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22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起动的发动机起动器,尤其涉及具有磁性开关的发动机起动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辅助旋转式发动机起动器所具有的磁性开关,为了将起动时的起动电动机的动作分成2个阶段进行控制,设有主接点和辅助接点,辅助接点闭合所形成的回路中串联有电阻体,连接有电池和电动机的电枢。另一方面,主接点闭合而形成的回路直接连接有电池和电动机的电枢。一旦合上起动开关,电流就流向吸引线圈,辅助接点闭合,电流从电池经由电阻体流向电动机的电枢,故电动机轴上具有的小齿轮与环形齿轮顺利地卡合后,主接点连接,进入额定旋转。主接点及辅助接点分别设在不同的柱塞上(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日本专利特开平7-109967号公报,段落0009,图1)。
但是,因为分别用不同的柱塞驱动主接点及辅助接点,所以外形增大,端子周围的布置困难。为此,主接点及辅助接点中,共用一可动接点,同时使电阻体内藏于磁性开关内,以实现小型化(比如,参照专利文献2,即日本专利特开平7-174062号公报,段落0009,图2)。
但是,在分成引入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磁性开关中,为了避免点火开关断开后感应反电动势对可动件的保持力,引入线圈与保持线圈以相同形式构成,其结果可提高引入速度,驱动可动件的线圈作成具有高电感的引入线圈1,将内藏于磁性开关内的电阻体串联地与辅助接点连接,阶段性地开闭主接点和辅助接点,使电流在电动机的电枢中流动(比如,参照专利文献3,即日本专利特表2001-508855号公报)。
如此结构的磁性开关,因为是将保持在同一柱塞上的主接点及辅助接点的可动侧接点向轴向移动的结构,进入辅助接点状态后,直到进入主接点状态为止而一直按入辅助接点,使额定旋转时的辅助接点的按入量增大,切断起动开关后,柱塞以杆钩的间隙量返回,主接点被切断,但然后通过与辅助接点连接的电阻体而使电流在电动机中流动,欲使发动机转动,存在着无法断开辅助接点之虞。因电阻体被连续通电,有可能受到热破坏。
另外,为了使小齿轮与环形齿轮的端面抵接时不接通主接点、同时作成辅助接点一定能接通,而需要提高发动机起动器各部分的尺寸及小齿轮及环形齿轮位置的安装精度,造成成本上升。
另外,由于将绝缘包覆的电阻线弯曲加工成蛇行状的电阻体配置在开关线圈的外周,故存在以下问题。当在短时间内环形齿轮不能顺利地与小齿轮卡合时,电阻体内重复流动较大的电流而使电阻体发热,有时会造成开关线圈的热破坏。另外,因开关线圈的发热,使电阻体的电阻值随使用时间变化,有可能使起动电动机的转速发生较大的变化。
另外,电阻体是由电阻线加工而成,故为了改变发动机起动特性而改变电阻体的电阻值和额定电流值等时,不得不改变电阻线的线径等,故有时会出现外壳与开关线圈之间的间隔小于线径,从而不得不改变外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环形齿轮与小齿轮缓缓卡合后进行额定旋转、辅助接点的制造上的尺寸范围大,具有由断开动作而能可靠地使接点切断的设有辅助接点的起动开关的发动机起动器。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配设有对开关线圈热损害小的电阻体的磁性开关的发动机起动器。
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器中,具有起动电动机;由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具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及辅助接点、且使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起动开关包括开关线圈;利用开关线圈而在非动作位置及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柱塞部件;设置在柱塞部件上的主可动接点及辅助可动接点;可使主可动接点及辅助可动接点连接、分离的主固定接点对及辅助固定接点对;设置在柱塞部件和小齿轮之间、使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柱塞部件包括利用开关线圈而在非动作位置及动作位置之间受驱动的可动件;可向可动件的活动方向移动且被可动件弹性支承、相对于可动件具有可变间隙地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轴,柱塞部件处于非动作位置时,主固定接点对与主可动接点之间的间隔小于辅助可动接点与辅助固定接点对之间的间隔的值加上可变间隙打开成最大时的间隙的值,因此,随着柱塞部件从非动作位置移动至动作位置,首先辅助接点闭合,起动电动机以第1速度受驱动,然后主接点闭合,起动电动机以第2速度受驱动。
