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以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60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以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适应相同频带的多个发射元件的一体型平板天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减少多个天线元件间相互干扰的一体型平板天线。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用于增大无线LAN通信速度的传送技术,MIMO/SDM(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或MIMO/SM(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Spatial Multiplexing)等MIMO通信方式被视之为有力的通信方式。在该通信方式中,安装多个发送天线以及接收天线,在各发送天线中分别构成相同频带的信道而在各自的信道中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系列,由此,不扩大频带就可以增加传送速度。因此,即使不扩大频带,也可以使发送信号系列随着发送天线增加的数量而增加,并可以实现频率的利用效率和无线传送速度的提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在印制电路基板上对称设置了第1板状逆F天线和第2板状逆F天线的天线装置。
特开2001-119238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MIMO通信方式,1个通信设备必须具有多个宽带天线,而在设置多个天线的场合为了防止天线彼此间的干扰必须充分确保天线间的间隔。在MIMO通信方式中,如果n个天线形成分别独立的频率信道,而将每个信道的数据转送速度取为A(bps)时则全体天线的数据转送速度T(bps)为nA(bps)。可是,如果天线彼此间存在干扰,则数据转送速度T小于nA。
近年,移动信息终端设备得到普及而在个人计算机、PDA或者移动电话等中也追求高速的传送速度,但是在这些小型信息终端装置中,很难确保有充分的天线间距来降低天线间的干扰。此外,在小型信息终端上使用的天线必须尽量小型化。另外,为了克服空间的制约而在小型信息终端上安装可适用于MIMO通信方式的天线,最好做成在一个组件上形成了多个发射元件的一体型多元件天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射元件间干扰的小型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适用MIMO通信方式的一体型多元件天线。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采用了这种天线的无线LAN卡以及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在1个组件上形成多个发射元件和作为天线一部分的基板图形,在位于该发射元件间的基板图形上设置缺口部,来减少发射元件的互相间的电磁作用并降低发射元件间的耦合度(以下,称为“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分离多个发射元件的特性。通常,为了降低独立的多个天线间的耦合度,必须充分地保证天线间距离。可是,如本发明在基板图形上设置了缺口部,即使使发射元件接近也可以降低天线间的耦合度。这种缺口部适用于平板状基板平面和自该基板平面延伸出发射元件的任何天线。在此,所谓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相当于表示由于多个天线元件相互间的电磁作用导致各天线元件的能量增益降低的电波传达系数,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越低,各天线越容易独立地进行工作。该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在电磁学中称为S21。
此外,也可以用耦合称为相关系数的尺度来评价天线元件间的耦合程度。在没有直达波的瑞利衰减环境中,测定各频率信道的发射元件的电场强度来计算相关系数。该相关系数没有绝对的基准值,但是小的相关系数可以提高转送速率。另外,相关系数表示在相同环境中的各发射元件接收的信号的类似性。尽管相关系数和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在物理意义上不同,但是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低的发射元件有相关系数也变低的倾向,所以适用于MIMO通信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具有在端部形成了缺口部的基板图形;配置在缺口部的一侧并具备供电部的第1发射元件;和配置在缺口部的另一侧并具备供电部的第2发射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第2方式,具有基板图形;第1发射元件,其设置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第2发射元件,其邻接第1发射元件设置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和第3发射元件,其邻接第2发射元件设置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在第1发射元件和第2发射元件之间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第1缺口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3方式,具有基板图形;和n个发射元件,其相互邻接设置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分别具备供电部;在n个发射元件的彼此之间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n-1缺口部。
在各方式中,通过由一个小而轻的组件构成的天线,可以降低发射元件间的干扰来使各发射元件独立动作。因此,可以节省天线的安装空间,减少零件数量,所以零件的管理和安装更加方便,故此可以使合格率提高,并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降低了发射元件间干扰的小型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对应于MIMO通信方式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此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采用了这种天线的无线LAN卡以及电子设备。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体型平板元件天线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发射元件以及第2发射元件的具体例的构成图,(a)是逆F型天线图,(b)是曲折型(meander)天线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发射元件以及第2发射元件的具体例的复合天线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其它方式的一体型平板元件天线的示意图,(a)是3个发射元件的图,(b)是4个发射元件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其它方式的第1发射元件、第2发射元件、第3发射元件以及第4发射元件中分别使用了复合天线的一体型平板元件天线的构成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无线LAN卡的电路构成图。
图7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无线设备的电路构成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发射元件以及第2发射元件中应用了逆F型天线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使用图8的一体型平板元件天线进行实验结果的L/λ和天线元件间耦合度的关系图。
