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小并且结构简单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209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尺寸小并且结构简单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连接连接物体,例如软板(flexible board)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出版(JP-A)No.H7-153531披露了一种用于连接作为连接物体的扁平电缆的连接器。
参照图1,下面描述在上述申请中披露的连接器。41所示的连接器有一个U型的外壳。在外壳42末端的相对的两侧有一副尾板43。外壳42的底部42c有多个触点容纳沟槽42c1。在触点容纳沟槽42c1里,分别容纳和保持了多个触点46。每个触点46的前端都有一个接触部分46a以与扁平电缆51的多个接触型板54中相对应的一个接触,并且其后端有一个接合部分46b。接合部分46b插入到形成于外壳42的基座部分42a的一个通孔42a1中。
连接器41有一个凹部44形成于外壳42的基座部分42a与尾板43之间,并且由外壳42的左侧和右侧部分42b以及底部42c所限定。
扁平电缆51的一端有一个矩形的连接基座部分52。连接基座部分52的后端连接到延伸部分53,延伸部分53的宽度比连接基座部分52要窄。连接基座部分52的上表面有接触型板54。延伸部分53的上表面有多个布线图55。接触型板54分别连接到布线图55。连接基座部分52的下表面有一个增强板56固定连接到其上。
扁平电缆51和连接器41以如下方式彼此连接。扁平电缆51从图1所示位置上下翻转。连接基座部分52插入到连接器41的凹部44。然后,接触型板54与触点46的接触部分46a相接触。
在上述连接器41中,外壳42有基座部分42a和左侧和右侧部分42b。因此,连接器41在结构上是复杂的并且不可避免地在总体尺寸上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小并且结构简单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会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很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连接物体的连接器,连接物体有布线部分,在其一侧从布线部分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分,以及从布线部分延伸到第一突起部分的布线图。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由外壳保持的第一触点,外壳有主体部分,其容纳表面用于容纳布线部分,以及第一侧部,放置在主体部分的一侧,第一侧部有第一容纳沟槽,用于容纳第一突起部分,第一触点由第一侧部保持以连接到第一突起部分的布线图。


图1是示出传统的连接器以及处于分离状态的连接物体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处于分离状态的连接物体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图2和图3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此时连接物体连接到其上;并且图5是图4所示连接器以及连接到其上的连接物体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处于分离状态的连接物体的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连接器的透视图,此时连接物体连接到其上;并且图8是图6所示连接器的平面图,此时连接物体连接到其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2和图3,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
图2和图3所示的连接器10用于连接作为连接物体的软板11。软板11包括一个连接元件12,通常由T形平板形成,多个布线图13a和13b,形成于连接元件12的上表面,布线部分14,连接到连接元件12,以及多个布线图14a和14b,形成于布线部分14的下表面。连接元件12的布线图13a和13b连接到布线部分14的布线图14a和14b。连接元件12设有扁平形状并且形成在其末端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
在软板11里,连接元件12与布线部分14的组合也可被当作布线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软板11等同于布线部分(12,14)与在第一方向A1上连接到布线部分端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的组合。这里要指出的是布线图(13a,13b,14a和14b)从布线部分延伸到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中的每一个。
连接器10包括一个绝缘塑料材料的外壳20。外壳20具有一个通常是矩形的中心部分,即,主体部分21,以及形成在主体部分21的左侧和右侧以与其一体形成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2a和22b。外壳20设有一个沟槽或凹陷23,凹陷23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侧部22a和22b之间以容纳连接元件12。
主体部分21具有一个上表面,即,作为平面的容纳表面21a。第一和第二侧部22a和22b设有第一和第二容纳沟槽24a和24b,用于分别容纳连接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第一容纳沟槽24a由与容纳表面21a实质上平齐的参考平面25,与参考平面25相对并且在它们之间留有空间的相对平面26,以及用于锁定第一突起部分12a在与第一方向A1相反的第二方向A2上移动的壁部27所限定。第二容纳沟槽24b的结构与第一容纳沟槽24a类似。因而,外壳20具有对称的结构。要指出的是参考平面25与相对平面26可以稍微向容纳表面21a倾斜并且彼此倾斜。
主体部分21设有一个在第一方向A1上形成于其末端的凹部28。在凹部28里,放置了一个压块28a并且压块(holddown)28a连接到外壳20。
第一侧部22a具有两个保持孔29。在保持孔29里,插入并固定保持了一对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触点30。类似地,第二侧部22b具有两个保持孔29。在保持孔29里,插入并固定保持了另一对触点30。在这里,第一侧部22a的保持孔29被称作第一保持孔而第二侧部22b的保持孔29被称作第二保持孔。由第一保持孔保持的触点30被称作第一触点而由第二保持孔保持的触点30被称作第二触点。
参照图3,下面描述一个触点30。其余触点30具有类似的结构。
触点30具有一个基座部分31,固定到外壳20上,一个曲线部分32,与基座部分31的一个末端相邻,一对分叉或分枝形状的梁部33和34,一对接触部分35和36,分别形成在梁部33和34的端部,以及一个焊接部分37,形成在基座部分31的另一端。曲线部分32和梁部33和34中的每一个都是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分35突出超过参考平面25进入第一容纳沟槽24a并因此被称作参考接触部分。接触部分36突出超过相对平面26进入第一容纳沟槽24a并因此被称作相对接触部分。
