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16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换盘器(disc changer)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以下技术领域提供限制杆以在对盘盒的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进行解锁时限制盘盒的运动, 从而通过盘保持器确保对盘盒的适当保持状态。
背景技术
现存一种换盘器,其中,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可通过沿中心轴的轴向布置而被存储在盘盒内,从盘盒弹出希望的盘状记录介质,从而在驱动单元处可以执行针对该盘状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回放。在用于上述换盘器的盘盒中,存在一种盘盒,其中,壳体的一部分可以打开或分离,并且用于将壳体锁止于关闭状态或连接状态的锁止杆被布置在壳体内(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52849)。用于保持要插入的盘盒的盘保护器被布置在换盘器内,并且用于将壳体的锁止解锁的解锁件被设置于盘保持器。因此,当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内时,通过锁止杆对壳体的锁止通过解锁件被解锁,从而,壳体可变为打开状态或分离状态。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52849中描述的换盘器,在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的状态下,盘盒可沿取出方向被运动,从而从盘保持器拉出盘盒。因此,在对壳体的锁止进行解锁的状态下,盘盒可沿取出方向运动。例如,因为针对盘盒施加了外力、 发生了振动或使用者的意愿等,盘盒可沿取出方向运动了预定行程,达到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的状态。在发生上述盘盒沿取出方向的运动的情况下,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的保持状态会变得不稳定,或者壳体会进入锁止状态,从而不能够确保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的合适的保持状态。希望在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并且锁止被解锁时确保盘保持器对盘盒的合适的保持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盘器包括盘盒,在盘盒中形成用于解锁的插孔,壳体, 盘盒被插入壳体内,壳体包括可沿轴向分离的第一壳以及第二壳,通过沿中心轴的轴向布置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可将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存储在第一壳以及第二壳内,锁杆,用于将第一壳以及所二壳锁止在连接状态;盘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插入的盘盒,包括解锁件,其通过在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时被插入插孔以对锁杆施压,来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 被解锁件支撑的限制杆,包括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在解锁件被插入插孔时与壳体配合,从而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限制杆对沿与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取出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因此,利用上述换盘器,在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被解锁件解锁时,由限制杆
3对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沿取出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限制杆可相对于解锁件沿与轴向垂直以及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操作方向运动;限制杆被弹簧沿操作方向压向一个方向;限制杆的限制部分与壳体配合以限制盘盒的运动;倾斜边缘形成在限制杆的限制部分上,在限制杆被插入插孔的状态下当沿取出方向的运动力被施加至盘盒时,倾斜边缘以可滑动方式与壳体发生接触,以允许盘盒沿取出方向运动。形成倾斜边缘,其在沿取出方向的运动力被施加至盘盒时与壳体发生接触,并允许盘盒沿取出方向的运动,由此,倾斜边缘可滑动地与壳体发生接触,并且解除相对于盘保持器通过限制杆对沿取出方向的运动的限制。可以设置解除杆,其用于在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沿取出方向运动时解除限制杆对盘盒的限制。设置解除杆,用于在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沿取出方向运动时解除通过限制杆对盘盒的限制,从而在盘盒沿取出方向运动时解除解除杆的限制部分相对于壳体的配合。可以设置压杆,其用于在通过解除杆解除限制杆对盘盒的限制时沿取出方向向盘盒施压。设置压杆,用于在解除对盘盒的限制时沿取出方向对盘盒施压,从而防止盘盒沿取出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杆的干扰。解锁件及限制杆可用于被插入壳体的插孔。解锁件及限制杆被插入壳体的插孔,从而同时执行对壳体的解锁以及通过限制杆
对盘盒的保持。解锁件及限制杆均可形成为板状,并且两者可被布置处于沿厚度方向接触的状态。解锁件及限制杆均形成为板状,并且两者被布置处于沿厚度方向接触的状态,从而减小换盘器的厚度。可转动辊可被设置至盘保持器,以与插入盘保持器的盘盒的外表面发生接触;辊在盘盒的外表面与盘保持器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下旋转,从而使盘盒沿插入方向或取出方向运动。辊在盘盒的外表面与盘保持器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下旋转,并且盘盒沿插入方向或取出方向移动,使得辊在盘盒移动时盘盒不与盘保持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弹簧可被设置到与盘保持器中设置了辊的面相对的面,从而将盘盒压向辊。将盘盒压向辊的弹簧可以被设置到与设置了盘保持器中的辊的面相对的面,使得盘盒在被弹簧施压的情况下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盘器包括盘盒,在盘盒中形成用于解锁的插孔,壳体, 盘盒被插入壳体内,壳体包括可沿轴向分离的第一壳以及第二壳,通过沿中心轴的轴向布置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可将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存储在第一壳以及第二壳内,锁杆,用于将第一壳以及所二壳锁止在连接状态;盘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插入的盘盒,包括解锁件,其通过在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时被插入插孔以对锁杆施压,来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 被解锁件支撑的限制杆,包括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在解锁件被插入插孔时与壳体配合,从而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限制杆对沿与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取出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
