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306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实施于识别模块卡(SIM CARD)且能提供备用电源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外壳体、电池座、备用电池、接触元件组、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等构成,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包括一外壳体、一电池座、一备用电池、一接触元件组、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等构成;其中,该外壳体可与电池座相结合,且电池座可置放一备用电池以提供备用电源;该接触元件组,可嵌设于外壳体内部后,且各V型接触面可突出于外壳体顶面,以供识别模块卡接触连通。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现通过配合附图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具体实施例如下
该电池座20在绝缘的中央座体21上凹陷设置有一可放置备用电池30的容置空间22,在此容置空间22内纵向设有一贯切中央座体21后端的道槽孔23,在此槽孔23的空间内留有一从中央座体21的前端延伸而出的支撑板26,该支撑扳26是用来支撑第二导电片60的设置及放置备用电池30;在支撑板26连接中央座体21的前端面上具有一凸肋24,此凸肋24是做为电池座20的导引触件,可借此触动凸肋24而将整个电池座20拉开;而在从中央座体21前端部的侧面上则设有一L型的扣固部25,并与中央座体21的两侧面各别形成一导引槽251,此导引挡251的宽度恰可与壳体10两侧面的轨道12的肋部121配合。在扣固部25的尾端设有向中央座体21突出的部分,该突出的部分形成卡勾252,此卡勾252可在电池座20于外壳体10上嵌入与拉出时与轨道12的前定位部123与后定位部124互做卡勾定位作用,使电池座20不会在拉出时与外壳体10脱离;在电池座20中央座体21的底部后端设有卡勾27,此卡勾27的作用是当电池座20拉出时卡勾27可抵住外壳体10上的前端壁195使电池座20不易脱出;在外壳体10上的前端部上有两个凹入部192,凹入部192的位置是与电池座20底部上的凸粒265(请参见图3)相对应,具有导引电池座20套设在外壳体时的正确定位。
该接触元件组40由数对接触元件41所组成,接触元件41具有第一固定部42,以嵌固在外壳体10的顶面内壁上,且第一固定部42的一侧,延伸有一弯折段及设有一可突出外壳体10顶面矩形孔11的V型接触面43,而第一固定部42的另一侧延伸呈一L型的弯折段,并于L型弯折段的侧端处设有第二固定部44,以嵌固在外壳体10的侧面内壁上,L型弯折段的尾端并具有一电讯连接端子46。该第一导电片50在中央片体51的前端设置有一弹片52,而且中央片51的两侧弯折有一固定翼53,以嵌固于外壳体10的后侧端面的内壁上,且中央片体51的后端延伸呈一弯折段,弯折段的尾端并具有一电极连接端子55,以作为备用电池30的正极连接件。
该第二导电片60的中央片体61呈直立向,可在中央片体61的两较长侧端上分别侧向弯折有一对弹片62及一电极连接端子63,可嵌固于外壳体10的前侧端面的内壁上,并作为备用电池30的负极连接件。
借此,当外壳体10与电池座20结合时,电池座20可在外壳体10上进行嵌入及扭开的动作,且突出外壳体10的V型接触面43可与识别模块卡接触连通;当电池座20嵌入外壳体10时,备用电池30可受到第一导电片50及第二导电片60的共同夹持而连接,以便提供备用电源。
再次应当说明的是该接触元件41的V型接触面43可进一步可在尖端处设有圆角,使得当识别模块卡纵向插入时,不致受到损伤。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在较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元件组40、第一导电片50、及第二导电片60嵌设于外壳体10上的方式很多,然便于进一步说明,乃列出一可行的实施方式如下由图3、5、6可进一步详细窥知,该外壳体10的前侧端内壁面上,具有一第二导电片的固定槽沟14,可供第二导电片60的中央片体61垂直插入,且固定槽沟14内侧壁面的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两开孔141,以供第二导电片60的两弹片62穿出,两开孔141所形成的肋部142,则于顶端上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43,以供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穿出;由图3、6、7可进一步详细得知,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在与每一个矩形孔11相关的位置处,都设有一接触元件41的固定槽沟15,可与接触元件41的第一固定部42插接固定,且壳体侧面内壁在与每一个矩形孔11相关的位置处,也都设有一对凸柱16,并与壁面形成一导引槽160,以使第二固定部44嵌固在外壳体10的侧面内壁上,外壳体10两侧壁面的顶端相对设有浅凹槽161,可供接触元件41的电讯连接端子46穿出。
