双卡勾的设计与本体60结合,以补强中框结构50与本体60的结合强度,同时兼顾零件制造、脱模以及组装时的方便性。帽盖40则通过其内侧的凹部41与中框结构50相对应两侧的凸点55 (请参考图8以及图9)卡合的方式结合于中框结构50上,以覆盖并保护壳体200内的电子装置300的连接器301,且可自中框结构50上拆卸下来,其中可携式装置2可为如移动硬盘、MP3随身听等电子装置。请参考图6以及图7,图6为可携式装置的壳体200的中框结构50示意图,图7为壳体200的本体60示意图。中框结构50沿着图上的I方向与本体60结合以安装于本体 60,中框结构50具有一第一卡勾51以及一第二卡勾52,且第一卡勾51以及第二卡勾5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沿着安装方向I依序排列。换言之,在图6中,第一卡勾51在方向轴线 I上位于第二卡勾52的左边。第一卡勾51具有第一悬臂514,第二卡勾52具有第二悬臂 524,第二悬臂524内具有一开口 54,而第一卡勾51则延伸于开口 54处。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卡勾51以及第二卡勾52之间呈现U型的沟槽,通过两卡勾51、52间的沟槽,使第一 悬臂514以及第二悬臂524彼此间可独立作动,因此第一卡勾51以及第二卡勾52通过各自的独立悬臂可分别被带动变形,而独立的悬臂设计可在其中之一卡勾松开时,另一卡勾仍与对应卡槽卡合,避免中框结构50与本体60被拆开。与中框结构50互相结合安装的本体 60上的相对应位置则具有一第一卡槽61以及一第二卡槽62,同样地,第一卡槽61以及第二卡槽6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沿着安装方向I依序排列。换言之,在图7中,第一卡槽61 在方向轴线I上位于第二卡槽62的左边。当中框结构50沿安装方向I安装于本体60时, 第一卡勾51会卡合于第一卡槽61,而第二卡勾52则卡合于第二卡槽62,利用在同一方向轴线I上的两个卡勾的设计,可补强单一卡勾安装强度不足的弱点。第一卡勾51以及第一卡槽61的横向宽度为W1,而第二卡勾52以及第二卡槽62 的横向宽度为《2,且在图6以及图7的实施例中,宽度W2大于宽度W1,因此当中框结构50沿着安装方向I安装于本体60的过程中,第二卡勾52会先通过第一卡槽61,由于第二卡勾 52的宽度W2大于第一卡槽61的宽度Wl,因此可避免第二卡勾52先落入第一卡槽61而造成组装错误。然而图6、图7的卡勾以及卡槽为本发明其中一态样,亦即第二卡勾52的宽度 W2不一定需大于第一卡勾51的宽度W1,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有其他的形式来防止中框结构50安装于本体60的过程中,第二卡勾52误卡合于第一卡槽61的问题。例如只要第二卡勾52的宽度W2在第二卡勾52沿着安装方向I移动时,不会与第一卡槽61的宽度W1完全重叠(或完全落入宽度W1内)即可,换言之,只要第一卡槽61的两侧壁612、613 至少其中之一沿着安装方向I的角度来看会落入第二卡勾52的左侧边522以及右侧边523 之间,则可保证第二卡勾52不会与第一卡槽61误卡合。此外,中框结构的两卡勾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设计,如图10另一实施例的中框结构 80所示,第一卡勾81以及第二卡勾82分别具有第一悬臂814以及第二悬臂824,而第一卡勾81与第二卡勾82之间则具有L型的开口 84或沟槽,因此两卡勾81、82也为具有独立的
悬臂结构。请参考图8以及图9,其中图8为图4的可携式装置2的沿χ-χ,切线方向的局部侧面示意图,图9为可携式装置2沿χ-χ’切线方向的立体角度的剖视图。可携式装置2壳体200的双卡勾设计利用双重限制位移条件,在拘束卡勾结构的自由度以达到防拆效果的同时,另可允许卡勾与对应卡槽之间的尺寸参数适度放大,以利零件的制造脱模与组装到位。在图8中,第一卡勾51在与第一卡槽61卡合后,其斜面511与第一卡槽61的壁面611 间的间隙Cl1以及倾斜角θ 以及第二卡勾52在与第二卡槽62卡合后,其斜面521与第二卡槽62的壁面621间的间隙d2以及倾斜角θ 2皆可适度放大,而不需担心如单一卡勾容易发生摇晃或受人为因素被拆卸或自然松拖的问题。适度放大的间隙C^d2以及倾斜角θ”θ 2则有利于中框结构50的脱模与制造生产,且更容易组装到位。此外,在第一卡勾51 (或第二卡勾52)与卡槽卡合处的相反方向D2上,另可延伸一支撑柱53,当中框结构50安装于本体60时,容置在其内的电子装置300可沿着D1方向止抵住支撑柱53,使第一卡勾51受电子装置300的F力量止抵而不致从第一卡槽61脱落,增加卡合的稳固。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多重卡合结构壳体以及具有此种壳体的可携式装置,在壳体的中框结构以及本体上,利用双卡勾与双卡槽同时卡合的设计,增加中框结构与本体的结合强度, 并具有易于制造与组装的优点。