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导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04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导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导热模组,特别是有关于将结合热传导超导管、体的复数个导热块结合而形成导热模组的结构,以提升导热块的导热性能而适合于任何需要媒介快速传热、散热之处。
背景技术
目前产业界针对电脑中央处理器(CPU)或高热源产品所采用的散热装置,大多是利用具有高传热效率的铝材质散热片(例如台湾公告第459469号专利案所制造的散热体)的基座接触于热源,以将热量吸收并传递到散热片的鳍片上,再利用风扇吹出冷空气将散热片上的热量排除。
由于现今高效率的CPU所产生的高热已非一般传统的铝材质散热片所能快速传导、排除,因而利用导热效率较铝金属约高出一倍的铜金属来传导CPU的热量乃是另一种选择;然而,铝金属的密度约2.7g/cm3,而铜金属的密度为8.93g/cm3(相同体积的铜金属重量约为铝金属的三倍),因此,若完全采用铜金属制造成散热片,则会因为铜的重量过重无法通过落地实验,或是装在主机板上过久后造成主机板变形。目前市面上所谓具有铜底的铝材质散热片,乃是以锻压或焊接的技术将预先成型好的铜板嵌固于铝材质散热片的基座底面;台湾专利公告第459469号也属于将铜板嵌固于铝材质散热片的设计。
虽然将小厚度的铜板嵌植于铝材质的散热片具有在较轻的重量条件下提升导热性能的效果,但如果能将具有更高导热性质的物体结合在铝材质之类的导热块,并将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则更能提升导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导热模组,其是将具有高导热性质的热传导超导管、体与具有良好导热性质的金属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导热块,再将复数个导热块组合成导热模组,以进一步提升导热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导热模组,其可以在一组或多组热传导超导管的两端分别一体结合一金属块,再将复数导热块组合而构成导热模组。
基于此,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式导热模组,是以压铸或铸造技术将热传导超导管、体与熔融的金属结合在一起,使得热传导超导管、体的全部或局部被包覆在金属内并形成块状体,该块状体甚至可以同时一体成型出复数鳍片,使该块状体也具有散热性能,或可在该块状体上以外加固定方式,加入单个或复数组鳍片,使该块状体也具有散热性能;也可将复数个导热模组以叠合的方式组合固定而形成导热模组,以适合于将该导热模组固定在任何需要媒介快速传热、散热之处。


图1为显示本发明将导热块压铸或铸造成型为L形状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显示图1的两组L形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将导热块压铸或铸造成型为ㄈ形状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显示图3的两组ㄈ形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在形成ㄈ形的热传导超导管的两端分别结合一导热块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6为显示图5所示的两组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7为显示本发明将四组L形的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8为显示本发明将三组L形的导热块组构成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9为显示本发明将两组图4所示的导热模组可以垂直堆叠组构成复层式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10为显示本发明将两组图4所示的导热模组再水平并列组构成复层式导热模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11为显示本发明的导热模组可以一体成型出复数鳍片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12为显示本发明可以外加固定方式,加入复数组鳍片的实施例立体图。
其中图号(1)导热块(2)热传导超导管、体(3)鳍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式导热模组,主要是将复数组结合有热传导超导管、体的导热块再组构构成。所述的热传导超导管、体是采用可自由弯折或变形的金属管体(例如铜、铝或其它金属管体),并在管、体的内部充填或包含具有高速热传导性能的材料,例如1、无机高温超导化合物材料,例如钇钡铜氧化合物(YBCO)超导材料、铊钡钙铜氧化合物(TBCCO)超导材料、汞钡钙铜氧化合物(HBCCO)超导材料、铋锶钙铜氧化合物(BSCCO)超导材料、或其他无机超导材料。
