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703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固定式电源适配器连接件,其连接虽然可靠,但不能转动,故体积较大,给包装及存放带来不便;还有一种活动式连接件由弹性夹持力实现动连接,虽可以转动,但因材料的弹性夹持力有限而容易失效,其质量难以保证。鉴于电源适配器的连接件和相应连接件的连接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对现有的连接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可靠的电源适配器折叠式活动连接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安装在适配器的基壳(8)上,该连接件由插片(1)、螺丝(2)、铜片(3)、锁定块(4)、弹簧(5)、托架(6)及插栓(7)构成,呈对称结构的插片(1)非电源连接端位于基壳(8)的半圆形槽(9)内且由托架(6)托住并钩在基壳(8)上,插栓(7)卡在托架(6)上,托架(6)呈对称结构且其腔内有两翼(10),两只铜片(3)分别固定在基壳(8)之两定位柱(13)上并被卡在基壳(8)的窄槽(11)内,铜片(3)与插片(1)相对固定并彼此接触,弹簧(5)的一端由铜片(3)的U形钩(14)相套,另一端被压缩在基壳(8)的U形块(12)内,弹簧(5)的Z方向有用螺钉(2)固定于基壳(8)上的锁定块(4)限位。由于电源插片(1)相对于铜片(3)转动时,能够保持良好接触,有效实现了折叠式插片的动连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得弹簧(5)的X、Y、Z三个方向自由度受到限制,而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作用于插片与铜片接触面上,这样,插片与铜片的连接不会因为插脚转动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能有效保证插片和铜片接触,真正实现折叠式插片的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动连接可靠性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证可靠接触;2、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广泛适合于各种电器产品使用。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图1是电源适配器的横截面剖视图;图2是电源适配器的纵截面剖视图;图3是插片(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左右两只铜片(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右两只锁定块(4)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弹簧(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托架(6)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插栓(7)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螺钉(2)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基壳(8)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基壳(8)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插片,2是螺钉,3是铜片,4是锁定块,5是弹簧,6是托架,7是插栓,8是基壳,9是半圆形槽,10是托架(6)上的翼,11是窄槽,12是U形块,13是定位柱,14是U形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2、10和11,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安装在适配器的基壳(8)上,该连接件由插片(1)、螺丝(2)、铜片(3)、锁定块(4)、弹簧(5)、托架(6)及插栓(7)构成,呈对称结构的插片(1)非电源连接端位于基壳(8)的半圆形槽(9)内且由托架(6)托住并钩在基壳(8)上,插栓(7)卡在托架(6)上,托架(6)呈对称结构且其腔内有两翼(10),两只铜片(3)分别固定在基壳(8)之两定位柱(13)上并被卡在基壳(8)的窄槽(11)内,铜片(3)与插片(1)相对固定并彼此接触,弹簧(5)的一端由铜片(3)的U形钩(14)相套,另一端被压缩在基壳(8)的U形块(12)内,弹簧(5)的Z方向有用螺钉(2)固定于基壳(8)上的锁定块(4)限位。
参照图4,两只铜片(3)呈对称结构,具有U形钩(14)。
参照图7,托架(6)呈对称结构且其腔内有两翼(10)。
参照图8,插栓(7)呈U形结构。
参照图10、11,基壳(8)有半圆形槽(9)、窄槽(11)、U形块(12)和定位柱(13)。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安装在适配器的基壳(8)上,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由插片(1)、螺丝(2)、铜片(3)、锁定块(4)、弹簧(5)、托架(6)及插栓(7)构成,呈对称结构的插片(1)非电源连接端位于基壳(8)的半圆形槽(9)内且由托架(6)托住并钩在基壳(8)上,插栓(7)卡在托架(6)上,托架(6)呈对称结构且其腔内有两翼(10),两只铜片(3)分别固定在基壳(8)之两定位柱(13)上并被卡在基壳(8)的窄槽(11)内,铜片(3)与插片(1)相对固定并彼此接触,弹簧(5)的一端由铜片(3)的U形钩(14)相套,另一端被压缩在基壳(8)的U形块(12)内,弹簧(5)的Z方向有用螺钉(2)固定于基壳(8)上的锁定块(4)限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折叠式活动连接件,插片(1)位于基壳(8)的半圆形槽(9)内且由托架(6)托住并钩在基壳(8)上,插栓(7)卡在托架(6)上,托架(6)的腔内有两翼(10),两只铜片(3)分别固定在基壳(8)之定位柱(13)上并被卡在窄槽(11)内,铜片(3)与插片(1)相对固定并彼此接触,弹簧(5)的一端由铜片(3)的U形钩(14)相套,另一端被压缩在U形块(12)内,弹簧(5)的Z方向有锁定块(4)限位,解决了现有连接件不能转动、体积大、接触不可靠等问题,具有动连接可靠性强、接触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且体积小等优点,广泛适合于各种电器产品使用。
文档编号H01R35/00GK2545729SQ0222790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7日
发明者王合球 申请人: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