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92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对于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行一既定方向的导引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就一般发光装置而言,由光源(例如LED)所发出的光线是经由扩散板(diffuser)的均匀扩散方式而呈现于其外部,并且由于元件数量多、组装不易且无法有效对于其电路单元进行包覆的情况下,相关的电路单元极易受到外部干扰(例如灰尘或不当异物侵入)而产生短路。再者,一般是利用金属反射板(例如铝)对光源进行反射,但由于光源的持续高温作用下,极为容易造成湿气的产生及金属反射板的氧化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能够避免已知金属制反射元件或反射板的氧化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包括一光源与一呈现单元,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呈现单元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运行。呈现单元是由一扩散部件与一反射部件所一体成型的一壳体构件,并且可利用呈现单元对于电路单元进行完全的包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更包括一电路单元,该光源位于该电路单元上,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该扩散部件位于该光源所发出光线的光路下游,并且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由该扩散部件的导引而沿着该既定方向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该反射部件包括一基质区与一层结构,该层结构涂覆在该基质区上,并且该层结构将该光源所发出的该光线反射至该扩散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该反射部件包括一基质区与一介质区,该基质区与该介质区是一体成型的,该介质区将该光源所发出的该光线反射至该扩散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该扩散部件与该反射部件是一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更包括一反光结构层,该反光结构层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更包括一软性结构层,该软性结构层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更包括一软性结构层与一粘着层,该软性结构层经由该粘着层而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更包括一散热结构层,该散热结构层设置于该电路单元之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装置,该呈现单元沿着该电路单元延伸的方向包覆该电路单元。
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可对于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行一既定方向的导引,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例如扩散部件与反射部件的一体成型)、组装容易,并且在呈现单元对于电路单元进行完全的包覆的作用下,电路单元可受到保护而不受到外部干扰(例如灰尘或不当异物侵入)。由于反射部件的介质区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而形成基质区之中,如此可避免已知金属制反射元件或反射板的氧化现象的发生。


图1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1)的组合图。
图1B表示根据图1A的发光装置(L1)的分解图。
图1C表示图1B的形式(I)的放大示意图。
图1D表示图1B的形式(II)的放大示意图。
图1E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1’)。
图2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2)的组合图。
图2B表示根据图2A的发光装置(L2)的分解图。
图2C表示图2B的形式(I’)的放大示意图。
图2D表示图2B的形式(II’)的放大示意图。
图3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3)的组合图。
图3B表示根据图3A的发光装置(L3)的分解图。
图3C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3’)。
图4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4)的组合图。
图4B表示根据图4A的发光装置(L4)的分解图。
图4C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1的组合图、分解图。
发光装置L1包括一电路单元1、多个光源10(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ssion diode,LED)、一呈现单元3a、一反光结构层4、一软性结构层5、一散热结构层6与一粘着层7等构成元件。
以下便针对各项构成元件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说明。
电路单元1包括一基板(PCBA)100,多个光源10电性连接于基板100,如此便可根据设计而具有多种色彩(例如红(R)、绿(G)、蓝(B))、外部电源与数据线(未图示),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呈现单元3a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N进行运行,并且此一沿着既定方向N的光线是具有光源10的亮度的至少90%。
呈现单元3a是由一扩散部件31a与一反射部件32a所共同构成、断面近似V字形的单一壳体构件,其中,扩散部件31a包括一基质区310a。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部件31a与反射部件32a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而成形,亦即,呈现单元3a是由一体成型方式所形成的单一构件。
