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回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15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回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回转物体中所需电源、信号源线路的导入装置,特别是一种为大型设备的回转工作台配套用的缆线回转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大型设备的回转工作台配套用的缆线回转器的内部有的是采用导电环与碳刷架结构,有的是采用导电环与铜弹片结构。采用导电环与碳刷架结构,因碳刷架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导线的数量就比较少。采用导电环与铜弹片结构,导线的数量多了,但接触不可靠,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另外,不管是采用导电环与碳刷架结构,还是采用导电环与铜弹片结构,它们的外壳结构都采用闭式结构,不可以现场拆卸和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采用导电环与导电触头结构形式的的缆线回转器,缆线回转器的外壳和接线盒采用开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缆线回转器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装置两部分组成,固定装置由圆盘式底板、与底板螺纹连接的中空芯轴、套装在中空芯轴上的绝缘套、套装在绝缘套上的导电环、绝缘垫片、与中空芯轴螺纹连接的带有接线端子的圆盘式固定板及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盖组成,每片导电环之间都设有绝缘垫片,旋转装置由圆盘式转盘、安装在转盘上的绝缘支撑套、安装在绝缘支撑套上端的圆盘式压板及用螺钉固定在转盘上的带有一个开式接线盒和两个叉耳的圆筒形开式外壳组成,绝缘支撑套和压板用六根螺杆固定在转盘上,六根螺杆均布在转盘上,转盘与底板之间设有平面轴承,中空芯轴的外壁与压板的内孔之间设有滚动轴承,绝缘支撑套上设有触头安装孔,触头安装孔内设有导电触头、弹簧、端盖,每一个导电触头对应一片导电环,导电触头在弹簧的压力顶在导电环的外壁上,信号输入线通过接线端子后与导电环相接,然后通过导电触头接入开式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上,信号输出线与开式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相接。
开式外壳为两个半圆形筒体,通过铰链将两个半圆形筒体连为一体,两个半圆形筒体能围绕铰链打开,开式外壳没有铰链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穿线孔,在开式外壳没有铰链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两块支撑板,支撑板用螺钉固定在开式外壳上,通过支撑板将两个半圆形筒体固为一体,组成圆筒形开式外壳。
开式接线盒由底板、侧板、盖板、侧板及设在开式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组成,侧板与底板之间、盖板与侧板之间、侧板与盖板之间都用铰链连接,底板上还设有穿线孔。
缆线回转器内导电环的片数根据导线的数量而定,每一片导电环对应一根导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缆线回转器采用导电环与导电触头结构形式,接触可靠,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导线数量多。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缆线回转器采用开式外壳结构,可以在不拆整机的情况下,更换导电触头,使整机寿命成倍提高。采用开式外接线盒结构,使接线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开式外壳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附图4为中空芯轴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左视图;附图6为开式接线盒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的俯视图;附图8为附图6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缆线回转器,它是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装置两部分组成。