2、有机超导材料,例如纯水或其它有机超导材料。
3、其它可达到高速热传导性材料。
其是将管、体的两端加工封闭,以防止所述的导热材料漏出管体;由所述的金属管、体与包含在其内部的导热材料构成热传导超导管、体;以上所述无机高超导材料其所应用的原理,是利用管、体内的分子受热时产生的高速震荡与摩擦,让热能以波动方式快速热传;有机高温超导材料,其所应用的原理,是利用金属管、体内液体的分子受热时产生的相变化而快速传热,因传输速度非常快,故称为“热传导超导管、体”,且因热传导超导管、体由热端传输至冷端的传输时间很短,因此热端与冷端的温差很小,可达到最佳导热效果。经实验证实,其传热的速率约为铜的五倍以上,更较一般铝金属的传热速度快十倍以上。
本发明是采用压铸或铸造技术将热传导超导管、体2置入压铸或铸造成型模内,并与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熔融金属一体成型出导热块1,使得热传导超导管、体2的全部被包覆在导热块1内部而结合为一体(如图1所示)。
图1同时显示了本发明可以将热传导超导管、体2预先弯曲成型为L形状后,再置入压铸或铸造成型模具内而成型出也呈L形状的导热块1,然后可以将两组L形的导热块1的底面相互地堆叠组合并予固定(如图2所示);两导热块1的接触面则以导热胶予以黏合固定,或是可以焊接、锁螺丝、铆钉等的方式将两组导热块1组合固定。当然,本发明所制成的L形导热块1,也可以四组堆叠的方式加以组合成导热模组(如图7所示),或是以三组堆叠的方式组合成导热模组(如图8所示)。
图3显示了本发明也可以将热传导超导管、体2预先弯曲成型为ㄈ形状后,再置入压铸或铸造成型模具内而成型出也呈ㄈ形状的导热块1,然后可以将两组ㄈ形的导热块1的上、下面相互地堆叠接触组合并固定(如图4所示);两导热块1的接触面则以导热胶予以黏合固定,或是可以焊接、锁螺丝、铆钉等的方式将两组导热块1组合固定。当然,组构成图4所示的导热模组后,也可以将两组导热模组以垂直堆叠的方加以组合而形成复层式导热模组的结构(如图9所示),或是以水平并列的方式组合成复层式导热模组(如图10所示)。
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将金属压铸或铸造成型为如图5所示的扁平状导热块1,并且将热传导超导管、体2的一部份包覆在导热块1内部,而另一部份则延伸出导热块1外,以便于让热传导超导管、体2连接至另一边的导热块1来进行导热。然后将两组导热块1相互地堆叠接触(如图6所示),两导热块1的接触面则以导热胶予以黏合固定,或是可以焊接、锁螺丝、铆钉等的方式将两组导热块1组合固定,使得其中一导热块吸收热量后可以快速地传导到另一组导热块。
图11显示了本发明也可以在导热块1的表面一体成型出复数鳍片3,由增设的鳍片来增加导热块1的表面积,使导热块兼具有导热及散热功效。
图12则显示了本发明也可以用导热胶将鳍片黏合于导热块1上,或是以焊接、锁螺丝或铆钉等元件将鳍片固定于导热块上。
由前述本发明的方法所制成的导热模组,主要是用于将热源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整个导热模组上,以达到媒介热传导功能而提升传热、散热效率;例如,其可以将导热模组的一端接触于热源,将可提升散热效果,因此本发明对于热传导超导管、体也可以弯曲成3D立体的形状,以因应不同环境的需要而压铸或铸造成各种形状的导热块,再组装成导热模块。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导热模组,是以压铸或铸造成型技术将热传导超导管、体结合于具有良好导热性质的导热块内,再将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导热块相互接触并固定而组构成导热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导热模组,其可以在热传导超导管、体的两端结合导热块,并且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导热块相互接触并固定而组构成导热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导热模组,所述的导热块可以一体成型出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导热模组,所述的导热块可以外加方式在其上固定单个或复数组鳍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导热模组,其可以将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导热模组相互堆叠组合。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式导热模组,是以压铸或铸造技术将热传导超导管、体与熔融的金属结合在一起,使得热传导超导管、体的全部或局部被包覆在金属内并形成块状体,该块状体甚至可以同时一体成型出复数鳍片,使该块状体也具散热性能或可在块状体以外加固定方式,加入单个或复数组鳍片,使该块状体也具有散热性能;也可将复数个导热模组以叠合的方式组合固定而形成导热模组,以适于将该导热模组固定在任何需要媒介快速传热、散热之处。
文档编号H01L23/427GK1536655SQ0310917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
发明者刘俊富 申请人:刘俊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