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0573阅读:10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往成型金属薄片特别是如普通照明线路的插座或灯头上连接导线的通电装置——接线柱。
在金属薄片上搭接导线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压紧式连接法,即用一个伞头螺栓将导线裸头压在伞盖下旋紧。这种接线柱的弊端在于旋紧伞头螺栓时导线会受到伞盖的推挤而脱离螺栓,即使有局部压紧由于接触面小也得不到良好的通电效果。尽管可以在螺栓上加一个园形垫圈,该垫圈由于不与成型金属薄片主体定向组合,也不可避免随伞盖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导线位移的连接方法,既便于操作又接触良好。
本方案的确立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施压螺栓的伞盖不直接压在导线裸头上;二、在螺栓上加设的垫圈必须与被连接的金属薄片主体定向组合。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1为被连接的成型金属薄片主体,2为导线裸头,3为伞头螺栓,4为U形夹口。
由于施压螺栓3的伞形端头已与导线裸头2相互隔离,二者不再产生联动效应,当旋紧螺栓3时,由金属薄片主体1延生出的U形夹口4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导线裸头2在夹口4中不但不会位移,而且导线与金属薄片之间的接触面得以大大增加,从而获得了良好的通电效果,连接处既不会松动,也不会发热,对导线裸头也不会有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极为容易。U型夹口可以在冲制金属薄片主体时一次性成型,成本增加极少,加工没有难度。根据上述接线柱的组合机理,加设垫片无疑也是解决导线裸头松动位移的有效措施,由此可以推理,不采用一体化的U形夹口而采用分裂式垫片与金属薄片主体定向组合效果也一样,但垫片与该金属薄片的亲和力必须足以对抗施压螺栓的旋动力,以确保导线裸头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往成型金属薄片上连接导线的通电装置——接线柱,其特征在于连接处有一个由该金属簿片主体1一体化冲制而成的U形夹口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柱,其特征在于U型夹口4也可以分裂成与金属薄片主体1定向组合的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成型金属薄片特别是如普通照明线路的插座或灯头上连接导线的通电装置——接线柱,其特征在于连接处有一个由被连接的金属薄片主体1延生而成的U形夹口4。当用以连接的导线裸头2被置于U形夹口4之中后,再拧紧横穿夹口的伞头施压螺栓3即可完成压紧式连接。由于螺栓的伞盖与导线裸头相互隔离,在旋紧螺栓时不再使导线裸头产生联动效应,能有效保持其稳定性,获得足够大的接触面,通电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1R4/38GK2424537SQ0020261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7日
发明者牟永良 申请人:牟永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