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及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59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及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线器及带卷线器的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无触点的双芯的卷线器及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
而现在社会出现了一种大型的收费式充电站的充电装置,在某一程度上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需要。但由于其体积庞大,不适合在小型场合上使用。而专利号为ZL 99206452 X的隐线式多功能充电器具有隐线功能,导线间不会错乱,在一定的程度上填补了其缺陷。但其卷线器在工作过程中电流须通过电刷与导电环的动触点进行传输。在使用过程中使用随着导电环氧化层的产生,电刷的磨损,灰尘的贴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加剧接触点问电火花的产生,使得现有的充电卷线器使用寿命短,易出故障等缺点。而电火花的产生容易干扰,损坏移动通信等精密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包括基座和底座,基座和底座内安装有卷线轮,卷线轮的轴套上绕有导线,其特征在于卷线轮的上方有上收卷发条,上收卷发条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的上转轴上,首端固定在顶壳上与上接线处连接,卷线轮的下方有下收卷发条,下收卷发条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的下转轴上,首端固定在底壳上与下接线处连接,导线中的一条芯线与上收卷发条的末端联接,另一条芯线与下收卷发条的末端联接,导线的另一端延伸出导线口。
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充电装置壳体安装有连接外电源的插座、电路板和至少一个卷线器,卷线器包括基座和底座,基座和底座内安装有卷线轮,卷线轮的轴套上绕有导线,卷线轮的上方有上收卷发条,上收卷发条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的上转轴上,首端固定在顶壳的上接线处上与电路板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卷线轮的下方有下收卷发条,下收卷发条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的下转轴上,首端固定在底壳的下接线处上与电路板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导线中的一条芯线的末端与收卷发条的末端联接,另一条芯线末端与下收卷发条的末端联接,延伸出导线口的导线的首端接有充电端子,并穿过卡线器置于充电器壳体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触点双芯信号卷线器不但起到了收卷电导线的作用,同时电信号可经过接线处、收卷发条和导线向外输出信号,实现无触点信号传输,避免了接触点间电火花的产生,有效供地改进了卷线器的耐用性,安全性。另外,安装了这种无触点双芯信号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充电导线能够卷收,避免多个充电器在同一地方使用时其连接导线交错盘乱,杂乱无章,当将充电端子插在手机的充电插座或电池上时,由于充电电流由接线处经上、下收卷发条到上、下转轴接线处经上、下转轴连接导线,再经充电端子这样一条途径进行双线电流传输,接线不经任何触点,电火花不会产生,移动通信等精密电子设备不会受到影响、损坏,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结构示意图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结构示意图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卡线器的结构图图一;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卡线器的结构图图二;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卡线器的结构图图三。
所述的导线9中的一条芯线6是通过上转轴连接导线5与所述的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所述的另一条芯线6’是通过下转轴连接导线5’与所述的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
所述的卷线器可用于需要双电信号传输的各种设备上,尤其适用于的公共场所使用的充电装置中,而采用了这种新颖结构的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除了满足了常用品牌或厂商的移动电话或电池充电的需要外,还满足了体积细小、携带方便、耐用等方面的要求,填补了现有充电器与收费式充电站在使用上的缺陷。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是由交流电插座,直流电插座,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多个充电检测电路和相应导线连接的多组充电端子组成。交流电插座供各场合使用,直流电插座供在长途客车上使用。
参照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100,充电装置壳体100安装有连接外电源的插座110、电路板120和至少一个卷线器130,电路板120由电压电流变换,电压电流分配,充电检察三大部分组成,每个卷线器130包括绝缘基座8和绝缘底座8’,绝缘基座8和绝缘底座8’内安装有卷线轮10,卷线轮10的轴套上绕有导线9,卷线轮10的上方有上收卷发条3,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上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绝缘顶壳7的上引线固定处2上通过上接线处1与电路板120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卷线轮10的下方有下收卷发条3’,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下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绝缘底壳7’的下引线固定处2’上通过下接线处1’上与电路板120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导线9中的一条芯线的末端与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另一条芯线末端与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延伸出导线口11的导线9的首端接有充电端子140,并穿过卡线器150置于充电装置壳体100之外。如图例所示,有9个卷线器,并且各导线上共配有9个不同的充电端子,以对不同品牌或厂商的移动电话或电池进行充电。当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数量不同的卷线器以及充电端子等。另外,在充电装置上安装有开关160对装置和电路进行开关控制。
