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935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装置以及一种电池装置所附接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中,使用电池装置(电池组)作为电源。
近来,已经提出了一种设置有通信单元的电池装置,该通信单元执行电子设备与电池装置之间的通信,以通过该通信单元将电池装置的剩余电池电量的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参见JP-A-2005-345369(专利文献1))。
在电池装置中,不仅在包含电池芯(battery cell)的壳体中设置了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而且设置了用于串行通信的通信端子。
因为对于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加速的需求,所以可以想象,不仅制造了低通信速度的现有电池装置,并且制造了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作为具有这种通信单元的电池装置。
在该情况下,不仅制造了能够仅使用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的现有电子设备,而且制造了能够使用高速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在销售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和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这两种电池装置的情况下,在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中,只有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是可用的,而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是不可用的。这对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的用户是不方便的,因为该用户不能使用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
因此,需要向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提供所谓的向上兼容性,使得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在该设备中也是可用的。
考虑到以上情况,期望提供一种通过改变自身的通信条件而可以在不同的通信条件(例如,通信速度)下的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池装置、以及附接有并且使用这种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在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并且通过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其中,在可变的通信条件下设置该电池侧通信单元;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判别电池侧判别端子电压的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结果改变通信条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附接部(attachment part),与电池装置可分离地附接,附接部设置有分别连接至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的设备侧正极端子和设备侧负极端子;设备侧通信端子,连接至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通信端子;以及设备侧通信单元,通过设备侧通信端子与电池装置的通信单元通信,其中,附接部中设置有连接至电池侧判别端子的设备侧判别端子,设备侧判别端子连接至预定电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装置,由于通信条件基于判别端子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而改变,所以该装置可以附接至不同通信条件的电子设备并且进行使用,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预定电压连接至判别端子(其连接至电池装置的判别端子),所以基于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附接至电子设备的电池装置可以改变通信条件并且执行通信,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


图1是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1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A是示出电池装置30的配置的说明图;图3B是电池装置30的框图;图4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时的框图;图5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10B时的框图;图6是电池装置30的操作流程图;
图7是示出低速电池装置64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30B的状态的框图;图8是示出电子设备与电池装置结合的说明图;图9A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的框图;图9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0A是示出第一电子设备70A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0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1A是示出第二电子设备70B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1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2A是示出第三电子设备70C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2B是示出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3A是示出第四电子设备70D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以及图13B是示出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
图1是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10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是成像设备,例如摄像机。
