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21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可防止震动而松脱且又具有防呆作用之双重功效的扣合装置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板对板连接器通常包括一对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它们分别安装在两个平行的而且又分开的电路板上,并且设置成可互相机械及电气连接,使对应的电路板通过互相电连接来传输信号,从而实现电子产品相互间的通讯。但在插头与插座连接器分别组设在电路板上并互相间对接时,在电子产品设备工作时,其间将会产生震动而使插头与插座连接器出现松脱等不良现象,从而影响电子产品之间的信号传输。与此类相关的技术则有台湾公告号TW 577642专利案,该案所揭示的一种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其与插座连接器电气连接后,电子产品工作时因震动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产生松脱等不良现象,影响电子产品之间的信号传输;同时,该板对板连接器在相互对接时,不具有防呆功效。针对上述板对板连接器所存在二大的缺陷,实有必要对现行的板对板连接器结构改良,以克服不力因素而造成的避端,以提高电连接器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其由插头连接器的大小不一倒钩设计与插座连接器的大小不一通孔构合成扣合装置,以防止二连接器电气连接因震动而产生松脱等不良现象发生且具有防误插功效,从而提高电信讯号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其在插头连接器本体二侧凹设凹槽,可大大方便开启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中央插入槽且在中央插入槽内设有一嵌凸部及多个第一信道于第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二侧臂中,这些多个第一信道用以容置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于其中,在该第一绝缘本体纵方向二侧各设有一凹槽,顺各自凹槽向上凸设一倒钩,这些二侧倒钩大小不一,且卡钩部向外侧凸伸;该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一中央凸部用以容置于该插头连接的插入槽,其在中央凸部上设有用以与嵌凸部相配合的开口槽,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长度方向二侧臂的该第一绝缘本体第二信道中,在第二绝缘本体纵向方向二侧设有依插头连接器二侧倒钩相配合的穿孔,当二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时,其通过插头连接器二侧倒钩与插座连接器二侧穿孔相卡合达到二连接器固持效果,可防止因震动而产生松脱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插头与插座二连接器二侧所设置的扣合装置大小不同,即在组合二连器时,须按一定方向方可插入,即该此扣合装置既具有防止二连接器因震动而松脱现象发生又具有防误插双重功效,以提高电连接器使用之功效,有力保证电信讯号传输质量提升。
从以上叙述可知,就本创作技术特征与现有电连接器结构相比较而言,本创作具有以下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创作具有扣合装置可防止因震动而产生松脱等不良现象发生,同时因扣合装置设计独特,具有防误插功效。
2.在插头连接器的二侧各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可大大方便开启对接后的电连接器,节约时间。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与构造能让熟悉此项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明了,特以配合附图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创作方式尚可有其它的样式加以实现,因此,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案创作精神之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被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平面图。
图4为第3图的A-A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连接器组合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50由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所构成,该插头连接器1具有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1与大致成矩形结构用以容纳第一导电端子11的插头绝缘本体10;插座连接器2具有与插头连接器1的第一导电端子11接触导通的第二导电端子21与大致成矩形结构用以容纳第二导电端子12的插座绝缘本体20,两连接器通过第一导电端子11与第二导电端子21的接触实现电信信号传输。
插头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10含有一基体12,自该基体12的中间部分上表面凹入向底部延伸设有一插入槽121,在该插入槽121的中间部分内再向上凸伸出一嵌合凸部122,在插入槽121长度方向二侧向外贯穿有多个用以容置第一导电端子11的第一信道123,在基体12宽度方向二侧面各自凹入设有一凹槽124,凹槽124主要方便于在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相配合后开启时更加容易,以节省时间,顺着各凹槽124向上凸伸出倒钩125、126,倒钩125、126各设有卡钩部1251、1261,(请参见图4所示)见此二卡钩部1251、1261分别向外侧支撑出形成抵部,二倒钩125、126结构相近,唯不同点在于倒钩125纵向宽度宽于倒钩126纵向宽度,请参阅图3,此种结构设计之特色在于配合插座连接器2上的通孔224、225,使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于对插时可将二连接器牢固接合在一起,同时可防止连接器对插时方向错误,具有防呆功效。
请参照图2,插座连接器2的绝缘本体20含有一基体22,自基体22上表面设有与插头连接器1插入槽121兼容置的中央凸部221,自该中央凸部221的中间部位上表面凹入向底部延伸出容置嵌合凸部122的开口槽222,多个第二信道223沿该插座连接器2绝缘本体20的中央凸部221长度方向二侧向外贯穿成排设置,用以容置相同数量的第二导电端子21于其中,在中央凸部221宽度方向自二侧面顺延贯通基体22的通孔224、225,该通孔224、225分别与插头连接器1二侧倒钩125、126相卡合,在各通孔224、225内的外围各设有一弧形凸部2241、2251,(请参见图4所示),以利于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牢固接合;而且,通孔224、225大小与各相对应的倒钩125、126大小是相当,与此在组合二连接器时,其必须按此一方向进行组合才可使两连接器顺利完成对接,具有防误插功效。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也较为方便、省力。插头连接器1只需将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1组设于插头绝缘本体10长度方向二侧所设置的多个第一信道123内,通过每第一导电端子固持部与每第一信道结合达到端子固持效果,即完成插头连接器1组装动作;其插座连接器2则采用内塑成型(InsertMolding)技术成型,不需进行组装动作;待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完成后,方可进行二连接器连接,插头连接器1倒钩125、126须分别与插座连接器2通孔224、225垂直于一线上,方可保持连接器顺利连接,插座连接器2中央凸部221嵌插接在插头连接器1插入槽121内,其插入槽121内嵌合凸部122与中央凸部221的开口槽222相嵌接,再通过插头连接器1二侧倒钩125、126与插座连接器2二则通孔224、225相扣合达到连接器固持效果,此时第一导电端子11与第二导电端子21互相触抵形成通路,将其组装设在二个相互平行的电路板上(未图标),即完成本创作整个连接器组装。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并与已知技术相对比,可清楚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与功效,利用扣合装置的设计可保证二连接器的紧密接合和防误插双重功效,并利用一插头连接器二侧凹槽设计,方便开启节约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包括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均具有一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和设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绝缘本体上的第二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二侧面分设有凹槽且自各凹槽内表面向上凸伸出倒钩,所述两侧的倒钩大小不等;与所述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所述插座连接器绝缘本体顺中央凸部其中二侧面向外各贯穿基体设有与所述二侧倒钩相卡合的通孔,所述插头连接器两侧的倒钩与所述插座连接器两侧的通孔分别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倒钩分别设有一卡钩部,所述卡钩部向外侧支撑出;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二侧的通孔的外侧臂面向内设有与所述卡钩部紧密卡合的弧形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倒钩的宽度分别为一大一小,所述两侧通孔的宽度也对应为一大一小,所述大倒钩与所述大通孔相对卡合,所述小倒钩与所述小通孔相对卡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式板对板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用以对接的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两连接器均具有绝缘本体及分设于插头与插座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插头连接器绝缘本体宽度方向二侧面设有凹槽且自各凹槽内表面向上凸伸出倒钩,该二侧倒钩大小不一;该插座连接器绝缘本体宽度方向二侧自基体表面开设有大小不一的开口槽,通过插头连接器的二侧倒钩与插座连接器二侧的开口槽卡合达到二连接器牢固接合,即具有在使用中防止震动时而松脱且又具有防呆功效双重功用。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742610SQ20042009024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0日
发明者郑志丰 申请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