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978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触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
背景技术
在先技术中,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连接触片是片状结构。连接触片的正面呈T形平面,T形平面下部是二叉或三叉形。T形平面的顶面为圆凸形的终端接触面。圆凸形终端接触面下方的两侧有凹形口,凹形口内三边为垂直的,也就是说两内角是90°角。T形平面的下部分为二叉时,有二个插脚,插脚的底部为V形的尖脚(如图1所示)。通常选用锡磷青铜冲制成型,表面电镀处理,先镀镍后镀金,接触表面镀厚金(接触要求)。尺寸范围整体高度3.3~5.0mm,最大宽度3.0~4.0mm,厚度0.25~0.4mm。
连接触片是与插头塑件配合组成插头成品。插头与线材(导体)通过该连接触片压接形成传输线束。当传输线束和终端与网络之间对接时,达到讯号传输的功能。
其缺陷是上述连接触片与插头塑件配合组装过程与压接成线束前该连接触片的脱落现象不能完全得到控制;在连接触片压接线束后,由于插头塑件与线材保护层是塑胶材料,随着压接后与使用过程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将产生膨胀或收缩导致连接触片与之配合松动而断路或不导通,最终使传输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在先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在使用由本实用新型连接触片构成的网络插头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地增强固定功能,在组装与压接过程及导通传输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可靠地连接的连接触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它包含正面是T形平面的接触片,位于接触片顶面上的圆凸形的终端接触面,位于终端接触面下方接触片的两侧面上的凹形口,位于接触片的下部分为二叉的带有尖脚的二个插脚,位于终端接触面下方接触片上部的塑壳接触面;位于二个插脚相背的外侧,从二个插脚的尖脚开始至凹形口的边缘,钩尖指向凹形口的二个倒钩;位于终端接触面中心下方的塑壳接触面的中心处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触片与插头塑胶件固定时,由于两插脚相背的外侧上带有两个倒钩以及塑壳接触面上的定位孔,使其连接触片能有效地埋入插头塑胶件过盈部分达到固定配合的目的。当插头与线材(导体)压接时,两个倒钩同时下移,第一个倒钩刺入线材绝缘层(塑胶层)构成倒钩勾牢;第二个倒钩埋入塑胶件,再形成二次倒钩勾牢。两次倒钩的埋入,使其固定牢固,很难松动。插脚底端的尖脚是与线材(导体)压接形成导通线束,线束通过连接触片的终端接触面与网络或终端触点(面)接触形成讯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触片由于塑壳接触面上含有定位孔以及两插脚相背的外侧上有两个倒钩,在配合使用过程中达到了稳固性好的目的。确保了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触片的产品(插头或线束)不因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及破坏性运行等)的变化而产生使用性能的变化,降低了使用风险。


图1是在先技术中连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与插头塑壳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与线材压接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图1是在先技术中的连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先技术的连接触片是片状结构。它包含正面是T形平面103的接触片,位于接触片顶面上的圆凸形终端接触面102,位于圆凸形终端接触面102下方接触片的两侧面上的凹形口104,位于接触片的下部分为二叉的带有尖脚106的二个插脚105,位于圆凸形终端接触面102下方接触片上部的塑壳接触面101。
图2、3、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触片是片状结构。它包含正面(如图3的主视图所示)呈T形平面103的接触片。位于接触片顶面上的圆凸形的终端接触面102,位于终端接触面102下面的T形平面103的两侧面上的两个凹形口104。位于T形平面103下部分成两叉的带有尖脚106的两个插脚105,位于T形平面103上部,终端接触面102下面的塑壳接触面101,位于二个插脚105相背的外侧、从二个插脚105的尖脚106开始至凹形口104边缘的第一倒钩109和第二倒钩108。位于终端接触面102中心下方的塑壳接触面101的中心处的定位孔107。
所述的第一倒钩109和第二倒钩108的钩尖指向凹形口104,也就是两倒钩109、108的钩尖均指向圆凸形的终端接触面10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与插头塑壳2配合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配合组装(铆片)时本实用新型连接触片一次埋入插头塑胶件设定的触片槽位横向过盈部分,第一倒钩109受铆片往下压力,横向刺入塑胶件壁面,形成塑胶面与连接触片上的第一倒钩构成弹性挂钩,达到塑胶过盈,使连接触片埋入形成预埋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与线材302压接配合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插头与线材302(导体)压接时,第一、第二倒钩同时下移,第一倒钩109刺入线材护套301形成挂钩,第二倒钩108有效埋入插头塑壳2,形成二次挂钩。而且在塑壳接触面上有定位孔将其定位,达到了稳固配合,不易松动脱落的目的。当插头与线材302(导体)压接时,尖脚106与线材302(导体)压接形成导通线束。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触片与网络或终端触点(面)接触形成讯号传输。
如上述,连接触头与线材302(导体)压接成线束的过程二次埋入由上压力连接触片整体下移至要求高度,两个倒钩同时下滑刺入塑胶件壁面而固定。其固定的稳固性还受连接触片T形平面两侧面的凹形口同时下移时,在塑胶件连接触片槽位前后横向壁顶平面挤压,形成连接触片槽位(塑胶)前后壁面往内(触片槽位设定空间)膨胀,使该空间宽度收缩,构成二个倒构深深预埋挂钩状态。更加有效地增强了稳固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它包含正面是T形平面的接触片,位于接触片顶面上的圆凸形的终端接触面,位于终端接触面下方接触片的两侧面上的凹形口,位于接触片的下部分为二叉的带有尖脚的二个插脚,位于终端接触面下方接触片上部的塑壳接触面;其特征在于包含位于二个插脚相背的外侧,从二个插脚的尖脚开始至凹形口的边缘,钩尖指向凹形口的二个倒钩;位于终端接触面中心下方的塑壳接触面的中心处的定位孔。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网络插头的连接触片,它的正面是T形平面,顶面是圆凸形终端接触面,下部是分为二叉的带有尖脚的二个插脚,终端接触面下方的T形平面上是塑壳接触面,两侧面上有凹形口。二个插脚相背的外侧上有二个钩尖指向凹形口的倒钩。塑壳接触面上的中心处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因为插脚上有二个倒钩和塑壳接触面上有定位孔,所以接触片与塑壳和线束连接得牢固,稳固性好,确保插头或线束不因受到环境变化而产生使用性能的变化,降低了使用风险。
文档编号H01R43/16GK2796167SQ20052004171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
发明者倪仁汉 申请人: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