中框结构的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具有独立的悬臂,且在同一平面上沿着一安装方向轴线依序排列,而本体上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也在同一平面上沿着该安装方向轴线依序排列,在卡勾分别卡合对应的卡槽时,第二卡勾沿着该安装方向不会完全落入第一卡槽,以防止第二卡勾于安装过程中误卡合于第一卡槽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重卡合结构壳体的可携式装置,其包含有 壳体,包含有中框结构,该中框结构具有第一卡勾以及第二卡勾,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沿一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分别具有独立的悬臂;以及本体,具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沿该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该中框结构可沿该安装方向以该第一卡勾卡合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卡勾卡合于该第二卡槽的方式安装于该本体,且当该中框结构安装于该本体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不完全落入该第二卡槽内;以及电子装置,容置于该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二卡勾的悬臂内具有开口,该第一卡勾延伸于该开口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之间具有U型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之间具有L型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宽度, 该第二卡勾以及该第二卡槽具有第二宽度,且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二卡勾具有第二宽度,且当该中框结构安装于该本体的过程中,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不完全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其中该第二卡勾具有左侧边以及右侧边,该第一卡槽的其中一侧壁沿该安装方向落入该左侧边以及该右侧边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其中之一另具有支撑柱,延伸于该卡勾与该相对应卡槽卡合的相反方向,用来受该电子装置止抵。
9.一种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其包含有中框结构,该中框结构具有第一卡勾以及第二卡勾,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沿一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分别具有独立的悬臂;以及本体,具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沿该安装方向依序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该中框结构可沿该安装方向以该第一卡勾卡合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卡勾卡合于该第二卡槽的方式安装于该本体,且当该中框结构安装于该本体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不完全落入该第二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装置,该第一卡勾以及该第二卡勾其中之一另具有支撑柱,延伸于该卡勾与该相对应卡槽卡合的相反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重卡合结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可携式装置。在可携式装置壳体的中框结构以及本体上,利用双卡勾与双卡槽同时卡合的设计,增加中框结构与本体的结合强度,并具有易于制造与组装的优点。中框结构的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具有独立的悬臂,且在同一平面上沿着一安装方向轴线依序排列,而本体上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也在同一平面上沿着该安装方向轴线依序排列,在卡勾分别卡合对应的卡槽时,第二卡勾沿着该安装方向不会完全落入第一卡槽,以防止第二卡勾在安装过程中误卡合于第一卡槽的问题。
文档编号G11B33/02GK102157186SQ2010101214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束崇万, 林芳毅, 邱智恒, 陈德廉, 陈志升, 黄于修 申请人:创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