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滤波器、介质双工器和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6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质滤波器、介质双工器和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滤波器,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微波带通信系统的基站中的介质滤波器,介质双工器和通信装置。
下面将参照

图1描述传统的介质滤波器中的第一个例子。
介质滤波器110由两个平行地放置的介质谐振器120a和120b和用于覆盖介质谐振器120a和120b的敞开部分的金属面板111a和111b构成。介质谐振器120a和120b都由用介质陶瓷制成的方柱形腔体121构成,并将介质块122设置在腔体内。通过在腔体121的外部表面上涂复和烘焙银膏形成导电层123。介质块122是十字形的,它的两个介质极交叉。典型地,腔体121和十字形介质谐振器122被整体模制。耦合回路112a和112b安装在金属面板111a上。将回路的一端连接到同轴连接器113a和113b(它安装到金属面板111a)的中心导体,而另一端接地,连接到金属面板111a。另外,将用于电磁耦合两个介质谐振器120a和120b的耦合回路112c安装到另一个金属面板111b。
当信号从外部输入时,在回路112a的周围产生磁场,并且所产生的磁场耦合到介质谐振器122的一个介质极的周围的磁场。另外,通过形成在介质块122的交叉部分的凹槽125,耦合一个介质极周围的电磁场和另一个垂直于它的介质极的电磁场。对于另一个介质谐振器120b,发生类似的电磁场耦合链,结果,介质滤波器110将用作四级带通滤波器。
回路112a由沿和一个介质极的长度方向一样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112a1,和沿垂直于第一部分112a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112a构成。还有,回路112b具有类似的结构。从而,回路112a的第一部分112a1耦合到沿介质谐振器112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介质极,同时回路112a的第二部分112a2耦合到介质谐振器122中另一个介质极。结果,使得可以通过同时在介质谐振器中将回路112a耦合到第一和第二谐振器,在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的低频侧或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
通常,对于频率低于谐振频率的信号,即使在通过谐振器时其相位也不变化,但是对于频率高于谐振频率的信号,当通过谐振器时,其相位将变化π。例如,当由回路112a的第一部分112a1同相耦合到一个介质极中产生的谐振模式,并由回路112a的第二部分112a2反相耦合到另一个介质极中产生的谐振模式时,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上产生衰减极点。
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传统介质滤波器中的第二个例子。另外,图2是第二个传统例子中介质滤波器的分解透视图。另外,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和前面传统例子中相同的部分,并将仅仅显示构成介质滤波器的介质谐振器而说明。
在如图2所示的传统介质谐振器120c中,在十字形介质谐振器122和腔体121的四个接合部分处,从腔体121的外部朝其内部设置凹陷部分124。结果,如图2的电场分布图所示,介质谐振器120c具有三个谐振模式,即,TM110模式、TM111模式和TM110模式,介质滤波器用作三级带通滤波器。
因为在通带外部产生几处寄生成份,故在用于通信基站等等设备中的介质滤波器中,必须在通带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都提供衰减极点,以抑制它们。但是,在第一个传统的例子的介质滤波器中,通过具有两个谐振模式和回路作为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用于同时耦合这两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只能在低频侧或高频侧中的一侧上提供衰减极点。相应地,为了通过平行地再安排一个介质谐振器,在低频侧和高频侧上都提供衰减极点,必须在那一侧上提供其它衰减极点。即,在第一传统例子中,为了在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总是需要两个介质谐振器,并且因此有使介质滤波器的尺寸加大的问题。
另外,对于第二个传统例子中的介质滤波器,没有任何方法在谐振频带的低频带和高频带上提供衰减极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滤波器,它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并能够小型化。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一种介质滤波器达到,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安排在所述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在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至少一个第h级(h=2n+1其中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较好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中,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一个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还可以通过下面的介质滤波器达到,它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以及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为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中,较好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以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以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介质双工器,它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并能够小型化。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可以通过这样的介质双工器达到,它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h级(h=2n+1n是整数)的至少一个谐振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双工器中,较好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介质双工器达到,它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所述介质滤波器中的一个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以及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是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较好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双工器中,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着这样的方向安排,从而它以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种解决了这些问题的通信装置,它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并能够小型化。