因此,在解锁状态防止盘盒沿取出方向移动,并且防止盘盒进入不希望的锁止状态,从而可以确保通过盘保持器对盘盒的合适的保持状态。限制杆可相对于解锁件沿与轴向垂直以及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操作方向移动;限制杆被弹簧沿操作方向压向一个方向;限制杆的限制部分与壳体配合以限制盘盒的运动;倾斜边缘形成在限制杆的限制部分上,在限制杆被插入插孔的状态下当沿取出方向的移动力被施加至盘盒时,倾斜边缘以可滑动方式与壳体发生接触,以允许盘盒沿取出方向移动。因此,当较大的移动力沿取出方向施加至盘盒时,不会有较大的负载被施加至盘盒及换盘器,从而可以防止对盘盒及换盘器的损坏。可以设置解除杆,其用于在盘盒相对于盘保持器沿取出方向移动时解除限制杆对盘盒的限制。因此,可以平滑安全的方式从盘保持器拉出盘盒。可以设置压杆,其用于在通过解除杆解除限制杆对盘盒的限制时沿取出方向向盘盒施压。因此,可以在不受限制杆干扰的情况下从盘保持器拉出盘盒,并且可以平滑安全的方式从盘保持器拉出盘盒。解锁件及限制杆可用于被插入壳体的插孔。因此,可以同时执行对壳体的解锁以及通过限制杆对盘盒的保持,从而改进操作可靠性,并实现高速操作。解锁件及限制杆均可形成为板状,并且两者可被布置处于沿厚度方向接触的状态。因此,可以实现换盘器的厚度的减小,并且可以抑制湿气及尘埃进入插入孔。可转动辊可被设置至盘保持器,以与插入盘保持器的盘盒的外表面发生接触;辊在盘盒的外表面与盘保持器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下旋转,从而使盘盒沿插入方向或取出方向运动。因此,可以平滑方式相对于盘盒沿插入方向及取出方向移动盘盒。弹簧可被设置至与盘保持器中的辊所设置的面面对的面,从而将盘盒压向辊。因此,盘盒可以稳定方式与辊接触,并且可以实现盘盒的稳定移动状态。


图1与图2至图43 —起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换盘器的实施例,并且是用于换盘器的盘盒的立体图;图2是盘盒的立体图,示出了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分离状态;图3是盘盒的立体图,示出了处于从不同于图2的方向观察的状态的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分离状态;图4是盘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处于从不同于图4的方向观察的状态的盘盒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被支撑杆执行的锁止杆以及压簧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第二壳、桥接构件、挡簧以及盘状记录介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第一壳及第二壳被锁止滑动件锁止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9是示出换盘器以及盘盒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换盘器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换盘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保持器罩、连接构件以及保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保持构件的放大立体图;图14是盘保持器等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被分离的盘保持器等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上保持器以及被上保持器支撑的各个杆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示出机架以及布置在机架内的各个单元的立体图;图18与图19至图M—起示出了换盘器的工作情况,并且是示出盘盒被插入换盘器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9是示出各个杆的初始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20是示出限制杆(其一部分以剖面示出)的初始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21是示出盘盒被插入换盘器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2是示出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被解锁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3是示出限制杆被插入插入孔(其一部分以剖面示出)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M是示出限制杆被插入插入孔、并且盘盒的运动受到限制杆(其一部分以剖面示出)的限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25是示出在限制杆被插入插入孔(其一部分以剖面示出)的状态下盘盒沿取出方向移动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沈是示出盘保持器被移动至可分离位置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7是示出用于检测的元件相对于盘盒的位置的后视图;图观是示出盘保持器沿上下方向移动至中间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四是示出盘保持器被移动至向下移动边缘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0是示出在盘状记录介质被弹出杆从第二壳弹出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1是示出盘状记录介质被弹出杆从第二壳弹出并且盘状记录介质被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2是示出盘状记录介质被弹出杆从第二壳弹出并且盘状记录介质被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的正视图;图33是示出盘状记录介质被保持构件保持并且保持构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状态的概念图;图34是示出盘状记录介质被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的概念图;图35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布置在向前移动边缘处的盘保持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6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布置在向前移动边缘处的盘保持器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7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盘保持器向后移动并且解除杆被转动的状态的立体图38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盘保持器向后移动并且致动杆被压销移动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9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盘保持器向后移动并且限制杆的限制被解除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0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盘保持器向后移动并且压杆被转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1是示出在弹出操作期间盘保持器向后移动并且盘盒被压杆施压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2是示出根据移动机构对盘保持器的移动操作的流程图;图43是示出根据改变示例的盘保持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根据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换盘器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以盘盒被插入换盘器的盒插入/分离开口的方向作为前方,来描述前后上下及左右方向。注意,以下示出的前后上下及左右方向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这些方向。盘盒的整体构造首先,将描述用于换盘器的盘盒的构造(参见图1至图8)。盘盒1被构造使得部件被布置在壳体2内,并且壳体2具有第一壳3及第二壳4。 多个盘状记录介质100可沿竖直方向被等间距存储。第一壳3及第二壳4被构造以例如沿竖直方向连接或分离(参见图1至图3)。注意,在壳体2被构造为竖直细长形状的情况下,第一壳3及第二壳4沿水平方向连接或分