电子设备10具有壳体12;光学系统14,集成到壳体12的前部当中;成像装置(未示出),将由光学系统14拍摄的对象图像成像;显示器16(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显示单元),显示由成像装置获取的图像;以及记录和再生单元(未示出),将由成像装置获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和/或使其再生。显示器1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
取景器17设置于壳体12后部的上部,电池附接部18设置于取景器17下面。
电池装置30可分离地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用于向成像装置、显示器16、记录和再生单元等供电。
电池附接部18具有平坦的附接表面1802、设置于附接表面1802上的多个闭锁爪(latching pawl)1804、以及设备侧端子20。
多个闭锁爪1804设置于附接表面180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
电池装置30具有壳体32,并且该壳体32是长方体,其具有矩形底面3202、连接至底面3202四边的四个侧面3204、以及连接侧面3204的上表面3206。
连接至设备侧端子20的电池侧端子34设置于靠近底面3202的两个短边中的一个短边的位置。
可以被闭锁爪1804闭锁的多个闭锁片3208设置于分别连接至底面3202的两个长边的两个侧面3204。
当电池装置30的电池侧端子34与电池附接部18的设备侧端子20面对,且电池装置30与附接表面1802向下滑动地接触时,闭锁爪1804将电池装置30的各个闭锁片3208闭锁,并且如图2中所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电池侧端子34和设备侧端子20彼此连接。
下面,将详细描述电池装置30。
图3A是示出电池装置30的配置的说明图,图3B是电池装置30的框图。
如图3A中所示,电池装置30具有电池芯36和控制板38,并且电池芯36和控制板38容纳于壳体32中。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芯36包括矩形板状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可以采用诸如镍镉电池或者镍氢化物电池的任意一种电池。
正极电池芯端子36A和负极电池芯端子36B设置于电池芯36的一个侧面上。
控制板38为带板形状,通过与电池芯36的一个表面重叠的后表面固定在壳体32中。
控制板38的后表面电连接至电池芯端子36A和36B。
电池侧端子34设置于控制板38的正面上。
电池侧端子34具有正极端子3402、负极端子3404、通信端子3406、和判别端子3408,这四个端子沿控制板38的纵向间隔设置,并且,这四个端子从壳体32中设置的开口外露。
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控制板38上,并且通过这些部件配置控制单元40。
如图3B所示,控制单元40包括微型计算机44、充电FET 46、放电FET48,该控制单元具有防止电池芯36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的功能,从而保护电池芯36,并且该控制单元是根据电池芯36的独立电特性(规格)而设计的。
电池芯36的正电池芯端子36A通过端子4002电连接至正极端子3402,串联连接至充电FET46、放电FET48,并且连接至微型计算机44。
电池芯36的负极端子36B通过端子4004连接至负极端子3404,并且连接至微型计算机44。
详细来说,电池芯端子36A通过控制单元40的端子4002和大约几十毫欧的感应电阻(sensing resistance)4010连接至充电FET46的源极,充电FET46的漏极连接至放电FET48的源极,并且放电FET48的漏极连接至正极端子3402。
体二极管(body diode)(附加二极管)4602形成于充电FET 46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类似地,体二极管(附加二极管)4802形成于放电FET48的源极和漏极之间。
从控制单元40(将在后面描述)的驱动器50提供的驱动信号被提供给充电FET46的栅极以及放电FET48的栅极,从而控制了充电FET46和放电FET48的导通/截止操作。
通过充电FET46和放电FET48来配置使电池芯36和正极端子3402以及2002之间的电连接导通/截止的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并不限于FET,而可以是具有使电池芯36和正极端子3402以及2002之间的电连接导通/截止的功能的任意一种单元。
微型计算机44包括驱动器50、A/D转换器52、通信接口54、输入/输出接口56、以及CPU60等。
在CPU60的控制下,驱动器50将驱动信号提供至充电FET46和放电FET48的栅极。
A/D转换器52将通过测量感应电阻4010的端子部之间的电势差而得到的对应于从电池芯36的提供的电流或者提供至电池芯36的电流的电势差值E提供至CPU60,并且在CPU60中将电势差值E转化为的电池芯36的检测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接口54是当CPU60与外部电子设备10通过通信端子3406交互通信时所使用的接口,并且被配置为公知的串行外围接口(SPI)。通信接口54通过微型计算机44的通信端子5402连接至通信端子3406。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电子设备10通信的通信单元62由CPU60和通信接口54构成。
将通信单元62配置成作为通信条件的通信速度可以变化,并且将通信单元62配置成在高速(4×(8192pbs))和低速(1×(2048pbs))的两个通信速度之间切换。
输入/输出接口56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并且其中的一个输入端口5602接连至判别端子3408。
在本实施例中,大约1MΩ的电阻58的一端连接至正极端子3402,其另一端连接至判别端子3408,并且将电阻58另一端的电压提供至输入端口5602。
因此,通过电阻58,输入端口5602和判别端子3408被上拉至电池芯36的输出电压,即,“H”电平。
当执行存储在ROM(未示出)中的程序时,CPU60运行,对驱动器50、A/D转换器52、通信接口54、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6进行控制,并且通过电池芯36的电池芯端子36A和36B提供的直流电源来运行。
此外,CPU60监控由A/D转换器52检测到的电池芯36的检测电流。在充电时,通过响应于检测电流值来使充电FET46截止,CPU防止电池芯36的过度充电,另外,在放电时,通过响应于检测电流值来使放电FET48截止,CPU防止正极端子3402与负极端子3404短路时电池芯36的过度放电或者过电流。
此外,将CPU60配置成基于电池芯36的检测电流来检测电池芯36的剩余电量,并且通过通信单元62将剩余电量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10。
此外,将CPU60配置成通过输入/输出接口56判别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大小,并且基于其判别结果来改变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别端子3408为开路时,电阻58的另一端达到“H”电平,以及当判别端子3408连接至接地电平时,电阻58的另一端达到“L”电平。
如果判别端子3408为“H”电平,则CPU60被配置成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低速,以及如果判别端子3408为“L”电平,则CPU60被配置成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高速。