本发明的这个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一种通信装置达到,它包含介质双工器;用于发送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用于接收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不同于连接到所述用于发送的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天线,所述天线连接到用于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双工器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h级(h=2n+1n是整数)的至少一个谐振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中,较好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通信装置达到,它包含介质双工器;用于发送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用于接收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不同于连接到所述用于发送的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天线,所述天线连接到用于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双工器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是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较好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中,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着这样的方向安排,从而它以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对于频率低于谐振频率的信号,即使在通过谐振器时,其相位也不改变,但是对于频率高于谐振频率的信号,在通过谐振器时其相位改变π。相应地,当相继通过一个路径,诸如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等等时,在第h级,它开始通过偶数个谐振器,第h级谐振模式中的信号的相位和频率低于谐振频率的信号和频率高于谐振频率的信号的第一级的耦合位置同相。另一方面,另外一个路径,即,直接从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h级的谐振模式的路径和耦合到第一级谐振模式时的相位反相地耦合。即,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的信号在第h级近似反相,由此使得可以用一个谐振器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类似于前面一个的工作,在最后一级,谐振频率低频侧和高频侧上的信号反相,由此使得可以用一个介质谐振器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相应地,通过组合上述介质滤波器,使得可以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分别提供两个或更多的衰减极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即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并且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与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所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结果,仅仅通过改变回路的安排方向,使得可以耦合到第一级和第h级的谐振模式,或分别反相地耦合到最后一级和第(k-2n)级的谐振模式。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双工器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耦合到每一个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公共地连接到介质滤波器的天线的单元,其中至少一个介质滤波器是如上所述的介质滤波器。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介质双工器,用于发送的电路(连接到介质双工器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用于接收的电路(连接到不同于耦合到用于发送的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以及连接到用于连接到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的单元的天线。
结果,在频带的低频侧和高频侧提供了衰减极点,由此可以得到具有极好特性的介质双工器、通信装置。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可以更为完全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图1是传统的介质滤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另一个传统的介质谐振器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介质谐振器的三个谐振模式的平面图;图5是平面图,示出根据基本介质滤波器的介质滤波器中回路的安装位置;图6是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中的回路的安装位置;图7是一个分解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的另一个回路的配置;图8是分解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的另一个回路的配置;图9是根据部分的介质双工器的分解透视图;和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概图。
在下面,将参照图3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这里,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10由介质谐振器20和金属面板11a、11b构成,其中金属面板安装得覆盖介质谐振器20的开口部分。介质谐振器20由方形的柱状腔体21和设置在腔体21中的十字形介质谐振器22构成。在腔体21的外部表面上通过涂复和烘焙银膏形成导电层23。另外,在十字形介质谐振器22和腔体21的四个结合部分处,由腔体21的外侧朝着其内侧设置凹陷部分。结果,介质谐振器10作为三级带通滤波器,它具有三个谐振模式,即,第一级为TM110模式,第二级模式为TM111模式,第三级模式为TM110模式,如在图4的电场分布图中所示。另外,第一级的TM110模式和第三级的TM110模式以直角相交。将耦合回路12a、12b安装到金属面板11a、11b。回路12a、12b的一端与安装到金属面板11a、11b的同轴连接器13a、13b的中心导体连接。回路12a、12b的另外的端部接地,连接到金属面板11a、11b。按照基本原理,如图5的平面图所示,回路12a(作为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被安排沿一个方向(当假设腔体21的底表面是0度时,沿45度的方向),该方向和第一级的谐振模式的电场方向相同,从而和第一级的谐振模式耦合,由此磁耦合第一级的谐振模式。但是,如图6平面图所示(另外,在图6中,第一级和第三级的谐振模式显示得叠加在一起,第一级以实线表示,第三级以虚线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回路12a从第一级的谐振模式的电场方向朝腔体21的底表面倾斜(即,等于或小于45度)。通过将回路12a安排为这样的方向,回路12a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和垂直于它的第三级谐振模式。另外,因为在第一级和第三级,环绕回路12a的磁场的围绕方向相反,感应的电流矢量变成沿相反的方向,由此它们在第一级和第三级以反相耦合。