1 O第一壳3由树脂材料形成,并由基体构件5以及安装至基体构件5的沿竖直方向连接的后边缘部分的辅助基体6构成。如图4及图5所示,基体构件5包括面向竖直方向的基体面部分7,分别从该基体面部分7的两侧边缘部分向下突起的侧面部分8,以及从基体面部分7的后边缘部分向下突起的后面部分9。向下突起的圆柱杆状中心销10被设置至基体面部分7的中心部分。向下突起的支撑杆11以水平分离方式被设置至基体面部分7的前边缘侧部分。弹性钩突起12被分别设置至基体面部分7的下面中支撑杆11的附近位置。向侧向及向下打开的槽状夹持部6a被分别形成在辅助基体6的两个侧边缘部分的下边缘部分上。滑动件支撑部分3a分别形成在第一壳3的两侧面部分的后边缘侧位置处(参见图1至图3)。锁止杆13被第一壳3的支撑杆11支撑以自由转动(参见图3至图5)。如图4至图6所示,锁止杆13包括圆柱形被支撑部分14(该部分由插入到其中的支撑杆11来支撑)、从被支撑部分14的大致上半部分大致向前突起的锁止部分15、以及从被支撑部分14的大致下半部分倾斜向前突起的解锁部分16。锁止部分15包括用于在末端部分锁止侧向突起的突起部分15a。向上突起的弹性支撑突起部分1 被设置至锁止部分15。利用锁止杆13,支撑杆11被分别插入被支撑部分14,并且锁止杆13被构造以支撑杆11的各个中心杆作为中心而转动(参见图6)。在锁止杆13被支撑杆11支撑的状态下,利用锁止杆13,锁止部分15的突起部分1 分别沿接近侧面部分8 一侧的方向被压簧 17施压。压簧17例如是扭力盘簧,并且由卷曲部分17a以及分别从卷曲部分17a伸出的一对臂部17b及17c构成。利用压簧17,卷曲部分17a被支撑杆11支撑,一个臂部17b与设置至第一壳3的基体面部分7的弹性钩突起12配合,而另一臂部17c与设置至锁止杆13 的锁止部分15的弹性支撑突起部分1 配合。锁止滑动件18被第一壳3的滑动件支撑部分3a沿向前/向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 (参见图3至图5)。锁止滑动件18由从锁止部分20的后表面向后突伸的弹性支撑杆部分21构成,该后表面从除了被支撑部分19的向前及向后伸出的前边缘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向内突伸。利用锁止滑动件18,被支撑部分19分别被第一壳3的滑动件支撑部分3a可滑动地支撑,并且盘簧22分别被弹性支撑杆部分21支撑。利用盘簧22,两边缘分别与锁止部分20的后面以及形成滑动件支撑部分3a的后面接触。因此,锁止滑动件18被盘簧22向前施压。打开/关闭面板23被安装至第一壳3的前边缘部分(参见图1至图3)。如图4 及图5所示,打开/关闭面板23包括形成为面向前/后方向的水平长矩形板状的面板部分 24,以及从面板部分M的后面中的下边缘部分向后伸出的被安装突起部分25。插入孔Ma以水平延长的方式形成在面板部分M内。向外开放用于插入的切口 24b被分别形成在面板部分M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上。被安装突起部分25以水平延长的方式设置。打开/关闭面板23通过被螺纹固定至支撑杆11 (其被分别设置至基体面部分7) 的下面的被安装突起部分25的末端部分而被安装至第一壳3。在打开/关闭面板23被安装至第一壳3的状态下,被安装突起部分25被分别螺纹固定至支撑杆11下方,从而防止锁止杆13以及被支撑杆11支撑的压簧17掉落。在打开/关闭面板23被安装至第一壳3的状态下,锁止杆13的解锁部分16被布置在插入孔Ma的正后方。第二壳4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由从以一体方式形成面向竖直方向的基体面部分 26的两个侧部向上伸出的侧面部分27构成(参见图3,图5及图7)。侧面部分27由外侧壁部分28以及位于外侧壁部分28的内侧的内侧壁部分四构成。就外侧壁部分观而言,其高度被设定为内侧壁部分四的大致一半,并且其上面被设定为低于内侧壁部分四的上面。在内侧壁部分四的前边缘部分中形成向前开放并水平穿透的用于锁止的第一凹入部分^a。在接近内侧壁部分四的后边缘的位置处形成向后并向外开放的用于锁止的第二凹入部分^b。
8
保持槽29c形成在内侧壁部分四的内表面中,并且保持槽^c以等间隔长度沿竖
直方向布置。弹性安装凹入部分29d形成在一个内侧壁部分四上。弹性安装凹入部分^d向上并向内开放。挡簧30被插入并被安装至弹性安装凹入部分^d (参见图2及图4)。如图7所示, 由从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的竖直细长板状被安装部分30a的后边缘伸出的弹簧30b来构成挡簧30。弹簧30b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等间隔长度,其中相同的间隔作为保持槽^c的竖直间隔,其设置数量等于保持槽^c的数量。挡簧30被插入弹性安装凹入部分四山并且弹簧30b的末端部分伸入内侧壁部分 29的内侧。桥接构件31被安装至接近第二壳4的侧面部分27之间的后边缘的位置处(参见图2及图7)。桥接构件31由被折叠为预定形状的板状金属材料形成。桥接构件31被安装在侧面部分27之间,从而可以确保第二壳4整体的较高强度。对于盘盒1,例如信息输入板32被附着至壳体2的后面作为信息输入媒介。诸如与待存储在壳体2中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之间的间距以及存储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相关的信息的预定信息被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注意,信息输入媒介并不限于信息输入板32,并且例如可以采用合适的媒介,例如诸如在壳体2上打印的条码的打印信息,或在壳体2中嵌入的记录芯片等。就如上构造的盘盒1而言,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在壳体2内(参见图1及图 2)。就盘状记录介质100而言,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分离的状态下,外侧部分从上方被插入形成在第二壳4的侧面部分27中的保持槽^c,并且被保持在壳体2中。因此,位于第二壳4的前边缘中的开口被形成为盘插入/弹出开口 4a,在该位置相对于第二壳4插入并弹出盘状记录介质100。在壳体2由相连的第一壳3及第二壳4构成并且打开/关闭面板23被安装至第一壳3的情况下,分别向前并向后伸出的插入槽加被形成在第一壳3的侧面部分8的下面与第二壳4的外侧壁部分观的上面之间(参见图1)。就插入槽加而言,后边缘分别连续至第一壳3的滑动件支撑部分3a,并且前边缘分别连续至形成在打开/关闭面板23的面板部分M内用于插入的切口 Mb。盘盒的耦合状态以下将描述盘盒1的耦合状态(参见图8)。在基体构件5的基体面部分7与基体面部分沈竖直面对的状态下,第一壳3与第二壳4華禹合。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耦合的状态下,第一壳3及第二壳4被锁止杆13及锁止滑动件18锁止。锁止杆13被布置在沿锁止部分15的末端部分被压簧17的压力相互分离的方向 (向外)的转动边缘上,并且用于锁止部分15的锁止的突起部分1 被分别插入形成在第二壳4的侧面部分27中并与其配合的用于锁止的第一凹入部分^a中。通过盘簧22的压力,锁止滑动件18被布置在前移动边缘处,并且锁止部分20被分别插入形成在第二壳4的侧面部分27中并与其配合的用于锁止的第二凹入部分29b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耦合并锁止并且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在壳体2中的状态下,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挡簧30的弹簧30b接触,并且被分别向下保持。此时,保持槽^c的一部分被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表面的其他部分施压, 并且盘状记录介质100被布置在壳体2内的正常位置。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耦合的状态下,就盘状记录介质100而言,设置至第一壳3 的中心销10被插入中心孔IOOa0换盘器的整体构造以下将描述换盘器40的构造(参见图9至图17)。换盘器40被构造使得部件被布置在外部壳体41内。如图9所示,通过向后向下开放的外框42、安装至外框42的后边缘部分并面向前 /后方向的面板43、以及安装至外框42的下边缘部分并面向竖直方向的基体框44来构成外部壳体41。沿前后方向穿透的盒插入/弹出开口被形成在面板43的上边缘部分中,并且盒插入/弹出开口可由盖板45打开并关闭。弹出按钮46布置在面板43的下边缘部分上。保持器罩47布置在外部壳体41内。