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散热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63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散热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散热导风罩,尤指一种由一中空罩体及另一中空罩体所组成的导风罩,该导风罩设有上、下风道,另一罩体所设的L形板体开口恰可将壳体内的中央处理单元模组一侧的散热片部份包覆住,该导风罩内部的空气可经上、下风道对中央处理单元模组及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双向散热的电脑散热导风罩。
因此,上述习用传统散热装置的缺点其风扇将因主机壳体本身的空间设计关系,只能用较小的风扇尺寸进行散热,不仅增加成本,同时提高其相对噪音值,若是仅单独利用该风扇进行散热,其气体流量并无有效发挥至最大,即无法提供足够的散热效果,在环保意识高涨的现今,想要有一宁静不吵杂的电脑系统,实为现今以及未来的主流,故实有改进的必要。
有鉴于习用传统散热装置的各种缺点,本人经过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散热导风罩,其双串联罩体的风口内,分别设有复数相互对应的筋板,以形成复数个气流通道及另一气流通道,使该等罩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域变小,以令该罩体一端的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达到整流及提高空气流动速度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由两串联的中空罩体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罩体,其一端具有一风口,另端风口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一定位元件,该罩体在风口直交于定位元件处,分别设有一嵌合元件另一中空罩体,其一端风口外径小于该罩体的风口外径,该另一罩体在该风口两对应侧,对应于该罩体的定位元件与嵌合元件处,分别设有另一定位元件与另一嵌合元件,使该另一罩体一端的风口恰可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及另一嵌合元件,嵌入该罩体一端风口的定位元件及嵌合元件上,该另一罩体另端的风口外缘向外延伸设有一呈直交状的L形板体;该罩体一端的风口装设一风扇,并套设在一主机壳体的开孔上,另一罩体的风口,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与另一嵌合元件嵌入该罩体风口的该定位元件与该嵌合元件上,以形成一上、下风道,且该另一罩体的L形板体的开口,恰可将壳体内的中央处理单元模组一侧的散热片部分包覆住,使该导风罩内部的空气可经上、下风道对中央处理单元模组及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定位元件为一∪形沟槽。
所述嵌合元件为一翼片。
所述罩体的风口内设有复数筋板,以形成复数个气流通道。
所述罩体横断面略呈一四方体。
所述另一定位元件为一凸榫。
所述另一嵌合元件为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斜凸体。
所述另一罩体内设有另一复数筋板,以形成复数个另一气流通道,该另一复数筋板恰可与该罩体风口内的复数筋板相对应。
所述另一罩体一端的风口横断面略呈一喇叭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定位元件与嵌合元件上形成有上、下风道,罩体的风口内设有复数筋板,以形成复数个气流通道;藉由该复数筋板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可使该罩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域变小,该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形成整流及提高空气流动速度的作用。又该另一罩体的L形板体开口恰可将壳体内的中央处理单元模组一侧的散热片部分包覆住,故可使该导风罩内的空气可经上、下风道对中央处理单元模组及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双向散热,确实可改善散热不足的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侧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导风罩30具有一中空罩体31,其横断面略呈四方体(如

图1所示),该罩体31一端的风口301设有一风扇50,另端的风口32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一定位元件33,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33为一∪形沟槽;另,该罩体31在风口32直交于该定位元件33处,分别设有一嵌合元件34,该嵌合元件34为一翼片;又,该罩体31的风口32内可设有复数筋板35,以形成复数个气流通道36;藉由该复数筋板35所形成的气流通道36,使该罩体31内的空气流动场域变小,该罩体31一端的风扇50所产生的气流,可形成整流及提高空气流动速度的作用。
