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881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的天线技术,特别是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上使用多天线系统需要同时安装多个天线单元,但可以安装天线 单元的空间位置有限,而且天线单元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间距以减小耦合,因 此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占据的空间不得不缩小。
一般,笔记本天线都安装在机器
边沿,呈长条状。通常要求天线单元尺寸约为四分之一波长,这样,在900MHz 的GSM频段,天线单元要约80~90mm。天线单元间隔要大于三分之一波长, 即110mm,要安装两个天线单元需要约270mm。而考虑到还要加装其他频带、 如2.4GHz的WLAN天线,则笔记本边长需要超过300mm,这一尺寸要求和笔 记本小型化设计的趋势形成矛盾。
目前,釆用集总参数加载减小天线尺寸,或者用折叠振子减小天线尺寸, 或者在辐射体上开槽、割缝的方法减小天线尺寸。然而,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 如下问题
釆用电容或者电感做加载,虽然可以减小天线尺寸,但在移动通信频率 (800MHz以上)器件损耗比较大,造成天线实际增益较低;折叠振子可以减 小电尺寸,但是在笔记本的边沿使用折叠振子,由于辐射体离笔记本金属框架 很近,辐射空间很有限,辐射阻抗很低,不容易阻抗匹配,天线带宽窄;开槽 割缝虽然可以减小天线电尺寸,但是在笔记本上天线需要安装在屏幕边沿,经 常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开槽割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能降低天线谐振频率,减小天线尺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天线,包括参考地面、第一辐射枝和第二辐射枝; 所述参考地面,包括有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
所述第一辐射技,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 所述第二辐射枝,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技与第二辐射枝之间形成有缝隙,通过所述缝隙耦合
形成分布电容,用于耦合信号;
所述第二辐射枝用于耦合信号的一端与射频馈线的连接点为馈电点,所述
馈电点位于第 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辐射枝为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 所述第二辐射枝为平面倒置F型天线辐射技。 所述第一辐射枝、第二辐射枝的非接地端向同侧或异侧伸展。 所述射频馈线是同轴线、微带线、带状线或波导中任一种。 所述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技是折线形金属片或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体结构。
所述平面倒置F型天线辐射枝是T形金属片或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 体结构。
所述参考地面为平面金属片或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体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具有如下优点因为天线谐振枝之间采用了共面波 导耦合结构,等效于电容加载,而且分布电容加载的场主要集中在空气中,所 以克服了集总参数电容器加载后器件内电阻造成的功率损耗,进而达到了降低 天线谐振频率,减小了天线尺寸。


图l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效果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仿真参数示意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辐射方向坐标系视图9为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GSM频段天线增益三维视图IO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GSM频段天线增益X-Y平面投影视图1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GSM频段天线增益X-Z平面投影视图1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GSM频段天线增益Y-Z平面投影视图1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DCS/PCS频段天线增益三维视图1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DCS/PCS频段天线增益X-Y平面投影视图1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DCS/PCS频段天线增益X-Z平面投影视图1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DCS/PCS频段天线增益Y-Z平面投影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釆用天线辐射枝之间的耦合形成电容,从而减少了元件及隔离空间, 缩小了天线尺寸,使天线更符合便携设备对尺寸的需求。
图l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共面波导耦合双 频天线由参考地面1、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和平面倒置F型天线(Pifa,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辐射枝3构成。其中,参考地面1为窄长条结构的平面金 属;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为折线形窄长条金属片, 一端与参考地面l平行, 另一端与参考地面l连接点为接地点A; Pifa辐射枝3是T形金属片,与参考 地面1连接点为接地点B, 一个分枝末端为馈电点C,另一分枝为辐射枝且末 端悬空。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和Pifa辐射枝3无直接电连接,而是依靠缝隙 4耦合来馈电,形成分布电容。