图1C、1D分别表示图1B的两种不同形式I、II的放大示意图。
反射部件32a可具有图1B中的形式I、II所示的两种结构。如形式I所示,反射部件32a包括一基质区320a与一层结构3211。扩散部件31a的基质区310a与反射部件32a的基质区320a可由可透光材料(例如树脂(resin))所制成,层结构3211(例如油膜或电镀膜)是以涂覆或电镀方式形成于基质区320a之上,通过层结构3211可将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扩散部件31a。如形式II所示,除了基质区320a之外,反射部件32a更可包括一介质区3212,介质区3212与基质区320a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而成形,并且介质区3212形成于基质区320a之中,利用介质区3212将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扩散部件31a。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区3212为一反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反射部件32a的介质区3212是以一体成型方式而形成在基质区320a之中,如此可避免已知金属制反射元件或反射板的氧化现象的发生。
反光结构层4与软性结构层5设置于呈现单元3a与电路单元1之间,并且于反光结构层4与软性结构层5之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开孔40、50,反光结构层4的开孔40、软性结构层5的开孔50是分别相对于电路单元1的各光源10而开设。当反光结构层4与软性结构层5叠设于呈现单元3a与电路单元1之间时,电路单元1的各光源10便分别对应且容纳于反光结构层4的开孔40、软性结构层5的开孔50之中,各光源10的光线可经由叠置的开孔40、50而发出。在本实施例中,软性结构层5可经由粘着层7(例如胶带)而设置于反光结构层4与电路单元1之间,反光结构层4为一白色反光板,软性结构层5为一海绵(sponge)。散热结构层6设置于电路单元1的一侧。在海绵5的作用下可达到防震、除湿的效果,并且利用散热结构层6对于多个光源10及电路单元1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除。
当完成了电路单元1、呈现单元3a、反光结构层4、软性结构层5、散热结构层6与粘着层7等元件的组合后,在光线经由电路单元1的多个光源10而发出时,光线可经由反射部件32a的层结构3211(如形式I所示)或介质区3212(如形式II所示)与反光结构层4的反射而投射至扩散部件31a的基质区310a之上,再经由基质区310a对光线进行扩散,因而使得呈现单元3a的外侧呈现出亮光。
图1E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1’。
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L1的主要差异在于发光装置L1’的呈现单元3a’是可对于电路单元1进行完全包覆,如此以避免电路单元1受到外部干扰(例如灰尘或不当异物侵入)而产生短路。
图2A、2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2的组合图、分解图。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1不同的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2中的呈现单元3b是经由可分离的两壳体构件一扩散部件31b与一反射部件32b所组成。扩散部件31b包括一基质区310b1与一接合部310b2。反射部件32b包括一第一段部320b1、一第二段部320b2与一卡合部320c。当反射部件32b的卡合部320c结合至扩散部件31b的接合部310b2,如此便可完成扩散部件31b、反射部件32b之间的组合。同样地,反射部件32b的第一段部320b1具有相同于图1B中的形式I、II所示的两种结构,于此便不再缀述。
图2C、2D分别表示图2B的两种不同形式I’、II’的放大示意图。
当完成了电路单元1、呈现单元3b、反光结构层4、软性结构层5、散热结构层6与粘着层7等元件的组合后,在光线经由电路单元1的多个光源10而发出时,光线可经由反射部件32b的层结构3211(如形式I’所示)或介质区3212(如形式II’所示)与反光结构层4的反射而投射至扩散部件31b的基质区310b1之上,再经由基质区310b1对光线进行扩散,因而使得呈现单元3b的外侧呈现出亮光,亦即,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呈现单元3b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N进行运行。
图3A、3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3的组合图、分解图。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1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3中的呈现单元3c是经由可分离的两壳体构件一扩散部件31c与一反射部件32c所组成,其中,扩散部件31c为具有一开口310c0、一基质区310c1且实质断面呈似V形的壳体构件,反射部件32c为具有一开口320c0、实质断面呈似V形的壳体构件,反射部件32c经由扩散部件31c的开口310c0而容纳于扩散部件31c之中,并且反射部件32c的开口320c0是相对于扩散部件31c的基质区310c1。当反射部件32c经由扩散部件31c的开口310c0而容纳于扩散部件31c时,反射部件32c的开口320c0便邻接于扩散部件31c的基质区310c1。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部件31c是由可透光材料(例如树脂)所制成,反射部件32c可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或白色树脂材料所制成。
当完成了电路单元1、呈现单元3c、反光结构层4、软性结构层5、散热结构层6与粘着层7等元件的组合后,在光线经由电路单元1的多个光源10而发出时,光线可经由反射部件32c与反光结构层4的反射、再经由开口320c0的导出而投射至扩散部件31c的基质区310c1之上,再经由基质区310c1对于光线进行扩散,因而使得呈现单元3c的外侧呈现出亮光,亦即,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呈现单元3c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N进行运行。
图3C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3’。
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装置L3的主要差异在于发光装置L3’的呈现单元3c’是可对于电路单元1进行完全包覆,如此以避免电路单元1受到外部干扰而产生短路。