另外,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由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具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对及辅助接点对、与所述辅助接点对连接的电阻体、使所述主、辅助接点分离连接的开关线圈、以及使所述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所述电阻体通过绝热层而与所述开关线圈相邻设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发动机起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发动机起动器的电路图。
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1的C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1的电阻体平面展开后的展开图。
图7是图1的接点室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柱塞部件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发动机起动器的可动件、轴及切换轴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发动机起动器的开关线圈、电阻体及外壳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形态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发动机起动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发动机起动器的电路图。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1的C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图5是图1的B-B处的剖视图。图6是将图1的电阻体平面展开后的展开图。图7是图1的接点室的放大图。图8是图1的柱塞部件的放大图。
内燃机的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1;由起动电动机1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2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3;具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起动电动机1的主接点4及辅助接点5、使小齿轮3进退的驱动机构6的起动开关7。
起动开关7包括开关线圈8;利用开关线圈8而在非动作位置及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柱塞部件9;设置在柱塞部件9上的主可动接点10及辅助可动接点11;可使主可动接点10及辅助可动接点11连接分离的主固定接点对12及辅助固定接点对13;设置在柱塞部件9和小齿轮3之间、使小齿轮3进退的动作机构14。
柱塞部件9包括圆筒状的可动件18,在透磁性的壶状外壳15的中心轴方向可移动地配置,受到设在外壳15的前托架16侧的侧面15a与侧面具有的阶梯圆周部18a之间的可动件返回弹簧17的朝向前托架16侧的施力;固定在可动件18上的切换轴19;以及轴22,其受到一端支承在固定于可动件18端部18b的环20上的轴施力弹簧21的朝向切换轴19方向的施力。
发动机起动器还包括被铆接于外壳15的保持部15b、与可动件18相对、在中心轴上具有贯通孔23a的磁性线圈23;包住可动件18的外周、可滑动地引导可动件18的圆筒状的引导套筒24;将引导套筒24同心圆状地围住的线圈套25;收纳在线圈套25内且具有比线圈套25的锷部25a的外径小的外径的开关线圈8;与线圈套25的锷部15a的外周相接、其内周与开关线圈8的外周留有间隙地相对、外周与外壳15紧密外接的电阻体26,间隙内充填有形成绝热层27的空气层。