电池装置30被配置成在电子设备10为高通信速度(4×(8192))以及电子设备10为低通信速度(1×(2048pbs))时都可用。
下面,将详细描述电池装置30附接至高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10A(下文中称为高速电子设备10A)和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10B(下文中称为低速电子设备10B)的情况。
图4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时的框图,图5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10B时的框图,图6是电池装置30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将参照图4描述高速电子设备10A的结构。
在高速电子设备10A中,设备侧端子20具有四个端子正极端子2002、负极端子2004、通信端子2006、以及判别端子2008。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正极端子2002、负极端子2004、通信端子2006、以及判别端子2008分别连接至电池装置30的正极端子3402、负极端子3404、通信端子3406、判别端子3408。
除上述显示器16之外,高速电子设备10A还包括调节器22以及微型计算机24。
调节器22使来自电池装置30的通过正极端子2002和负极端子2004的供电稳定在预定电压或者预定电流,并且将其提供至显示器16、微型计算机24、成像装置、以及记录和再生单元。
微型计算机24包括具有CPU和通信接口(未示出)的通信单元26,并且通信单元26被配置成通过通信端子2006和3406与电池装置30的通信单元62进行高通信速度的串行通信。
判别端子2008连接至预定电压,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定电压为接地电平。因此,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通过高速电子设备10A的判别端子2008连接至接地电平,因此,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为“L”电平。
下面,将参照图5详细描述低速电子设备10B的结构。
低速电子设备10B与高速电子设备10A的不同点在于该低速电子设备的设备侧端子20具有三个端子正极端子2002、负极端子2004、和通信端子2006,而没有设置判别端子2008,在这点上低速电子设备10B不同于高速电子设备10A。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正极端子2002、负极端子2004、和通信端子2006分别连接至电池装置30的正极端子3402、负极端子3404、和通信端子3406。
与高速电子设备10A类似,除了显示器16之外,低速电子设备10B还包括调节器22以及微型计算机24。
微型计算机24包括具有CPU和通信接口(未示出)的通信单元26,并且通信单元26被配置成通过通信端子2006和3406与电池装置30的通信单元62进行低通信速度的串行通信。
由于低速电子设备10B中没有设置判别端子2008,所以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件部18时,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为开路状态,因此,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通过电阻58上拉至“H”电平。
下面,将结合图6详细描述电池装置30的操作。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并且电池侧端子34的正极端子3402和负极端子3404连接至设备侧端子20的正极端子2002和负极端子2004时,电流流经感应电阻4010。当检测到电流时,CPU60开始通信操作。
CPU60通过输入端口5602来判别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是“H”电平或是“L”电平(步骤S10)。
如果将电压判别为“L”电平,则CPU60确定附接有电池装置30的电子设备10为高速电子设备10A,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并进行通信,将电池芯36的剩余电量数据传输到高速电子设备10A(步骤S12)并结束通信。
因此,基于由通信单元26接收到的剩余电量数据,高速电子设备10A的CPU将剩余电量显示在显示器16上。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中将电压判别为“H”电平,则CPU60确定附接有电池装置30的电子设备10为低速电子设备10B,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低速并且进行通信,将电池芯36的剩余电量数据传输到低速电子设备10B(步骤S14),并且结束通信。
因此,基于由通信单元26接收到的剩余电量数据,低速电子设备10B的CPU将剩余电量显示在显示器16上。
下面,将详细描述低速通信的电池装置64(下文中,称为低速电池装置64)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30B的情况。
图7是示出低速电池装置64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30B的状态的框图。
低速电池装置64与电池装置30的不同点在于该装置64不具有判别端子3408或者电阻58,但其它结构与电池装置30的结构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当低速电池装置64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正极端子2002、负极端子2004、和通信端子2006分别连接至低速电池装置64的正极端子3402、负极端子3404、和通信端子3406。
微型计算机24的通信单元26被配置成通过通信端子2006和3406与低速电池装置64的通信单元62进行低通信速度的串行通信。
图8是示出电子设备与电池装置的结合的说明图。
在图8中,符号“+”表示正极端子,符号“-”表示负极端子,符号“c”表示通信端子,以及符号“n”表示判别端子。此外,从电池装置到电子设备所示的箭头表示能够将电池装置附接至电子设备上并进行使用。
如上所述,能够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和低速电子设备10B并进行使用,并且通过改变通信速度来实现所谓的向上兼容性。
另一方面,低速电池装置64的通信速度是固定的并不可改变,因此,可以将该装置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10B并进行使用,但是当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时,其不能使用。
因此,优选地,通过如下配置低速电池装置64,使得低速电池装置64不能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的附接部18。
即,在高速电子设备10A的附接部18上设置突起部,并且在电池装置30的壳体32上设置用于容纳凸起部的下凹部。
不在低速电子设备10B的附接部18上设置突起部,或者不在低速电池装置64的壳体上设置下凹部。
通过这样的配置,由于突起部设置在高速电子设备10A的附接部18上,所以能够附接具有下凹部的电池装置30,而不能附接不具有下凹部的低速电池装置64。
