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00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指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具压制弹片的屏蔽壳体,并于绝缘座体一侧的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于是可通过压制弹片来限制滑移装置的导杆朝外侧支臂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掉入滑移装置与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桌上型计算机及笔记本电脑已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而其所衍生出相关外围的电子产品也以广泛为大众所使用,如扩充内存、网络卡、调制解调器、SCSI设备(如高容量硬盘、扫描仪)等,此类产品的附加功能也愈渐强大,所需的资料量也相对增加,进而有发展出可储存资料的电子卡,并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而相对所使用的卡连接器也随的需求增加;再者,目前科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成长,其相关电子产品的设计趋势亦朝轻、薄、短、小的外型发展,并兼具运算功能强及速度快的特点,故,卡连接器的体积尺寸于设计上也必须锱铢必较,因此要如何再节省卡连接器内的占用空间,以达缩小连接器体积,乃是目前设计上相当重要的问题;然而,本设计人于2002年10月21日提出「电子卡连接器的抵压装置」,并已公告于TW第五七三七九三号,请参阅图7、8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及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连接器的基座A二侧分别同相延伸有侧臂A1,并于其中一侧臂A1内侧设有锁定装置A2,且锁定装置A2表面设有可供导杆A21在内部滑移及定位的循环导槽A22,而基座A上方则罩覆有屏蔽壳体B,并于屏蔽壳体B上设有抵压片B1,而当预设的电子卡插入或退出基座A的过程中,可通过抵压片B1抵压于锁定装置A2的导杆A21上,使导杆A21在移动时不致产生歪斜、偏移或脱离循环导槽A22外,进而可通过电子卡二次按压呈一循环滑动的目的。
上述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抵压装置于使用时仍具有诸多缺失,例如目前卡连接器的外型体积皆趋于轻、薄、短、小的方向设计,而上述的锁定装置A2为使导杆A21能于循环导槽A22内来回滑动,故须增加其本身宽度,再于其内部设置有循环导槽A22,然而,此锁定装置A2已趋于微小型,于注塑成形时较为困难,且循环导槽A22二侧壁亦较为薄小,极容易于组装后产生变形;再者,若再加上侧臂A1本身的宽度,势必于卡连接器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此于设计上,则须再增加其卡连接器的体积宽度以收容所锁定装置A2,进而使整体卡连接器的设计无法再小型化,相对的也使卡连接器本身的制造成本增加。
所以,上述现有的卡连接器于整体设计上仍存在有诸多缺失,且尚有待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故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具压制弹片的屏蔽壳体,且压制弹片抵压于滑移装置的导杆上,并通过对外倾斜的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进而可防止导杆掉入于滑移装置与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滑移装置的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并与相邻支臂的内侧壁接合,如此可减少滑移装置于绝缘座体内的占用空间,进而可缩小卡连接器的宽度,且易于制造,以达小型化设计的目的,也降低卡连接器本身的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的基部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穿设的多个穿槽,且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而绝缘座体上则罩覆有屏蔽壳体,其中,该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具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滑移装置推移前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滑移装置推移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滑移装置推移后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现有技术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1 绝缘座体11 基部12 支臂111 穿槽121 滑动空间112 导电端子13 对接空间2 滑移装置21 循环导槽23 弹性元件22 导杆3 屏蔽壳体31 盖板3111压制面311 压制弹片32 侧板4 电子卡A 基座