发动机起动器还包括固定于磁性线圈23的将托架16的相反侧的壶状的开关盖28;贯通与开关盖28的磁性线圈23相对的端面28a并被固定的2个第1螺栓端子29;与第1螺栓端子29的磁性线圈23侧的各个端部29a连接的主固定接点对12;通过平垫圈30紧固在第1螺栓端子29的开关盖28的外侧的各个端部29b上的螺母31;贯通与开关盖28的磁性线圈23相对的端面28a并固接的2个第2螺栓端子32;与第2螺栓端子32的磁性线圈23侧的各个端部32a连接的辅助固定接点对13;通过平垫圈33紧固在第2螺栓端子32的开关盖28的外侧的各个端部32b上的螺母34。另外,形成具有主固定接点对12及辅助固定接点对13的接点室35。
第1螺栓端子29的一方的螺栓端子29a(参照图4)与第2螺栓端子32的一方的螺栓端子32a(参照图4)之间由导电端子36(参照图4)连接,另外的第1螺栓端子29b与另外的第2螺栓端子32b之间由电阻体26的导线37、38(参照图4)连接,同时在一方的第1螺栓端子29a上连接有从未图示的电池引出的连接线39(参照图4),与起动电动机1的电枢连接的连接线40(参照图4)与另一第1螺栓端子29b连接。
发动机起动器还包括固定于可动件18、延伸至接点室35、形成长度方向的中央台阶部19a、直径减小的两台阶状的切换轴19;保持在中央台阶部19a处的圆筒状弹簧座41;一端支承于弹簧座41、同轴状配设的2个线圈弹簧42、43;由线圈弹簧42支承、与切换轴19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具有台阶圆周部44a的第1绝缘轴瓦44;在第1绝缘轴瓦44的外周面得到引导、由线圈弹簧43支承的第2绝缘轴瓦45;一面与台阶圆周部44a的接点室35侧的侧面相接、另一面与绝缘垫圈46相接、由夹具47和挡圈48固定、与主固定接点对12协同(日文协业)的长方形的主可动接点10;固接于第2绝缘轴瓦45、由第1绝缘轴瓦44的外周面导向而沿切换轴19方向的滑动、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协同的辅助可动接点11,构成磁性开关7的可动接点。
发动机起动器还包括作为小齿轮3的驱动机构6的动作构件14、与轴22的前托架16侧相连的绝缘材料轴瓦49;一端由绝缘材料轴瓦49旋转自如地支承、另一端由与起动电动机1的电动机旋转轴50卡合的离合器51旋转自如地支承、通过杆弹簧53支承于杆支承部52的爪状杆54。
该小齿轮3的动作范围是在非动作位置与环形齿轮2同小齿轮3的花键3a卡合的位置之间,可动件返回弹簧17通过杆54将离合器51朝图1的左方向推压,小齿轮3的非动作位置是离合器51停止在图1的左方向的状态的位置。
如图1所示,小齿轮3与环形齿轮2的相对端面之间的间隔G1,是小齿轮3在非动作位置与小齿轮3的端面与环形齿轮2的端面抵接且花键3a没有卡合的状态之间移动的距离。
如图7所示,辅助可动接点11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之间的辅助接点间隔G2,是从辅助可动接点11的非动作位置即离合器51被推至图1的左方向并停止的状态下、辅助可动接点11所停止的位置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之间的距离。
如图7所示,主可动接点10与主固定接点对12之间的主接点间隔G3,是从主可动接点10的非动作位置即离合器51被推至图1的左方向并停止的状态下、主可动接点10所停止的位置与主固定接点对12之间的距离。
向开关线圈8接通、断开吸引电流时,设可动件18的最大移动距离为L(mm),则固定于可动件18上的切换轴19也移动相同的距离。一旦辅助可动接点11移动可动件18的辅助接点间隔G2,则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抵接,辅助接点5闭合,可动件18进一步移动,辅助可动接点11将线圈弹簧43压缩相当于K1长度的推入量,确保接触压力。同样,主接点4也将线圈弹簧42压缩相当于主可动接点10的推入量K2,确保接触压力。即,辅助接点间隔G2与辅助可动接点推压量K1之和为L,主接点间隔G3与主可动接点推入量K2之和也与L相同。图1中主接点间隔G3比辅助接点间隔G2大,故辅助可动接点推入量K2比主可动接点推入量K1小。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轴22的移动量,当轴22移动至图1的左方向时由于轴施力弹簧21被压缩,故轴22的移动量N(mm)比可动件18的移动距离小了该压缩量M(mm),在切换轴19与轴22之间出现间隙。
图1中,小齿轮3与环形齿轮2的相对端面之间的间隔G1与图8所示的压缩量M(mm)的合计值比图7所示的辅助接点间隔G2小。
如图6所示,设定电阻体的宽度55及间距56,通过加工铜镍合金构成的电阻板,得到具有所需的额定电力和所需电阻值的电阻体26。即,增大额定电力的场合,通过增大宽度55,相应地减小间距56,使电阻体26的长度增加,具有不同的额定电力,但可容易地得到相同电阻值的电阻体26。电阻体26是将电阻板冲压出蛇行状并加工成圆筒状后,由利用酚醛树脂的插入粉末烧结方法制造。圆筒状的电阻体26的外径与外壳15的内径大致相同,以使其与外壳15紧密地内接。另一方面,电阻体26的内径比开关线圈8的外径大,电阻体26与开关线圈8由形成绝热层27的空气层进行热隔绝。
