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器、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及其束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7895发布日期:2020-10-23 19:2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储器、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及其束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数据存储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存储器、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及其束封方法。



背景技术:

存储器一般由记录介质、防护壳体和隔热材料组成,其中隔热材料一般填充在防护壳体和记录介质之间,以防止存储的数据在事故中损坏。在发生事故时,存储器中的隔热材料要满足事故幸存要求的标准所规定的隔热要求,即经受一定时间的高温火烧和加热过程,并保证内部存储介质温度小于一定温度,因此,隔热材料在存储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存储器的安全稳定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从隔热材料组分构成角度来进行研究改进,如专利申请号:2019110464638,申请日:2019年11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坠毁幸存存储器用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先将多孔纤维与常温粘结剂、高温粘结剂加入水中制成浆料;再将浆料压滤成型后高温焙烧,冷却得到多孔纤维骨架;在配制的铝硅复合溶胶中加入红外遮蔽剂及凝胶助剂分散均匀后和多孔纤维骨架复合均匀静置至凝胶形成;然后将纤维复合湿凝胶老化后进行超临界干燥,得到坠毁幸存存储器用隔热材料。该方案制备的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隔热性能以及良好的强度,适合用于坠毁幸存存储器的隔热防护。

然而,在数据存储器装配过程及实际应用中,隔热材料因为自身的材料特性很容易碎裂及产生粉尘,隔热材料碎裂会影响数据存储器的防护性能,而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会受到长期震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隔热材料粉尘泄漏到数据存储器的内部及表面,使数据存储器核心模块的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数据存储器的外观。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储器中的隔热材料容易碎裂漏粉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储器中的隔热材料容易碎裂漏粉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阻挡层可以有效将隔热层与外界隔开,避免隔热层因震动产生的漏粉现象,防止粉尘给存储器带来污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器,在数据存储器装配过程及实际应用中,隔热材料的阻挡层可以防止隔热层因碎裂漏粉而影响数据存储器的防护性能,保证了存储器的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束封方法,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隔热层进行热缩包装,以在隔热层表面包覆阻挡层,可快速实现隔热材料的束封,操作过程简便,容易控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包括隔热层,隔热层上包覆阻挡层,阻挡层由热缩膜热缩形成。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热缩膜为厚度10~25μm的pof交联膜。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pof交联膜厚度为15μm,其抗拉强度为125n/mm2~135n/mm2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隔热层为矩形结构,其边缘由圆弧过渡。

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包括存储介质和防护壳体,存储介质与防护壳体之间设有上述的存储器用隔热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束封方法,根据隔热层尺寸制作热收缩袋,将隔热层放入的热收缩袋内并用封口机封口,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隔热层进行热缩包装,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炉道内温度设置为135℃~155℃。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热收缩袋由pof交联膜制成。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热收缩袋厚度为10~25μm。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封口机的功率为190~210w,压合封口时间为1.5s-2s。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包括隔热层,隔热层上包覆阻挡层,阻挡层由热缩膜热缩形成,可以紧密包覆在隔热层上,不易产生松弛、起皱等缺陷,从而有效将隔热层与外界隔开,避免隔热层因震动产生的漏粉现象,减少粉尘带来的污染,在数据存储器装配过程及实际应用中,阻挡层可以防止隔热层因碎裂漏粉而影响数据存储器的防护性能,保证了存储器的安全稳定性。

(2)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阻挡层为厚度10~25μm的pof交联膜,pof交联膜具有高热封性能、高韧性以及抗撕裂性能,pof交联膜不易破损或撕裂,在装配过程中能很好的保护隔热层防止其碎裂,从而保证隔热层的完整性,且pof交联膜厚度较小,易于装配。

(3)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包括存储介质和防护壳体,存储介质与防护壳体之间设有上述的存储器用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中的阻挡层可以避免车载存储器因震动产生的漏粉现象,以充分保护核心的存储介质,保证存储器的安全性。