符号说明1.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2.基板图形;2a.端部;2b.缺口部;3.第1发射元件4.第2发射元件5.供电部8.逆F型天线9.曲折型天线10.复合天线10′.环形天线10″.单极天线11、21.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2.基板图形;12a.端部;12b.第1缺口部;12c.第2缺口部;12d.第3缺口部;13.第1发射元件14.第2发射元件15.第3发射元件16.供电部22.第4发射元件30.无线LAN卡32.主机接口电路33.信号处理部;33a.MIMO信号处理电路;33b.分集信号处理电路34.天线接口电路40.无线设备41.控制电路42.收发电路;42a.MIMO信号处理电路;42b.分集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用于实施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最佳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图。
作为本发明理想的一实施方式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如图1所示,具有基板图形2、第1发射元件3以及第2发射元件4。基板图形2,例如被形成为矩形,在一侧面的端部2a上形成缺口部2b。在该缺口部2b的一侧配置第1发射元件,在另一侧配置第2发射元件4。具体来说,在基板图形2的一侧面的端部2a上形成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缺口部2b位于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之间。通过这样在基板图形2上设置缺口部2b,就可以使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降低,所以可以分离2个发射元件的天线特性。此外,基板图形2不需要整体平坦,因为安装空间的关系即使基板图形弯曲,天线特性也不变化。
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在各发射元件3、4上具有供电部5,在基板图形2上具有对应于该各供电部5、5的接地部6、6。在作为供电电缆的同轴电缆7的内部导体的电缆芯7a上连接供电部5,在作为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的编织线7b上连接接地部6。通过该供电部5的位置以及接地部6之间的距离来进行阻抗调整。
另外,构成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的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例如使其适应于相同频带。通过这样使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适应于相同的频带,在各发射元件中分别构成相同频带的信道并在各自的信道中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系列,由此不扩大频带就可以使传送速度增加。因此,可以应用于MIMO通信方式。作为这样的频带,在无线LAN使用的2.4GHz频带是合适的。因为不用取得通信局的无线站的许可就可以利用。在频带为2.4GHz的场合,使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构成为使其对于2.4GHz频带的频率在1/4波长进行共振。此外,频带不限于2.4GHz,也可以是无线LAN使用的5GHz频带或者其它的频带。
另外,也可以使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构成为使其适用于不同的频带。例如,使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分别适应于2个频带。将该2个频带取为2.4GHz频带和5GHz频带,这样可以适用于无线LAN。
可以将这样的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分别配置为使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用这样地配置,可以将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的发射定向性设定为不同的方向,所以可以减小天线的相关系数。该天线的相关系数小的一方,因为信道独立所以可以使其对应于MIMO通信方式。此外,当天线的相关系数高时,因为2个信道接收相同信号,所以在MIMO通信方式中难以提高转送速率。因此,理想的是将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构成为使其在不同的方向选择性设定定向性并可以在空间上形成电波不同的传输路径,例如对于缺口部2b可以分别对称配置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使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在此,所谓对于缺口部2b对称配置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是指是相同材料,相同形状的发射元件,而作为结果单独的特性阻抗相等的天线。
此外,在非对称的场合,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变小是良好的,但是一方的定向特性降低。为了在MIMO通信方式中提高转送速率,必须改变2个发射元件间的定向性来形成电波不同的传输路径,所以不希望2个发射元件的定向特性重叠那样的非对称配置。另外,当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如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成为向内那样地分别向内对称时,因为发射电场最高的部分接近而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变大,所以是不希望的。
此外,在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的共振频率的波长为λ(GHz),缺口部2b的深度为L(mm)时,L/λ可以设定为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在L/λ为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时,与没有缺口部的场合相比可以降低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
如上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包括在电介质上形成的基板图形2、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通过这样在电介质上形成天线,就可以做成平板状的薄的天线。另外,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也可以蚀刻挠性印制电路基板的导体层来形成基板图形2、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通过这样在挠性印制电路基板的导体层来形成天线,可以使天线自身具有柔软性,所以容易组装在个人计算机、PDA或者移动电话等小型信息终端装置。
这种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的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适合逆F性天线、曲折型(meander)天线,单极天线等。图2(a)是表示逆F型天线的构成图,图2(b)是表示曲折型(meander)天线构成图。图3是表示复合天线的构成图。
图2(a)所示的逆F型天线8,是被设计成为了使1/4波长单极天线减小高度而从前端弯折到规定位置作成L型,此时,改变供电针(脚)8a的位置来取得阻抗匹配的天线。该逆F型天线8的前端部8b是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因此,在将该逆F型天线应用于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的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的场合,被对称配置为使前端部8b向外。
另外,图2(b)所示的曲折型天线9,由用“コ”字形、逆“コ”字形来左右交互弯曲的锯齿状的曲折构造而形成。
此外,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的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如图3所示,可以是分别一体化环形天线10′和单极天线10″的复合天线10。该复合天线10也可考虑为特殊的曲折型构造,由于可以用环形天线10′对应高频率,可以用单极天线10″对应低频率,所以可以适用于2.4GHz频带、5GHz频带的这2种频带。