下面对发动机起动器的主接点及辅助接点的开闭时间作说明。如图2的电路图所示,合上面前的起动开关57,电流从电池58相开关线圈8流动,将可动件18朝磁性线圈23方向吸引的磁力产生作用,可动件18压缩可动件返回弹簧17,被吸引至图1的左方向。压缩固接在可动件18的端部的轴施力弹簧21,轴22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与轴22相连的绝缘材料轴瓦49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杆54以杆弹簧53为中心,朝图1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小齿轮3朝图1的右方向移动并与环形齿轮2的端面抵接。此时,即使考虑轴施力弹簧21的压缩量M(mm),可动辅助接点11不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抵接,主可动接点10不与主固定接点对12抵接。一旦小齿轮3的端面与环形齿轮2的端面抵接,则杆54与离合器51的支承点不能移动,另一方的可动件18受到图1的左方向的力的作用,故杆弹簧53挠曲,辅助可动接点11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并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连接。一旦辅助可动接点11与辅助固定接点对13连接,电流从电池58经由电阻体26流向起动电动机1。由于该电流经由电阻体26,故电流值缓慢增加,起动电动机1的旋转速度也缓慢增加。小齿轮3的端面与环形齿轮2的端面抵接,且小齿轮3进行旋转,小齿轮3的花键3a与环形齿轮2的齿吻合时互相嵌合。
环形齿轮2与小齿轮3的花键3a嵌合时,则在挠曲着的杆弹簧53的回复力作用下,可动件18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切换轴19也朝左方向移动。当离合器51大致全部移动的位置处时,主可动接点10与主固定接点对12连接,电流从电池58流向起动电动机1,电动机1进行额定旋转,发动机可进行起动。
一旦主接点闭合,则辅助接点之间夹有电阻体26,故辅助接点侧的电路的阻抗与主接点侧的电路相比要大1个数量级,额定旋转时辅助接点侧的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流动。
在辅助固定接点对13闭合后辅助可动接点11还进一步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故线圈弹簧43受到压缩。主接点闭合,电动机电流以额定流动时,有规定的接触压力作用于辅助可动接点11上。
然后,发动机起动、面前的起动开关57被切断时,则外加于开关线圈8的电压被切断,可动件18的朝图1的左方向移动的吸引力消失,故可动件18在可动件返回弹簧7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朝图1的右方向移动,主可动接点10从主固定接点对12断开。可动件18与轴22之间进一步形成间隙,切换轴19与轴22的返回动作无关,朝图1的右方向移动,辅助可动接点11从辅助固定接点对13断开。
该发动机起动器为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重复进行了内燃机的起动,没有发现内燃机无法起动的现象。
另外,对流过电阻体的电流进行了测量,切断了开关线圈的激磁后几乎没有电流,重复进行起动后的电阻体的电阻值与制造时的电阻值基本相同。
另外,重复进行了内燃机的起动后,拆卸后对环形齿轮的端面及小齿轮的花键面进行了观察,面的粗糙程度比传统的要小。
如此发动机起动器,通过对面前的起动开关57重复闭合断开操作,对开关线圈8及电阻体26的温度上升的情况进行了测量,是传统的温度上升的大致一半左右。
另外,为了加速电阻体的电阻值的变化,即使在125度的环境下进行重复闭合断开,电阻值的变化也比传统的小。
如此发动机起动器,一旦开关线圈激磁,最初小齿轮与处于停止状态的环形齿轮的相对的端面抵接,然后辅助接点闭合,电流在串联连接的电路内流动,缓慢开始旋转的小齿轮的端面在环形齿轮上边滑动边使小齿轮的花键啮合,故可减少小齿轮与环形齿轮的啮合失误。
进一步切断开关线圈的激磁,可动件返回非动作位置时,主接点断开后,与轴的恢复动作无关地使切换轴进行移动以消除在轴与切换轴之间形成的间隙,故辅助接点也在主接点的断开后马上断开,没有电流流向电阻体。
此外,由于可独立决定主接点间隙与辅助接点间隙,故不需要特别的组装精度,降低成本。
此外,当环形齿轮与小齿轮相对的端面抵接时,即使以通常的组装精度进行组装,辅助接点不会闭合,杆弹簧挠曲后闭合。