通过顶面板部分48、从顶面板部分48的两侧边缘向下伸出的侧板部分49、以及从顶面板部分48的前边缘向下伸出的突起板部分50来构成保持器罩47 (参见图9至图11)。凸轮突起件48a以及压销48b以水平可分离的方式被分别设置至接近顶面板部分 48的前边缘的位置处(参见图12)。凸轮突起件48a以向内伸出的状态被设置至顶面板部分48的两侧边缘部分,而压销48b以向下伸出的状态被设置至凸轮突起件48a的内侧。向前并向后伸出的支撑孔49a被形成在侧板部分49的上边缘部分中。凸轮支撑孔51形成在侧板部分49中,处于前后分离的状态。凸轮支撑孔51由前后延伸的水平部分51a以及竖直延伸的竖直部分51b构成,并且水平部分51a的前边缘部分与竖直部分51b的上边缘部分相连。向外伸出的支撑突起销49b被设置至侧板部分49的下边缘部分,处于前后分离的状态。连接构件52被安装至保持器罩47的前边缘部分。连接构件52被形成为竖直细长,并且两个侧边缘部分被分别安装至保持器罩47的侧板部分49的前边缘部分。保持构件53被安装至连接构件52的上面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保持构件53如图 13所示分别竖直延伸,并且由安装至连接构件52的被安装部分M以及从被安装部分M的上边缘部分沿相互接近方向伸出的保持突起部分55构成,并且保持面5 分别形成在保持突起部分阳相互面对的面上。保持面5 分别形成为向外伸出的弧形面形状。保持面55a 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曲率。保持构件53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略微小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直径。用于检测的元件56被分别布置在侧板部分49的前边缘部分的内表面中(参见图 12)。就用于检测的元件56而言,例如一个是发光元件,而另一个是光接收元件。传感器57被分别布置在突起板部分50的下边缘部分上以及连接构件52的上边缘部分上。就传感器57而言,例如一个是发光元件,而另一个是光接收元件。
滑动件58被支撑在保持器罩47的侧板部分49的外表面两侧,从而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参见图10)。凸轮孔59形成在滑动件58中,呈前后分离的状态。凸轮孔59由前后延伸的直线部分59a,以及倾斜使得随其前进而向下偏离的斜线部分59b构成,并且直线部分59a的前边缘部分与斜线部分59b的上边缘部分相连。前后延伸的支撑孔58a被形成在滑动件58 的下边缘部分上。利用滑动件58,支撑突起销49b可滑动地与支撑孔58a配合,并且滑动件58被保持器罩47的侧板部分49支撑,从而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盘保持器60被保持器罩47可移动地支撑(参见图10及图11)。盘保持器60由上保持器61及下保持器62构成(参见图14及图15)。如图14至图16所示,上保持器61由面向竖直方向的顶面部分63、分别从顶面部分63的两个侧边缘向下伸出的横向面部分64、以及从顶面部分63的前边缘向下伸出的杆支撑部分65构成。利用顶面部分63的顶面,压杆66分别被前边缘部分的两个侧边缘部分支撑以自由转动。压杆66由面向竖直方向的转向面部分66a、从转向面部分66a的外侧边缘部分向上伸出的滑动突起部分66b、以及从转向面部分66a的前边缘部分向下伸出的压杆部分66c 构成。就压杆66而言,转动支撑点被设置至转向面部分66a,并且压杆部分66c在顶面部分63前方大致沿前/后方向移动。就压杆66而言,压杆部分66c被未示出的弹性构件沿大致向前移动的方向施压。利用顶面部分63的顶面的前边缘部分,致动杆67被支撑在压杆66的内侧,从而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致动杆67沿面向竖直方向的板状移动面部分67a、从移动面部分67a 的外侧边缘部分向上伸出的致动面部分67b、以及从移动面部分67a的外侧边缘部分向前伸出的致动突起部分67c构成。就致动杆67而言,移动面部分67a及致动面部分67b被布置在顶面部分63的顶面上,并且致动突起部分67c从顶面部分63向前伸出。致动杆67通过支撑在顶面部分63之间的拉伸盘簧68被分别沿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压。向侧向伸出的滑动销6 被设置至横向面部分64的外表面,从而前后分离。沿相互接近方向伸出的解除件64b被设置至横向面部分64的后边缘部分。向下开放的连接槽 6 被形成在横向面部分64的下边缘部分中,从而前后分离。解锁件6 被设置至杆支撑部分65从而水平分离。解锁件6 被设置为向后伸出的状态。解除杆69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杆支撑部分65的前面上处于水平分离状态。解除杆 69形成为大致上下延伸的形状,并且转动支撑点被设置至竖直方向的中心部分。解除杆69 被支撑在杆支撑部分65之间的弹簧70沿下边缘部分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压。限制杆71被支撑在解锁件65a的下表面上从而分别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动。限制杆71形成为板状,并且分别由基体部分72以及从接近基体部分72的后边缘的位置沿相互接近方向伸出的限制部分73构成。向前开放的配合凹入部分7 被形成在基体部分72的前边缘部分上。限制部分73形成为三角形,其宽度随着其从基体部分72接近伸出方向而变窄,其中位于前侧的侧边缘被形成为第一倾斜边缘73a (其倾斜从而随着其从基体部分72后退而向后偏移),并且位于后侧的侧边缘被形成为第二倾斜边缘7 (其倾斜从而随着其从基体部分72后退而向前偏移)。利用限制杆71,解除杆69的下边缘部分分别与基体部分72的配合凹入部分7 配合。因此,弹簧70的压力经由解除杆69被施加至限制杆71,并且沿相互接近方向对限制杆71施压。利用上保持器61,滑动销6 分别从侧板部分49的内表面侧被插入支撑孔49a, 并且被保持器罩47支撑以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下保持器62沿面向竖直方向的下板部分74以及分别从下板部分74的两侧边缘向上伸出的侧板部分75构成(参见图14及图15)。向侧向伸出的滑动销7 被设置至侧板部分75的外表面处于前后分离的状态。向内伸出的保持件7 被设置至侧板部分75的上边缘部分处于前后分离的状态。利用下保持器62,滑动销7 从侧板部分49的内表面侧被插入凸轮支撑孔51以及凸轮孔59,并且被保持器罩47及滑动件58支撑以分别沿前/后方向及竖直方向自由地移动。利用上保持器61及下保持器62,滑动销7 从下侧被插入连接槽Mc并且与其配合,从而沿竖直方向连接(参见图14)。机架76被安装至外部壳体41的基体框44 (参见图10及图11)。向上伸出的支撑构件77被安装至机架76的后边缘部分(参见图17)。能够沿水平方向转动的弹出杆78被支撑在支撑构件77的上边缘部分上。弹出杆78与被致动构件 79连接,并且被致动构件79的下边缘部分被布置在机架76上。第一电动机支撑板80被布置在机架76上,而第一驱动电动机81被安装在第一电动机支撑板80上。转动凸轮82被机架76支撑,并且转动凸轮82与臂杆83相连。臂杆83的一个边缘部分连接至被致动构件79的下边缘部分。经由支撑在机架76上的第一减速齿轮组84的传递,通过第一驱动电动机81的驱动力使转动凸轮82转动,并且随着转动凸轮82的转动,臂杆83被操作。在臂杆83被操作时,被致动构件79被操作,并且弹出杆78相对于支撑构件77被转动。未示出的分别安装至滑动件58的齿条被布置在机架76的底面一侧。第二电动机支撑板85被布置在机架76上的第一驱动电动机81的前方,并且第二驱动电动机86被安装在第二电动机支撑板85上。第二减速齿轮组87被机架76支撑,并且第二减速齿轮组87除了一部分之外被支撑在机架76的下面一侧。第二减速齿轮组87与分别安装至滑动件58的齿条啮合。通过经由第二减速齿轮组87被传递至齿条的第二驱动电动机86的驱动力,滑动件58沿前/后方向移动。如下所述,在滑动件58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盘保持器60的下保持器62沿竖直方向移动。因此,第二驱动电动机86及第二减速齿轮组87起用于移动盘保持器60 (下保持器62)的移动机构的作用。该移动机构包括未示出编码器,并基于输入至起增加至盘盒1 的信息输入媒介作用的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利用编码器来确定下保持器62沿竖直方向的停止位置。