(4)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束封方法,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隔热层进行热缩包装,以在隔热层表面包覆阻挡层,可快速实现隔热材料的束封,操作过程简便,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热收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隔热层;110、阻挡层;120、热收缩袋;121、第一封边;122、第二封边;123、封底;124、封口;200、存储介质;300、防护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包括隔热层100,隔热层100上包覆阻挡层110,阻挡层110由热缩膜热缩形成。

现有技术中的隔热材料通常由纳米材料压制而成,很容易碎裂及产生粉尘,其应用于车载存储器中,常常因车辆震动导致隔热材料碎裂,产生漏粉现象。漏出的粉末材料颗粒较小,容易进入存储器的核心模块,影响存储器的工作性能,且泄漏的粉尘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结合图2,为了防止隔热材料漏粉,本实施例在隔热层100上包覆阻挡层1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根据产品具体结构裁切隔热层100,并根据隔热层100的形状尺寸使用热缩膜制作热收缩袋120,热收缩袋120包括两侧的第一封边121和第二封边122,以及底部的封底123、上部的封口124,热收缩袋120只有上部的封口124开放,其他侧边为密封状态。

具体地,将隔热层100从上部的封口124放入热收缩袋120内,利用封口机进行封装,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带有阻挡层110的隔热材料进行热缩包装,即可实现在隔热层100的所有表面包覆上该阻挡层110。

本实施例中的阻挡层110由热缩膜遇热收缩形成,可以紧密包覆在隔热层100上,不易产生松弛、起皱等缺陷。且阻挡层110由一整个热收缩袋120热收缩而成,仅在封口124处形成一条封装线,从而使隔热层100各个表面均处于同一封闭空间内,保证了隔热材料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通过在隔热层100表面包覆阻挡层110,可以有效将隔热层100与外界隔开,避免隔热层100因震动产生的漏粉现象,减少粉尘带来的污染,在数据存储器装配过程及实际应用中,阻挡层110可以防止隔热层100因碎裂漏粉而影响数据存储器的防护性能,保证了存储器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隔热层100为矩形结构,隔热层100边缘由圆弧过渡。结合图3和图4,由于隔热材料需要装配到存储器中,为了适配存储器的结构,矩形的隔热层100结构装配较为稳定,而将隔热层100的边缘设置为圆弧过渡,可以有效避免尖锐边角刺破阻挡层110,影响阻挡层110的包覆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阻挡层110为厚度10~25μm的pof交联膜。pof交联膜具有高热封性能、高韧性、抗撕裂及抗静电等特点,将其用作阻挡层110的热收缩膜可以得到结构安全稳定的隔热材料。此外,为了便于装配,本实施例中隔热层表面的阻挡层110厚度不能太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pof交联膜厚度为15μm,其抗拉强度为125n/mm2~135n/mm2,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包括存储介质200和防护壳体300,存储介质200与防护壳体300之间设有上述的存储器用隔热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存储介质200、隔热材料和防护壳体300,隔热材料沿存储介质200周向布置,最外层的防护壳体300起到缓冲抗击外部震动的作用,隔热材料中的阻挡层110可以避免车载存储器因震动产生的漏粉现象,以充分保护核心的存储介质200,保证存储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束封方法,根据隔热层100尺寸制作热收缩袋120,将隔热层100放入厚度为10~25μm的热收缩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封口机的功率为200w,压合封口时间为1.5s-2s。

优选的,热收缩袋由pof交联膜制成,pof交联膜的收缩率达到80%,具有良好的收容性,使pof热收缩袋可以更好的包裹隔热层100,且pof热收缩袋不易破损或撕裂,在装配过程中能很好的保护隔热层100防止其碎裂,从而保证隔热层110的完整性。

然后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隔热层100进行热缩包装,以在隔热层100表面包覆阻挡层110,实现隔热材料的束封,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全自动热收缩包装机采用网式输送带为输送载体,输送速度为8m/min,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炉道内温度设置为135℃~155℃;最后将封装好的隔热材料装入数据存储器的内置模块即可。

本实施例的一种存储器用隔热材料束封方法,利用全自动热缩膜包装机对隔热层进行热缩包装,以在隔热层100表面包覆阻挡层110,可快速实现隔热材料的束封,操作过程简便,容易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