固定装置由圆盘式底板(1)、与底板(1)螺纹连接的中空芯轴(10)、套装在中空芯轴(10)上的绝缘套(14)、套装在绝缘套(14)上的90片导电环(5)、绝缘垫片(23)、与中空芯轴(10)螺纹连接的带有接线端子(20)的圆盘式固定板(19)及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板(19)上的盖(9)组成,每片导电环(5)之间都设有绝缘垫片(23),最底下的一片导电环(5)与转盘(2)之间用绝缘垫片(23)隔开,最上面的一片导电环(5)与压板(18)之间也用绝缘垫片(23)隔开;旋转装置由圆盘式转盘(2)、安装在转盘(2)上的绝缘支撑套(15)、安装在绝缘支撑套(15)上端的圆盘式压板(18)及用螺钉固定在转盘(2)上的带有一个开式接线盒(12)和两个叉耳(6)的圆筒形开式外壳(3)组成,绝缘支撑套(15)和压板(18)用六根螺杆(16)固定在转盘(2)上,六根螺杆(16)均布在转盘(2)上,转盘(2)与底板(1)之间设有平面轴承(11),中空芯轴(10)的外壁与压板(18)的内孔之间设有滚动轴承(7),绝缘支撑套(15)上设有触头安装孔,触头安装孔内设有导电触头(4)、弹簧(32)、端盖(33),每一个导电触头(4)对应一片导电环(5),导电触头(4)在弹簧(32)的压力顶在导电环(5)的外壁上,信号输入线(21)通过接线端子(20)后与导电环(5)相接,然后通过导电触头(4)接入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上,信号输出线(22)与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相接。
开式外壳(3)为两个半圆形筒体,通过铰链(8)将两个半圆形筒体连为一体,两个半圆形筒体能围绕铰链(8)打开,开式外壳(3)没有铰链(8)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穿线孔(24),在开式外壳(3)没有铰链(8)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两块支撑板(17),支撑板(17)用螺钉固定在开式外壳(3)上,通过支撑板(17)将两个半圆形筒体固为一体,组成圆筒形开式外壳(3)。
开式接线盒(12)由底板(27)、侧板(28)、盖板(29)、侧板(30)及设在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组成,侧板(28)与底板(27)之间、盖板(29)与侧板(28)之间、侧板(30)与盖板(29)之间都用铰链(31)连接,底板(27)上还设有穿线孔(26)。
权利要求1.一种缆线回转器,其特征是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装置两部分组成,固定装置由圆盘式底板(1)、与底板(1)螺纹连接的中空芯轴(10)、套装在中空芯轴(10)上的绝缘套(14)、套装在绝缘套(14)上的导电环(5)、绝缘垫片(23)、与中空芯轴(10)螺纹连接的带有接线端子(20)的圆盘式固定板(19)及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板(19)上的盖(9)组成,每片导电环(5)之间都设有绝缘垫片(23),旋转装置由圆盘式转盘(2)、安装在转盘(2)上的绝缘支撑套(15)、安装在绝缘支撑套(15)上端的圆盘式压板(18)及用螺钉固定在转盘(2)上的带有一个开式接线盒(12)和两个叉耳(6)的圆筒形开式外壳(3)组成,绝缘支撑套(15)和压板(18)用六根螺杆(16)固定在转盘(2)上,六根螺杆(16)均布在转盘(2)上,转盘(2)与底板(1)之间设有平面轴承(11),中空芯轴(10)的外壁与压板(18)的内孔之间设有滚动轴承(7),绝缘支撑套(15)上设有触头安装孔,触头安装孔内设有导电触头(4)、弹簧(32)、端盖(33),每一个导电触头(4)对应一片导电环(5),导电触头(4)在弹簧(32)的压力顶在导电环(5)的外壁上,信号输入线(21)通过接线端子(20)后与导电环(5)相接,然后通过导电触头(4)接入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上,信号输出线(22)与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回转器,其特征是开式外壳(3)为两个半圆形筒体,通过铰链(8)将两个半圆形筒体连为一体,两个半圆形筒体能围绕铰链(8)打开,开式外壳(3)没有铰链(8)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穿线孔(24),在开式外壳(3)没有铰链(8)一面的接合部位上设有两块支撑板(17),支撑板(17)用螺钉固定在开式外壳(3)上,通过支撑板(17)将两个半圆形筒体固为一体,组成圆筒形开式外壳(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线回转器,其特征是开式接线盒(12)由底板(27)、侧板(28)、盖板(29)、侧板(30)及设在开式接线盒(12)内的接线端子(13)组成,侧板(28)与底板(27)之间、盖板(29)与侧板(28)之间、侧板(30)与盖板(29)之间都用铰链(31)连接,底板(27)上还设有穿线孔(26)。
专利摘要一种为大型设备的回转工作台配套用的缆线回转器,它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装置两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缆线回转器采用导电环与导电触头结构形式,接触可靠,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导线数量多。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缆线回转器还采用开式外壳结构和开式外接线盒结构。采用开式外壳结构可以在不拆整机的情况下,更换导电触头,使整机寿命成倍提高。采用开式外接线盒结构,使接线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档编号H01R39/64GK2807561SQ2005200513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5日
发明者王式奇 申请人:王式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