此外,小齿轮的花键与环形齿轮开始啮合,则由杆弹簧的恢复力使小齿轮的花键与环形齿轮尽早啮合,环形齿轮与小齿轮以很宽的抵接面边进行啮合边旋转,故环形齿轮与小齿轮抵接面的损伤少。
如此发动机起动器,即使电阻体内重复流动大的电流而电阻体发热,但由绝热层切断电阻体与开关线圈之间的热量,故不会对开关线圈造成热损伤。
相反,从发热的开关线圈向电阻体传递的热量所引起的电阻体的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小。
另外,绝热层由空气层构成,故可使传热减小。
另外,在增大额定电力的场合,通过增大电阻体的宽度,减小间距,并加长电阻体的长度,则具有不同的额定电力,但可容易得到相同电阻值的电阻体。
另外,即使从相同的电阻板得到不同的电阻值和额定电力的电阻体,因电阻板的板厚相同,故可不必更改外壳。
作为绝热层对空气层作了说明,也可是发泡体等含有气体的低传热体。
实施形态2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发动机切断装置的可动件、轴及切换轴的剖视图。图7中仅可动件、轴及切换轴与实施形态1不同,其他相同,对相同部分省略说明。
可动件59为由设置在线圈套25内周的引导套筒24引导的圆筒状。在外壳15的前托架16侧的端面15a与可动件59的外侧面的台阶圆周部59a之间设有可动件施力弹簧17,对可动件59朝前托架16方向施力。切换轴60贯通可动件59的中心孔59b固定于可动件59上。可动件59停止在非动作位置时,轴61受到切换轴60的端面60a的施力而抵接。轴61受到轴施力弹簧63的作用,该轴施力弹簧63由固定于可动件59的前托架16方向的端部的环62支承。在可动件57的前托架侧的端部设有朝外凸出的台阶圆周部57b,由插在外壳1的前托架2侧的侧面1a之间可动件返回弹簧3使可动件57朝前托架2侧受力。绝缘材料套筒49与图1相同固定在轴61的前托架16侧,杆54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绝缘材料套筒49上。
下面利用图7对发动机起动器的主接点及辅助接点的开闭时间作说明,对于图7以外与实施形态1相同之处参照图1、图2进行说明。如图2的电路图所示,合上面前的起动开关57,电流从电池58流向开关线圈8,将可动件59朝磁性线圈23方向吸引的磁力产生作用,固接于可动件59的端部的环62压缩可动件返回弹簧63,使轴61朝图7的左方向移动。但轴61通过杆54与离合器51及小齿轮3等连接,成为朝图7的左方向移动的阻力,其移动距离比可动件59的移动距离小,故与可动件59的与轴61的相对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由于该形成的间隙的影响与实施形态1相同,环形齿轮2首先与小齿轮3抵接,然后杆弹簧53挠曲,从而辅助接点闭合,小齿轮3的花键3a几乎与环形齿轮2啮合后主接点闭合,起动电动机进行额定旋转。
然后,发动机起动,面前的起动开关57被切断,则外加于开关线圈8的电压被切断,可动件59的朝图7的左方向移动的吸引力消失,故可动件59在可动件返回弹簧17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朝图1的右方向移动,主接点断开,可动件59与轴61之间进一步形成间隙,与轴61的返回动作无关,与可动件59连接的切换轴60朝图1的右方向移动,而将辅助接点断开。
即使是如此的发动机起动器,一旦开关线圈激磁,则与实施形态1相同,最初小齿轮与处于停止状态的环形齿轮的相对的端面抵接,然后辅助接点被闭合,电流在串联连接的电路内流动,缓慢开始旋转的小齿轮的端面在环形齿轮上边滑动边使小齿轮的花键啮合,故可减少小齿轮与环形齿轮的啮合失误。
进一步切断开关线圈的激磁,可动件返回非动作位置时,主接点断开后,与轴的恢复动作无关地使切换轴进行移动,以消除在轴与切换轴之间形成的间隙,故辅助接点也在主接点的断开后马上断开,电流不会流向电阻体。
实施形态3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发动机起动器的开关线圈、电阻体及外壳部分的剖视图。其他部分与实施形态1相同,这里省略对相同部分的说明。
电阻体64是与实施形态1相同地对电阻板进行冲切,加工成蛇行状。进一步将电阻体64插入由2个同心圆状的树脂圆筒65构成的保持器内,边将电阻体64的两个端部64a从保持器66拉出、边将保持器66的两端部66a用酚醛树脂进行封止。对于树脂考虑到耐热性而使用了酚醛类的树脂。
另外,保持器66的外径与外壳15的内周面相接,保持器66的内径比线圈套25的锷部25a的外径大,线圈套25与保持器66不相接。
由于保持器66屏蔽了内侧与外侧的空气,故不产生空气的对流,进一步减小传热。