参照图4和图5,下面描述将软板11连接到连接器10的操作。
首先,软板11的布线部分14被放在外壳20的凹部23上。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容纳沟槽24a和24b。接下来,软板11在第二方向A2上移动以将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容纳沟槽24a和24b。然后,触点30的接触部分35和36被弹性按压接触到第一和第二突起部分12a和12b的相对的表面。结果,形成在连接元件12上的布线图13a和13b被电连接到触点30的接触部分36。
外壳20的主体部分21的容纳表面21a是扁平形状的,并因此可以被用作吸入部分以被吸入到自动安装装置的吸入元件上。因此,使用自动安装装置将连接器10安装到安装物体上的操作是很容易的。
由于外壳20没有干涉软板11的插入这样的零件,连接器10可以容易地在尺寸上减小。即使在第二方向A2上拉动软板11,软板11也不会从连接器10上脱出因为突起部分12a和12b插入到外壳20的容纳沟槽24a和24b里。
参照图6到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类似的零件或部分。
在图6到8所示的连接器里,突起部分12a和12b具有特殊部分或特定部分或单独部分(particular portions)38a和38b,从容纳沟槽24a和24b向外露出。特殊部分38a和38b中的每一个都在与第一和第二方向A1和A2垂直的第三方向A3上从外壳20突出。换句话说,外壳20的形状使特殊部分38a和38b从第一和第二侧部22a和22b在第三方向A3上露出。
结果,特殊部分38a和38b分别设有接合部分39a和39b,每一个的宽度都用“L”表示。也就是说,在第三方向A3上外壳20的尺寸小于连接元件12。
采用这种结构,使用特殊部分38a和38b将软板11从连接器10移走是可能的。例如,当将接合部分39a和39b朝着第一方向A1推动时,软板11可以在第一方向A1上移动并因此从连接器10里移出,而不会造成软板11的弯曲。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在软板11上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或通孔。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深入描述了本发明,将本发明以各种其它方式投入到实际中,这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有可能的。例如,外壳可以仅设有一个侧部。软板可以仅设有一个突起部分。
权利要求
1.用于连接连接物体的连接器,连接物体具有布线部分,在其一侧从所述布线部分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分,以及从所述布线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突起部分的布线图,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第一触点,由所述外壳保持,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布线部分的容纳表面;以及第一侧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突起部分的第一容纳沟槽,所述第一触点由所述第一侧部保持以连接到第一突起部分的所述布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具有暴露在所述第一容纳沟槽的外面的特定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物体还具有第二突起部分,所述第二突起部分从所述布线部分在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突出,所述外壳还具有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突起部分的第二容纳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由所述外壳保持的第二触点,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另外的布线图,所述另外的布线图从所述布线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突起部分,所述第二触点由所述第二侧部保持以连接到第二突起部分的所述布线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具有暴露在所述第二容纳沟槽的外面的特定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在第一方向上连接到所述布线部分的端部,所述第一侧部具有壁部,所述壁部限定所述第一容纳沟槽的端部并且用于锁定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分是扁平状的,所述第一容纳沟槽具有与所述容纳表面实质上平齐的参考平面,以及朝向所述参考平面并且其间留有空间的相对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具有参考接触部分,所述参考接触部分突出超过所述参考平面进入所述第一容纳沟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具有相对的接触部分,所述相对的接触部分突出超过所述相对平面进入所述第一容纳沟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参考接触部分和所述相对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弹性按压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具有第一保持孔,所述第一触点插入并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孔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持孔露出的焊接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一突起部分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侧部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容纳表面是平的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连接物体,连接物体具有布线部分,在其一侧从布线部分突出的突起部分,以及从布线部分延伸到突起部分的布线图。在连接器里,外壳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设有用于容纳布线部分的容纳表面。外壳还有设置在主体部分一侧的侧部。侧部具有用于容纳突起部分的容纳沟槽。触点由侧部保持以连接到突起部分的所述布线图。
文档编号H01R12/24GK1585198SQ200410058719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
发明者工藤高明, 町原大介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