此外,图3所示的复合天线10,在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的任一个中,都将环形天线10′形成为矩形,将单极天线10″形成为弯曲成L形的形状。另外,单极天线10″的前端部10a因为是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所以对称配置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为使该前端部10a向外。此外,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分别在位于基板图形2的缺口部2b侧的环形天线10′的一边10b上具有供电部5,在基板图形2上具有对应于该各供电部5、5的接地部6、6。在作为供电电缆的同轴电缆7的内部导体的电缆芯7a上连接供电部5,在作为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的编织线7b上连接接地部6。
具有这种复合天线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可以设计为使单极天线10″针对2.4GHz频带在1/4波长进行共振,使环形天线10′针对5GHz频带在1/2波长进行共振,所以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可以构成为使其分别装入纵10mm、横21mm的空间内,可以构成纵20mm、横45mm的矩形基板图形2。能构成为这样的大小是因为在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之间的基板图形2上形成了缺口部2b,所以可以靠近地设置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因此,在现有方法中,仅有单元件天线符合小型WFF(Wireless Form Factor)规格中,但是通过本发明2元件的天线也可符合该标准。
接着,对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一其它最佳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4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的一其它最佳方式的说明图,(a)是发射元件是3元件的场合,(b)是发射元件是4元件的场合。此外,在(a)、(b)中附图整体在相同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参照号码。
上述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具有在端部2a形成了缺口部2b的基板图形2;配置在缺口部2b的一侧并具备供电部5的第1发射元件3;和配置在缺口部2b的另一侧并具备供电部5的第2发射元件4。可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4(a)所示,也可以是具有基板图形12;设置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并具备供电部16的第1发射元件13;邻接第1发射元件13设置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并具备供电部16的第2发射元件14;和邻接第2发射元件14设置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并具备供电部16的第3发射元件15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也与上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相同,在基板图形12中具有对应各供电部16、16、16的接地部17、17、17。在作为供电电缆的同轴电缆7的内部导体的电缆芯7a上连接供电部16,在作为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的编织线7b上连接接地部17。
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在第1发射元件13与第2发射元件14之间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上形成第1缺口部12b。因此,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用第1缺口部12b可以分离特性。另外,由于在第2发射元件14和第3发射元件15之间也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上形成第2缺口部12c,所以第2发射元件14和第3发射元件15用第2缺口部12c可以分离天线特性。
另外,由于针对第1缺口部12b对称配置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使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所以可以减小天线的相关系数。
另外,由于将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的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适应于相同频带,可以使其对应于MIMO通信方式。另外,也可以将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适用于不同的频带。
此外,在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的共振频率的波长为λ,第1缺口部12b的深度为L时,设定为L/λ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所以与没有缺口部的场合相比可以降低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
在图4(b)中,记载着具有了图4(a)的第1发射元件13、第2发射元件14以及第3发射元件15和邻接第3发射元件15设置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上并具备供电部16的第4发射元件22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21。在该第3发射元件15和第4发射元件22之间在基板图形12的端部12a上形成第3缺口部12d。因此,第3发射元件15和第4发射元件22用第3缺口部12d可以分离天线特性。此外,在作为供电电缆的同轴电缆7的内部导体的电缆芯7a上连接供电部16,在作为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的编织线7b上连接接地部17。
这样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21,由于针对第3缺口部12d对称配置第3发射元件15和第4发射元件22,使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所以可以减小天线的相关系数。
另外,由于使该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21′的第1发射元件13、第2发射元件14、第3发射元件15以及第4发射元件22适应于相同频带,所以可以使其对应于MIMO通信方式。此外,也可以将第1发射元件13、第2发射元件14、第3发射元件15以及第4发射元件22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频带。
此外,在第1发射元件13、第2发射元件14、第3发射元件15以及第4发射元件22的共振频率中希望降低相关的频带的波长为λ,各缺口部12b、12c、12d的深度各自为L时,设定为L/λ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所以与没有缺口部的场合相比可以降低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
在第1发射元件13、第2发射元件14、第3发射元件15以及第4发射元件22上使用了如上述的复合天线的场合,如图5所示,在任何一个发射元件都将环形天线10′大致形成为矩形,单极天线10″形成为弯曲状。另外,因为单极天线10″的前端部10a成为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所以对称配置第1发射元件13的单极天线10″和第4发射元件22的单极天线10″、以及第2发射元件14的单极天线10″以及第3发射元件15的单极天线10″,使前端部10a分别成为向外。此外,为了可以回避电磁的相互作用分别使第1发射元件13的环形天线10′和第2发射元件14的环形天线10′凹陷。第3发射元件15的环形天线10′和第4发射元件22的环形天线10′也进行相同的加工。另外,第1发射元件13的单极天线10″和第2发射元件14的单极天线10″分别被加工成可以回避电磁上的相互作用那样的形状。第3发射元件15的单极天线10″和第4发射元件22的单极天线10″也进行相同的加工。