由图3、4、7可进一步详细得知,在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上进一步设有一对第一导电片50的固定槽沟151,可插设第一导电片50两侧所弯折的固定翼53,且外壳体10后侧壁面18的顶端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80,以使第一导电片50的电极连接端子55穿出。
在此应当说明的是(1)该第一导电片50的固定翼5,可进一步在两侧端上设置有凸部54,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7间的嵌固力;且该第二导电片60的中央片体61也可进一步在两侧端上设置有凸部64,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4间的嵌固力。
(2)该接触元件41的第一固定部42可以是一呈H型的片状体;且该第一固定部42可在两侧端上进一步设有凸部421,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5间的嵌固力。
(3)该接触元件41可在第一固定部42的另一侧所延伸的L型弯折段上进一步设有第三固定部45;且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在与每一个矩形孔11相关的位置处,都设有一可供第三固定部45嵌固的凹槽152,以确实固定接触元件41的L型弯折段。
(4)该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可进一步反向而向外弯折;且该外壳体10的前侧端面上也可进一步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45,以使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穿出。
(5)该外壳体10的开孔13处可进一步设有一对导引块17,当推动电池座20嵌入外壳体10时,导引块17可防止备用电池30在导入时与接触元件41发生接触。
(6)该外壳体10的肋部121上可进一步设有前、后定位孔123,124;且该电池座20的扣固部25可进一步在尾端凸设有一卡勾252,以增加电池座20的定位性。
(7)该电池座20的中央座体21也可进一步在底部设有卡勾27,使得当电池座20拉开至卡勾252扣固在前定位孔123内时,卡勾27可扣止于开孔13的边缘,而增加整体的定位性;(8)该电池座20的中央座体21进一步可在中央处设有一支撑板26,以辅助支撑备用电池30,且兼具有固定第二导电片60的两弹片62的功能。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元件41可确实嵌设在外壳体10上,且接触元件41以尽量贴近外壳体10内壁的趋势弯折延伸,以形成一可供电池座20及备用电池30穿过的容置空间,并在第一固定部42、第二固定部44、及第三固定部45的嵌固下,可避免接触元件41与备用电池30发生接触,而使本实用新型成为可行。
另外,因为接触元件41的第一固定部42是插设在固定槽沟15中,于是其V型接触面43以第一固定部42作为弹性摆动的支点,而突出外壳体10顶面的矩形孔11,且当V型接触面43进行弹性摆动时,接触元件41自第一固定部42以下的其他部位,可在第一固定部42、第二固定部44、及第三固定部45的嵌固下,不致产生摆动或弯曲,而完全没有接触到备用电池30的顾虑。
此外,因为电地座20的扣固部25可嵌合在外壳体10的轨道12内,且可与肋部121相配合,故电池座20可在外壳体10上顺利地滑动。
在此应当说明的是该接触元件41可进一步在V型接触面43的前端设有一止档部47,以增加V型接触面43的限制性,使得V型接触面43可突出外壳体10的矩形孔11外,却不易脱出,以便防止异物插入或不当使用时,在第一固定部42与V型接触面43之间可能造成的弯折。
请参阅图9所示,当推动电池座20嵌入外壳体10时,备用电池30可先经由导引块17的导引而导入外壳体10内部;且当电池座20及备用电池30导入一段距离后,随即被第一导电片50的弹片52及第二导电片60的一对弹片62共同夹持,并连接备用电池30的正、负极;而在拉出电池座20时,备用电池30也将受到导引块17的导引,而退出外壳体10的内部;因此在电池座20的嵌入及拉开动作过程中,备用电池30都不会与接触元件41发生接触而极具安全性。
请参阅

图10至12所示,当电池座20嵌入外壳体10时,扣固合25的卡勾252是扣固在后定位孔124内,如图11所示;而当欲拉开电池座20时,卡勾252可从后定位孔124脱出,并且扣固部25沿着外壳体10的轨道12滑动,及至卡勾252扣固在前定位扎123内,如图12所示,以置入备用电池30或取出更换。
