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22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的高压隔离开关,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
背景技术
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用来分合有电压而无负荷的电路,当人们检修开关或母线等设备时,可利用高压隔离开关在被检修设备与带电设备之间形成可见的断开点,高压隔离开关与开关配合可调整变换负荷运行方式,因此,使得高压隔离开关成为电力系统中用量较大的电气设备,但由于高压隔离开关所使用的环境大部分在户外,易受户外的气候条件及大气尘埃的影响,而导致触头发热。
目前高压隔开关中最常用的触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动触头1和柱形触头2两部分,其中动触头由触头座10、触指11、弹簧12及固定用附件组成。
如图1所示,触头座10呈方形,与导电臂3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两长条状触指11的中部对称地固定在弹簧12上,弹簧12通过固定附件13固定在触头座10上,使触指11的一端压在触头座10上,另一端呈敞开状,当柱形触头2插入两触指11之间时,可使触指11的另一端压在柱形触头2两侧,形成接触导电回路。
如图2所示,触头座10呈内部中空的方形,两长条状触指11的一端伸入触头座10内部,并由弹簧12及附件固定,在两触指11的另一端形成一U形敞口,便于柱形触头2的插入形成导电回路。
虽然利用上述两种触头组件均能够实现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的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触指之间通过柱形弹簧连接,使得一侧触指发热时容易使弹簧通过电流,并将使弹簧受热失效,同时使另一侧触指接触压力减小且发热,进一步使整个触头烧毁,另外这种触头结构与触头座接触的触点为直压式接触,在分合触头时不能自动清除氧化层,其触点氧化及污染极易造成触指发热,漫延至整个触头,若这样的事例频繁发生,严重时将导致停电,给电力部门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创作人在专利号为NO.01271842.4中公开了一种“双臂式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但是这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下述问题1.弹簧的制造工艺难度较大,成本较高;2.由于弹簧没有给触指一初压力,使得触头在合闸时很难调整到适当的压力,容易出现卡涩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创作人凭借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并经潜心研究与开发,终于创造出一种可有效解决触头发热问题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利用该触头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触头组件所存在的发热问题,同时可以解决现有触头组件因弹簧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包括有可分离或互相紧密接触而导电的触头座组件和触头组件,所述触头座组件包括有多片触指、弹簧轭、板簧及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导电臂固定连接,所述多片触指通过弹簧轭、板簧弹性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的周围。
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其中一端敞口,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内部,其中板簧位于弹簧轭内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伸出弹簧轭利用触指折头将所述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所述弹簧轭呈贯通的环套状,且在该环套状弹簧轭内部设有一定位板,所述板簧穿设在弹簧轭内部,其中一端伸出弹簧轭后通过连接件与对应触指连接,另一端利用触指折头将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外部,所述板簧的中部与弹簧轭连接,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利用触指折头将所述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外部,所述板簧的中部与弹簧轭连接,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轭一并伸入所述触指的折头内。
弹簧轭内侧设有多个便于板簧固定的止动栓。
所述触指的折头为弯曲的钩形。
所述导电基座为一多棱锥台,且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所述导电基座为一四棱锥台。
所述导电基座呈四棱柱状,并在该四棱柱状的周边设有便于触指固定的台阶,同时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所述导电基座的两表面之间由一内凹的曲面过渡,且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所述导电基座的前面中部设有一个与导电基座相连或一体成形的凸台螺杆。
所述板簧中部通过弹簧轭外部的止动栓与弹簧轭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由于弹簧装置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化,从而生产成本降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接触压力有一稳定值。


图1是现有触头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触头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一弹簧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一触头组件于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实施例二于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实施例三于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实施例四于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触头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触头座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包括有触头座组件5和触头组件6两部分,其中触头组件6包括有一由多个柱形曲面相交而成的花包状导电壳体60,该导电壳体60与导电臂3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
