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964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具体指一种由各浮体前端压块顶触或脱离针筒,使针筒针端封堵、启开进水孔的自动补充干、湿蓄电池为一安全液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于机动车的交、直流电干、湿蓄电池实际上都需有水作为电解质的基质,这是对于干、湿蓄电池可延用寿命的不二法门,不外乎为需作常态性检查电解液的补充以及充电。但实际运用中,常常被人所忽略的是电解液蒸发耗散,需靠人工将每粒盖体拔起,利用软管添加电解液,若机动车未留意或机件缺乏保养时,机件容易故障或干、湿蓄电池电量不足,致使机动车无法启动而停止,需请相关人员补充干、湿蓄电池电量而使得机动车启动,不仅不便,更是严重影响干、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又耗费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干、湿蓄电池的充电需作常态性补充电解液,及在使用过程上的麻烦,更需在开车前以人工作定期检查补充电解液,机动车若补充电解液充电期间常有无法启动等不便性,且传统的市售干、湿蓄电池不能长久放置、更无法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在提供一种由盖板内面各浮体,使其随着电解液液面高低而浮动或降低,连动各进水接端的针筒针端封堵或开启进水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该盖板内部容置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管端各别凸出于盖板侧边之外,并在盖板进水管等距处设一置有针筒之进水接端,在进水接端一侧延设有凸接块,各凸接块分别枢接有浮体;在当干、湿蓄电池电解液消耗减少而使各浮体随着液面下降,驱使各浮体前端压块脱离针筒另端凸杆,使针端与进水孔形成为通路。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提供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该自动补充装置的盖板一端进水管外接有补液水箱,另端外接有液位开关的蓄水桶,经马达作动将干、湿蓄电池多余的电解液输送至补液水箱,则可针对一种干、湿蓄电池电解液消耗立即自动补充的装置,无须人工将传统干、湿蓄电池每粒盖体拔起,利用软管添加电解液。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置情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4-1为本实用新型组配俯视示意图;图4-2为第4-1图进水孔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湿蓄电池电解液消耗液面下降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干、湿蓄电池电解液自动添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情形图,其基本构成由一侧边凸设有不相通的进、出水管11、12且在内面等距位置设有进水接端13与其旁设凸接块14的盖板1,以及一与所述盖板1凸接块14枢接的浮体2,由进水管11外接管路110至一补充液水箱3,在出水管12外接管路120与一上方外设有空气滤网400的气孔40、一上线浮标亮灯41和内部设有滤网410的蓄水桶4,并在蓄水桶4一侧加装电动机42及一管路43接连至一具有下线浮标亮灯31的补液水箱3,使干、湿蓄电池6内部电解液30蒸发耗散,在补液水箱3的电解液30利用一下线浮标亮灯31警示是否不足,告知补液水箱3请补充电解液30,经由管路110输入盖板1而由进水管11分送各进水接端13添加,若添加的电解液30渗出(或污垢的电解液30)经由管路120流至设有滤网410的蓄水桶4过滤,而蓄水桶4一侧的气孔40将污气排出且以空气滤网400过滤空气,且在蓄水桶4另侧加设有上线浮标亮灯41指示蓄水桶4内电解液30已满,再以其外接的电动机42作动,将电解液30由管路43抽补回填至补充液水箱3。
所述盖板1(如图2、3所示)为一体状,该盖板1内部设置有进、出水管11、12,该进、出水管11、12互不相通外,进、出水管11、12管端分别凸出在盖板1侧边,在其内面等距位置延设有进水接端13,该进水接端13内部为容室130与一周缘对应分设有凹缺132且与进水管11相通的进水孔131,于容室130中可供一端软性的针端50(外形可为三角、斜锥、平面等形状)、另端为凸杆51的针筒5嵌套,各进水接端13侧边设有凸接块14,凸接块14的对应边140设有轴孔141,而盖板1装设在出水管12内面与所述进水接端13对应位置设有排气孔121,以此排气孔121可排气;所述浮体2其内为空心状,在浮体2一端延设有压块20,压块20端部下伸有嵌块21,嵌块21设有穿孔22,于穿孔22中以一轴杆23穿套并与所述盖板1等距位置分设的凸接块14枢接,嵌块21为单点轴动,使浮体2随着干、湿蓄电池6的电解液30液面高低而浮动上升或下降。
组合时(如附图4-1、4-2所示),本实用新型盖板1内面等距位置的进水接端13容室130中置有针筒5,使针筒5另端凸杆51朝外、一端为软性的针端50朝进水孔131,并在凸接块14枢接有浮体2,以该浮体2一端延设的压块20顶触在针筒5另端凸杆51,使其一端软性的针端50封堵进水管11等距设之进水孔131中,再将盖板1盖合在干、湿蓄电池6上方的容置空间60。
操作时(如附图5所示),当干、湿蓄电池6电解液30因消耗而减少而使各浮体2随着液面下降,驱使各浮体2前端压块20脱离针筒5另端凸杆51,在针筒5一端软性的针端50即将原先堵住在进水接端13的进水孔131而为一通路,并使盖板1进水管11以其管路110与一补充液水箱3连接,经由管路110,将电解液30补充输入盖板1而由进水管11分送各进水接端13的进水孔131内添加,使各浮体2随着电解液30液面上升,驱使各浮体2前端压块20顶触针筒5另端凸杆51,令针筒5一端软性的针端50堵住在进水孔131(请参阅第6图所示),当补充电解液30过多而有不慎渗出时,并同时配合第1图所揭露,则由盖板1另侧出水管12外接的管路120集收至蓄水桶4,在蓄水桶4内部集收的电解液30,利用马达42之作动及配合一管路43回填至补充液水箱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达自动补充干、湿蓄电池6为一安全液位及可同步以该压块20顶触针筒5针端50封堵、启开进水孔131的功效,达到自动补充电解液30之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补充装置,由一盖板(1)、一浮体(2)及一针筒(5);其中,该盖板(1)内部设置有进、出水管(11)、(12),该进、出水管(11)、(12)管端分别凸出在盖板(1)侧边,在其内面等距位置延设有进水接端(13),该进水接端(13)内部为容室(130)与一进水孔(131),而各进水接端(13)侧边设有凸接块(14),凸接块(14)的对应边(140)设有轴孔(141);所述浮体(2),一端延设有压块(20),压块(20)端部下伸有嵌块(21),嵌块(21)设有穿孔(22),于穿孔(22)中以一轴杆(23)穿套并与所述盖板(1)等距位置分设的凸接块(14)枢接;所述针筒(5),其一端针端(50)朝所述进水孔(131),另端凸杆(51)朝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出水管(11)、(12)互不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12)内面设有与所述进水孔(131)对应的排气孔(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水孔(131)周缘对应分设有凹缺(132),于进水孔(131)与所述进水管(11)相贯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接块(14)的对应边(140)设有轴孔(1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体(2)其内为空心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针筒(5)一端针端(50)为软性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湿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针对干、湿蓄电池电解液消耗即可自动补充电解液,该自动补液装置,在盖板内部设置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管端各别凸出于盖板侧边之外,并在盖板进水管等距处设一置有针筒的进水接端,在进水接端一侧延设有凸接块,各凸接块分别枢接有浮体;当干、湿蓄电池电解液因消耗而减少使各浮体随着液面下降,驱使各浮体前端压块脱离针筒另端凸杆,使针端与进水孔形成为通路,则立即补充电解液,以达到自动补充干、湿蓄电池为一安全液位。
文档编号H01M2/36GK2781577SQ20052003955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5日
发明者陈仁卿 申请人:陈仁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