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041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片播放机芯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在碟片信息读写机构中(简称机芯),光头安装在主副两根导杆上并在其上滑动运动,主根导、副根导安装在光头座上;加载马达安装在光头座上,加载马达带动进给蜗杆转动,进给蜗杆进而带动给进齿轮旋转,进给齿轮旋转再而带动进给齿条运动。光头座起到支撑主导杆、副导杆、主轴马达、进给齿轮、进给马达、内周开关等部件,现有的光头座不能够兼容主机架,无法将主机架的尺寸做到长125mm,宽135mm,高28. 5mm的规格。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能够兼容主机架,可以将主机架的尺寸做到长125mm,宽135mm,高28. 5mm的规格。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包括光头座,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的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为8. 2mm-18. 2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X轴的距离为30. 5mm-40. 5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马达支架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16. 5mm-26. 5mm。优选地,所述光头座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二翻边通过螺钉对所述副导杆进行高度方向的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抵触所述副导杆径向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连接,所述第四翻边和所述第一翻边分别限位所述副导杆的侧面。优选地,所述光头座设置有固定所述加载马达两侧的卡合部。优选地,内周开关为叶片开关,所述叶片开关安装在所述光头座上,进给齿条设置有触发板,给进齿条的触发板在光头循迹到内周时触发闭合所述叶片开关的叶片。优选地,所述叶片开关的基座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光头座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叶片开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光头座上。优选地,所述叶片开关的基座抵触机芯的主导杆轴向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光头座的进给齿轮的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为8. 2mm-18. 2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X轴的距离为30. 5mm-40. 5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马达支架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16. 5mm_26. 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进给齿轮位置与进给齿轮轴的位置如果按照本结构装配,其能够兼容主机架,可以将主机架的尺寸做到长125_,宽135_,高28. 5mm的规格。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和主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和安装在光头座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头座中固定副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G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周开关抵触主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内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进给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I-图8,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和主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和安装在光头座上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芯的光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头座中固定副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G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周开关抵触主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内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进给齿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包括光头座1,光头座I的进给齿轮8的轴孔到主轴马达3中心Y轴的距离A为8. 2mm-18. 2mm ;光头座I的进给齿轮8轴孔到主轴马达3中心X轴的距离B为30. 5mm-40. 5mm ;光头座I的进给马达4支架到主轴马达3中心Y轴的距离C为16. 5mm-26. 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进给齿轮位置与进给齿轮轴的位置如果按照本结构装配,其能够兼容主机架,可以将主机架的尺寸做到长125mm,宽135mm,高28. 5mm的规格。光头9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副导杆6上,光头座I 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件S和第二固定件N,第一固定件S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翻边SI和第二翻边S2,第二翻边S2设置有螺钉孔,第二翻边S2通过螺钉11对副导杆6进行高度方向的固定;第二固定件N包括第三翻边NI,第三翻边NI限位副导杆6径向的端部。第二固定件N与光头座I的侧沿一体成型,第二固定件N还包括第四翻边N2,第三翻边NI与第四翻边N2连接,第四翻边N2和第一翻边SI分别抵触副导杆6的侧面。第一固定件S和第二固定件N可以为金属冲压一体成型;第一固定件S和第二固定件N也可以为塑料注塑一体成型,都是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副导杆的固定结构,不仅副导杆不需要车削台阶轴,加工工艺简单,降低成本,而且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与光头座的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加载马达4安装在光头座I上,加载马达4带动进给蜗杆转动,进给蜗杆进而带动给进齿轮8旋转;光头座I设置有固定加载马达4两侧的卡合部12。卡合部12的数量为2个,光头座I上安装加载马达4的侧面位置各设置有I个卡合部12。卡合部12与光头座I 一体成型,其中卡合部12与光头座I可以为金属冲压一体成型,卡合部12与光头座I也可以为塑料注塑一体成型,都是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加载马达4的固定结构,可以固定加载马达4的左右位置,避免在加载马达4受到冲击震动的情况下发生位置偏移,从而避免造成进给蜗杆与进给齿轮8中心距离过小而使二者卡式或者中心据来过大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内周开关为片开关13,叶片开关13安装在光头座I上,进给齿条7设置有触发板71,给进齿条7的触发板71在光头9循迹到内周时触发闭合叶片开关13的叶片131。叶片开关13的基座132设置有螺钉孔133,光头座I设置有螺钉孔,叶片开关13通过螺钉14固定在光头座I上。叶片开关13安装在光头座I上,当光头9循迹到内周时,由进给齿条7触发闭合叶片开关13,叶片开关13提供给伺服板信号,机芯的光头9从而正常读碟。叶片开关13的基座132抵触机芯的主导杆5轴向的一端,利用其独特的安装位置,形成对主导杆5的轴向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主导杆支架等零部件,节约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头座,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的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为8. 2mm-18. 2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X轴的距离为30. 5mm-40. 5mm ;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马达支架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16. 5mm-26. 5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头座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二翻边通过螺钉对所述副导杆进行高度方向的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抵触所述副导杆径向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连接,所述第四翻边和所述第一翻边分别限位所述副导杆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头座设置有固定所述加载马达两侧的卡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周开关为叶片开关,所述叶片开关安装在所述光头座上,进给齿条设置有触发板,给进齿条的触发板在光头循迹到内周时触发闭合所述叶片开关的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开关的基座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光头座设置有螺钉孔,所述叶片开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光头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开关的基座抵触机芯的主导杆轴向的一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芯的光头座结构,光头座的进给齿轮的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为8.2mm-18.2mm;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齿轮轴孔到主轴马达中心X轴的距离为30.5mm-40.5mm;所述光头座的进给马达支架到主轴马达中心Y轴的距离16.5mm-26.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芯的光头座结构,进给齿轮位置与进给齿轮轴的位置如果按照本结构装配,其能够兼容主机架,可以将主机架的尺寸做到长125mm,宽135mm,高28.5mm的规格。
文档编号G11B7/08GK202549278SQ2012201193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丙东, 李德明, 黄玉忠 申请人: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