用于相对于盘状记录介质100执行对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回放的驱动单元88被布置在外部壳体2内前侧的下边缘部分上(参见图9)。换盘器的工作以下将描述换盘器40的工作(参见图18至图42)。首先,将描述在盘盒1被插入换盘器40之前的初始状态(参见图18至图20)。在初始状态下,滑动件58被布置在前移动边缘,并且盘保持器60被布置在后移动边缘(参见图18)。此时,利用上保持器61,后侧的滑动销6 与保持器罩47中支撑孔49a的后边缘部分配合。利用下保持器62,滑动销7 与保持器罩47中凸轮支撑孔51的水平部分51a 的后边缘部分以及滑动件58中凸轮孔59的直线部分59a的后边缘部分配合。在初始状态下,由盘保持器60支撑的压杆66处于以下状态,其中通过弹性构件的压力将压杆66布置在前侧的移动边缘处(参见图19)。在初始状态下,被盘保持器60支撑的解除杆69通过弹簧70的压力被布置在垂直状态。因此,如图20所示,限制杆71被保持在内侧的移动边缘,并且致动杆67被布置在与致动突起部分67c配合的外侧的移动边缘中,通过拉伸盘簧68的压力,致动突起部分67c 从外侧与限制杆71的上边缘部分配合(参见图19)。在初始状态下,被支撑构件77的上边缘部分支撑的弹出杆78被保持在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在上述初始状态下,在盘盒1被插入面板43的盒插入/弹出开口时,盘盒1从后方被插入盘保持器60 (参见图21)。当盘盒1从面板43的盒插入/弹出开口被逐渐插入时,盖板45受压转动。在盘盒1从后方被逐渐插入盘保持器60时,上保持器61的解除件64b以及下保持器62的保持件7 被分别插入形成在壳体2中的插入槽加。在解除件64b被分别插入插入槽加时,当盘盒1移动至盘保持器60深度一侧时, 锁止滑动件18的被支撑部分19分别被解除件64b施压。在被支撑部分19分别被解除件 64b向后施压时,锁止滑动件18分别抵抗盘簧22的压力而向后移动,并且锁止部分20分别从第二凹入部分29b被拉出以锁止第二壳4。在锁止部分20分别从第二凹入部分29b被拉出以锁止时,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滑动件18的锁止被解锁。此外,此时,设置至盘保持器60的解锁件6 被分别插入打开/关闭面板23的插入孔Ma(参见图2 。在解锁件6 被分别插入插入孔2 时,锁止杆13的解锁部分16 分别被解锁件65a向后施压。在解锁部分16分别被解锁件65a向后施压时,锁止杆13抵抗压簧17的压力被转动,并且锁止部分15从第一凹入部分29a被拉出以锁止第二壳4。在锁止部分15分别从第一凹入部分29a被拉出以锁止时,使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杆13的锁止被解锁。在上述对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杆13的锁止进行解锁的同时来执行对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滑动件18的锁止的解锁。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杆13以及锁止滑动件18的锁止被解锁时, 第一壳3及第二壳4进入竖直可分离状态。如上所述,当设置至盘保持器60的解锁件6 被分别插入打开/关闭面板23的插入孔2 时,与此同时,被解锁件6 支撑的限制杆71被分别从前方逐渐插入插入孔Ma。在限制杆71被逐渐插入插入孔2 时,因为限制杆71通过弹簧70被布置在内侧移动边缘处,故首先第二倾斜边缘7 可滑动地与插入孔2 的前侧开口边缘发生接触,然后抵抗弹簧70的压力逐渐向外移动(参见图23)。然后,利用限制杆71,在限制部分73的末端与插入孔Ma的开口边缘可滑动地发生接触并且限制部分73移动至插入孔2 的后侧时,限制杆71通过弹簧70的压力被向前移动,并且第一倾斜边缘73a与插入孔2 的后侧开口边缘配合(参见图M)。因此,盘盒 1的向后移动(沿取出方向)受到限制杆71的限制,并且保持对第一壳3与第二壳4之间通过锁止杆13以及锁止滑动件18的锁止被解锁的状态。以此方式,利用换盘器40,设置了限制杆71用于在第一壳3与第二壳4的锁止被解锁的状态下限制并保持盘盒1的向后移动,从而,可以确保当锁止被解锁时通过盘保持器60对盘盒1的保持状态。因此,在锁止被解锁的状态下,防止盘盒1沿取出方向移动,并且防止转换至不希望的锁止状态的状态,从而可以确保通过盘保持器60对盘盒1的合适的保持状态。此外,盘保持器60的解锁件6 及限制杆71被同时分别插入壳体2的插入孔Ma, 从而同时执行对壳体2的解锁以及通过限制杆71对盘盒1的保持,从而可以实现对操作可靠性的改进以及对操作的提速。此外,解锁件6 及限制杆71均形成为板状,并且被布置为与厚度方向相邻的状态,从而,插入孔2 可以减小上述量的尺寸,从而可以实现盘盒1的尺寸的减小,并且可以抑制湿气及尘埃从插入孔2 进入。注意,在已经通过限制杆71执行了对盘盒1的移动的限制的状态下,当较大的外力(移动力)沿取出方向被施加至盘盒1时(例如,当使用者从盘保持器60拉出盘盒1 时),可以下述方式从盘保持器60拉出盘盒1。在较大的力沿取出方向被施加至盘盒1时,通过与插入孔Ma的后侧开口边缘发生可滑动接触的限制部分73的第一倾斜边缘73a,限制杆71抵抗弹簧70的压力向外移动 (参见图邪)。然后,在限制部分73的末端可滑动地与插入孔2 的开口边缘发生接触并且限制部分73移动至插入孔Ma的前侧时,限制杆71通过弹簧70的压力向内移动,并且解除限制部分73相对于壳体2的配合。因此,解除通过限制杆71的限制,并且盘盒1沿取出方向移动。以此方式,利用换盘器40,在盘盒1的运动受到限制杆71限制的状态下,当更大的移动力沿取出方向被施加至盘盒1时,形成了用于允许盘盒1沿取出方向的运动的第一倾斜边缘73a。因此,当更大的移动力沿取向方向被施加至盘盒1时,不存在更大的负载被施加至盘盒1及换盘器40,从而可以防止对盘盒1及换盘器40的损坏。如上所述,当盘盒1被插入盘保持器60的深度一侧并且沿取出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杆71限制时,通过盘盒1操作未示出的开关,并且通过未示出的传输机构,使得盘保持器 60及盘盒1 一体向前移动。利用盘保持器60,上保持器61前侧的滑动销6 被移动至保持器罩47中支撑孔
1449a的前边缘部分处,并且利用下保持器62,滑动销7 被移动至保持器罩47中凸轮支撑孔51的水平部分51a的前边缘部分以及滑动件58中凸轮孔59的直线部分59a的前边缘部分处(参见图26)。将上保持器61的前侧的滑动销6 与支撑孔49a的前边缘部分配合以及下保持器62的滑动销7 与凸轮孔59的直线部分59a的前边缘部分配合的位置定义为盘保持器60的上保持器61与下保持器62之间的分离开始的分离开始位置。当盘保持器60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时,整个盘盒1被存储在外部壳体41中,并且面板43的盒插入/弹出开口再次被盖板45关闭。当盘保持器60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时,盘保持器60处于向上移动边缘。此时, 分别布置在保持器罩47的侧板部分49中的用于检测的元件56例如被布置在与盘盒1的下面相同的高度处(参见图27)。在盘保持器60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时,盘盒1的下面的位置被用于检测的元件56检测作为竖直方向的初始位置。注意,例如在盘保持器60已经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的状态下,用于检测的元件 56可以被布置在与盘保持器60的下面相同的高度处,此时,下保持器62的下面的位置可被用于检测的元件56检测作为竖直方向的初始位置。此外,盘盒1或盘保持器60的任意位置可被检测作为初始位置。当盘保持器60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时,通过未示出的扫描装置来扫描被输入至附着至盘盒1的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具体而言,通过扫描装置来扫描与存储在壳体2 中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之间的间距以及存储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等相关的信息。在盘保持器60被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时,第二驱动电动机86的旋转开始,第二驱动电动机86的驱动力经由齿条被传递至滑动件58,并且滑动件58相对于保持器罩47被向后移动。滑动件58被通过保持器罩47的支撑突起销49b导引的支撑孔58a向后移动。在滑动件58被向后移动时,盘保持器60中下保持器62的滑动销75a向下移动凸轮孔59的斜线部分59b,并且向下移动保持器罩47中凸轮支撑孔51的竖直部分51b,从而向下移动下保持器62。此时,就盘盒1而言,第一壳3被上保持器61的解锁件6 及解除件64b保持,第二壳4被下保持器62的保持件7 保持,第一壳3并未向下移动,并且第二壳4与下保持器62 —起向下移动。从而,第一壳3与第二壳4分离。在滑动件58向后移动时,使盘保持器60移动(下降)达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由形成在壳体2中的保持槽29c所保持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下面与第二壳4的下面之间的差(参见图观)。