另外,通过修改回路12a的安装角,能够调节回路12a和第一级谐振模式的耦合程度,以及回路12a和第三级谐振模式的耦合程度。即,如果回路12a的方向更加接近于第一级谐振模式中的电场方向,则对于第一级的耦合程度变得更强,如果它远离第一级的谐振模式的电场方向,对于第三级的谐振模式的耦合程度变得更强。另外,对于第一级和第三级的谐振模式的耦合可以通过延长回路12a的宽度或长度,或通过将回路12a接近于介质谐振器22而变得更强。
另外,介质谐振器20的三个谐振模式是这样的,从而通过在十字形介质谐振器的交叉部分中设置凹槽25,或通过在交叉部分的预定的位置上形成孔(这里未示出),使第一级谐振模式、第二级谐振模式、第三级谐振模式依次耦合。
通过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输入的信号通过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另一方面,从作为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的回路12a直接耦合到第三级的谐振模式,与耦合到第一级的相位相反。由于已经通过一个路径的信号变得好象已经通过了两个谐振器,故第三级位置的相位将和初始相位同相(在低于谐振频率的频率中),它将对于初始相位变化π×2,即,它将和高于谐振频率的频率中的初始相位同相。对于已经通过另一个路径的信号,由于第三级位置中的相位与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它在低于和高于谐振频率的频率中都将和初始相位反相。即,在第三级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的信号都将对消(因为是负相),由此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产生衰减极点。
如上所述,输入的信号耦合到安装到另一个金属面板11b的回路12b,其方向和第三级谐振模式的电场方向相同,并输出通过另一个同轴连接器13b,并且介质滤波器20用作三级带通滤波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而只用一个具有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20,由此得到一种介质滤波器,它尺寸小,并满足所需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的回路12a由沿一个方相延长的金属板制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如图7所示,可以如此安排,回路12a由沿一个方向延长的第一部分12a1和沿垂直于第一部分12a1延长的方向延长的第二部分12a2所组成,并耦合到第一级和第三级。另外,如图8所示,可以如此安排,从而通过将金属片14安装到回路12a,根据金属片14的位置或倾斜调节耦合程度。
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介质双工器。另外,图9是本发明的介质双工器的分解透视图,用相同的符号标志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并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双工器30由两个介质谐振器20a、20b构成的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和由两个介质谐振器20c、20d构成的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构成。另外,分别将带阻滤波器(BRF)35a、35b连接到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和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两个介质谐振器20a和20b(它们具有用于发送用的滤波器10a的预定的谐振频率)和两个介质谐振器20c和20d(它们具有不同于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谐振频率,该频率用于接收用的滤波器10b)被如此并联,从而腔体21中的敞开部分向着同一方向。分别将金属面板11c和11d安装到介质谐振器20a-20d的腔体21中的敞开部分,并分别将同轴连接器13c和13f(用于连接到用于发送的外部电路和用于接收的外部电路)以及同轴连接器13i(用于连接到天线)安装到金属面板11c。
另外,带阻滤波器35a和35b由形成在介质基片36上的微带线37形成,并设置在密封的罩子38中,并平行地安装到介质谐振器20a和20d的两个端部。然后将微带线37的一端分别连接到同轴连接器13c的中心导体,以连接到用于发送的电路,并连接到同轴连接器13f的中心导体,以连接到用于接收的电路。另外,同时地,将介质双工器30存放在金属罩子中(图中未示),以加强介质谐振器20a-20d的部分。
构成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两个介质谐振器20a和20b分别是具有三个谐振模式的谐振器,用作总共六级的带通滤波器,构成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两个介质谐振器20c和20d也类似地用作总共六级的带通滤波器。将回路12c(它将耦合到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第一级和第三级的谐振模式)和回路12d(将耦合到第四级和最后一级谐振模式)安装到金属面板11c。类似地,安装回路12f(将耦合到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第一级和第三级的谐振模式)和回路12g(将耦合到第四级和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将回路12e(用于耦合要耦合到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第三级的谐振模式的回路)安装到金属板11d。类似地,安装回路12h(用于耦合要耦合到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第三级的谐振模式和耦合到第四级谐振模式的回路)。
将回路12c(它将耦合到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第一级和第三级的谐振模式)的一端连接到带阻滤波器的微带线37的一端,类似地,将回路12g(将耦合到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第四级和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的一端连接到带阻滤波器的微带线37的一端。另外,将回路12d(将耦合到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第四级和最后一级谐振模式)和回路12f(将耦合到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一起连接到同轴连接器13i的中心导体,用于连接到天线。
按照上述安排,用于发送的,由两个介质谐振器20a和20b构成的滤波器10a用作带通滤波器,它使预定的频率通过,并且在通带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分别产生两个衰减极点。类似地,用于接收,由两个介质谐振器20c和20d构成的滤波器10b用作带通滤波器,它使预定的频率通过,该预定频率不同于前面的频率,并且在通带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分别产生两个衰减极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到金属面板11c的回路12c,12d,12f,12g用作所谓的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用于通过调整安装角度等等,耦合到本发明的两个谐振模式。但是,安装到另一个金属面板11d的回路12e和12h可以用作所谓的输入/输出(I/O)耦合单元,用于通过调节其安装角度等等,耦合到本发明中的两个谐振模式。另外,可以应用于多模式介质滤波器,这在第10-220371和第10-220372号日本专利申请中由本发明的申请提出,例如六模式滤波器,它分别在TM模式、TE模式中有三个谐振模式。
