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46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卡缘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卡缘连接器通常是由一导通部、至少一防呆装置以及固定装置所构成。该导通部内固定有多个端子,是用以电性导通插入卡缘连接器的子电路板的接点。防呆装置是用以防止子电路板的插入方向错误。固定装置是用以将卡缘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
受到科技的进步,资源环保意识的抬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设备皆有小型化的趋势。因此,用于设备中的卡缘连接器与子电路板亦必须缩小体积,而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内各端子间的间距及子电路板各接点间的间距亦须随之缩小。
以一习知卡缘连接器与一子电路板为例来说明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内的端子的宽度约是0.2mm,各端子以0.5mm的间距周期(pitch)排列,则两相邻端子间的间隙为0.3mm,且一般对于防呆装置的容许公差范围是±0.1mm。子电路板各接点的宽度是0.33mm,同样地以0.5mm的间距周期来排列,则两相邻接点的间隙为0.27mm。
如图1A、1B所示,卡缘连接器与子电路板间的配合在最理想的情况是无偏移发生的情况,子电路板缺口420的中心线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的中心线相互对正重叠,因此端子310中心线可与子电路板上的接点410中心线相互对正,导通部300内各端子310与子电路板400各接点410相对应并整齐排列,使各端子310与各接触接点410互相导通。
如图1C、1D所示,由于累积公差(accumulated tolerance)的现象而可能发生卡缘连接器及子电路板各自在量测上皆符合要求,但实际上却不能相匹配(matching)或匹配后应用困难的极端情形。例如当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左侧发生-0.1mm的公差,而子电路板缺口420左侧宽度发生+0.05mm的公差时,若防呆装置200左侧与子电路板缺口420左侧接触对齐(防呆装置与缺口的中心线相互偏移),则子电路板400插入时,两者间的偏移量为0.15mm,端子310中心线与接点410中心线偏移量0.15mm,端子310与接点410发生偏移,端子310仅些微面积与接点410接触,造成电性导通状态不稳定。况且子电路板两接点410间亦容许有间距公差的存在,当发生累积公差的情形,距离基准面越远的接点410与端子310累积的偏移量越大,可能导致端子310与接点410不能接触导通或一端子310同时与二接点410电接触的短路现象,这种情形在端子310与接点410的排列周期越小的高密度(finepitch;high density)时,更容易发生。
在图1C、1D中,防呆装置200左侧与子电路板缺口420左侧的间的间隙,是为了便于确认防呆装置200与子电路板缺口420的位置与形状,实际上在上述状态下,防呆装置200左侧与子电路板缺口420左侧的间是无空隙的互相抵贴于同一平面。
另外,因子电路板缺口420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之间,存在有因公差所造成的间隙,于子电路板400插入卡缘连接器的导通部300的当时,可能因震动等其他外力的影响,使子电路板缺口420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的间发生横向相对位移,导致端子310与接点410发生偏移,可能因此而使端子310与接点410发生接触不良或短路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可导正子电路板插入卡缘连接器的位置,减少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各端子与子电路板各接点间的偏移量,使子电路板与电器设备的电路电性导通良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是设于一电器设备的一电路板上,该卡缘连接器是供一子电路板的一边缘插入,该子电路板预定插入该卡缘连接器的边缘至少包含一缺口及多个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至少包含一导通部,是位于该卡缘连接器长方向的一侧面,该导通部内包含多个并列的端子,该导通部是成一长条形开口,该子电路板插入该开口并使该子电路板的多个接点与该多个端子电性导通;以及一防呆装置,是位于该导通部内,该防呆装置包含一导正机构,且该导正机构包含一分别自该防呆装置左右两侧朝相背离方向延伸的斜面,藉以该导正机构导正该子电路板缺口的位置。
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更包含一固定装置,是位于该卡缘连接器上,用以将该卡缘连接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上。
该导正机构的斜面可为一凹曲面或一凸曲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子电路板缺口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的导正机构抵贴及导引,使子电路板缺口的中心线与防呆装置的中心线重合,藉此减少累积公差对子电路板与导通部配合时产生的影响,进而维持良好的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通常是与固定装置连用,该固定装置是用以固定子电路板插入卡缘连接器后的子电路板位置及子电路板与卡缘连接器间的连接状态,但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卡缘连接器无须与单一种特定固定装置连用,因此为免产生混淆,而未于本说明书各图示中表示,此当先予陈明。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的优点1.以卡缘连接器导正机构的斜面导正子电路板与卡缘连接器间的相对位置,减少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各端子与子电路板各接点间的偏移量。
2.以卡缘连接器导正机构的斜面接触子电路板缺口两侧边,使子电路板不易因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卡缘连接器内发生偏移。
3.仅以防呆装置上的导正机构减少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各端子与子电路板各接点间的偏移发生,适用于习知的包含缺口及接点的各种子电路板,具有良好的泛用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A是习知卡缘连接器与子电路板的间互相导通的最佳情况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从子电路板插入方向来观察的侧视示意图;图1C是习知卡缘连接器与子电路板的间发生偏移示意图;图1D是图1C的从子电路板插入方向来观察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立体图;图3A是图2的防呆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俯视示意图;图3C是图3A的正面示意图;图4A是子电路板倾斜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防呆装置正面示意图;图4C是压抵子电路板接点后方的示意图;图4D是图4C的防呆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防呆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俯视示意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导正机构另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凹曲面的导正机构正面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导正机构又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凸曲面的导正机构正面示意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将导正机构设于上方的卡缘连接器立体图;以及图7B是图7A的防呆装置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由于一般卡缘连接器通常是装置于母电路板的上方并用以电性导通子电路板及母电路板,因此本说明书所谓上方及下方均以卡缘连接器与母电路板间相对位置而言,例如,卡缘连接器是位于母电路板上方。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100包含一防呆装置200以及一导通部300。