随后,滑动件58被第二驱动电动机86的驱动力向下移动,并且下保持器62例如被移动至向下移动边缘(参见图四)。在下保持器62已经被移动至向下移动边缘的状态下,下保持器62的滑动销75a与凸轮孔59的斜线部分59b的下边缘部分以及凸轮支撑孔 51的竖直部分51b的下边缘部分配合。在下保持器62移动并且因滑动件58的运动而停止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电动机81 的转动开始,并且弹出杆78转动。在下保持器62移动期间,弹出杆78位于被下保持器62保持的第二壳4的后侧 (参见图30)。如上所述,在弹出杆78转动时,处于取决于下保持器62的停止位置的高度处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表面被弹出杆78向前施压,并且盘状记录介质100从第二壳4被弹出至驱动单元88—侧(参见图31)。此时,通过布置在保持器罩47中的突起板部分50及连接构件52上的传感器57来执行对待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检测。利用换盘器40,通过传感器57来执行对待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检测,并且在尚未检测到存在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情况下,处理进行至下一操作。当盘状记录介质100被弹出杆78从第二壳4弹出时,盘状记录介质100被插入保持构件53之间,并且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突起部分55的保持面55a保持(参见图31 及图32)。如上所述,保持构件53之间的距离略微小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直径,从而,当盘状记录介质100被插入保持构件53之间时,保持突起部分55沿相互分离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并且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在被保持突起部分55夹持的状态(参见图33)。此外,对于形成在保持构件53的保持突起部分55上的保持面55a,各个曲率均小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曲率,从而,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在保持突起部分55的至少两个部分与外表面接触的状态(参见图34)。在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构件53保持时,第一驱动电动机81反转,并且弹出杆 78返回至原始位置。在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构件53保持时,被保持构件53保持的盘状记录介质 100被未示出的盘弹出机构弹出,并被安装在驱动单元88上,并且执行相对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回放。以此方式,从第二壳4被弹出杆78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构件53临时保持,从而,从第二壳4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弹出位置变为固定位置,并且可以实现通过盘弹出机构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合适的弹出操作。此外,利用换盘器40,弹出杆78对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压力可被设定为小于保持构件53对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保持力。因此,当盘状记录介质100从第二壳4被弹出杆78弹出时,可以安全的方式由保持构件53保持被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从而可以实现通过盘弹出机构对盘状记录介质 100的更为合适的弹出操作。注意,取决于换盘器的类型,会存在沿盘状记录介质100面向水平方向并被安装的方向从第二壳4弹出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情况,但在此情况下,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 处于易于翻滚的状态。因此,如上所述,设置有用于保持由弹出杆78从第二壳4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保持构件53,从而通过防止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翻滚来实现通过盘弹出机构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合适的弹出操作。此外,保持构件53保持盘状记录介质100处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状态,从而可以方便安全的方式来执行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保持。此外,当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构件53保持时,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表面随时与保持突起部分55的至少两个部分发生接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保持构件53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稳定的保持状态。此外,保持构件53的保持面5 形成为弧面形状,并且保持面55a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曲率。因此,盘状记录介质100被保持构件53保持处于发生点接触的状态,可以实现通过保持构件53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稳定保持状态,并且可以防止在保持盘状记录介质100时对外表面的损坏。
通过操作布置在外部壳体41的面板43上的弹出按钮46,通过盘弹出机构从驱动单元88弹出已经完成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回放的盘状记录介质100,开始弹出操作。被盘弹出机构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再次被处于第二壳4的预定位置处的保持槽29c保持。在盘状记录介质100被第二壳4保持时,第二驱动电动机86的反转开始,并且滑动件58相对于保持器罩47被向前移动。在滑动件58被向前移动时,下保持器62的滑动销75a向前移动凸轮孔59的斜线部分59b,向上移动保持器罩47中凸轮支撑孔51的竖直部分51b,并且下保持器62与第二壳4 一起被向上移动。下保持器62例如被移动至向上移动边缘,并且第二壳4被连接第一壳3 (参见图 26)。在下保持器62被移动至向上移动边缘的状态下,下保持器62的滑动销7 与凸轮孔 59的直线部分59a的前边缘部分以及保持器罩47的凸轮支撑孔51的竖直部分51b的上边缘部分配合。在下保持器62已经从向下移动边缘移动至向上移动边缘的情况下,上保持器61 处于向上移动边缘。此时,压杆66分离布置在设置至保持器罩47的顶面板部分48的凸轮突起件48a的前方,并且致动杆67被分离布置在设置至保持器罩47的顶面板部分48的压销48b的前方(参见图35及图36)。在下保持器62从向下移动边缘被移动至向上移动边缘并且第二壳4与第一壳3 耦合的情况下,通过传输机构,盘保持器60与盘盒1 一起被逐渐向后移动。在盘保持器60与盘盒1 一起被逐渐向后移动时,保持器罩47的压销48b与保持器罩47的致动面部分67b可滑动地发生接触,并且致动杆67抵抗弹簧70的压力被向内移动(参见图37及图38)。在致动杆67被向内移动时,解除杆69的上边缘部分被致动杆67 的致动突起部分67c施压,解除杆69转动,并且限制杆71向外移动。因此,解除了限制杆 71的限制部分73相对于插入孔Ma的开口边缘的配合,并且解除了通过限制杆71对盘盒 1向后(取出方向)移动的限制(参见图39)。随后,在盘保持器60与盘盒1 一起被向后移动时,保持器罩47的凸轮突起件48a 可滑动地与压杆66的滑动突起部分66b发生接触,压杆66转动,并且压杆部分66c被大致向后移动(参见图40及图41)。在随压杆66的转动,压杆部分66c被大致向后移动时,壳体2的面板部分M从前方被压杆部分66c施压,并且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被向后移动。因为如上所述解除了通过限制杆71的限制,故可以平滑地执行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的向后移动。在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被向后移动时,设置至上保持器61的解锁件6 被分别从打开/关闭面板23的插入孔2 拉出。在解锁件6 被分别从插入孔2 拉出时, 锁止杆13因压簧17的压力而转动,锁止部分15被分别插入并与第一凹入部分29a配合以锁止第二壳4,并且第一壳3与第二壳4被锁止为耦合状态。同时,随着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的向后移动,通过设置至上保持器61的解除件64b解除相对于锁止滑动件18的压力。在通过解除件64b解除了对于锁止滑动件18的压力时,锁止滑动件18通过盘簧22的压力而向前移动,锁止部分20被分别插入并与第二凹入部分29b配合以锁止第二壳4,并且第一壳3与第二壳4锁止为耦合状态。
