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座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650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圈座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外壳或支架。
前列产品虽以有效解除传统变压器缺失,但是在组装上,却常因为组接部距离较短,且与矽钢片过于接近,在组装时由于必须从机壳外部穿设螺钉到组接部上的孔位,另一手又需拿取螺母相对组接,对使用者而言相当难以实施,且往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不小心受到矽钢片割伤,再由于螺母、螺钉体积小,常常造成使用者不慎将其掉入机壳内部,因而造成电器用品短路等危险情事,此外,从厚实部二侧延伸出组接部承重量并不足够,则会在电器用品操作产生晃动时,因承载力度过度而造成断裂情事发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线圈座的厚实部上以区隔部定义围出一具开口端供定位元件内置的固定区间,在厚实部上对应对位元件处设有一穿设孔,线圈安装于机壳的固定元件直接经由该穿设孔组接有定位元件。
本实用新型藉由定位元件、固定区间、穿设孔和固定元件的设置,使用者只要一手握持线圈座,即可轻易将固定元件直接经由穿设孔和定位元件组接,从而将线圈座安装在机壳上,操作方便,且不再产生受到矽钢片割伤的危险。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区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固定区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矽片轴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机壳轴测示意图。
参照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固定区间142示意图,为提供定位元件15稳固定位于固定区间142内,且避免固定元件16螺接时,定位元件15随固定元件16转动而失去其定位效果,固定区间142内端部系形成一对应定位元件15的定位部144,以定位元件15为六角螺母说明,该定位部144即为符合定位元件15二端面而让固定区间142形成一限制定位元件15转动方式,且再定位元件15从开口端141置入固定区间142时,为增加其定位效果,可如图4区隔部14在固定区间142内设有限制凸条145,或者如图5区隔部14于固定区间142内设有限制凸块146,其目的均在于定位元件15置入固定区间142后,利用塑胶材质本身有挠性,使定位元件15可置入后受到限制凸块146或限制凸条145围固而不会从开口端141掉出。
参照图6所示,制作完成,并将已层叠压制矽钢片20装设于线圈座10上,此时,使用者只要一手握持线圈座10,由于定位元件15已内置于线圈座10上,使用者只要用工具将固定元件16穿过机壳30并由穿设孔143置入容置区间147,便可与定位元件15螺接,而让线圈座10稳固定位于机壳30上,更由于固定区间142是由厚实部13及区隔部14围出,故可有效避免电器用品因过度晃动而造成组接处断裂情事发生,更提供产品安全维护之效。
权利要求1.一种线圈座定位构造,包括线圈座,其特征在于在线圈座(10)的厚实部(13)上以区隔部(14)定义围出一具开口端(141)供定位元件(15)内置的固定区间(142),并于厚实部(13)上对应定位元件(15)处设有一穿设孔(143),线圈安装于机壳的固定元件(16)直接经由该穿设孔(143)组接有定位元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固定区间(142)上对应固定元件(16)长度延伸有一容置区间(1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定位元件(15)及固定元件(16)为一相匹配的螺母及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区隔部(14)是于固定区间(142)内设有限制凸块(1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区隔部(14)是于固定区间(142)内设有限制凸条(1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固定区间(142)内端部是形成有一对应定位元件(15)的定位部(1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座定位构造,其特征是该线圈座(10)是组合有二半体(11、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座定位构造,涉及一种线圈外壳或支架,主要解决组装方便等技术问题,其相应技术方案是,在线圈座的厚实部上以区隔部定义围出一具开口端的固定区间,在厚实部上对应定位元件处设有一穿设孔,固定元件直接经穿设孔组接有定位元件,适用各式线圈座的定位固定。
文档编号H01F27/06GK2538058SQ0221659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5日
发明者林国良 申请人:林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