该导风罩30具有另一中空罩体40,其一端的风口41横断面略呈喇叭状(如图1所示),该风口41的外径小于罩体31的风口32外径,该另一罩体40在该风口41两对应侧分别设有另一定位元件42及另一嵌合元件43,本实施例中,该另一定位元件42为一凸榫,该另一嵌合元件43为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斜凸体431,使该另一罩体40一端的风口41,恰可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42及另一嵌合元件43,嵌入在该罩体31一端风口32的定位元件33及嵌合元件34上。
该另一罩体40中可设有另一复数筋板45,以形成复数个另一气流通道46,该另一复数筋板45恰与罩体31风口32内的复数筋板35相对应,可使该另一复断筋板45与复数筋板35形成一上气流通道46及一下气流通道36(如图2所示),使其内的空气流动场域变小,以达到整流及提高空气流动速度的目的;另,该另一罩体40另端的风口44外缘向外延伸设有一呈直交状的L形板体47。
又由于该罩体31另端风口32外径大于另一罩体40一端风口41外径的关系,将使另一罩体40与罩体31另端风口32上部气流通道36形成一上风道,而使另一罩体40一端风口41以下的罩体31另端风口32的下部气流通道36外露,形成一下风道(如图2所示)。
藉由上述构件,组装时,可将装有风扇50的罩体31一端的风口301套设在主机壳体10的开孔101上,再将另一罩体40的一端风口41,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42及另一嵌合元件43嵌入在该罩体31风口32上的定位元件33及嵌合元件34上,而形成上、下风道(如图2、3所示),同时,另一罩体40另端所设的L形板体47的开口,恰可将中央处理单元20模组一侧的散热片21部分包覆住,形成气流通道(如图3所示);如此,可增强罩体31内风扇50所吹空气的速度,使其内部空气可经上、下风道流出,其中流经上风道的气流,可对中央处理单元20模组的散热片21进行散热,而流经下风道的气流,则可对中央处理单元20模组周围的电子元件(图中未示)进行散热,以达到双向强化散热的效果,进而改善习用散热装置散热不足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当可对其细部进行各种等效的变更与修饰,但该等变更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解定的专利保护范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由两串联的中空罩体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罩体,其一端具有一风口,另端风口两对应侧分别设有一定位元件,该罩体在风口直交于定位元件处,分别设有一嵌合元件另一中空罩体,其一端风口外径小于该罩体的风口外径,该另一罩体在该风口两对应侧,对应于该罩体的定位元件与嵌合元件处,分别设有另一定位元件与另一嵌合元件,使该另一罩体一端的风口恰可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及另一嵌合元件,嵌入该罩体一端风口的定位元件及嵌合元件上,该另一罩体另端的风口外缘向外延伸设有一呈直交状的L形板体;该罩体一端的风口装设一风扇,并套设在一主机壳体的开孔上,另一罩体的风口,通过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与另一嵌合元件嵌入该罩体风口的该定位元件与该嵌合元件上,以形成一上、下风道,且该另一罩体的L形板体的开口,恰可将壳体内的中央处理单元模组一侧的散热片部分包覆住,使该导风罩内部的空气可经上、下风道对中央处理单元模组及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为一∪形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元件为一翼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风口内设有复数筋板,以形成复数个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横断面略呈一四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定位元件为一凸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嵌合元件为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斜凸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罩体内设有另一复数筋板,以形成复数个另一气流通道,该另一复数筋板恰可与该罩体风口内的复数筋板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散热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罩体一端的风口横断面略呈一喇叭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散热导风罩,由一中空罩体及另一中空罩体组成,使用时,该罩体一端风口上装设一风扇,并套设在电脑主机壳体的开孔上,以进行空气的对流,再将另一罩体的风口,由其上的另一定位元件及另一嵌合元件,嵌入该罩体风口的定位元件与嵌合元件上,以形成上、下风道,该另一罩体的L形板体开口恰可将壳体内的中央处理单元模组一侧的散热片包覆住,使该导风罩内的空气可经上、下风道对中央处理单元模组及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双向散热,以改善散热不足的缺点。
文档编号H01L23/36GK2577337SQ0228228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6日
发明者黄盟洲 申请人: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