如上所述,利用换盘器40,设置了解除杆69,用于在盘盒1从盘保持器60被拉出时解除通过限制杆71对盘盒1的限制。因此,可以平滑安全地从盘保持器60拉出盘盒1。此外,利用换盘器40,还设置了压杆66,用于在通过解除杆69解除了由限制杆71 对盘盒1的限制时沿拉出方向对盘盒1施压。因此,可在不受限制杆71影响的情况下从盘保持器60拉出盘盒1,从而可平滑安全地从盘保持器60拉出盘盒1。盘保持器60被传输机构移动至向后移动边缘(参见图21),并且盘盒1的后边缘部分从面板43的盒插入/弹出开口向后伸出。在盘保持器60已经被移动至向后移动边缘的情况下,解除致动杆67的致动面部分67b与保持器罩47的压销48b之间的配合,并且致动杆67、解除杆69以及限制杆71返回至初始状态。从而,解除杆69因弹簧70的压力而被置于竖直状态,限制杆71被保持在内侧移动边缘,并且致动杆67因拉伸盘簧68的压力而被移动至外侧移动边缘(参见图19)。此外,在盘保持器60已经被移动至向后移动边缘的情况下,解除压杆66的滑动突起部分66b与保持器罩47的凸轮突起件48a之间的配合,并且压杆66也返回至初始状态。 因此,压杆66被设定为压杆部分66c因弹性构件的压力而被置于向后侧移动边缘的状态 (参见图19)。允许使用者通过夹持从面板43的盒插入/弹出开口向后伸出的盘盒1的后边缘部分来从换盘器40拉出盘盒1。注意,也可通过未示出盘夹持机构夹持并拉出形成在壳体2上的夹持部6a来执行从换盘器40拉出盘盒1。替代地,可由盘夹持机构来夹持槽状夹持部6a以将盘盒1插入换盘器40。如上所述,利用换盘器40,通过扫描装置来对输入至盘盒1的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进行扫描,并且基于该扫描信息来执行上述下保持器6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以下将描述基于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通过移动机构沿下保持器62的竖直方向的移动操作(参见图42)。在换盘器40的未示出的存贮器中存储有与在盘盒1中存储的盘状记录介质100 的数量与盘状记录介质100之间的间距之间的关系相关的多种模式,并且根据存储的模式来计算盘保持器60竖直移动的距离,并确定盘保持器60的停止位置。(Si)如上所述,在盘盒1被插入换盘器40中时,通过扫描装置来扫描被输入至附着至盘盒1的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因此,通过扫描装置来扫描与存储在壳体2中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之间的间距以及存储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数量等相关的信息。(S2)判定是否已经通过扫描装置执行了对信息的扫描。例如在检测出尚未执行对信息的扫描的情况下,在于信息输入板32中未记录信息等情况下,操作进行至(S3),并且在检测出已经执行了对信息的扫描的情况下,操作进行至(S4)。(S3)开始对盘盒1的弹出操作,将盘盒1从换盘器40弹出,并且操作结束。(S4)如上所述,在盘盒1已经移动至分离开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用于检测的元件56来检测盘盒1的下面的位置,并且执行与初始位置相关的位置检测。将初始位置定义为当沿竖直方向移动盘保持器60并且判定盘保持器60的停止位置时的基准位置。(S5)将编码器初始化。
18
(S6)使盘保持器60移动(下降)达下述距离该距离等于由形成在壳体2中的保持槽29c保持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下面与第二壳4的下面之间的差。将该移动位置定义为最靠下布置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位置(第一盘的盘停止位置)。(S7)检测是否已经执行了对待由盘弹出机构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在检测到尚未执行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的情况下,操作结束。在检测到已经执行了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的情况下,操作进行至(S8)。(S8)盘保持器60被移动达通过使一数值(通过从对选择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盘停止位置的计数减1而获得该数值)乘以间距而获得的距离,并且被移动至选择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从盘弹出机构被弹出的预定弹出位置处。基于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来计算上述移动量。(S9)检测是否已经执行了对待由盘弹出机构弹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在检测到尚未执行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的情况下,操作结束。在检测到已经执行了对盘状记录介质100的选择的情况下,操作进行至(SlO)。(SlO)盘保持器60被移动达通过使一数值(通过从对选择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盘停止位置的计数减去对盘保持器60的当前盘停止位置的计数而获得该数值)乘以间距而获得的距离,并且被移动至选择的盘状记录介质100从盘弹出机构被弹出的预定弹出位置处。基于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来计算上述移动量。如上所述,利用换盘器40,基于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来确定盘保持器60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因此,根据存储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厚度或数量差异可使盘状记录介质100移动至合适的停止位置,并且能够根据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类型以及盘盒1的类型来完成移动操作,从而可实现功能性的改进。此外,将盘盒1或盘保持器60沿移动方向的预定位置判定为盘保持器60沿移动方向的初始位置,从而可方便地执行对初始位置的检测,并且也可精确地检测初始位置。此外,盘盒1或盘保持器60的上面或下面被判定为初始位置,从而可更加方便地执行对初始位置的检测,并且也可精确地计算盘保持器60的停止位置。此外,如上所述,在盘盒1已经被插入并保持在盘保持器60中的情况下,执行对输入至信息输入板32的信息的扫描,从而可在最佳时间于最佳位置执行对信息的扫描。此外,采用附着至盘盒1的壳体2的信息输入板32作为信息输入机构,从而可在不提高制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机构来执行对信息的扫描。盘保持器的改变示例以下将描述盘保持器的改变示例(参见图43)。注意,利用以下改变示例的盘保持器,仅部分构造不同于盘保持器60的构造。因此,对于根据以下改变示例的盘保持器,将仅详细描述与盘保持器60不同的部分,并且以与盘保持器60中的相同部分的相同参考标号来表示其他部分,并将省略对其的描述。根据改变示例的盘保持器60A由上保持器61A及下保持器62A构成。其一部分通过向下侧折叠而形成的弹簧63a例如被设置至保持器61A的顶面部分 63A。就下保持器62A的下板部分74A而言,四个支撑孔7 被形成为竖直水平分离的状态。利用下保持器62A,辊89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四个支撑孔7 处。