图4A、4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4的组合图、分解图。
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3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L4中的呈现单元3d是经由可分离的两构件一扩散部件31d与一反射部件32d所组成,其中,扩散部件31d为具有一开口310d0、一基质区310d1且实质断面呈似V形的壳体构件,反射部件32d为一平板构件,反射部件32d经由扩散部件31d的开口310d0而固定容纳于扩散部件31d之中,并且反射部件32d的一反射表面320d0是相对于扩散部件31d的基质区310d1。当反射部件32d经由扩散部件31d的开口310d0而容纳于扩散部件31d之中时,反射部件32d的反射表面320d0便朝向于扩散部件31d的基质区310d1。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部件31d是由可透光材料(例如树脂)所制成,反射部件32d可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或白色树脂材料所制成。
当完成了电路单元1、呈现单元3d、反光结构层4、软性结构层5、散热结构层6与粘着层7等元件的组合后,在光线经由电路单元1的多个光源10而发出时,光线可经由反射部件32d的反射表面320d0与反光结构层4的反射而导引至扩散部件31d的基质区310d1之上,再经由基质区310d1对光线进行扩散,因而使得呈现单元3d的外侧呈现出亮光,亦即,光源10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呈现单元3d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N进行运行。
图4C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进行修正后的另一发光装置L4’。
与第四实施例的发光装置L4的主要差异在于发光装置L4’的呈现单元3d’是可对于电路单元1进行完全包覆,如此以避免电路单元1受到外部干扰而产生短路。
基于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可对于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行一既定方向的导引,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例如扩散部件与反射部件的一体成型、反射部件的介质区与基质区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而成形)、组装容易(例如软性结构层可经由粘着层(胶带)而快速设置于反光结构层与电路单元1之间)等特征,同时可利用呈现单元对于电路单元进行完全的包覆,如此以避免电路单元受到不必要的外部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1~电路单元;10~光源;100~基板;3a、3b、3c、3d~呈现单元;3a’、3c’、3d’~呈现单元;310a~基质区;310b1、310c1~基质区;310b2~接合部;310c0、310d0~开口;31a、31b、31c、31d~扩散部件;320a~基质区;320b1、320b2~第一、二段部;320c~卡合部;320c0~开口;320d0~反射表面;3211~层结构;3212~介质区;32a、32b、32c、32d~反射部件;4~反光结构层;40、50~开孔;5~软性结构层;6~散热结构层;
7~粘着层;I、II~形式;I’、II’~形式;L1、L2、L3、L4~发光装置;L1’、L 3’、L4’~发光装置;N~既定方向。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光源;以及一呈现单元,该呈现单元包括一扩散部件与一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将该光源所发出的该光线反射至该扩散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单元,该光源位于该电路单元上,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散部件位于该光源所发出光线的光路下游,并且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由该扩散部件的导引而沿着该既定方向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部件包括一基质区与一层结构,该层结构涂覆在该基质区上,并且该层结构将该光源所发出的该光线反射至该扩散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部件包括一基质区与一介质区,该基质区与该介质区是一体成型的,该介质区将该光源所发出的该光线反射至该扩散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散部件与该反射部件是一体成型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反光结构层,该反光结构层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软性结构层,该软性结构层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软性结构层与一粘着层,该软性结构层经由该粘着层而设置于该扩散部件与该电路单元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散热结构层,该散热结构层设置于该电路单元之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呈现单元沿着该电路单元延伸的方向包覆该电路单元。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光源与一呈现单元,此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呈现单元的导引而沿着一既定方向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可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行一既定方向的导引,同时结构简单、组装容易。
文档编号H01L33/00GK2922127SQ20052014722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林万春, 谈子畅, 谢昆翰, 张凯旗 申请人: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