此外,第1发射元件13在位于基板图形12的第1缺口部12b侧的环形天线10′的一边上具有供电部16,第4发射元件22在位于基板图形12的第3缺口部12d侧的环形天线10′的一边上具有供电部16,第2发射元件14和第3发射元件15分别在位于基板图形12的第2缺口部12c侧的环形天线10′的一边上具有供电部16。在基板图形12上具有对应各供电部16、16、16、16的接地部17、17、17、17。在作为供电电缆的同轴电缆7的内部导体的电缆芯7a上连接供电部16,,在作为同轴电缆7的外部导体的编织线7b上连接接地部17。
具有这种复合天线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21可以设计成为使单极天线10″对于2.4GHz频带在1/4波长进行共振,环形天线10′对于5GHz频带在1/2波长进行共振,所以可以构成为使第1发射元件13和第2发射元件14、以及第3发射元件15和第4发射元件22分别装入纵12mm、横21mm的空间内,可以将基板图形12构成为纵20mm、横45mm的矩形形状。即,因为在各发射元件间的基板图形12上形成缺口部12b、12c、12d,所以可以靠近地设置各发射元件。因此,可使4元件的天线适合天线的小型WFF规格。
如此构成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被形成为即使具有多个发射元件也可以实现节省安装空间的大小,所以可以使其适用于无线LAN卡。图6使无线LAN卡的电路构成图。
图6所示的无线LAN卡30,具有被连接到连接端子31的主机接口电路32;被连接到主机接口电路32的信号处理部33;被连接到信号处理部33的天线接口电路34;和被连接到天线接口电路34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另外,信号处理部33具有MIMO信号处理电路33a。由于在信号处理部33中具有该MIMO信号处理电路33a,所以可以使其对应MIMO通信方式。另外,信号处理部33也可以具有分集(diversity)信号处理电路33b。由于在信号处理部33中具有该分集(diversity)信号处理电路33b,所以可以使其对应分集通信方式。此外,之所以可以使其这样的对应分集通信方式是因为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可以使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降低。
如此构成的无线LAN卡30,例如插入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PC卡槽中来使用。该无线LAN卡30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低,而且在不同方向选择地设定定向性,故可以在空间上形成电波不同的传输路径,所以可以以高速的传送速度收发信号。因此,也可以使其对应MIMO通信方式、分集通信方式中的任意的通信方式。
另外,也可以使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适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无线设备中。图7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通信部的电路构成图。
图7所示的无线设备40,具有控制电路41;连接到控制电路41的收发机42;和连接到收发机42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收发机42具有MIMO信号处理电路42a。另外,收发机42也可以具备分集信号处理电路42b。
如此构成的无线设备40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场合,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11、21)即使具有多个发射元件也可以被形成为实现节省安装空间的大小,所以可以被设置在液晶面板且可以合理配置在被限定的安装空间上。
接着,为了确认本实施方式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缺口部的效果,使用具有第1发射元件3以及第2发射元件4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1来进行了实验。第1发射元件3以及第2发射元件4,适用逆F型天线,并针对缺口部2b对称配置成使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3a、4a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该逆F型天线被设计为在共振频率的波长λ的1/4进行共振。
实验内容,将缺口部2b的宽度W变更为1mm、3mm、5mm、9mm,来调查了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该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测定了从第1发射元件3发射出的电力有多少传送到第2发射元件4。具体来说,用电磁场仿真器进行了数值解析。
在图9的图线中表示实验结果。图线的横轴表示将缺口部2b的深度L(mm)以在天线共振频率中的波长λ(mm)进行规格化后的L/λ,在纵轴上表示由存在缺口部时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减去了无缺口部时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的值。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无线LAN的各频带(2.4GHz、5GHz)的大概的中心频率、2.45GHz、5.45GHz。
在该图中,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2.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1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1),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2.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3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2),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2.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5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3),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2.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9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4)。另外,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5.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1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5),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5.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3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6),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5.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5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7),对应于在规格化中使用的波长的频率是5.45GHz、缺口部2b的宽度W是9mm的场合,为特性曲线(8)。