请参阅图13所示,可进一步详细得知该外壳体10的前、后定位孔123,124、固定槽沟14、凸柱16、导引槽160、导引块17等特征及其关系位置。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片50可进一步在弹片52上设有一凸部521,在不影响与备用电池30的正极连接下,可减少弹片52与备用电池30的接触面积,使得备用电池30在导入弹片52及弹片62中间时,弹片52的夹持阻力不致过大,动作上可更为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十连接装置通过上述的结构特征,确能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各项要求及实用功效。
图号说明如下外壳体10矩形孔11轨道12 肋部121定位孔123 后定位孔124开孔13 固定槽沟14开孔141 肋部142浅凹槽143 浅凹槽145固定槽沟15 固定槽沟151凹槽152 凸柱16导引槽160 浅凹槽161导引块17后侧壁面181浅凹槽180 固定柱19凹入合192 前端臂195电池座20中央座体21容置空间22 槽孔23凸肋24 扣固部25导引槽251 卡勾252支撑板26凸粒265卡勾27 备用电池30接触元件组40接触元件41第一固定部42凸部421V型接触面43 第二固定部44第三固定部45电讯连接端子46止档部47第一导电片50中央片体51 弹片52凸部521 固定翼53凸部54 电极连接端子55第二导电片60中央片体61弹片62 电极连接端子63凸部6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包括外壳体(10)、电池座(20)、备用电池(30)、接触元件组(40)、第一导电片(50)、及第二导电片(60)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体(10)是一中空的矩形绝缘壳体,壳体顶面部设有数个矩形孔(11),且在壳体两侧面的适当位置上开设有一轨道(12)并形成一肋部(121),在壳体的前侧端面上具有一开孔(13);上述电池座(20)位于绝缘的中央座体(21)上,凹陷设置有一可放置备用电池(30)的容置空间(22),并纵向开设有一道槽孔(23),中央座体(21)的前侧端面上具有一凸肋(24),而在两侧面上设有一L型的扣固部(25),并与中央座体(21)的两侧面分别形成一导引槽(251);上述接触元件组(40)是由数对接触元件(41)所组成,接触元件(41)具有第一固定部(42),以嵌固于外壳体(10)的顶面内壁上,且在第一固定部(42)的一侧延伸有一弯折段及设有一可突出外壳体(10)顶面矩形孔(11)的V型接触面(43),第一固定部(42)的另一侧延伸呈一L型的弯折段,并于L型弯折段的侧端处设有第二固定(44),以嵌固在外壳体(10)的侧面内壁上,L型弯折段的尾端并具有一电讯连接端子(46);该第一导电片(50)在中央片体(51)的前端设有一弹片(52),中央片体(51)的两侧并弯折有一固定翼(53),以便嵌固在外壳体(10)的后侧端面的内壁上,且中央片体(51)的后端延伸呈一弯折段、弯折段的尾端并具有一电极连接端子(55),以作为备用电池(30)的正极连接件;上述第二导电片(60)包括呈直立向的中央片体(61),在中央片体(61)两较长侧端上分别侧向弯折有一对弹片(62),及一电极连接端子(63),该电极连接端子(63)可嵌固在外壳体(10)的前侧端面的内壁上并作为备用电池(30)的负极连接件;在外壳体(10)与电池座的结合地状态下,电池座(20)的中央座体(21)可由外壳体(10)的开孔(13)穿入壳体内部,电池座(20)的扣固部(25)可嵌合在外壳体(10)轨道(12)内,且电池座(20)的导引槽(251)可与轨道(12)的肋部(121)相配合,使得电池座(20)可在外壳体(10)上顺利地滑动而进行嵌入及拉开的动作;备用电池(30)提供备用电源,V型接触面(43)与识别模块卡接触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的前侧端内壁面上具有一固定槽沟(14),以便第二导电片(60)的中央片体(61)垂直插入;且该固定槽沟(14)内侧壁面设有两开孔(141)及肋部(142),以便第二导电片(60)的两弹片(62)穿出,并且在肋部(142)顶端上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43)以便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穿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在与矩形孔(11)的相关位置处设有一固定槽沟(15),以便插设固定接触元件(41)的第一固定部(42),并且在壳体侧面内壁上设有一对凸柱(16)及导引槽(160)以便嵌固第二固定部(44);在该外壳体(10)两侧壁面的顶端可相对设设置有浅凹槽(161)以便接触元件(41)的电讯连接端子(46)穿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上设有一对固定槽沟(151),以插设第一导电片(50)两侧所弯折的固定翼(53);且在该外壳体(10)后侧壁面(18)的顶端可