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319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别是关于利用印刷电路板制程技艺所制造出来的二次电池装置,且这二次电池装置具备电连接接口。
背景技术
相关专利申请案所列出的专利申请案包括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45540.8,发明名称乃为“二次电池”,该列出的专利申请案皆同属于本案同一申请人的相关发明。关于本案所提及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手段,能够在这些相关专利发明所揭露的专利说明书中获得了解。
公知二次电池诸如锂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等,其皆是采用金属封装壳体,并将充电电池所组成的材料,例如正电极、负电极、隔离膜、电解物质等,封存于其金属壳体中。公知二次电池大都采以个别单独型态的封装结构,因此如要将多颗以上的公知二次电池来连接成串联或并联使用,往往必须通过电池盒,或是利用导线焊接以及再利用封装材质来将所有公知二次电池封装一起。若当要将很多颗的公知二次电池串联或并联一起来使用时,无论是采电池盒手段或是导线焊接手段,所有连接一起的公知二次电池其全部体积无疑地系显属庞大。
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多颗以上的公知二次电池在合并一起使用时所遭遇的困难,乃亟思发明而发明出一种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使用能够非常地便利将多个二次电池装置合并一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印刷电路制程技术所制造的二次电池装置,且多个以上的这二次电池装置能够很便利地连接一起。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印刷电路制程技术所制造的二次电池装置,且这二次电池装置很容易实现模块化使用的需求。
为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复数个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二次电池单元,其中该些二次电池单元是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部分材料所制造;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接口,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电气性连接,以及是用以提供至少作为该些二次电池单元所产生电力的输出端子。


图1显示本发明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显示依据图1所具体实施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
图3显示本发明的扩充连接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组件符号说明10 二次电池装置20 扩充连接板30 电子装置40 电缆101 二次电池单元103 电连接接口105 印刷电路板201 电连接器203 连接接口205 电路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10,其除主要包含有复数个二次电池单元101以外,最特别包含有电连接接口103,通过将多个二次电池装置10的电连接接口103连通在一起,本发明能够同时达成弹性整合多个二次电池装置10所产生的电力,乃形成出电源供应器,再者,通过二次电池装置10的电连接接口103来作为控制讯号的输出端子或输入端子,来提供作为对二次电池装置10在电力管理上所需要的信息信道。
图1显示本发明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的构造示意图。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装置10主要包括有复数个二次电池单元101、电连接接口103、以及印刷电路板105、,分别说明如下内文。复数个二次电池单元101乃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5,并且直接利用属于印刷电路板105的部分材料来加以制造出来,制造手段采用印刷电路板制程技艺,而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的各个正极与负极可以彼此串联或并联一起。本发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5的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其排列方式可以采行单排排列或是矩阵排列。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的实施手段可以为锂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锂高分子充电电池等等。
电连接接口103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5,并且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电气性连接,电连接接口103的其中一项功能乃用来提供作为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所产生电力的输出端子。
图2显示依据图1所具体实施的发明较佳实施例。在图2中,电连接接口103为金手指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5的其中一个侧边,金手指103的主要功能乃作为彼此串联或并联一起的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的正极总输出端子与负极总输出端子,请配合参见图2所显示的「+」符号与「-」符号。至于金手指103的其它端子的主要功能乃作为控制讯号的输出端子以及输入端子,该些控制讯号使用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101,例如该些控制讯号可以为度感测讯号、异常警示讯号、资料讯号等等。
当然,电连接接口103的实施方式除了采用金手指手段以外,尚可以采用例如为母型电连接器(Female Type Connecter)、公型电连接器(Male Type Connecter)、微型化电连接器、或是其它形式的电连接器等等。
图3显示本发明的扩充连接板的构造示意图。扩充连接板20的主要功能乃是将多片的二次电池装置10组装一起,借此更能够整合多片的二次电池装置10所产生的电力,来提高整体电力功率。在图3中,扩充连接板20包括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电连接器201、连接接口203、以及电路205,分别说明如下内文。
该些电连接器201用来分别连接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的电连接接口103,而电连接器201所采的实施手段为配合电连接接口103的机构而设计的电连接器,例如若为金手指的电连接接口103,电连接器201则采用插槽式电连接器(Slot Connecter)。通过该些电连接器201分别与该些电连接接口103的连接,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的电力与控制讯号皆能够传递至扩充连接板20。
连接接口203用来提供作为扩充连接板20对外连接的管道,请配合参见图4,连接接口203利用一条电缆40来连接电子装置30,借此让扩充连接板20所统合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所产生的电力其能够传送至电子装置30。
再者,扩充连接板20的电路205可以是一个串联/并联电路,通过串联/并联电路来将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其所产生的电力统合一起,然后通过连接接口203的传送而传送至电子装置30。扩充连接板20的电路205可以是一个电源管理电路,其用来管理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的发电效率。扩充连接板20的电路205可以是一个充电电路,其用来对该些二次电池装置10的所有二次电池单元101进行充电。
本发明二次电池装置10的电连接接口103亦可以采用可插拔式电连接接口,借此来便利在扩充连接板20进行插接或拔离的组装作业。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装置10其由于具备电连接接口103的设计,因此能够达到下列效果1.本发明所具备的电连接接口103以及通过扩充连接板20的连接,能够同时使用多个以上二次电池装置10所产生的电力,乃形成模块化电力供应器。
2.本发明所利用的扩充连接板20由于具备电路205的设计,能够将多个以上二次电池装置10彼此串联或并联一起,致使得输配出所需特定电压值。
3.本发明可采以扩充连接板20直接设置在电子装置30上,例如计算机主机板就直接内建扩充连接板20,来提供多个以上二次电池装置10的插接使用,借此让电子装置30内建有电源供应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复数个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二次电池单元,其中该些二次电池单元利用该印刷电路板的部分材料所制造;一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接口,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电气性连接,以及该接口是提供至少作为该些二次电池单元所产生电力的输出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为一设置在该印刷电板上的金手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为一设置在该印刷电板上的母型电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为一设置在该印刷电板上的公型电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为一设置在该印刷电板上的微型化电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进一步是提供至少作为使用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的控制讯号的输出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连接接口进一步是提供至少作为使用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的控制讯号的输入端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二次电池单元,选自于一锂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锂高分子充电电池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二次电池装置的电连接接口,为一可插拔式电连接接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二次电池装置,能够利用一扩充连接板与该电连接接口连接,其中该扩充连接板能够再与其它该二次电池装置的电连接接口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扩充连接板,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配合该电连接接口连接使用的电连接器,是提供作为与该扩充连接板连接的该些二次电池装置其电力与控制讯号的电传输路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扩充连接板进一步包含一连接接口,是提供作为与一电子装置的电气性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扩充连接板进一步包含一电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路,为一串联/并联电路,其是串联及/或并联与该扩充连接板连接的该些二次电池装置其所产生的电力。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路,为一电源管理电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装置,其特征是,该电路,为一充电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具备连接接口的二次电池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复数个二次电池单元、以及电连接接口。该些二次电池单元是利用印刷电路板制程技艺所制造出来,其皆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且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直接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部分材料所制造。电连接接口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且与该些二次电池单元电气性连接,以及用以提供至少作为该些二次电池单元所产生电力的输出端子。
文档编号H01R3/00GK1728431SQ20041007108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8日
发明者陈正欣, 沈科呈, 许锡铭 申请人: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