A1 侧臂A21 导杆A2 锁定装置A22 循环导槽B 屏蔽壳体B1 抵压片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同时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及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由绝缘座体1、滑移装置2及屏蔽壳体3所组成,其中该绝缘座体1具有一基部11,且基部11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112穿设的多个穿槽111,并于基部11二侧分别同向延设有支臂12,且于其中一支臂12上具有滑动空间121,并于二支臂12间形成有可供预设电子卡4插入的对接空间13。
该滑移装置2设置于支臂12内侧,且可于支臂12的滑移空间121内往复位移,并于滑移装置2内形成有可供导杆22滑移及定位的循环导槽21,且循环导槽21一侧为镂空状,而滑移装置2与基部11间则设有一弹性元件23。
该屏蔽壳体3罩覆于绝缘座体1上方,且具有一盖板31,并于盖板31一侧设有压制弹片311,其压制弹片311前端具有向下且对外倾斜的压制面3111,而盖板二侧则向下延伸有侧板32。
再者,通过上述的构件于组构时,先将滑移装置2设置于绝缘座体1一侧的支臂12内侧,且滑移装置2的循环导槽21一侧为镂空状,并与相邻支臂12的内侧壁接合,如此可减少滑移装置于绝缘座体内的占用空间,且滑移装置2可于支臂12的滑动空间121内往复位移,续将屏蔽壳体3罩覆于绝缘座体1上,且屏蔽壳体3二侧的侧板32包覆于绝缘座体1的二支臂12外侧,并使压制弹片311的压制面3111对应抵压滑移装置2的导杆22上,而滑移装置2的弹性元件23则抵持于基部11的侧壁面与滑移装置2间,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
请继续参阅图3、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滑移装置推移前的俯视示意图、滑移装置推移时的俯视示意图及滑移装置推移后的俯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预设电子卡4插入绝缘座体1内时,其电子卡4于绝缘座体1的对接空间13内滑动,并同时带动滑移装置2于滑动空间121内朝基部11方向位移,即可通过屏蔽壳体3的压制弹片311向下抵压于导杆22上,且压制弹片311具有对外倾斜的压制面3111,以此限制导杆22朝相邻支臂12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22掉入于滑移装置2与支臂12内侧连接的间隙中;再者,当电子卡4完全置入后,其滑移装置2的导杆22会于循环导槽21内呈一定位,而弹性元件23则呈压缩状态,进而使电子卡4上预设的接点与绝缘座体1内的导电端子112形成电性连接,若欲退出电子卡4,仅须再按压一次电子卡4,使定位状态的导杆22再次滑动,即可通过弹性元件23的弹性复位力来使电子卡4退出绝缘座体1外,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述及的滑移装置2,可通过电子卡4二次按压来使其导杆22于循环导槽21内产生一循环滑移及定位动作,然而,此部份因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仅以简单叙述,以供了解。
故,本实用新型针对绝缘座体1上罩覆有具压制弹片311的屏蔽壳体3,且压制弹片311一端形成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3111为主要保护重点,且滑移装置2的循环导槽21一侧为镂空状,并与相邻支臂12的内侧壁接合,从而可通过压制弹片311的压制面3111来限制导杆22朝相邻支臂12方向移动,以防止导杆22掉入于滑移装置2与支臂12内侧连接的间隙中,如此可减少滑移装置2于绝缘座体1内的占用空间,进而可缩小卡连接器的宽度,以达到缩小卡连接器的宽度并兼具小型化设计的目的,且使滑移装置2易于制造,以此降低卡连接器本身的瑕疵率与制造成本。
上述详细说明仅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的基部内设有可供导电端子穿设的多个穿槽,且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而绝缘座体上则罩覆有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具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二侧的支臂间形成有可供预设电子卡插入的对接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臂上设有可供该滑移装置往复位移的滑动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移装置与基部间设有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盖板二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侧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于绝缘座体上罩覆有屏蔽壳体,且于绝缘座体二侧分别同向延伸有支臂,并于其中一支臂内侧设置有滑移装置,此滑移装置设有可供导杆滑移或定位的循环导槽,且循环导槽一侧为镂空状,而屏蔽壳体则具有一盖板,并于盖板一侧设有抵压于导杆上的压制弹片,且压制弹片一端形成有向下对外倾斜的压制面,于是可通过压制面来限制导杆朝相邻支臂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导杆掉入滑移装置与相邻支臂内侧连接的间隙中。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755809SQ20042001376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1日
发明者黄朝宏 申请人: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