另外,保持器66由树脂单独成形,可不必考虑插入烧结性的好坏即可选择材料。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由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具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及辅助接点、且具有驱动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起动开关包括开关线圈;利用开关线圈而在非动作位置及动作位置之间移动的柱塞部件;设置在柱塞部件上的主可动接点及辅助可动接点;可使主可动接点及辅助可动接点连接分离的主固定接点对及辅助固定接点对;设置在柱塞部件和小齿轮之间的使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柱塞部件包括由开关线圈在非动作位置及动作位置之间驱动的可动件;可在可动件的活动方向移动且被可动件弹性支承、相对于可动件具有可变间隙地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轴,柱塞部件处于非动作位置时,主固定接点对与主可动接点之间的间隔比小齿轮与环形齿轮之间的间隔的值加上可变间隙打开成最大时的间隙的值要小,因此,随着柱塞部件从非动作位置移动至动作位置,首先闭合辅助接点,使起动电动机以第1速度驱动,然后主接点闭合,起动电动机以第2速度驱动,一旦开关线圈激磁,最初环形齿轮与处于停止状态的小齿轮相对的端面抵接,然后辅助接点闭合,电流在串联连接的电路内流动,缓慢开始旋转的小齿轮的端面在环形齿轮上滑动,并与小齿轮的花键进行啮合,故可减少小齿轮与环形齿轮的啮合失误。
另外,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由所述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具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所述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对及辅助接点对、与所述辅助接点对连接的电阻体、使所述主及辅助接点分离连接的开关线圈、以及使所述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通过绝热层与所述开关线圈相邻设置,即使电阻体内流动大的电流而使电阻体发热,因由低传热材料切断电阻体与开关线圈之间的热量,故不会对开关线圈产生热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由所述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设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所述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对及辅助接点对、与所述辅助接点对连接的电阻体、使所述主及辅助接点分离连接的开关线圈、以及使所述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通过绝热层而与所述开关线圈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是围住所述开关线圈外周的空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收纳保持在将所述开关线圈的外周围住的树脂保持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收纳保持在将所述开关线圈的外周围住的树脂保持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是将电阻板切断后加工成规定形状的电阻体。
全文摘要
一种发动机起动器,具有起动电动机;由起动电动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环形齿轮可进退并相互啮合的小齿轮;设有以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速度驱动所述起动电动机的主接点对及辅助接点对、与所述辅助接点对连接的电阻体、可使主及辅助接点对断开闭合的开关线圈、以及使所述小齿轮进退的驱动机构的起动开关,所述电阻体通过绝热层与所述开关线圈相邻设置。本发明可得到对开关线圈热损害小的、具有配设了电阻体的磁性开关的发动机起动器。
文档编号H01H50/54GK101082320SQ200610091550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永井彻, 山内逸人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