另一方面,由于低速电子设备10B的附接部18上没有设置突起部,所以具有下凹部的电池装置30和不具有下凹部的低速电池装置64都能与其附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由于该装置具有判别端子3408,并且基于判别端子3408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来改变作为通信单元62的通信条件的通信速度,可以将该装置附接至不同通信条件下的电子设备并进行使用,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由于该设备具有连接至判别端子3408的判别端子2008、以及预定电压连接至判别端子2008,所以基于判别端子3408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附接至电子设备10的电池装置30能够改变作为通信单元62的通信条件的通信速度,这有利于使用性的改进。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和电子设备10,基于判别端子3408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可以改变通信速度,并且存在确定通信速度所需的时间短以及可以将从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至接收到所需数据的时间缩短的优点。
具体而言,当将来自电池装置30的电池的剩余电量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10并且电子设备10能够显示该剩余电量时,存在可以将从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至接收到所需数据的时间缩短的优点。
例如,当确定了电池装置30与电子设备10之间的通信速度时,首先,与通过低通信速度的握手通信确认通信速度的情况进行比较,随后,改变通信速度,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这种用于确定速度的通信,这在显著地降低时间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为了执行用于确定通信速度的通信,关于电池装置30和电子设备10的通信控制的软件结构变得复杂并且不利于成本的降低,然而,本实施例有利于这种软件的简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在较低的通信速度下,可以在工厂出货时简化用于通过电池装置30的通信端子3406通信的设备(调节设备和检查设备)的调节和检查。因此,作为该设备,可以在不新增加高速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制造电池装置30,这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第二实施例)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除了两种通信速度之外,通信条件还包括两种通信格式,并且判别端子3408将电压判别为四个电平。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格式包括协议。
图9A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的框图,图9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将相同的符号分配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或者部件,并对其进行描述。
如图9A中所示,电池装置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如图9B所示,通信单元62能够将作为通信条件的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和低速两个等级,并且能够在各个通信速度下将作为通信条件的通信格式变为格式1和格式2两种格式。该单元被配置成通过结合四种通信条件来对它们进行改变。
此外,CPU60(参见图3)被配置成判别在四个电平的电压范围内判别端子3408的判别电压E。
这就是说,当正极端子3402的电压为4V时,第一电压范围L1为从0V到小于1V,第二电压范围L2为从1V到小于2V,第三电压范围L3为从2V到小于3V,第四电压范围L4为从3V到4V。
如果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落入第一电压范围L1内,CPU60将通信速度变为低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1。
如果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落入第二电压范围L2内,CPU60将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1。
如果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落入第三电压范围L3内,CPU60将通信速度变为低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2。
如果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落入第四电压范围L4内,CPU60将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2。
图10A是示出第一电子设备70A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0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
第一电子设备70A的判别端子2008连接至接地电平(预定电压)。
因此,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第一电子设备70A时,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为第一电压范围L1内的0V,因此,CPU60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低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1。
图11A是示出第二电子设备70B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1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
第二电子设备70B的判别端子2008通过电阻72B(0.5MΩ)连接至接地电平(预定电压)。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第二电子设备70B时,4V的电压被电阻58(1MΩ的电阻)和电阻72B(0.5MΩ)分压。
也就是说,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为E=4V×0.5/(0.5+1)=1.3V,并且电压E落入第二电压范围L2内,因此,CPU60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1。
图12A是示出第三电子设备70C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2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
第三电子设备70C的判别端子2008通过电阻72C(1.5MΩ)连接至接地电平(预定电压)。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第三电子设备70C时,4V的电压被电阻58(1MΩ的电阻)和电阻72C(1.5MΩ)分压。