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80),以便第一导电片(50)的电极连接端子(55)穿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片(50)的固定翼(53)可进一步在两侧端上具有凸部(54),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7)间的嵌固力且该第二导电片(60)的中央片体(61)也可进一步在两侧端上具有凸部(64),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4)间的嵌固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元件(41)的第一固定部(42)是一呈H型的片状体;且该第一固定部(42)可在两侧端上进一步设有凸部(421),以增加与固定槽沟(15)间的嵌固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元件(41)可在第一固定部(42)的另一侧所延伸的L型弯折段上进一步设有第三固定部(45);且该外壳体(10)的壳体顶面内壁上在与矩形孔(11)的相关位置处设有一可嵌固第三固定部(45)的凹槽(152),以确实固定接触元件(41)的L型弯折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可进一步反向向外弯折;且该外壳体(10)的前侧端面上也可进一步设有一U型的浅凹槽(145),以便穿出第二导电片(60)的电极连接端子(6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的开孔(13)处进一步设有一对导引块(17),在推动电池座(20)嵌入外壳体(10)的状态下导引块(17)可防止备用电池(30)在导入时与接触元件(41)发生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的肋部(121)进一步可设有前、后定位孔(123,124);且该电池座(20)的扣固部(25)可进一步在尾端凸设有一卡勾(252),以增加电池座(20)的定位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座(20)的中央座体(21)可在底部设有卡勾(27),使得在电池座(20)拉开至卡勾(252)扣固在前定位孔(123)内的状态下,卡勾(27)可扣止于开孔(13)的边缘而增加整体的定位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座(20)的中央座体(21)可进一步在中央处设有一支撑板(26)以辅助支撑备用电池(3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10)两侧壁面的底部可进一步设有一对固定柱(19),以便外壳体(10)易于固定设置在PCB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元件(41)的V型接触面(43)可进一步在尖端处设有圆角并可在V型接触面(43)的前端设有一止档部(47)。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片(50)可进一步在弹片52上设有一凸部(521),以减少弹片(52)与备用电池(30)的接触面积,而使得备用电池(30)在导入弹片(52)及弹片(62)中间时,动作更为顺畅。
16.一种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可放置备用电池的电池座;一可使电池座嵌入及扭开的外壳体;一可嵌固在外壳体内部的接触元件组;一可嵌固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导电片;以及一可嵌固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二导电片等;在电池座嵌入外壳体的状态下,可通过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被共同夹持并连接备用电池的正、负极;且通过接触元件组中的各V型接触面与识别模块卡接触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电池座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通过利用外壳体结合一可嵌入及拉关的电池座,以便置放一备用电池,从而实现了一种提供备用电源的识别模块卡连接装置。它包括一外壳体、一电池座、一备用电池、一接触元件组、一第一导电片、及一第二导电片等,其中,该接触元件组可在各接触元件上具有一V型接触面以供识别模块卡接触而连通。
文档编号H01R13/518GK2556815SQ0224240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1日
发明者林三祐, 周国明, 段术林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