辊89可分别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作为支撑点来转动。就辊89而言,一部分处于从下板部分74A的上面向上伸出的状态。在盘盒1被插入盘保持器60A的状态下,盘盒1的上面与设置至保持器61A的弹簧63a接触,并且盘盒1的下面被弹簧63a的压力压靠至辊89。此时,盘盒1的下面处于在上方与下板部分74A分离并且不与下板部分74A接触的状态。如上所述,就盘盒1而言,下面因弹簧63a的压力而被压靠至辊89,因此,在相对于盘盒1的盘保持器60A沿前/后方向移动时,辊89随盘盒1的移动而转动。因此,盘盒1可相对于盘保持器60A平滑地沿前/后方向移动。注意,在换盘器40包括限制杆71的情况下,在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A的移动受到限制杆71限制的状态下,可构造盘盒1以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相对于盘保持器60A向后移动。在盘盒1在上述状态移动的情况下,限制部分73的第一倾斜边缘73a分别与盘盒 1的插入孔2 的后侧开口边缘可滑动地接触,因此,相应的负载被施加至电动机。此外,在此情况下,在盘盒1的下面与下保持器62A的下板部分74A的上面可滑动地接触的情况下, 对于电动机的负载增大。因此,如上所述,辊89被设置至下保持器62A的下板部分74A以减小盘盒1与盘保持器60A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通过减小电动机的负载来确保盘盒1的平滑的移动操作。以此方式,在进行设置以在盘盒1相对于盘保持器60A的移动受到限制杆71限制的状态下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来移动盘盒1的情况下,着眼于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向盘保持器60A设置辊89是特别有效的机构。此外,电动机的负载减小,从而也可实现根据电动机的尺寸的减小来减小盘盒1 的尺寸。此外,在盘盒1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盘盒1被顶面部分63施压,从而盘盒1可安全地与辊89接触,并且可实现盘盒1的稳定移动状态。注意,已经示出了在分离的前、后、左、右的状态下将四个辊89设置至下板部分 74A的示例,但对于设置至下板部分74A的辊89,辊89的数量及位置是任意的,只要超过一个辊89以分离方式被设置在盘盒1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即可。此外,已经示出了辊89被设置至下保持器62A的下板部分74A的示例,但除此之外,还可将多个辊设置至下保持器62A的一个侧板部分75—侧。在此情况下,希望向一个侧板部分75设置弹簧以将盘盒1压向另一侧板部分75 —侧。 辊被设置至下保持器62A的一个侧板部分75,从而设置至一个侧板部分75的辊与盘盒1的运动一起转动,从而可更平滑地相对于盘保持器60A沿前/后方向来移动盘盒1。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形状及构造仅是在应用本发明时的具体示例,并且不应以限制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申请包含于2010年5月28日向日本特许厅递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123334以及于2010年11月11日向日本特许厅递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253067涉及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的前提下,取决于设计要求及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改变、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盘器,包括盘盒,在所述盘盒中形成用于解锁的插孔,壳体,所述盘盒被插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可沿轴向分离的第一壳以及第二壳,多个盘状记录介质能够通过沿中心轴的轴向布置而被存储在所述第一壳以及所述第二壳内,及锁杆,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以及所述第二壳锁止在连接状态;以及盘保持器,其用于保持被插入的所述盘盒,包括解锁件,其通过在所述盘盒被插入所述盘保持器时被插入所述插孔以对所述锁杆施压,来使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锁止被解锁,以及被所述解锁件支撑的限制杆,其包括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在所述解锁件被插入所述插孔时与所述壳体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锁止被解锁,所述限制杆对沿与所述盘盒相对于所述盘保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取出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盘器,其中,所述限制杆可相对于所述解锁件沿操作方向运动,所述操作方向与所述轴向正交并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所述限制杆被弹簧沿所述操作方向压向一个方向;所述限制杆的所述限制部分与所述壳体配合以限制所述盘盒的运动;所述限制杆的所述限制部分上形成有倾斜边缘,在所述限制杆被插入所述插孔的状态下当沿所述取出方向的运动力被施加至所述盘盒时,所述倾斜边缘以可滑动方式与所述壳体发生接触,以允许所述盘盒沿所述取出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盘器,还包括解除杆,其被构造成在所述盘盒相对于所述盘保持器沿所述取出方向运动时解除由所述限制杆对所述盘盒的限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盘器,还包括压杆,其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解除杆解除由所述限制杆对所述盘盒的限制时沿所述取出方向对所述盘盒施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盘器,其中,所述解锁件及所述限制杆被构造以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盘器,其中,所述解锁件及所述限制杆都被形成为板状,并且被布置成沿厚度方向接触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盘器,还包括可转动的辊,其被设置至所述盘保持器,以与插入到所述盘保持器中的所述盘盒的外表面发生接触;其中,所述辊在所述盘盒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盘保持器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下旋转, 从而使所述盘盒沿所述插入方向或所述取出方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盘器,还包括弹簧,其被设置到与所述盘保持器中设置了所述辊的面相对的面,从而将所述盘盒压向所述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换盘器,其包括具有插入孔的盘盒,盘盒被插入其中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壳以及第二壳,通过沿中心轴的轴向布置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可将多个盘状记录介质存储在第一壳以及第二壳内,及锁杆,用于将第一壳以及第二壳锁止在连接状态;以及盘保持器,用于保持插入的所述盘盒,包括解锁件,其通过在盘盒被插入盘保持器时被插入插孔以对锁杆施压,来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及被解锁件支撑的限制杆,包括限制部分,其在解锁件被插入插孔时与壳体配合,从而解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锁止,限制杆对沿取出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
文档编号G11B17/22GK102270477SQ20111013821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久保毅, 后藤尚史, 铃木彰, 高泽丈晴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