共面波导耦合结构5由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的折回部分和Pifa辐射技3 的非辐射端共面耦合构成,共面波导耦合结构5与参考地面1通过同轴线连接,馈电点C接同轴线内导体,参考地面1的连接点D接同轴线外导体,该结构等 效于电容加载,可以降低天线谐振频率。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谐振在低频段
(GSM960MHz), Pifa辐射枝3谐振在高频段(DCS/PCS 1800MHz)。整个天
线为窄长条结构,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图,该天线可以贴合在笔记本机壳 或者液晶屏幕6的边沿,并具有接近全向的方向图和增益。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将Pifa辐射枝3的辐射端改为与共 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同向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技2侧伸展,Pifa辐射技3和共面 波导耦合辐射技2均为平面金属片折叠的立体结构。这样,增加了缝隙4的长 度,使得谐振频率有所下降,以适应不同需求。图4是该实施例的效果图,从 图4中可以看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天线的外形尺寸也有所不同,能够更好 的满足需求。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将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技2的辐射端与 Pifa辐射枝3的辐射端同向Pifa辐射枝3侧伸展,同样增加了缝隙4的长度, 此外还可以将参考地面1设计为平面金属片所折叠成的立体结构,以适应不同 的空间需求。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将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2的辐射端与 Pifa辐射枝3的辐射端相向,即向异侧伸展,更进一步减小天线的尺寸,此时 缝隙4的长度增加,可以通过调整缝隙4的宽度,使谐振频率增加,从而满足 需求。连接馈电点C与参考地面1的连接点D之间的射频馈线还可以是微带线、 带状线或波导等。
通过仿真试验从馈电点C测得回波损耗值如图7所示,在频率为980MHz 和1780MHz附近,回波损耗值分别只有-10dB、 -20dB左右,而这正是GSM 频段与DCS/PCS频段,从而说明本发明性能满足需求。
仿真试验还检测了天线增益。所谓天线增益是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 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天 线增益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图8是仿真实验中天 线辐射方向的坐标系建立的视图,根据图8中的坐标系,图9是在GSM频段天线增益的三维视图。天线具有接近全向的方向图和增益,辐射方向图坐标系 如图8中所示,振子轴向沿Y方向,参考地和大地在坐标系中央,天线单元在 坐标系左侧,平均增益约为0dBi。
图10、图11、图12分别为GSM频段天线增益的X-Y、 X-Z、 Y-Z平面视 图,频率为980MHZ。图13是在DCS/PCS频段天线增益的三维视图,平均增 益约为OdBi。图14、图15、图16分别为GSM频段天线增益的X-Y、 X-Z、 Y-Z平面视图,频率为1780MHz。仿真试验表明,该天线增益在OdBi以上,具
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地面、第一辐射枝和第二辐射枝;所述参考地面,包括有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一辐射枝,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所述第二辐射枝,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枝与第二辐射枝之间形成有缝隙,通过所述缝隙耦合形成分布电容,用于耦合信号;所述第二辐射枝用于耦合信号的一端与射频馈线的连接点为馈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枝为共面波导耦 合辐射枝。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枝为平面倒置F 型天线辐射枝。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枝、第二辐射枝 的非接地端向同侧或异侧伸展。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馈线是同轴线、微带 线、带状线或波导中任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波导耦合辐射枝是折 线形金属片或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体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倒置F型天线辐射技 是T形金属片或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体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地面为平面金属片或 由平面金属片折叠形成的立体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参考地面、第一辐射枝和第二辐射枝,所述参考地面包括有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一辐射枝,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所述第二辐射枝,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参考地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枝与第二辐射枝之间形成有缝隙,通过所述缝隙耦合形成分布电容,用于耦合信号;所述第二辐射枝用于耦合信号的一端与射频馈线的馈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因为天线谐振枝之间采用了共面波导耦合结构,等效于电容加载,而且分布电容加载的场主要集中在空气中,所以克服了集总参数电容器加载后器件内电阻造成的功率损耗,进而达到了降低天线谐振频率,减小了天线尺寸。
文档编号H01Q1/22GK101471486SQ2007103040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4日
发明者斌 崔, 张孝林, 范丽莉, 罡 颜 申请人:联想(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