导通部300是位于卡缘连接器100长方向的一侧面,导通部300内装设有多个端子310(请一并参照第4A至4D图),多个端子310是并列容置于卡缘连接器100中。导通部300是成一长条形开口,用以接受子电路板的插入,使子电路板400插入卡缘连接器100时,该子电路板400的多个接点410与该些端子310电性导通。
防呆装置200是位于导通部300内,以防止子电路板插入卡缘连接器100的方向错误。该防呆装置20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侧壁210。防呆装置200包含一导正机构211,是于防呆装置200左右两侧各设一斜面。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以卡缘连接器100只有一防呆装置200为例,但有些卡缘连接器100是具有二或三个防呆装置200。
如图3A至图3C所示,导正机构211是自防呆装置200左右两侧壁210朝相背离的方向各自向下延伸一斜面。依本实施例的图示所示,导正机构211的二斜面是分别向远离防呆装置200左右两侧壁210的方向倾斜,且该导正机构211延伸的距离约略大于子电路板缺口允许的上限宽度,藉此确保导正机构211的斜面与子电路板缺口两侧边接触,同时使导正机构211发挥预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100可更进一步包含一固定装置500(如图2所示),是位于卡缘连接器100上,用以将卡缘连接器100固定于母电路板上。
如图4A与4B所示,子电路板400预定插入卡缘连接器100导通部300的一边缘至少包含一缺口420及多个接点410。在本实施例中,子电路板缺口420是由左右两侧边421、421与一底边422所构成,藉以与卡缘连接器100导通部300的防呆装置200相配合;但子电路板缺口420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可以具有其他可以相配合的外形。为简化并避免混淆本说明书的说明,本实施例仅以最常见者为例。
如图4C与4D所示,在组装时,子电路板400是倾斜的插入卡缘连接器100的导通部300后,旋动子电路板400成为与卡缘连接器100下方的母电路板(图中未表示)大致平行的状态并将子电路板400固定(图中未表示固定装置)。组装过程中,由于该导正机构211延伸的距离约略大于子电路板缺口允许的上限宽度,因此子电路板缺口420两侧边421、421会碰触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导正机构211至少一边的斜面,利用导正机构211、211的斜面接触子电路板缺口420两侧边421、421的反作用力分力导正子电路板400缺口420于卡缘连接器的导通部300内的位置,使缺口420的中心线与防呆装置200的中心线重合。因子电路板缺口420被卡缘连接器导正机构修正插入位置,且导正机构211延伸的距离约略大于子电路板缺口允许的上限宽度,因此子电路板缺口420两侧边421、421会同时与卡缘连接器导正机构211的二斜面接触,即子电路板缺口420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200的间无间隙。依上述理由,当外在环境使卡缘连接器产生震动时,子电路板400不易与卡缘连接器100产生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各式各样的应用实施,例如,各构成要件的形状、数量不限于如图式所示的卡缘连接器,只要能发挥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功能,具有各种形状、色彩、花纹、数量的构成要件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内。
如图3A与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中,从防呆装置200上方俯视来看,导正机构211的斜面,是从防呆装置200的中段部分开始延伸,但如图5A与5B所示,导正机构211的斜面是从防呆装置200的前方部分开始延伸向后方时,依然可发挥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各图式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导正机构的斜面是一平整斜面,但只要能接触并导正子电路板缺口与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间的相对位置,发挥修正子电路板缺口与卡缘连接器导通部间偏移的效果的斜面均可属于本实用新型防呆装置的导正机构,即该斜面亦包含一具有弧度的凸曲面与凹曲面,如图6A与6B所示。
另外,图7A与7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此一实施例中,导正机构211是位于防呆装置200的上方,相同的以斜面来导正子电路板与卡缘连接器的相互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是仅以卡缘连接器防呆装置上的导正机构减少卡缘连接器导通部内各端子与子电路板各接点间的偏移量,适用于习知的包含缺口及接点的各种子电路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是设于一电器设备的一电路板上,该卡缘连接器是供一子电路板的一边缘插入,该子电路板预定插入该卡缘连接器的边缘至少包含一缺口及多个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至少包含一导通部,是位于该卡缘连接器长方向的一侧面,该导通部内包含多个并列的端子,该导通部是成一长条形开口,该子电路板插入该开口并使该子电路板的多个接点与该多个端子电性导通;以及一防呆装置,是位于该导通部内,该防呆装置包含一导正机构,且该导正机构包含一分别自该防呆装置左右两侧朝相背离方向延伸的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更包含一固定装置,是位于该卡缘连接器上,用以将该卡缘连接器固定于该电路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正机构的斜面为一凹曲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正机构的斜面为一凸曲面。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卡缘连接器,其是用来与一子电路板建立电性导通,此卡缘连接器包含一导通部及一防呆装置。导通部是位于卡缘连接器长方向的一侧面,且包含并列容置于导通部中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是用以与子电路板的接点电性导通。卡缘连接器的防呆装置是位于导通部内,以防止子电路板插入卡缘连接器的方向错误。防呆装置包含一导正机构,该导正机构是一种分别自防呆装置左右两侧延伸的斜面,该斜面是从防呆装置侧壁朝远离防呆装置的方向延伸。以该导正机构的斜面接触并导正防呆装置与子电路板的缺口的相对位置,可减少子电路板各接点与导通部内多个端子间相对位置的偏移量。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760808SQ20042011747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柏荣, 陈立生, 廖炎璋, 萧文综 申请人: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