也就是说,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为E=4V×1.5/(1.5+1)=2.4V,并且电压E落入第三电压范围L3内,因此,CPU60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低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2。
图13A是示出第四电子设备70D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3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
在第四电子设备40D中未设置有判别端子2008。
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第四电子设备70D时,判别端子3408处于开路状态。
因此,通过电阻58上拉的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为4V,并且电压E落入第四电压范围L4内,因此,CPU60将通信单元62的通信速度变为高速,并且将通信格式变为格式2。
根据本实施例,不考虑增加,可以发挥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不仅可以改变通信速度,还可以改变通信格式,并且该装置可以附接至不同通信格式的电子设备,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装置30具有电阻58,该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正极端子3402,另一端连接至判别端子3408,以及电子设备70B和70C的判别端子2008通过电阻72B和72C连接至预定电压(接地电平)。
因此,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通过电池装置30的电阻58、以及电子设备的电阻72B和72C对电池装置的正极端子进行分压)来形成电池装置30的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所以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这有利于降低成本。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电子设备的通信单元与电池装置彼此串行通信的情况,但是只要电子设备和电池装置的通信单元能够彼此通信,其通信系统就不限于串行通信而可以为并行通信。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电子设备为成像设备的情况,但是电子设备不限于诸如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的成像设备,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及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且通过所述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电池侧通信单元设置于可变的通信条件下;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以及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判别所述电池侧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的结果改变所述通信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条件包括通信速度与通信格式之一或两者都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电池侧控制单元具有电阻,所述电阻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侧正极端子,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池侧判别端子,并且,所述电池侧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进行判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所述电池侧通信单元所进行的通信是串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中,所述电池侧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电池芯的剩余电量,并且所述电池侧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将表示所述电池芯的剩余电量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电子设备。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附接部,电池装置可分离地与其附接,并且所述附接部设置有分别连接至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的设备侧正极端子和设备侧负极端子、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通信端子的设备侧通信端子;以及设备侧通信单元,通过所述设备侧通信端子与所述电池装置的通信单元通信,其中,连接至电池侧判别端子的设备侧判别端子被设置在所述附接部中,以及,所述设备侧判别端子连接至预定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通过电阻来实现所述设备侧判别端子与所述预定电压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电压为接地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通信为串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和设备侧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设备侧通信单元通过所述设备侧通信端子接收从所述电池装置的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电池装置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设备侧控制单元使得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由所述设备侧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电池装置的剩余电量相对应的剩余电量。
全文摘要
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并且通过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电池侧通信单元设置在可变通信条件下;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判别电池侧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结果改变通信条件。
文档编号H01M10/44GK101026254SQ200710079930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3日
发明者中岛良一, 熊田昌司, 佐藤秀幸, 原田善夫, 金子道博, 铃木健太郎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