如图3和图5所示,触头座组件5包括有导电基座50、12片触指51、与触指51数量相同的片状板簧52、一弹簧轭53、多个螺栓54及连接件55。导电基座50与导电臂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该导电基座50为一四棱锥台,中间设有一螺纹孔501;12片触指51均等地设在导电基座50四周,每一触指51呈长条形,其中与触头组件6相接触的一端向外翘起,以便触头组件6的导电壳体60插入,与导电基座51相接触的一端设有一折头510(即折有一弯,或是弯曲的钩形),所有触指51与导电基座50固定连接后呈喇叭状;如图4所示,弹簧轭53为一一端封闭的中空四棱柱,在其侧壁上设有多个便于固定板簧52的止动栓(孔)530,在封闭的一端设有一便于螺栓54穿设的通孔531。利用该弹簧轭53可将多片板簧52包围在其内部,且在弹簧轭53靠近封闭的一端设有适合于连接件55穿出的槽孔532,固定于止动栓530的板簧52一端通过连接件55连接于对应位置的触指51的中部,另一端延伸出弹簧轭53并将触指51的折头510抵压在导电基座50的四周,使触指51与电导基座50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借助于板簧52与弹簧轭53构成的弹性结构,使得弹簧装置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化,及生产成本降低,另外,在触头组件6没有插入触头座组件5时,挂在板簧52上的触指51已被板簧52预先拉紧一个确定的拉力(初拉力)在弹簧轭53周边,这时当触头组件6插入时,板簧52发生不大的变形,使接触压力大于初拉力且相差不大,从而使得接触压力有一稳定值。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中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基本相同,其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弹簧轭53的结构不同,其中弹簧轭53是一贯通的环套,该呈环套状的弹簧轭53套在四片板簧52的外围,使板簧5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5与设在导电基座50同一侧的触指51连接,另一端借助于触指51的折头510将触指51抵压在导电基座50的四周,同时弹簧轭53在其内部固定有一定位板533,通过螺栓54、定位板533使弹簧轭53固定在导电基座50上。该实施例二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并且也能达到实施例一的效果。
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三中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板簧52与弹簧轭53、触指51的连接关系不同,如图7所示,板簧52分布在弹簧轭53的外周,其中部通过弹簧轭53外部的止动栓530与弹簧轭连接,两端一端通过连接件55与触指连接,另一端借助于触指51的折头510将触指51抵压在导电基座50的四周。
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三中的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弹簧轭53的端头长度略长一些,并且该伸长端与板簧52一并插入触指51的折头内部,板簧52的另一端用连接件55与触指51中部相连,中部与弹簧轭53连接,其余结构原理均与实施例三中的相同,不再详细说明。
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电基座50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改变,如图9所示的呈四棱柱状,并在该四棱柱状的周边设有便于触指51固定的台阶502;如图10所示,在导电基座的前端还可设有一用于固定弹簧轭53的凸台螺杆511,且在导电基座50的两表面503、504之间由一内凹的曲面505过渡。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55可以是螺栓、销子和钢丝钩环、或销子和板卡等。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包括有可分离或互相紧密接触而导电的触头座组件(5)和触头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组件包括有多片触指、弹簧轭、板簧及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导电臂固定连接,所述多片触指通过弹簧轭、板簧弹性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其中一端敞口,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内部,其中板簧位于弹簧轭内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伸出弹簧轭通过触指折头将所述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轭呈贯通的环套状,且在该环套状弹簧轭内部设有一定位板,所述板簧穿设在弹簧轭内部,其中一端伸出弹簧轭后通过连接件与对应触指连接,另一端通过触指折头将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外部,所述板簧的中部与弹簧轭连接,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通过触指折头将所述触指抵压在导电基座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轭呈中空的棱柱状,所述多片板簧设在所述弹簧轭外部,所述板簧的中部与弹簧轭连接,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对应位置的触指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轭一并伸入所述触指的折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弹簧轭内侧设有多个便于板簧固定的止动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的折头为弯曲的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为一多棱锥台,且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为一四棱锥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呈四棱柱状,并在该四棱柱状的周边设有便于触指固定的台阶,同时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的两表面之间由一内凹的曲面过渡,且在中部设有一便于弹簧轭固定的螺纹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的前面中部设有一个与导电基座相连或一体成形的凸台螺杆。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中部通过弹簧轭外部的止动栓与弹簧轭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组件,其包括有可分离或互相紧密接触而导电的触头座组件和触头组件,所述触头座组件包括有多片触指、弹簧轭、板簧及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导电臂固定连接,所述多片触指通过弹簧轭、板簧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的周围。该触头组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触头触指发热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接触压力有一稳定值。
文档编号H01H21/54GK2735527SQ20042007725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
发明者阎淼江 申请人:阎淼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