如图9的图线所示,在全部特性曲线(1)~(8)中,可以确认L/λ是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降低。显然,尤其是L/λ是大于等于0.17小于等于0.22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显著降低。此外,还可以看出缺口部2b的宽度W在从1mm到9mm中,从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的观点来看没有发现很大变化,宽度的影响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射例示了发射元件是2元件、3元件或者4元件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基板图形和发射相互邻接地配置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各自具备供电部的n个发射元件、在n个发射元件的各自之间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n-1个缺口部的一体型多元件天线。即,在发射元件的各自之间在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缺口部,如果可以降低天线元件间的耦合度(S21),则不限定发射元件的数量。另外,构成一对的邻接的发射元件彼此间,针对缺口部对称配置为使其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由此可以减小天线的相关系数。到此对于本发明按照附图所示的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取得本发明的效果,当然,至今所知的各种构成都可以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图形,其在端部形成了缺口部;第1发射元件,其被配置在所述缺口部的一侧并具备供电部;和第2发射元件,其被配置在缺口部的另一侧并具备供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适应于相同的频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带是2.4GHz频带,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对于2.4GHz频带的频率在1/4波长共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适应于不同的频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分别适应于2个频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频带是2.4GHz频带和5GHz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构成逆F型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构成曲折型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构成单极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构成分别一体化了环形天线和单极天线的复合天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被配置为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相对于所述缺口部对称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的共振频率的波长是λ所述缺口部的深度是L时,L/λ是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在电介质上形成所述基板图形、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蚀刻挠性印制电路基板的导体层来形成所述基板图形、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
16.一种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图形;第1发射元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第2发射元件,其邻接所述第1发射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和第3发射元件,其邻接所述第2发射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在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之间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第1缺口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发射元件和所述第3发射元件之间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第2缺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对于所述第1缺口部对称被配置为使其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4发射元件,其邻接所述第3发射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具备供电部,在所述第3发射元件和所述第4发射元件之间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第3缺口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和所述第2发射元件,对于所述第1缺口部对称被配置为使其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所述第3发射元件和所述第4发射元件,对于所述第3缺口部对称被配置为使其各自的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射元件、所述第2发射元件、所述第3发射元件以及所述第4发射元件适应于相同的频带。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发射元件、所述第2发射元件、所述第3发射元件以及所述第4发射元件的共振频率中、希望使相关度降低的频带的波长为λ,所述第1缺口部、所述第2缺口部以及所述第3缺口部的深度为L时,则L/λ设定为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
23.一种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图形;和n个发射元件,其相互邻接地被配置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并各自具备供电部;在所述n个发射元件的彼此之间在所述基板图形的端部形成了n-1缺口部。
24.一种无线LAN卡,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机接口电路;被连接到所述主机接口电路的信号处理部;被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部的天线接口电路;和被连接到所述天线接口电路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所述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是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的任意一个所述的一体型多元件天线。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LAN卡,其特征在于,具有MIMO信号处理电路。
2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发机;和被连接到所述收发机的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所述一体型平板多元件天线是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的任意一个所述的一体型多元件天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具有MIMO信号处理电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具有分集信号处理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由一个小型、薄型化的组件构成的天线,降低发射元件间的干扰来使各发射元件独立动作。具有在端部(2a)上形成了缺口部(2b)的基板图形(2);配置在缺口部(2b)的一侧并具备供电部(5)的第1发射元件(3);和配置在缺口部(2b)的另一侧并具备供电部(5)的第2发射元件(4)。第1发射元件(3)以及第2发射元件(4)例如使用逆F型天线,将第1发射元件(3)和第2发射元件(4)针对缺口部(2b)对称配置为使各自发射电场最高的位置的隔离距离成为最大。
文档编号H01Q3/24GK1893180SQ20061009599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藤尾升平, 增田和男, 浅野武, 积田正浩, 衣笠正树 申请人: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