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336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尤其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板上占有较小的安装空间,能提高电路板的配件安装率,同时坚固地支持SIM卡,保障电路板与SIM卡稳定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方式中,目前在欧洲地区实现常用化的使用方式是作为时分多址方式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称GSM)方式。
所述GSM方式采用的移动通信终端使用SIM卡,SIM卡自带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存储着启动终端所需的几乎所有信息,不仅包括密码等用户个人信息,尤其是还存储着包括电话号码、网络号码等相应数据的信息。
为使所述SIM卡连接到移动通信终端(以下称终端)的电路板而设置有SIM卡插槽。所述SIM卡插槽形成把端子结合在壳体中的状态,在使所述端子的一侧连接到终端电路板的同时,将所述壳体固定在终端的电路板上。


图1为公知SIM卡插槽一个示例的平面图,如图所示,SIM卡插槽100使多个连接端子120结合在矩形壳体110中,公知SIM卡插槽100使连接端子120焊接在终端的电路板130上,同时把壳体110固定在终端的电路板130上。
但是,公知SIM卡插槽的连接端子与SIM卡的连接依赖于终端的结构,经常发生SIM卡插槽与SIM卡连接不良的情况。即,SIM卡在结合于终端上的电池的作用下,在被推向SIM卡插槽方向的同时实现连接,在这种连接动作中,处于非固定状态的SIM卡发生移动,其接点与SIM卡插槽的连接端子保持不稳定连接的可能。
由于所述原因,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具有用来支持SIM卡的盖230的SIM卡插槽200。但是,这种SIM卡插槽200在保持SIM卡稳定连接的同时,其尺寸因盖230而过大,安装在终端电路板240时占用较大面积。因此,由于SIM卡插槽相对于终端电路板占有过大的面积,妨碍了其它配件的安装。
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相对于移动通信终端电路板而言,需要较小安装空间并稳定连接SI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包括插槽主体,设置在终端外壳或电路板上,形成利用杆状连接部连接一对端子结合部的形态;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结合部,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将所述终端的电路板与SIM卡的接点连接。
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可以取得如下效果SIM卡插槽在保持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限度的尺寸设置在终端电路板,因而,终端电路板用于安装配件的空间相对扩大,提高了配件安装率。另外,SIM卡的接点借助于钩形支持构件得以稳定的连接SIM卡插槽连接端子,因而从根本上防止了SIM卡与SIM卡插槽间的连接不良。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公知SIM卡插槽一个示例的平面图;图2为公知SIM卡插槽一个示例的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SIM卡插槽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SIM卡插槽的连接端子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SIM卡插槽与SIM卡的连接状态纵向剖面图;图6是显示本发明SIM卡插槽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电路板状态的平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SIM卡插槽10-插槽主体12-端子结合部 14-连接部20-连接端子21-圆头壳体22-弹性构件23-端子圆头24-连接针 25-空间部30-支持构件40-电路板50-终端外壳60-SIM卡62-接点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SIM卡插槽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SIM卡插槽的连接端子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SIM卡插槽与SIM卡的连接状态纵向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SIM卡插槽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电路板状态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SIM卡插槽1包括插槽主体10和连接端子20。
插槽主体10利用杆状连接部14连接相互分离的一对端子结合部12,其中,连接部14在能够连接一对端子结合部12的强度范围内以最小的宽度形成为最佳。在本实施例中,插槽主体10的连接部14连接一对端子结合部12的中央部,使插槽主体10呈类似字母“I”的形状。
插槽主体10设置在终端的电路板40或终端外壳50上。其中,相对于终端的电路板40,插槽主体10只占用相当于一对端子结合部12及连接所述端子结合部12的连接部14的面积。即,插槽主体10具有结合端子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尺寸,因此,插槽主体10在终端电路板40上占用的安装空间缩小,与此同时,扩大了电路板40的配件安装空间。
连接端子20设置在插槽主体10的端子结合部12上,连接端子20一端连接于终端电路板40,另一端与SIM卡60的接点62相连接。
其中,连接端子20以具有可弹性插入插槽主体10的圆头型构成为最佳。即,与公知SIM卡插槽所使用的带型端子相比,圆头型的连接端子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从而减小插槽主体的尺寸,并进一步扩大终端电路板的配件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0包括圆头壳体21和端子圆头23。圆头壳体21与终端电路板40连接并且设置在插槽主体10的端子结合部12,并设置有朝向SIM卡60连接方向的空间部25。而且,端子圆头23接触圆头壳体21的空间部25内面,有弹性构件22插入并设置在所述空间部25中,端子圆头23与SIM卡60的接点62连接。而且,圆头壳体21设置有连接针24,通过针结合设置在终端电路板40上。
在插槽主体10的端子结合部12设置有用于支持SIM卡的钩形支持构件30,以使连接安装于连接端子20的SIM卡60在插槽主体10中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支持构件30左右对称地设置在端子结合部12的两侧末端。其中,支持构件30如本实施例所示,全部设置在端子结合部的两侧,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两个支持构件按对角线方向设置在一对端子结合部上,同样可以提供对SIM卡的既定支持力。
其中,支持构件30设置在距离终端电路板40表面一定高度为佳,保持与终端电路板40非接触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电路板40的配件安装空间。
如上所述,SIM卡插槽1在连接SIM卡60的同时,使占用电路板40的安装空间实现最小化,所以具有相对扩大终端电路板40配件安装空间的效果。
另外,支持构件30保持与终端电路板40的非接触状态,不妨碍电路板40的配件安装。在支持构件30的作用下安装SIM卡60,可以使接点62稳定的与SIM卡插槽1的连接端子20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插槽主体,设置在终端外壳或电路板上,形成利用杆状连接部连接一对端子结合部的形态;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结合部,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将所述终端的电路板与SIM卡的接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还包括钩形支持构件,设置在所述插槽主体的端子结合部并向外凸出,支持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SIM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表面一定高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主体的连接部两侧末端设置在一对端子结合部的中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圆头型,可向所述插槽主体的厚度方向弹性移动,从而与SIM卡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圆头壳体,设置在所述插槽主体,与终端电路板连接,并具有向SIM卡的连接方向开放的空间部;端子圆头,与圆头壳体内面接触,弹性插入并设置在所述空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头壳体设置有连接针,以针结合方式设置在所述终端的电路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SIM(用户标识模块)卡插槽,尤其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板上占有较小的安装空间,提高电路板的配件安装率,同时坚固地支持SIM卡,保障电路板与SIM卡稳定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的SIM卡插槽。所述插槽包括插槽主体,设置在终端外壳或电路板上,形成利用杆状连接部连接一对端子结合部的形态;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结合部,连接所述终端的电路板与SIM卡的接点。其中,所述插槽还包括钩形支持构件,设置在所述插槽主体的端子结合部并向外凸出,支持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SIM卡。
文档编号H01R12/57GK1641939SQ20041007439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李庸钦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