参照图6、图7和图8,所述的卡线器150有固定座20和活动座30,固定座20中间有固定卡口21,两侧安装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有插销口23,活动座30上有活动卡口31,两侧有插销口32,插销口上方有弹簧卡口33,两侧的弹簧40通过插销41安装在插销口23、插销口32之间,并且弹簧开口向后,活动座30顶端固定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上的回收按钮35的一端置于充电装置壳体100外部,方便使用者按动。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使用是当需对移动电话或电池进行充电时拉出其中一个充电端子140,当导线9伸出适当的长度时停止拉动,导线9在卡线器150的作用下卡住,将充电端子140接在移动电话或电池上,充电电压经分压,分流,分配后充电电流由上接线处1,下接线处1’经上收卷发条3、下收卷发条3’到上转轴接线处4、下转轴接线处4’,经上转轴连接导线5、下转轴连接导线5’连接线卷的导线上的芯线6、6’到充电端子这样一条途径进行双线电流传输,对移动电话或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实现了无触点的电信号传输,避免了电火花的产生,移动通信等精密电子设备不会受到影响、损坏,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在拉出充电端子140的同时输出线卷带动卷线轮10转动,令上、下收卷发条3,3’回卷从而储存能量。当需回收导线时,则按住回收按钮35,由于上、下收卷发条3,3’释放能量将导线收回,避免了如多个充电器在同一地方使用时其连接导线交错盘乱、杂乱无章的情况的出现。由于活动卡口31受导线9拨出时所受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力矩分解对导线9的磨擦力减少,因而导线9能顺利拨出;当停止拨出充电端子140时由于卷线器的作用,活动卡口31受导线9回收时所受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力矩结合对导线磨擦力增大,因而导线9给卡住。当需要回收充电端子140时,则按住回线按钮35令活动卡口310提高,导线9则由于磨擦力减少顺利回收。
权利要求1.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包括基座(8)和底座(8’),基座(8)和底座(8’)内安装有卷线轮(10),卷线轮(10)的轴套上绕有导线(9),其特征在于卷线轮(10)的上方有上收卷发条(3),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上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顶壳(7)上与上接线处(1)连接,卷线轮(10)的下方有下收卷发条(3’),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下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底壳(7’)上与下接线处(1’)连接,导线(9)中的一条芯线(6)与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另一条芯线(6’)与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导线(9)的另一端延伸出导线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9)中的一条芯线(6)是通过上转轴连接导线(5)与所述的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所述的另一条芯线(6’)是通过下转轴连接导线(5’)与所述的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
3.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100),充电装置壳体(100)安装有连接外电源的插座(110)、电路板(120)和至少一个卷线器(130),其特征在于卷线器(130)包括基座(8)和底座(8’),基座(8)和底座(8’)内安装有卷线轮(10),卷线轮(10)的轴套上绕有导线(9),卷线轮(10)的上方有上收卷发条(3),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上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顶壳(7)的上接线处(1)上与电路板(120)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卷线轮(10)的下方有下收卷发条(3’),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固接在卷线轮(10)的下转轴(5’)上,首端固定在底壳(7’)的下接线处(1’)上与电路板(120)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分配电路联接,导线(9)中的一条芯线的末端与上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另一条芯线末端与下收卷发条(3’)的末端联接,延伸出导线口(11)的导线(9)的首端接有充电端子(140),并穿过卡线器(150)置于充电装置壳体(100)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线器(150)有固定座(20)和活动座(30),固定座(20)中间有固定卡口(21),两侧安装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有插销口(23),活动座(30)上有活动卡口(31),两侧有插销口(32),插销口上方有弹簧卡口(33),两侧的弹簧(40)通过插销(41)安装在插销口(23)、插销口(32)之间,并且弹簧开口向后,活动座(30)顶端固定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上的回收按钮(35)的一端置于充电装置壳体(100)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及应用无触点双芯卷线器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8)、底座(8’)、顶壳(7)和底壳(7’)为绝缘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触点双芯卷线器及应用该种卷线器的充电装置;目前的卷线器只起到收卷电导线的作用,而又起传输信号作用的卷线器必须通过电刷与导电环间的动触点进行传输,接触点间易产生电火花,使得现有的信号卷线器使用寿命短,同时现有充电装置的电导线使完后裸露在外,导线间易交错盘乱,而如果使用动触点连接的卷线器,其电火花的产生容易损坏移动通信等精密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卷线器不但能回收导线,同时电信号可经过接线处、收卷发条和导线向外输出信号,实现无触点信号传输。另外,安装了这种卷线器的充电装置,不但避免导线间的错乱,而且不会产生电火花损坏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卷线器和充电装置的制造、使用上。
文档编号H01M10/44GK2605240SQ0322351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谢宙洪 申请人:谢宙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