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902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尤其是一种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开断负载电流及关合短路电流的真空负荷开关,目前有二种结构,一种是隔离刀闸与真空灭弧室串联式安装,使用时,隔离刀闸与真空灭弧室都要承受动热稳定电流和工作电流,且机械传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典型型号有FZN25、FN16等;另一种是隔离刀闸与真空灭弧室并联式安装,此时只有隔离刀闸承受动热稳定电流和工作电流,而真空灭弧室只在开断负荷电流时起到灭弧作用,即以隔离刀闸为主回路,真空灭弧室为辅助灭弧回路,这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联式结构目前国内典型的设计是在普通的旋转刀板式隔离开关的静主触头处加一真空灭弧室,这种型式的隔离刀即动主触头打开后,所占的空间很大,因此,该开关一般应用在户外场所,常见的型号有FZW20、FZW16、FZW32、FZW58等,若应用在户内开关柜内,不仅空间受限制,且不能使开关柜上部的母线室和下部的负荷开关室或电缆室自然形成独立的隔室,因此,一般的户内真空负荷开关都设计成串联式结构,使结构复杂,成本提高,刀板式的动主触头电接触不可靠,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电接触可靠又能使开关柜上部的母线室和下部的负荷开关室或电缆室自然形成独立隔室的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以如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其包含相固定的绝缘罩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与引弧拐臂之间设有分闸弹簧;构成主回路的动、静主触头;构成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构成主回路的包括固定于上导电座的静主触头和穿插在过渡触座和下导电座中的圆管形的动主触头,它与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垂直并联安装在绝缘罩内;b、所述的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的合闸为插入式的上、下直线轨迹运动;c、所述的动主触头经连接分闸弹簧的引弧拐臂和与其连接的超程弹簧驱动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使动主触头、引弧拐臂、软连接与动触头、静触头形成辅助回路电连接。
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供圆管形动主触头上、下直线插入导向的滚轮。
所述的静主触头和过渡触座为梅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灭弧用的辅助回路真空灭弧室与构成主回路的静主触头和圆管形的动主触头垂直并联安装于绝缘罩内,使本负荷开关在户内配柜使用时,绝缘罩可穿过金属隔板安装,使上部的母线室与下部的负荷开关室(或电缆室)形成独立的隔室;圆管形的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通过梅花触指形成接触,电接触可靠性高;动主触头分、合闸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上、下直线插入式运动,利于柜内与其它元气件的配合布置,横向空间小,有效地缩小了开关柜尺寸;采用并联式结构,真空灭弧室无需承受动热稳定电流,无需一套专门驱动真空灭弧室的操作装置,使结构简化,零部件减少,又可提高运行可靠性,确保电路正常运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闸状态外形结构立体图(隐藏了绝缘罩)。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闸状态外形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闸过程中动主触头与引弧拐臂刚接触时刻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合闸过程中分闸弹簧拉伸、真空灭弧室内动、静触头接触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合闸过程中超行程弹簧被压缩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合闸状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包括绝缘罩15和固定在绝缘罩上的支架3,在绝缘罩内并联安装着主回路和辅助回路。
主回路的静端上导电座16与梅花状的静主触头1一起固定于绝缘罩的顶部,动端的圆管形动主触头6穿插在互相固定的梅花状过渡触座5和下导电座7中,下导电座是固定在负荷开关绝缘子上的导电体,动主触头由绝缘拐臂(图中未示)带动作上、下直线轨迹运动,与静主触头是插入式合闸,支架上安装有滚轮8,是动主触头上、下直线插入导向用,分闸弹簧9一端连接在支架3上,另一端与引弧拐臂4相勾接。
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2垂直置于绝缘罩15内,其静端的静触头10同样固定在绝缘罩顶部,动端的动触头11通过引弧拐臂4和与其连接的超程弹簧14驱动实现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11与静触头10接触,使动主触头6、引弧拐臂4、软连接12与动触头11、静触头10形成电连接。而引弧拐臂4一端与分闸弹簧9相勾接,另一端勾接在支架3上,它是驱动真空灭弧室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力的传递元件,又是通过软连接连通动触头的导电元件。在力的传递过程中,动触头11与导向杆13固定连接,引弧拐臂再穿过导向杆并靠在导向杆的销子17上,超程弹簧14套在导向杆13上。
下面通过动态结构的分步骤描述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①当合闸操作动主触头6向上运动时,如图3所示,端部先接触一引弧拐臂4;②继续向上运动,引弧拐臂在动主触头的推动下克服分闸弹簧9的力并带动超程弹簧14和真空灭弧室2的动端而向上运动,直到真空灭弧室内的动、静触头11、10接触,如图4所示,此时动主触头通过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与绝缘罩的顶端形成了回路;③如果动主触头继续向上运动,如图5所示,超程弹簧14被压缩直到引弧拐臂4滑至动主触头6的侧壁,这一压缩过程才停止,设置滚轮8的目的除了导向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平衡引弧拐臂传给动主触头的侧向分力;④随着动主触头的继续向上运动,最终动主触头6的端部插入静主触头1内,此时合闸过程结束,如图6所示,电流经静主触头和动主触头形成主回路,真空灭弧室两端被短接,正常工作时真空灭弧室不承受回路电流,因真空灭弧室电流很小,几乎不工作,而动主触头截面积大,电阻小,故主要电路导通是通过动主触头运行的。
分闸操作与合闸操作相反,动主触头向下运动,首先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分离,此时电流被过渡到真空灭弧室经引弧拐臂与动主触头保持连续,当动主触头运动至引弧拐臂与动主触头的侧壁离开时,引弧拐臂在分闸弹簧和超程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真空灭弧室内的动、静触头分离,并在两者间形成电弧,当动、静触头的分离距离达到一定时,电弧熄灭,灭弧在真空灭弧室进行,达到主回路不被烧损目的,随后动主触头与引弧拐臂分离,当动主触头向下运动到与静主触头足够距离时,动主触头停止,分闸过程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其包含相固定的绝缘罩(15)和支架(3),所述的支架与引弧拐臂之间设有分闸弹簧(9);构成主回路的动、静主触头;构成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2),真空灭弧室内设有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构成主回路的包括固定于上导电座(16)的静主触头(1)和穿插在过渡触座(5)和下导电座(7)中的圆管形的动主触头(6),它与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2)垂直并联安装在绝缘罩(15)内;b、所述的动主触头(6)与静主触头(1)的合闸为插入式的上、下直线轨迹运动;c、所述的动主触头(6)经连接分闸弹簧(9)的引弧拐臂(4)和与其连接的超程弹簧(14)驱动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11)与静触头(10)接触,使动主触头(6)、引弧拐臂(4)、软连接(12)与动触头(11)、静触头(10)形成辅助回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上设有供圆管形动主触头(6)上、下直线插入导向的滚轮(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主触头(1)和过渡触座(5)为梅花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包括在绝缘罩内垂直并联安装构成主回路的静主触头和圆管形的动主触头,及构成辅助回路的真空灭弧室,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的合闸为插入式的上、下直线轨迹运动,同时经连接分闸弹簧的引弧拐臂和超程弹簧驱动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接触,使动主触头、引弧拐臂、软连接与动、静触头形成辅助回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户内配柜使用时,绝缘罩可穿过金属隔板安装,使上部母线室与下部负荷开关室(或电缆室)形成独立隔室;主回路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梅花触指形式接触和插入式上、下直线运动方式,电接触可靠性高,横向空间小,有效地缩小开关柜尺寸,该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运行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H01H33/664GK2916909SQ20062010471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2日
发明者朱佩龙 申请人: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