下面将参照图10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另外,图10是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概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通信装置40由介质双工器30、用于发送的电路41、用于接收的电路42和天线43构成。这里,介质双工器30是前面实施例中指出的一种,并且被连接到图9中用于发送的滤波器10a的同轴连接器13c连接到用于发送的电路41,被连接到用于接收的滤波器10b的同轴连接器13f连接到用于接收的电路42。另外,将同轴连接器13i连接到天线43。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由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和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构成的介质滤波器中,将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分别反相耦合到第一级和除第一级外的奇数级。或分别将它反相耦合到最后一级和从最后一级侧看的奇数级。结果,不使用两个介质谐振器,可以在谐振频率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由此得到具有理想特性的介质滤波器,并且不使其大。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和本质特点的条件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具体的形式来实施。这里的实施例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来指定,所有在本发明或其等效内容意思和范围内的变化都包含在这里了。
权利要求
1.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安排在所述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在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至少一个第h级(h=2n+1其中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3.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以及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为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以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以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5.一种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h级(h=2n+1n是整数)的至少一个谐振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7.一种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所述介质滤波器中的一个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以及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是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着这样的方向安排,从而它以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介质双工器;用于发送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用于接收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不同于连接到所述用于发送的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天线,所述天线连接到用于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双工器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第一级的谐振模式,并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h级(h=2n+1n是整数)的至少一个谐振模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如此方向安排,从而它和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11.一种通信装置,特征在于包含介质双工器;用于发送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用于接收的电路,所述电路连接到不同于连接到所述用于发送的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及天线,所述天线连接到用于连接到所述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双工器包含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分别耦合到每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和用于连接到天线的装置,所述天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介质滤波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滤波器是这样的介质滤波器,它包含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配置得包含具有传导性的腔体,和安排在所述腔体中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最后一级的谐振模式,并与最后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当最后级是第k级时,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k-2n)级(n是整数)的谐振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是具有传导性的回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耦合装沿着这样的方向安排,从而它以所述输入/输出耦合单元耦合到的谐振模式近似反相地耦合。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介质滤波器能够在通带的低频侧和高频侧上提供衰减极点,而不使用两个介质谐振器。介质滤波器包含其中形成有导电层的腔体,和设置在腔体中的十字形介质谐振器,具有至少三个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和耦合到介质谐振器的回路。回路耦合到介质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中的第一级谐振模式,还和第一级近似反相地耦合到第三级谐振模式。
文档编号H01P1/208GK1264931SQ0010362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5日
发明者服部准, 久保田和彦, 久保浩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